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美霞;姜立杰;杨景贵;吕金燕
目的 调查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的应用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抽查2007年1~7月在儿科门诊就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门诊病例536例,对其中抗生素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生素应用率达90.5%,单一用药率为36.6%,联合用药率为53.9%;静脉给药率达83.1%.平均疗程为5.4 d.结论 儿科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时存在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现象,规范化管理有待加强.
作者:罗中凯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高精度脑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通过在颅内多种病变的临床应用.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 69例首先做普通CT检查发现病变后,安装立体定向头架,做薄层CT扫描,计算X、Y、Z轴到靶点的值.然后安装定向仪进行不同方式的定向手术.结果 效果良好的达90%.结论 高精度脑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徐恩胜;郭子泉;王新;庞一强;张海涛;云叶;赵建春;龚红霞;杜新亮 刊期: 2007年第36期
孕10~16周终止妊娠是计划生育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对于此阶段的流产,我院既往采取宫颈插管行钳刮术的方法.由于该方法风险大、痛苦大,医患双方都不愿接受.有时不得不延长妊娠时间至16周以上行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引产术.近几年,随着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我们将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丙酸睾丸酮用于终止10~16周妊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玲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建立垂盆草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以50%的乙醇为溶剂超声提取垂盆草中的黄酮类成分,用聚酰胺柱吸附黄酮类化合物,再以芦丁为对照品,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 总黄酮在10~68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7%,相对标准偏差RSD=0.84%(n=6),重复性的RSD为0.63%.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测定结果 准确、重现性好,能满足垂盆草药材及制剂质量控制的要求.
作者:贾苒;刘泽荣;付晓泰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腓骨小头移植重建挠腕关节的手术方法.方法 从1991~2005年采用吻合血管的腓骨小头移植治疗先天性桡骨缺如患儿1例;松解桡侧挛缩软组织,于尺骨弯曲处额状面斜形截骨;挠骨巨细胞瘤8例;采用肿瘤及连同挠骨远段大块切除;挠骨外伤性缺损5例;切取带血管腓骨小头移植于桡骨缺损处,重建桡腕关节.结果 经平均3年随访,肿瘤无复发,前臂桡偏畸形矫正满意,腕关节功能改善,移植骨增粗增长.结论 带血管腓骨小头移植重建桡腕关节,可保持腕关节稳定和一定活动度,是治疗先天性桡骨远段端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
作者:冯宪发 刊期: 2007年第36期
职业性哮喘是在生产环境中吸入致哮喘物后引起的以间歇发作性喘息、哮鸣等为特点的气道狭窄性疾病.现将我们诊治的1例因接触化疗药物引起的职业性哮喘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高汉东 刊期: 2007年第3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81岁.患者于2002年因全身乏力、纳差,多次查白细胞异常增高,经骨髓穿刺检查确诊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先后给予羟基脲、干扰素、阿糖胞苷等药物化疗,化疗后白细胞可降至正常、症状缓解.但病情时有反复.2006年7月因复查血常规提示WBC 13.5×109/L,N 72.2%,LT150×109 /L,再次以CML入院治疗.
作者:操淮芳;吕孙成 刊期: 2007年第36期
大黄质重味强,善行血中之气,其力峻猛,有攻积导滞,泻火解毒,活血化瘀作用.笔者认为大黄的功用远不同于西药中的泻药,它具有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抗肿瘤、抗寄生虫、解痉止痛、降压、降胆固醇、健胃止泻、利尿、收敛止血等多种功能,现将本人运用大黄的临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许继艳;张丽娟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川芎嗪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 对1994~2007年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14年间的国内文献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无关;临床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首次用药发生者有21例(占70%),提示不良反应以首用即发型为主.结论 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川芎嗪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坚持合理用药.
作者:朱锦秀 刊期: 2007年第36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出现神经精神症状,临床医生往往首先想到肺性脑病,而忽视了部分患者系由于血浆渗透压降低所致的低渗性脑病.鉴于两者的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但在治疗上截然不同,为引起注意,现将我们从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21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低渗性脑病分析讨论,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进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免疫抗原抗体结合方法和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62例ACS患者(包括32例UAP和30例AMI患者)和2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的血浆hs-CRP、BNP和SAA水平;以2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AMI组患者血浆Hs-CRP、BNP和SAA的水平均明显高于UAP组、SAP及对照组(P<0101);UAP组水平均明显高于SAP组、对照组比较,P<0.01;SAP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患者血浆Hs-CRP、BNP和SAA水平明显升高,提示三者在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且有明显的相关性,均可作为冠心病临床危险分层的指标.
作者:孙静;胡小怀;李上海 刊期: 2007年第36期
腰麻-膜外联合麻醉(CSEA)现以广泛应用临新型麻醉方法,本文章研究CSEA和EA在新式剖宫产(横切口)患者应用的比较.
作者:杨东桥;徐衍斌;张生 刊期: 2007年第36期
药品作为医疗业务运转过程中的必备重要物资,在医院全部资金中所占比重很大,药品收入在医院的医疗收入中平均占50%以上,这部分资金管理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加强对药品的核算与管理,对于保证医院资产的安全、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1].现就近年来我院日常药品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及文献复习体会作一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王殿成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对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根据.方法 随机抽样调查220例剖宫产病例,回顾性调查、分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剖宫产患者100%应用抗菌药物,用药品种13种.术后给药213例(96.82%);应用频率高是林可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单用2例(0.91%),二种联合212例(96.36%),三种联合6例(2.73%).平均用药时间5.31d.结论 剖宫产患者在抗菌药物用药时间、疗程、方案选择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有待进一步干预.
作者:陈蓉;陈萍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患者输血前经血传播疾病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975例输血前患者静脉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用梅毒特异性抗体试验检测梅毒抗体.结果 检出HBsAg阳性率为12.21%,抗-HCV阳性率为2.36%,抗-HIV初筛阳性率为0%,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41%.结论 输血前经血传播疾病检测,对明确患者的健康状况和避免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控制医院感染、防止医疗纠纷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谭显清;李骏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66例糖尿病患者口服参松养心胶囊1个月,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比较患者治疗前后HRV.结果 治疗后患者SDNN、SDANN、r-MSSD较治疗前提高(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HRV,改善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
作者:韦红卫;蒋芳勇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对卒中患者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分析60例脑卒中患者早期复康治疗情况.结果 康复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卒中患者ADL的提高.
作者:高亮;侯晓丽;孙凤云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缺氧时乳腺癌细胞(MDA-MB-435细胞)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和细胞黏附能力改变与RhoA-ROC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对体外培养的MDA-MB-435细胞进行缺氧16 h处理,或在缺氧前用ROCK的特异性抑制剂Y-27632(10μm)预处理1 h,再进行缺氧处理.用光学显微镜观察MDA-MB-435细胞形态的改变;用FITC标记的鬼笔环肽标记F-肌动蛋白,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分析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重组情况;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对人工重组基底膜(Matrigel)的黏附能力.结果 乳腺癌细胞经16 h缺氧处理,细胞内F-肌动蛋白含量和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MDA-MB-435细胞对人工重组基底膜的黏附能力明显增强;预先使用Y-27632再进行缺氧处理,可防止缺氧所致乳腺癌细胞内肌动蛋白细胞骨架以及细胞形态的改变,同时其对人工重组基底膜的黏附能力亦得以恢复.结论 RhoA-ROC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缺氧所致乳腺癌细胞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重组和黏附能力的改变.
作者:李迎春;姬红平;宋鸣子;顾洛 刊期: 2007年第36期
马尾神经综合征常因硬脊膜外占位病变,如腰椎间盘突出、肿瘤、外伤、感染或椎管狭窄引起,缺血也可能是原因之一[1].腰椎间盘突出致马尾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文献报道为5.4%~10.6%不等[2].自2004年10月至2007年5月我科手术治疗13例,报告如下.
作者:杨志霖;杨战坤;吴乘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医学教育领域,许多研究者对医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展开广泛的研究.本文通过复习相关文献,以了解目前我国医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原因及对策的研究方向.
作者:陈瑶 刊期: 200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