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方丝弓托槽片段弓技术治疗牙及牙槽外伤的临床疗效

张鹏;张亚平;樊华

关键词:方丝弓托槽片段弓, 牙外伤, 固定
摘要:目的 探讨使用方丝弓托槽片段弓技术固定牙外伤及牙槽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方丝弓矫治原理和矫治方法 对外伤性牙松动,牙脱落及牙槽骨骨折共10例,22颗患牙进行固定结扎.结果 方丝弓托槽片段弓技术治疗牙外伤及牙槽外伤,牙齿复位精确,咬合关系恢复佳,有利于牙周健康.结论 方丝弓托槽片段弓技术是外伤性牙及牙槽损伤可靠的治疗方法 .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对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根据.方法 随机抽样调查220例剖宫产病例,回顾性调查、分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剖宫产患者100%应用抗菌药物,用药品种13种.术后给药213例(96.82%);应用频率高是林可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单用2例(0.91%),二种联合212例(96.36%),三种联合6例(2.73%).平均用药时间5.31d.结论 剖宫产患者在抗菌药物用药时间、疗程、方案选择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有待进一步干预.

    作者:陈蓉;陈萍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即墨市1997~2006年恶性肿瘤发病状况分析

    青岛市早于1996年开始实施死亡报告上报制度,即墨市作为青岛市的一个郊区县级市,于1997年开始完整实施死亡报告上报制度.为了解我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谱和死因顺位,为健康教育提供资料,我们统计分析了10年来的死亡报告资料.

    作者:常素娟;何修平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胸腔镜在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日益严重,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公布的资料显示,在过去10年间肺癌发患者数约120万/年,死亡人数约110万/年,为全球主要的癌症.预计到2025年我国每年肺癌的发患者数超过100万,将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

    作者:张自超;达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周围血管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 多发性大动脉炎累及多支大血管,以头臂动脉多,受累血管声像图表现为对称的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弥漫性增厚,回声偏低,管腔狭窄或闭塞,彩色多普勒显示相应血流动力学改变.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较准确、直观地显示多发性大动脉炎血管受累的性质和范围,能准确地判定动脉狭窄程度,是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郑敏;李春梅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的处理

    高血压特别是Ⅱ-Ⅲ期患者麻醉会带来很大的风险,麻醉医师要妥善处理,尽量避免心脑血管意外发生.在工作中遇到的100例高血压患者的麻醉处理,现总结如下.

    作者:徐双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趋化因子RANTES和EOTAXIN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

    目的 通过测定趋化因子RANTES和Eotaxin在内膜异位症与非内膜异位症患者内膜中的表达,以期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RAN-TES Eotaxin两种趋化因子在非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以及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趋化因子RANTES在非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以及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间质细胞均有表达.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非内膜异位症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非内膜异位症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同期在位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趋化因子Eotaxin在非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以及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腺上皮细胞均有表达.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非内膜异位症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非内膜异位症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同期在位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趋化因子RANTES和Eotaxin在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非内膜异位症内膜组,提示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的特殊性可能是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决定因素;②趋化因子RANTES和Eotaxin在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同期在位内膜组,提示RANTES和Eotaxin所致的腹腔内免疫细胞活性的改变,能够正反馈调节这两种趋化因子的表达,进一步为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创造适宜的微环境;③趋化因子RANTES通过趋化单核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通过趋化嗜酸性粒细胞,使腹腔内形成无菌性炎性环境,激发机体免疫反应,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

    作者:祁美霞;姜立杰;杨景贵;吕金燕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与左室重构和心律失常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与左室重构和心律失常的关系,摸索较佳的临床治疗高血压方案.方法 观察103例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左室构型及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结果 左室重构中的正常构型(1型)、向心型重构(2型)、向心性肥厚(3型)、离心性肥厚(4型)的比率依次为49.5%、4.9%、14.6%、31.1%,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心律失常的发生随左室构型不同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表现在CVA的发生率,3、4型与1型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复杂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左室构型有关,伴有左室肥厚者,可能有心律失常易发性的病理基础.

    作者:王启兴;刘晓康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3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体会

    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治疗措施若选择不当,再次剖腹手术可引起肠瘘、短肠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为探讨其诊断与综合治疗方法及相应预防措施.现将我院2002年2月至2007年2月收治的3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廖泽飞;姚清勇;陈一杰;张少波;张诚华;施建设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新生儿窒息血清心肌酶谱检测及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酶谱活性检测在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意义,指导治疗及预防.方法 对61例窒息新生儿和34例正常的新生儿分别测定AST、LDH、CK、CK-MB4种心肌酶,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窒息新生儿心肌酶异常,并与窒息程度成正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肌酶活性检测可作为围产期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早期灵敏、特异性的重要指标,尤其是CKMB,临床上具有协助早期诊断和治疗重要实用价值.

    作者:陈之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检索

    自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SF)采用因特网在(Internet)技术开发电脑网络供学术界使用到今天,Internet已经遍及世界各地.Internet是当今世界上规模大、覆盖广、信息资源丰富、发展为迅速的信息网络,它是通过超文本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将世界上三千多万台网络主机组织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互联系统目前,Internet上共有150万网址,3.5亿个网页.而且Internet上各种信息的注入速度日益增长.

    作者:王琦;孟慧;刘晓明;李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凯时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凯时注射液及洛丁新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DM)(符合1997ADA标准)并发临床DN(24 h尿蛋白定量>0.5 g)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A和B两组,每组各20例.A组给予凯时注射液10 μg加人生理盐水20 ml中静脉推注,1次/d,20 d为1个疗程.B组给予洛丁新10 mg,口服,1次/d,疗程也为20 d.用药前及用药20 d后各测1次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 A组治疗后Scr下降,Ccr增加,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B组治疗后Scr、Ccr无变化,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A组与B组比较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凯时注射液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P504 s、p63、CK34βE12、PSA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为了探讨P504 s、P63、CK34βEl2、PSA表达在前列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提高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认为联合检测P504 s、P63、CK34βEl2、PSA可以提高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并对鉴别良、恶性病变有实际临床意义.

    作者:秦永斌;冯琼;龚志强;彭乃雄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特发性血小板紫癜进展中血小板参数的临床应用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一种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的疾病,成人大部分为慢性期,病程较长,可达1年至数10年,具有病程长、停药后易复发的特点,动态观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有助于观察疾病的进展情况.

    作者:敖继红;刘喜龙;谭为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OLYPUS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5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62例健康体检者血清hS-CRP、TC、TG、HDL-C、LDL-C.结果 2型糖尿病组患者血清hS-CRP、TC、TG、LDL-C匀比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hS-CRP,P<0.01其他P<0.05);HDL-C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hS-CRP浓度与TG、LDL-C浓度呈正相关;hS-CRP浓度与HDL-C浓度呈负相关.结论 hS-CRP在预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血脂紊乱,提示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增大.

    作者:赵凯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心理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60例不同时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实施基本的护理措施外,实施心理护理,并应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结果 实施心理护理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为88.3%,有效率为96.7%,NOSIE总分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护理能有效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

    作者:杨丽蓉;刘先群;高洁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腰麻-硬膜外联和麻醉在剖宫产术的应用

    腰麻-膜外联合麻醉(CSEA)现以广泛应用临新型麻醉方法,本文章研究CSEA和EA在新式剖宫产(横切口)患者应用的比较.

    作者:杨东桥;徐衍斌;张生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电发光法与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抗-HBe抗-HBc结果分析比较

    是乙肝病毒性肝炎(HBV的高发区)HBV感染率约10%[1].目前临床上对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普遍采用设备简单易于开展的ELISA法,乙肝病毒五项前三项:HBsAg、抗-HBs、HBeAg只要显色就是阳性.

    作者:杨丽华;任原珍;许岩;叶秋芝;王敬;何丹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胃癌术后应用谷氨酰胺和中链三酰甘油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应用谷氨酰胺和中链三酰甘油(glutamine and medinm-chain triglyceride enteral nutrition,GMEN)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胃癌术后需要营养支持的60例患者随机分组,即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组和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组,两组营养支持均等热量、等氮量,其中EN组选用含谷氨酰胺和中链三酰甘油的肠内营养液,实施早期营养.分别于术前第1天、术后第8天检测营养评定指标体质量(BW)、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和氮平衡(NB),免疫评定指标淋巴细胞计数(LCC)、IgA、IgG、IgM、CD3、CD4、CD,、CD4/CD5、前列腺素E-2(PGE-2)和C反应蛋白(CRP).同时观察术后并发症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两组在体质量、血红蛋白的恢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5,P=0.057),但EN组的白蛋白及氮平衡恢复较PN组为快,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P=0.000).反映免疫指标的淋巴细胞、IgA、IgG、CD4、CD4/CD5在术后EN组较PN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术后CRP在EN组明显低于PN组(P=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N组为46.7%,EN组为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肛门恢复排气时间EN组为(2.46±0.56)d,PN组为(3.66±0.8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胃癌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应用含谷氨酰胺和中链三酰甘油的肠内营养液可提高患者免疫力,促进机体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实用有效的营养支持疗法.

    作者:张渊;方建瑞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血浆BNP诊断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

    目的 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研究心力衰竭时血浆BNP的变化及其临床评价.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76例(38例住院心力衰竭患者及38例对照者)血浆BNP浓度.结果 在心力衰竭患者中血浆BNP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 3),且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其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98).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浓度显著升高,且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呈正比,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文;杨万勇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手术救治急性胆囊炎并中毒性休克50例体会

    我院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急性胆囊炎并中毒性休克50例,急性胆囊炎并中毒性休克的患者大多数腹腔感染较重,组织水肿,解剖不清,此症如果用传统的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长,且易造成组织误伤,不利患者恢复,行胆囊造瘘又需二次手术,笔者在积极抗休克治疗的同时,行胆囊部分切除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瑞尧 刊期: 2007年第36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