学术投稿

输血前检测经血传播疾病结果及其意义

谭显清;李骏

关键词:输血, 经血传播疾病,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梅毒
摘要:目的 探讨患者输血前经血传播疾病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975例输血前患者静脉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用梅毒特异性抗体试验检测梅毒抗体.结果 检出HBsAg阳性率为12.21%,抗-HCV阳性率为2.36%,抗-HIV初筛阳性率为0%,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41%.结论 输血前经血传播疾病检测,对明确患者的健康状况和避免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控制医院感染、防止医疗纠纷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检验专业实习教学工作中的不利因素及对策

    医学检验专业是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医学在更高层次的结合,是一门发展迅速、多技术和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很强的医学前沿学科,又是一门临床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1].临床实习教学在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学生巩固和加强所学理论知识并运用于实践,培养独立能力的必要阶段.但在教学实践中,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现状并不令人满意.拟就当前实习教学工作中的不利因素及应对做一探讨.

    作者:李华;汪健;王小中;沈杰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RhoA-ROCK信号通路中介缺氧所致乳腺癌细胞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和黏附能力改变

    目的 探讨缺氧时乳腺癌细胞(MDA-MB-435细胞)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和细胞黏附能力改变与RhoA-ROC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对体外培养的MDA-MB-435细胞进行缺氧16 h处理,或在缺氧前用ROCK的特异性抑制剂Y-27632(10μm)预处理1 h,再进行缺氧处理.用光学显微镜观察MDA-MB-435细胞形态的改变;用FITC标记的鬼笔环肽标记F-肌动蛋白,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分析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重组情况;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对人工重组基底膜(Matrigel)的黏附能力.结果 乳腺癌细胞经16 h缺氧处理,细胞内F-肌动蛋白含量和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MDA-MB-435细胞对人工重组基底膜的黏附能力明显增强;预先使用Y-27632再进行缺氧处理,可防止缺氧所致乳腺癌细胞内肌动蛋白细胞骨架以及细胞形态的改变,同时其对人工重组基底膜的黏附能力亦得以恢复.结论 RhoA-ROC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缺氧所致乳腺癌细胞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重组和黏附能力的改变.

    作者:李迎春;姬红平;宋鸣子;顾洛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鼻息肉组织中非特异性分子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非特异性分子白介素(IL)-10和补体C3、C1q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L-10、C3和C1q在30例鼻息肉和14例正常下鼻甲组织中的表达,对IL-10、C3和C1q阳性细胞的类型、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IL-10、C3和C1q在鼻息肉组织中表达较正常,下鼻甲组织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0、C3和C1q主要表达于鼻息肉的上皮细胞及炎性细胞中.结论 IL-10、C3和C1q在局部的抗感染和炎性反应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朱俊;吴强;方平;沙泉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康妇消炎栓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愈,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也可无急性盆腔炎病史,直接表现为慢性盆腔炎体征.因病程长,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

    作者:吴建荣;胡仙芝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对卒中患者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分析60例脑卒中患者早期复康治疗情况.结果 康复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卒中患者ADL的提高.

    作者:高亮;侯晓丽;孙凤云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糖灵胶囊中格列本脲的含量

    目的 探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糖灵胶囊中格列本脲的含量.方法采用HP ODS-Hypersil色谱柱(4.6 mm ×200 mm,5μm)柱温:20℃,流动相:甲醇-0.005 mol/L磷酸二氢胺(pH3.5,70∶30),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300 nm.结果 格列本脲在0.141-2.25 μg范围内呈较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9.18%,RSD为1.72%(n=3).结论 HPLC法测定格列本脲简便、快捷、灵敏,可以作为消糖灵胶囊含量的测定方法 .

    作者:孙丽;孙艳杰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荨麻疹伴有腹痛90例临床分析

    荨麻疹伴有腹痛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黏膜的过敏性疾病.现将我院2001年5月至2006年10月收治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如下.

    作者:王娟;王萍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文拉法辛抗抑郁起效过程分析

    目的 研究文拉法辛抗抑郁治疗的起效过程.方法 ①30例抑郁症患者一入组就停用原抗抑郁药,服用文拉法辛50 mg/d,2周内逐渐增至150 mg/d,维持治疗至4周.治疗期间可合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改善睡眠,但不能合用其他抗抑郁剂及抗精神病药物.于入组当日、1周、2周、4周末分别评定HAMD,以时间为横坐标,HAMD总分为纵坐标,配合指数曲线,计算相关指数.结果 ①HAMD总分的指数曲线相关指数为0.940(P<0.05);②患者组2周总疗效与4周总疗效呈显著正相关(r=0.457,n=30,P<0.05).结论 文拉法辛抗抑郁起效过程呈指数曲线规律.

    作者:傅强;喻东山;赵鹏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小涎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小涎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本院1998~2003年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60例小涎腺肿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口腔小涎腺肿瘤中,良性肿瘤26例占43.33%,恶性肿瘤34例占56.67%,良性肿瘤中的混合瘤多见,占良性肿瘤的69.23%,恶性肿瘤中以黏液表皮样癌为多,共14例,占恶性肿瘤的41.18%,手术+放疗者占恶性肿瘤的38.24%,5年生存率为34.48%.结论 小涎腺肿瘤中恶性肿瘤多于良性肿瘤;术前X线检查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对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首次手术彻底性是防止复发的关键,术后辅助性放疗可降低恶性肿瘤复发率.

    作者:廖劲松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抢救急性马钱子中毒1例

    急性马钱子中毒在临床工作中较少遇见,该患者由于抢救及时,很快脱离了危险.后经本院药剂人员对剩余制马钱子粉称量,重量为6.6 g.按每付2次/d服用,每次0.9 g计算,制马钱子粉总量约为8.1 g,即该患首次服量约为1.5 g,过量服用约为0.6 g,而致药物中毒.

    作者:王洁琼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无机砷对机体损害的研究进展

    无机砷是已知人类的致癌物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1973年首次评估了砷及其化合物的可能致癌作用,认为大量暴露于含无机砷的药物、饮用高砷水及职业性接触,可能与皮肤癌高发有关.

    作者:张春华;佟建冬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以全身多发性皮下结节为首发症状的肺癌1例

    患者,男,55岁.皮肤结节3个月收住院,患者于3个月前偶然发现左颈部、右胸部有2个结节,约黄豆大小,当时因为无任何不适,故未在意.但随后又在左上臂、右背部、右下腹先后出现3个结节,大小同前.为明确诊断,即来我院就诊.

    作者:钟成全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hs-CRP、BNP、SAA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免疫抗原抗体结合方法和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62例ACS患者(包括32例UAP和30例AMI患者)和2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的血浆hs-CRP、BNP和SAA水平;以2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AMI组患者血浆Hs-CRP、BNP和SAA的水平均明显高于UAP组、SAP及对照组(P<0101);UAP组水平均明显高于SAP组、对照组比较,P<0.01;SAP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患者血浆Hs-CRP、BNP和SAA水平明显升高,提示三者在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且有明显的相关性,均可作为冠心病临床危险分层的指标.

    作者:孙静;胡小怀;李上海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手术救治急性胆囊炎并中毒性休克50例体会

    我院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急性胆囊炎并中毒性休克50例,急性胆囊炎并中毒性休克的患者大多数腹腔感染较重,组织水肿,解剖不清,此症如果用传统的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长,且易造成组织误伤,不利患者恢复,行胆囊造瘘又需二次手术,笔者在积极抗休克治疗的同时,行胆囊部分切除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瑞尧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16层螺旋CT对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7例利用16层螺旋CT行肺动脉造影,并经临床确诊为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利用原始数据行层厚为0.625 mm和1.250 mm的多平面重建(MPR)、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比较不同重建层厚和重建方式的敏感度.结果 病变累及467条各级肺动脉,0.625 mm和1.250 mm重建层厚对各级肺动脉及栓子的敏感度无差异,MPR对亚肺段动脉栓子的敏感度高于MIP,对肺叶、肺段肺动脉栓子的敏感度无差异.结论 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可做为诊断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首选.

    作者:赵艳珍;韩耀华;刘良成;孙晓云;叶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对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根据.方法 随机抽样调查220例剖宫产病例,回顾性调查、分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剖宫产患者100%应用抗菌药物,用药品种13种.术后给药213例(96.82%);应用频率高是林可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单用2例(0.91%),二种联合212例(96.36%),三种联合6例(2.73%).平均用药时间5.31d.结论 剖宫产患者在抗菌药物用药时间、疗程、方案选择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有待进一步干预.

    作者:陈蓉;陈萍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髓内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35例体会

    锁骨骨折临床常见,文献报道很多.我院1993~2000年收治35例中老年移位锁骨骨折,经髓内针内固定,针尾外置,疗效满意,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唐先辉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吻合血管的腓骨小头移植重建挠腕关节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腓骨小头移植重建挠腕关节的手术方法.方法 从1991~2005年采用吻合血管的腓骨小头移植治疗先天性桡骨缺如患儿1例;松解桡侧挛缩软组织,于尺骨弯曲处额状面斜形截骨;挠骨巨细胞瘤8例;采用肿瘤及连同挠骨远段大块切除;挠骨外伤性缺损5例;切取带血管腓骨小头移植于桡骨缺损处,重建桡腕关节.结果 经平均3年随访,肿瘤无复发,前臂桡偏畸形矫正满意,腕关节功能改善,移植骨增粗增长.结论 带血管腓骨小头移植重建桡腕关节,可保持腕关节稳定和一定活动度,是治疗先天性桡骨远段端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

    作者:冯宪发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曲美他嗪组各60例(常规治疗加曲美他嗪20 mg,3次/d),观察3个月.结果 曲美他嗪组的心衰缓解情况、超声心动图的心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药物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简便的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晖;杨希立;赖玉琼;周昭仑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参松养心胶囊对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66例糖尿病患者口服参松养心胶囊1个月,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比较患者治疗前后HRV.结果 治疗后患者SDNN、SDANN、r-MSSD较治疗前提高(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HRV,改善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

    作者:韦红卫;蒋芳勇 刊期: 2007年第36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