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体会

廖泽飞;姚清勇;陈一杰;张少波;张诚华;施建设

关键词: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诊治
摘要: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治疗措施若选择不当,再次剖腹手术可引起肠瘘、短肠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为探讨其诊断与综合治疗方法及相应预防措施.现将我院2002年2月至2007年2月收治的3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hathy,PHG)常见于肝硬化伴有门静脉高压者,该病的发生发展与门静脉高压相关,并随着门脉压力的升高,胃黏膜病变逐渐加重.

    作者:黄蔚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小涎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小涎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本院1998~2003年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60例小涎腺肿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口腔小涎腺肿瘤中,良性肿瘤26例占43.33%,恶性肿瘤34例占56.67%,良性肿瘤中的混合瘤多见,占良性肿瘤的69.23%,恶性肿瘤中以黏液表皮样癌为多,共14例,占恶性肿瘤的41.18%,手术+放疗者占恶性肿瘤的38.24%,5年生存率为34.48%.结论 小涎腺肿瘤中恶性肿瘤多于良性肿瘤;术前X线检查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对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首次手术彻底性是防止复发的关键,术后辅助性放疗可降低恶性肿瘤复发率.

    作者:廖劲松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21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低渗性脑病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出现神经精神症状,临床医生往往首先想到肺性脑病,而忽视了部分患者系由于血浆渗透压降低所致的低渗性脑病.鉴于两者的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但在治疗上截然不同,为引起注意,现将我们从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21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低渗性脑病分析讨论,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进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生素应用分析

    目的 调查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的应用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抽查2007年1~7月在儿科门诊就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门诊病例536例,对其中抗生素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生素应用率达90.5%,单一用药率为36.6%,联合用药率为53.9%;静脉给药率达83.1%.平均疗程为5.4 d.结论 儿科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时存在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现象,规范化管理有待加强.

    作者:罗中凯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脊柱侧弯矫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脊柱侧弯是危害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常见病.2004年4月至2007年7月,我院成功地对32例脊柱侧弯患者进行了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三维矫形术,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刘志慧;张云颍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雾化布地奈德和口服强的松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雾化布地奈德和口服强的松龙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COPD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强的松龙口服和空白对照治疗.观察3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布地奈德组和强的松龙组的FEV1、FVC、PEFR和PaO2、PaCO2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而布地奈德组和强的松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布地奈德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强的松龙组,与空白对照组相仿.结论 雾化布地奈德是COPD急性加重期激素治疗的有效选择.

    作者:陈晓萍;陈春生;方琪;方剑;李玉芳;汪长娥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RhoA-ROCK信号通路中介缺氧所致乳腺癌细胞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和黏附能力改变

    目的 探讨缺氧时乳腺癌细胞(MDA-MB-435细胞)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和细胞黏附能力改变与RhoA-ROC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对体外培养的MDA-MB-435细胞进行缺氧16 h处理,或在缺氧前用ROCK的特异性抑制剂Y-27632(10μm)预处理1 h,再进行缺氧处理.用光学显微镜观察MDA-MB-435细胞形态的改变;用FITC标记的鬼笔环肽标记F-肌动蛋白,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分析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重组情况;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对人工重组基底膜(Matrigel)的黏附能力.结果 乳腺癌细胞经16 h缺氧处理,细胞内F-肌动蛋白含量和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MDA-MB-435细胞对人工重组基底膜的黏附能力明显增强;预先使用Y-27632再进行缺氧处理,可防止缺氧所致乳腺癌细胞内肌动蛋白细胞骨架以及细胞形态的改变,同时其对人工重组基底膜的黏附能力亦得以恢复.结论 RhoA-ROC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缺氧所致乳腺癌细胞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重组和黏附能力的改变.

    作者:李迎春;姬红平;宋鸣子;顾洛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对卒中患者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分析60例脑卒中患者早期复康治疗情况.结果 康复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卒中患者ADL的提高.

    作者:高亮;侯晓丽;孙凤云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垂盆草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垂盆草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以50%的乙醇为溶剂超声提取垂盆草中的黄酮类成分,用聚酰胺柱吸附黄酮类化合物,再以芦丁为对照品,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 总黄酮在10~68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7%,相对标准偏差RSD=0.84%(n=6),重复性的RSD为0.63%.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测定结果 准确、重现性好,能满足垂盆草药材及制剂质量控制的要求.

    作者:贾苒;刘泽荣;付晓泰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化疗药物导致的职业性哮喘1例

    职业性哮喘是在生产环境中吸入致哮喘物后引起的以间歇发作性喘息、哮鸣等为特点的气道狭窄性疾病.现将我们诊治的1例因接触化疗药物引起的职业性哮喘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高汉东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现代药品管理中的资金管理探讨

    药品作为医疗业务运转过程中的必备重要物资,在医院全部资金中所占比重很大,药品收入在医院的医疗收入中平均占50%以上,这部分资金管理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加强对药品的核算与管理,对于保证医院资产的安全、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1].现就近年来我院日常药品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及文献复习体会作一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王殿成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电发光法与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抗-HBe抗-HBc结果分析比较

    是乙肝病毒性肝炎(HBV的高发区)HBV感染率约10%[1].目前临床上对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普遍采用设备简单易于开展的ELISA法,乙肝病毒五项前三项:HBsAg、抗-HBs、HBeAg只要显色就是阳性.

    作者:杨丽华;任原珍;许岩;叶秋芝;王敬;何丹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RP-HPLC法测定枸杞中芦丁含量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枸杞中芦丁含量的方法 .方法 色谱分析条件Shim-pack VP-ODS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水∶冰乙酸(5∶94.5∶0.5)为流动相A,乙腈∶水∶冰乙酸(70∶29.5∶0.5)为流动相B,采用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342 nm,柱温30℃.结果 芦丁线性范围为10~100 μg/ml(相关系数为r=0.999 8),平均回收率(n=5)为99.0%;不同产地枸杞样品中芦丁含量存在差异,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芦丁含量明显下降.结论 本方法重现性好,适用于测定枸杞中芦丁的含量.

    作者:廖国玲;刘学英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浅谈中药不良反应

    多数人认为中(草)药及其制剂没有或很少有不良反应.其实不然,药物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治病,又能致病,中药也不例外.近年来,中(草)药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很多,尤其是中药注射剂的大量应用,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造成死亡.笔者查阅有关资料,结合工作实际,现将中药不良反应的有关问题综述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何菊英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输血前检测经血传播疾病结果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患者输血前经血传播疾病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975例输血前患者静脉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用梅毒特异性抗体试验检测梅毒抗体.结果 检出HBsAg阳性率为12.21%,抗-HCV阳性率为2.36%,抗-HIV初筛阳性率为0%,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41%.结论 输血前经血传播疾病检测,对明确患者的健康状况和避免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控制医院感染、防止医疗纠纷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谭显清;李骏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hs-CRP、BNP、SAA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免疫抗原抗体结合方法和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62例ACS患者(包括32例UAP和30例AMI患者)和2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的血浆hs-CRP、BNP和SAA水平;以2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AMI组患者血浆Hs-CRP、BNP和SAA的水平均明显高于UAP组、SAP及对照组(P<0101);UAP组水平均明显高于SAP组、对照组比较,P<0.01;SAP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患者血浆Hs-CRP、BNP和SAA水平明显升高,提示三者在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且有明显的相关性,均可作为冠心病临床危险分层的指标.

    作者:孙静;胡小怀;李上海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鼻息肉组织中非特异性分子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非特异性分子白介素(IL)-10和补体C3、C1q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L-10、C3和C1q在30例鼻息肉和14例正常下鼻甲组织中的表达,对IL-10、C3和C1q阳性细胞的类型、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IL-10、C3和C1q在鼻息肉组织中表达较正常,下鼻甲组织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0、C3和C1q主要表达于鼻息肉的上皮细胞及炎性细胞中.结论 IL-10、C3和C1q在局部的抗感染和炎性反应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朱俊;吴强;方平;沙泉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颈动脉、椎动脉超声分析对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评价

    目的 颈动脉、椎动脉超声检查对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33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行颈椎、动脉超声检测,并对其血管走行、动脉粥样斑块及颈总动脉内径(CCAD)、血流峰值(BF)、血管壁内膜-中膜厚度(IMT)、阻力指数(R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3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毛糙者24例(18.0%),粥样斑块者93例(69.9%),总体异常者117例(87.9%),椎动脉异常者51例(38.3%).经与CT或MRI比较,侧向符合率为82.3%.两组单侧脑梗死患者相比较,其CCAD,BF,IMT,RI部分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提示同侧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性,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相比较而言,椎动脉对于脑梗死的预测不如颈动脉明显.

    作者:麻志恒;张汉新;周柱玉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胃癌术后应用谷氨酰胺和中链三酰甘油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应用谷氨酰胺和中链三酰甘油(glutamine and medinm-chain triglyceride enteral nutrition,GMEN)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胃癌术后需要营养支持的60例患者随机分组,即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组和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组,两组营养支持均等热量、等氮量,其中EN组选用含谷氨酰胺和中链三酰甘油的肠内营养液,实施早期营养.分别于术前第1天、术后第8天检测营养评定指标体质量(BW)、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和氮平衡(NB),免疫评定指标淋巴细胞计数(LCC)、IgA、IgG、IgM、CD3、CD4、CD,、CD4/CD5、前列腺素E-2(PGE-2)和C反应蛋白(CRP).同时观察术后并发症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两组在体质量、血红蛋白的恢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5,P=0.057),但EN组的白蛋白及氮平衡恢复较PN组为快,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P=0.000).反映免疫指标的淋巴细胞、IgA、IgG、CD4、CD4/CD5在术后EN组较PN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术后CRP在EN组明显低于PN组(P=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N组为46.7%,EN组为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肛门恢复排气时间EN组为(2.46±0.56)d,PN组为(3.66±0.8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胃癌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应用含谷氨酰胺和中链三酰甘油的肠内营养液可提高患者免疫力,促进机体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实用有效的营养支持疗法.

    作者:张渊;方建瑞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浅谈临床应用大黄的几点体会

    大黄质重味强,善行血中之气,其力峻猛,有攻积导滞,泻火解毒,活血化瘀作用.笔者认为大黄的功用远不同于西药中的泻药,它具有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抗肿瘤、抗寄生虫、解痉止痛、降压、降胆固醇、健胃止泻、利尿、收敛止血等多种功能,现将本人运用大黄的临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许继艳;张丽娟 刊期: 2007年第36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