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果内酯对大鼠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刘勇林;李保民;郝艳铃;孙红;赵智;吴芹;高利平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 心血管, 白果内酯, 心得安, 血压, 心率
摘要:目的 研究白果内酯(Bilobalide)对大鼠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经颈总动脉插管记录麻醉状态大鼠血压和心率变化.实验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白果内酯组,心得安组.用MedLab-U/4C501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给药前后大鼠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变化.结果 DMSO可以快速降低大鼠血压DMSO,使大鼠心率减慢;白果内酯可以可以快速降低大鼠血压、使大鼠心率减慢.DMSO与白果内酯两者对大鼠血压、心率的影响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白果内酯可以快速降低大鼠血压,使大鼠心率减慢.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髓内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35例体会

    锁骨骨折临床常见,文献报道很多.我院1993~2000年收治35例中老年移位锁骨骨折,经髓内针内固定,针尾外置,疗效满意,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唐先辉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药械管理之管见

    随着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发展,药械管理的保障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向管理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管理与科技并举的理论足以说明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是一门科学,而药械管理是管理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有着独特的理论知识和客观规律,我们必须掌握其理论知识,认识其客观规律性,充分发挥管理的职能,才能更好地为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发展服务.作为一名药械管理工作者,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对药械管理有以下之管见.

    作者:连玉田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趋化因子RANTES和EOTAXIN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

    目的 通过测定趋化因子RANTES和Eotaxin在内膜异位症与非内膜异位症患者内膜中的表达,以期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RAN-TES Eotaxin两种趋化因子在非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以及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趋化因子RANTES在非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以及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间质细胞均有表达.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非内膜异位症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非内膜异位症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同期在位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趋化因子Eotaxin在非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以及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腺上皮细胞均有表达.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非内膜异位症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非内膜异位症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同期在位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趋化因子RANTES和Eotaxin在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非内膜异位症内膜组,提示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的特殊性可能是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决定因素;②趋化因子RANTES和Eotaxin在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同期在位内膜组,提示RANTES和Eotaxin所致的腹腔内免疫细胞活性的改变,能够正反馈调节这两种趋化因子的表达,进一步为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创造适宜的微环境;③趋化因子RANTES通过趋化单核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通过趋化嗜酸性粒细胞,使腹腔内形成无菌性炎性环境,激发机体免疫反应,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

    作者:祁美霞;姜立杰;杨景贵;吕金燕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胸腔镜在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日益严重,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公布的资料显示,在过去10年间肺癌发患者数约120万/年,死亡人数约110万/年,为全球主要的癌症.预计到2025年我国每年肺癌的发患者数超过100万,将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

    作者:张自超;达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21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低渗性脑病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出现神经精神症状,临床医生往往首先想到肺性脑病,而忽视了部分患者系由于血浆渗透压降低所致的低渗性脑病.鉴于两者的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但在治疗上截然不同,为引起注意,现将我们从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21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低渗性脑病分析讨论,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进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RhoA-ROCK信号通路中介缺氧所致乳腺癌细胞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和黏附能力改变

    目的 探讨缺氧时乳腺癌细胞(MDA-MB-435细胞)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和细胞黏附能力改变与RhoA-ROC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对体外培养的MDA-MB-435细胞进行缺氧16 h处理,或在缺氧前用ROCK的特异性抑制剂Y-27632(10μm)预处理1 h,再进行缺氧处理.用光学显微镜观察MDA-MB-435细胞形态的改变;用FITC标记的鬼笔环肽标记F-肌动蛋白,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分析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重组情况;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对人工重组基底膜(Matrigel)的黏附能力.结果 乳腺癌细胞经16 h缺氧处理,细胞内F-肌动蛋白含量和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MDA-MB-435细胞对人工重组基底膜的黏附能力明显增强;预先使用Y-27632再进行缺氧处理,可防止缺氧所致乳腺癌细胞内肌动蛋白细胞骨架以及细胞形态的改变,同时其对人工重组基底膜的黏附能力亦得以恢复.结论 RhoA-ROC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缺氧所致乳腺癌细胞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重组和黏附能力的改变.

    作者:李迎春;姬红平;宋鸣子;顾洛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血清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及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对GPI在RA中的致病机理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检测对象为51例RA组、40例健康对照组和46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对照组,血清的GPI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类风湿因子(RF)和补体C3、C4浓度均采用免疫比浊法,对各组间检测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A组的GPI浓度值和阳性率都显著高于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且RA活动组GPI浓度值和阳性率显著高于RA非活动组(P<0.01);在GPI阳性的RA患者中,C3浓度升高,而C不升高.结论 GPI在RA中的检测意义要大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且它的升高程度与关节炎的活动性有关,GPI和RF联合检测对RA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GPI可通过替代途径激活补体系统,损伤关节表面,导致RA的发生.

    作者:潘永煌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以全身多发性皮下结节为首发症状的肺癌1例

    患者,男,55岁.皮肤结节3个月收住院,患者于3个月前偶然发现左颈部、右胸部有2个结节,约黄豆大小,当时因为无任何不适,故未在意.但随后又在左上臂、右背部、右下腹先后出现3个结节,大小同前.为明确诊断,即来我院就诊.

    作者:钟成全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糖灵胶囊中格列本脲的含量

    目的 探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糖灵胶囊中格列本脲的含量.方法采用HP ODS-Hypersil色谱柱(4.6 mm ×200 mm,5μm)柱温:20℃,流动相:甲醇-0.005 mol/L磷酸二氢胺(pH3.5,70∶30),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300 nm.结果 格列本脲在0.141-2.25 μg范围内呈较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9.18%,RSD为1.72%(n=3).结论 HPLC法测定格列本脲简便、快捷、灵敏,可以作为消糖灵胶囊含量的测定方法 .

    作者:孙丽;孙艳杰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铁岭市银州区公共场所公共用品检测分析

    为贯彻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提高公共场所的卫生质量,于2006年4~9月份对铁岭市区所管辖部分公共场所的公共用品卫生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桂红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生素应用分析

    目的 调查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的应用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抽查2007年1~7月在儿科门诊就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门诊病例536例,对其中抗生素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生素应用率达90.5%,单一用药率为36.6%,联合用药率为53.9%;静脉给药率达83.1%.平均疗程为5.4 d.结论 儿科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时存在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现象,规范化管理有待加强.

    作者:罗中凯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的处理

    高血压特别是Ⅱ-Ⅲ期患者麻醉会带来很大的风险,麻醉医师要妥善处理,尽量避免心脑血管意外发生.在工作中遇到的100例高血压患者的麻醉处理,现总结如下.

    作者:徐双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丹参加能量合剂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74例疗效观察

    外伤性鼓膜穿孔由直接或间接的外力造成鼓膜不同程度的损伤,我科自2000年以来对74例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使用丹参注射剂及能量合剂静滴10 d,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范毅;徐自军;马莉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25240例献血员ALT、HBsAg、HCV、TP、HIV检测结果分析

    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本市临床用血全部来自无偿献血,血液质量不断提高.输血是救治患者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输血也存在引起各种疾病传播的危险.HCV、HIV、HBV、TP是主要致病因子.为了解无偿献血者健康状况及血液不合格原因,笔者对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景德镇市无偿献血者ALT、HBsAg、HCV、HIV和梅毒抗体血液检验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程怿;沈建军;段国松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对卒中患者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分析60例脑卒中患者早期复康治疗情况.结果 康复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卒中患者ADL的提高.

    作者:高亮;侯晓丽;孙凤云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16层螺旋CT对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7例利用16层螺旋CT行肺动脉造影,并经临床确诊为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利用原始数据行层厚为0.625 mm和1.250 mm的多平面重建(MPR)、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比较不同重建层厚和重建方式的敏感度.结果 病变累及467条各级肺动脉,0.625 mm和1.250 mm重建层厚对各级肺动脉及栓子的敏感度无差异,MPR对亚肺段动脉栓子的敏感度高于MIP,对肺叶、肺段肺动脉栓子的敏感度无差异.结论 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可做为诊断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首选.

    作者:赵艳珍;韩耀华;刘良成;孙晓云;叶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鼻息肉组织中非特异性分子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非特异性分子白介素(IL)-10和补体C3、C1q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L-10、C3和C1q在30例鼻息肉和14例正常下鼻甲组织中的表达,对IL-10、C3和C1q阳性细胞的类型、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IL-10、C3和C1q在鼻息肉组织中表达较正常,下鼻甲组织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0、C3和C1q主要表达于鼻息肉的上皮细胞及炎性细胞中.结论 IL-10、C3和C1q在局部的抗感染和炎性反应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朱俊;吴强;方平;沙泉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宁夏地区回汉族人群凝血因子FⅦ活性测定和冠心病临床意义的研究

    目的 探讨宁夏地区回汉族人群冠心病与血浆中凝血因子Ⅶ的相关性,为冠心病新危险因子的发现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比较宁夏地区回族人群冠心病患者(120例)和健康对照组(80例)间血浆凝血因子活性的差别,FⅧa:采用重组可溶组织因子法,FⅦAg:用ELISA法,FⅦc:用一阶段凝固法.结果 回族冠心病凝血因子FⅦa活性2.6±0.5,高于正常对照组2.2±0.7(P<0.005).汉族冠心病凝血因子FⅦa活性2.5±0.8,高于正常对照组2.2±0.7(P<0.005).回族冠心病凝血因子FⅦc活性103.04±16.70,高于正常对照组86±22.0(P<0.005).汉族冠心病凝血因子FⅦc活性102.66±17.33,高于正常对照组87.5±22.0(P<0 005).FⅦ:Ag较稳定,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检测FⅦa、FⅦAg与FⅦc 3项凝血因子可以为评估冠心病及其危险事件的发生提供实验室依据,FⅦ活性的增高与冠心病患者动脉血栓形成发病可能有直接相关性.

    作者:杨文;于欣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RP-HPLC法测定枸杞中芦丁含量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枸杞中芦丁含量的方法 .方法 色谱分析条件Shim-pack VP-ODS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水∶冰乙酸(5∶94.5∶0.5)为流动相A,乙腈∶水∶冰乙酸(70∶29.5∶0.5)为流动相B,采用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342 nm,柱温30℃.结果 芦丁线性范围为10~100 μg/ml(相关系数为r=0.999 8),平均回收率(n=5)为99.0%;不同产地枸杞样品中芦丁含量存在差异,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芦丁含量明显下降.结论 本方法重现性好,适用于测定枸杞中芦丁的含量.

    作者:廖国玲;刘学英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不同矫治方法对安Ⅱ1错(牙合)患者软硬组织的改变

    目的 通过对安Ⅱ1错以不同方法 矫治;观察患者的X线头影测量值的变化,寻求佳的矫治方法 .方法 第一组选择10例患者在替牙期用Bionator矫形矫治,之后在恒牙初期以快速扩弓联合Tip-Edge进行双期矫治;第二组10例患者仅恒牙初期以快速扩弓联合Tip-Edge矫治.结果 矫治后,20例患者均下颌前移,面形得到改善,上下前牙的倾斜度和后牙关系良好.第一组Go-Pg、Co-Go增加量大于第二组.结论 安Ⅱ1患者,双期矫治疗效更好.

    作者:杨鹴;姚霜;刘晓君;杨苹;周治 刊期: 2007年第36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