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珍;韩耀华;刘良成;孙晓云;叶明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60例不同时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实施基本的护理措施外,实施心理护理,并应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结果 实施心理护理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为88.3%,有效率为96.7%,NOSIE总分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护理能有效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
作者:杨丽蓉;刘先群;高洁 刊期: 2007年第36期
医学检验专业是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医学在更高层次的结合,是一门发展迅速、多技术和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很强的医学前沿学科,又是一门临床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1].临床实习教学在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学生巩固和加强所学理论知识并运用于实践,培养独立能力的必要阶段.但在教学实践中,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现状并不令人满意.拟就当前实习教学工作中的不利因素及应对做一探讨.
作者:李华;汪健;王小中;沈杰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白果内酯(Bilobalide)对大鼠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经颈总动脉插管记录麻醉状态大鼠血压和心率变化.实验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白果内酯组,心得安组.用MedLab-U/4C501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给药前后大鼠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变化.结果 DMSO可以快速降低大鼠血压DMSO,使大鼠心率减慢;白果内酯可以可以快速降低大鼠血压、使大鼠心率减慢.DMSO与白果内酯两者对大鼠血压、心率的影响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白果内酯可以快速降低大鼠血压,使大鼠心率减慢.
作者:刘勇林;李保民;郝艳铃;孙红;赵智;吴芹;高利平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了解福州市成人牙科畏惧症的状况,为开展成人牙科畏惧症的研究、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参加口腔健康咨询的福州市民240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分三部分:社会人口学资料,牙科经历探访,Corah's Dental Anxiety Scale(DAS量表);对问卷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调查对象平均DAS分值为9.62,其中男性为8.69,女性为10.44,女性明显高于男性;②牙科畏惧症的患病率为28.33%,不同年龄、性别对畏惧水平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同文化程度对牙科畏惧水平无显著影响;③直接牙科治疗经历对牙科畏惧水平无显著影响.结论 ①牙科畏惧症在福州市成人中呈中度流行趋势,且女性的畏惧水平明显高于男性;②牙科畏惧症的发生由综合性因素造成,需要通过患者、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将牙科畏惧症降低到低限度.
作者:钟声;马忠雄;黄晓晶 刊期: 2007年第36期
急性脑卒中患者常并发心脏损害,这种心脏损害可加重脑部原发病变,并可引起患者猝死.本文旨在探讨脑卒中患者对心血管自主神经系统和心律失常的影响.
作者:杨文华;乐兴丁;林艺禅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高精度脑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通过在颅内多种病变的临床应用.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 69例首先做普通CT检查发现病变后,安装立体定向头架,做薄层CT扫描,计算X、Y、Z轴到靶点的值.然后安装定向仪进行不同方式的定向手术.结果 效果良好的达90%.结论 高精度脑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徐恩胜;郭子泉;王新;庞一强;张海涛;云叶;赵建春;龚红霞;杜新亮 刊期: 2007年第36期
外伤性鼓膜穿孔由直接或间接的外力造成鼓膜不同程度的损伤,我科自2000年以来对74例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使用丹参注射剂及能量合剂静滴10 d,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范毅;徐自军;马莉 刊期: 2007年第36期
药品作为医疗业务运转过程中的必备重要物资,在医院全部资金中所占比重很大,药品收入在医院的医疗收入中平均占50%以上,这部分资金管理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加强对药品的核算与管理,对于保证医院资产的安全、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1].现就近年来我院日常药品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及文献复习体会作一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王殿成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颈动脉、椎动脉超声检查对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33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行颈椎、动脉超声检测,并对其血管走行、动脉粥样斑块及颈总动脉内径(CCAD)、血流峰值(BF)、血管壁内膜-中膜厚度(IMT)、阻力指数(R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3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毛糙者24例(18.0%),粥样斑块者93例(69.9%),总体异常者117例(87.9%),椎动脉异常者51例(38.3%).经与CT或MRI比较,侧向符合率为82.3%.两组单侧脑梗死患者相比较,其CCAD,BF,IMT,RI部分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提示同侧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性,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相比较而言,椎动脉对于脑梗死的预测不如颈动脉明显.
作者:麻志恒;张汉新;周柱玉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小涎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本院1998~2003年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60例小涎腺肿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口腔小涎腺肿瘤中,良性肿瘤26例占43.33%,恶性肿瘤34例占56.67%,良性肿瘤中的混合瘤多见,占良性肿瘤的69.23%,恶性肿瘤中以黏液表皮样癌为多,共14例,占恶性肿瘤的41.18%,手术+放疗者占恶性肿瘤的38.24%,5年生存率为34.48%.结论 小涎腺肿瘤中恶性肿瘤多于良性肿瘤;术前X线检查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对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首次手术彻底性是防止复发的关键,术后辅助性放疗可降低恶性肿瘤复发率.
作者:廖劲松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研究心力衰竭时血浆BNP的变化及其临床评价.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76例(38例住院心力衰竭患者及38例对照者)血浆BNP浓度.结果 在心力衰竭患者中血浆BNP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 3),且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其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98).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浓度显著升高,且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呈正比,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文;杨万勇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使用方丝弓托槽片段弓技术固定牙外伤及牙槽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方丝弓矫治原理和矫治方法 对外伤性牙松动,牙脱落及牙槽骨骨折共10例,22颗患牙进行固定结扎.结果 方丝弓托槽片段弓技术治疗牙外伤及牙槽外伤,牙齿复位精确,咬合关系恢复佳,有利于牙周健康.结论 方丝弓托槽片段弓技术是外伤性牙及牙槽损伤可靠的治疗方法 .
作者:张鹏;张亚平;樊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评价成人髁突骨折闭合性治疗的治疗效果,为髁突骨折选择治疗方法 的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研究48例(55侧)经闭合性治疗的成人髁突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及临床随访资料,包括咬合关系、面部对称性、大开张口度、开口型、关节功能紊乱症状及影像学资料.随访时间为6个月~5年,平均32个月.其中,囊内骨折9侧,髁颈部骨折21侧,髁颈下骨折19侧,矢状骨折6侧;6侧无移位,29侧轻度移位,20侧严重移位.43例患者颌间固定,5例弹性颅颌绷带固定.结果 48例(55侧)患者中,17例患者(35%)张口受限、开张口型偏斜或牙合关系不佳;仅5例患者(10%)需进一步治疗.影像学显示约30%患者髁突改建,其余患者髁突骨折错位愈合,出现髁突畸形、关节面变平或吸收、下颌支高度降低等表现.结论 髁突骨折闭合性治疗预后临床效果总体良好,但难以恢复髁突正常形态;对髁突骨折伴脱位、双侧髁突骨折及骨折后下颌支高度降低超过5 mm者建议首选手术治疗.
作者:王玉良;王旭;任杰;刘光萍;杨佑成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结构重塑的病理特征和气道慢性炎症的特点,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COPD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将3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盐水对照组和COPD组,通过气管内注射脂多糖和被动吸烟的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及病理形态学等指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TGF-β1和CTGF的表达.结果 ①BALF细胞总数:COPD组为(10.24±0.28)×108/L,正常对照组为(5.55±0.22)×108/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肺泡腔直径COPD组为(91.71±1.56)μm正常对照组为(48.08±3.32)μ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免疫组化指数:COPD组的TGF-β1和CTGF表达分别为(3.65±0.58)分、(3.99±0.16)分,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80±0.19)分、(1.23±0.22)分,COPD组的TGF-β1和CTGF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多种炎性细胞参与COPD的发病;COPD气道重构的病理特征主要为小气道平滑肌不规则增生和细胞外基质沉积;TGF-β1和CTGF在COP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二者有高度相关性(r=0.938,P<0.01).
作者:喻东;夏熙郑 刊期: 2007年第36期
1 患儿资料患儿男,17个月,于2007年3月14号14时左右在邻居家误服毒物(当时具体不祥)一口约5 min后,即出现口腔及鼻腔出血,量约3 ml,面色发绀,当时无呕吐、惊厥,神志尚清,家长即送入医院急诊.在准备予以洗胃插胃管时患儿有鲜血呕出,故放弃洗胃.
作者:王华;陶业 刊期: 2007年第36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溃,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急,变化快,临床表现与危险性极不均一等.
作者:余永树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免疫抗原抗体结合方法和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62例ACS患者(包括32例UAP和30例AMI患者)和2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的血浆hs-CRP、BNP和SAA水平;以2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AMI组患者血浆Hs-CRP、BNP和SAA的水平均明显高于UAP组、SAP及对照组(P<0101);UAP组水平均明显高于SAP组、对照组比较,P<0.01;SAP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患者血浆Hs-CRP、BNP和SAA水平明显升高,提示三者在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且有明显的相关性,均可作为冠心病临床危险分层的指标.
作者:孙静;胡小怀;李上海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评价16层螺旋CT对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7例利用16层螺旋CT行肺动脉造影,并经临床确诊为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利用原始数据行层厚为0.625 mm和1.250 mm的多平面重建(MPR)、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比较不同重建层厚和重建方式的敏感度.结果 病变累及467条各级肺动脉,0.625 mm和1.250 mm重建层厚对各级肺动脉及栓子的敏感度无差异,MPR对亚肺段动脉栓子的敏感度高于MIP,对肺叶、肺段肺动脉栓子的敏感度无差异.结论 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可做为诊断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首选.
作者:赵艳珍;韩耀华;刘良成;孙晓云;叶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应用谷氨酰胺和中链三酰甘油(glutamine and medinm-chain triglyceride enteral nutrition,GMEN)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胃癌术后需要营养支持的60例患者随机分组,即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组和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组,两组营养支持均等热量、等氮量,其中EN组选用含谷氨酰胺和中链三酰甘油的肠内营养液,实施早期营养.分别于术前第1天、术后第8天检测营养评定指标体质量(BW)、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和氮平衡(NB),免疫评定指标淋巴细胞计数(LCC)、IgA、IgG、IgM、CD3、CD4、CD,、CD4/CD5、前列腺素E-2(PGE-2)和C反应蛋白(CRP).同时观察术后并发症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两组在体质量、血红蛋白的恢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5,P=0.057),但EN组的白蛋白及氮平衡恢复较PN组为快,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P=0.000).反映免疫指标的淋巴细胞、IgA、IgG、CD4、CD4/CD5在术后EN组较PN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术后CRP在EN组明显低于PN组(P=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N组为46.7%,EN组为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肛门恢复排气时间EN组为(2.46±0.56)d,PN组为(3.66±0.8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胃癌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应用含谷氨酰胺和中链三酰甘油的肠内营养液可提高患者免疫力,促进机体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实用有效的营养支持疗法.
作者:张渊;方建瑞 刊期: 2007年第36期
脊柱侧弯是危害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常见病.2004年4月至2007年7月,我院成功地对32例脊柱侧弯患者进行了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三维矫形术,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刘志慧;张云颍 刊期: 200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