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燕飞;刘华敢
目的:设计一款基于临床戒烟指南的综合戒烟软件,指导吸烟者科学戒烟.方法:该戒烟软件设计以《中国临床戒烟指南(2015年版)》为基本依据,以“5R、5A”为基本方法,遵循成功戒烟的12个阶段,并以健康管理和行为干预模型为指导,综合运用心理、行为、社会支持和临床等干预手段,为戒烟者提供教育、咨询、心理疏导、随访和线上线下结合的戒烟服务.结果:综合戒烟软件包括数据采集评估、戒烟认知干预、制定戒烟方案、戒烟过程干预、戒烟复吸干预5项基本流程,根据戒烟者的具体情况提供立即戒断法、逐日减量法、逐日推迟法三种戒烟方法,并提供集数据分析、反馈激励、社群交互、渠道推送、群体干预等功能的干预服务.结论:综合戒烟软件设计遵循新临床戒烟指南,以科学的理论为依据,采取科学的实践方法,综合运用健康管理的各种手段方法,提升健康干预的互动性,为有效控烟开辟新路径.
作者:陈礼潮;孙金海;陈立富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发达国家可穿戴设备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研究文献进行分析,了解其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方法:检索外文数据库PubMed,严格遵照文献纳排标准,对文献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经检索共获得相关文献和资料414篇,初筛后纳入文献336篇,复筛后终纳入文献59篇.结论:可穿戴设备在康复医学中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增加,主要在四种重点疾病康复及康复辅具应用方面.可穿戴设备在康复医学中辅助康复训练,减少人力投入,提高训练效果.
作者:胡可慧;陈校云;张曙欣;冯力;宋杨杨;黄婉茹;裴治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目前全国各医疗卫生单位信息化建设步调不一,信息化程度也大不相同.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心都是由基础建设向运维保障转变.考虑到各医疗机构信息化发展现状,运维保障工作主要面临安全机制差,被动响应,定位不清,排查困难,运维工具落后等困境.方法:利用IPMI、SNMP、Agent、WMI等技术,采用了堡垒机、事前预警、清晰定位、自适应知识库等方案.结果:既保证了系统的绝对安全,又实现了对网络状况、交换机、服务器、HIS业务、LIS业务、PACS业务、数据库、动力环境等的管理和监控.结论:提出的安全智能综合运维管理系统从实际出发,很好地解决了目前存在的问题.
作者:黄剑韬;黄志中;王琳琳;路程伊;金鹏;吕飞;孙娜娜;王伟;侯瑞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为了保障医院信息系统高效、稳定运行,针对日常信息故障快速有效处理变得尤为重要.运用ITIL管理理念对医院信息部门日常故障报修进行信息运维平台化管理,开发信息服务台系统.从人员、流程、工具三要素着手,完成信息故障报修的流程再造,实现快速响应、及时处理、有效监督,形成对故障事件的闭环管理.通过使用该系统,严格规范业务流程、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实施信息人员绩效管理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李锦姬;李甜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与多层螺旋CT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12月广东省台山市人民医院6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分别以高频彩超和多层螺旋CT检查双侧颈动脉,观察两种诊断方法下患者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狭窄的检出情况.结果:高频彩超与多层螺旋CT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及管腔狭窄度几乎完全一致(κ=0.904,P<0.05;κ=0.957,P<0.05).结论:高频彩超与多层螺旋CT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一致性较好,联合应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进行评定可提高不稳定斑块检出率,强化临床诊断效果.
作者:黎燕飞;刘华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与超声引导对血液透析患者的穿刺效果、导管留置时间和对穿刺血管血流动力学的比较.方法:纳入2015年-2017年四川省林业中心医院行右侧颈内静脉置管穿刺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共70例,依据穿刺置管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4),其中观察组患者行超声定位法,对照组患者行超声引导法,两组患者术前均行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在置管时间、穿刺成功率、穿刺并发症、病人满意度、导管留置时间以及穿刺血管的血液动力学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总穿刺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透平均血流速和导管留置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定位较超声引导具有穿刺时间少、透析血流速高,且一次成功率、穿刺并发症、病人满意度等不劣于对照组优点.
作者:倪然;杨芳;吴志艳;邓凤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依托医院信息化平台,运用护士工作站系统,研发设计护理质量管理功能模块,提升护理质量管理水平.方法:在护士工作站系统中,按照等级医院评审及PDCA循环理论研发护理质量管理功能模块,从病区质量管理和全院护理质量管理两部分,按照制定质量检查计划、录入质量检查问题、统计汇总分析、质量持续改进几方面进行设计并应用.结果及结论:运用护理信息系统,提供护理质量管理支持,达到了护理质量录入标准化、护理质量监控适时化、护理质量数据准确化、护理质量分析数据化、护理质量管理全程化、护理质量改进持续化、护理质量风险防范化.有效提升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水平,强化护理工作安全.
作者:薛晓英;张利;郭英俊;魏淑霞;池小锋;李晓晴;卢祖静;宝欧;康婧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会诊全流程的梳理,设计出高效、严谨的操作流程,并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对会诊流程各环节的操作进行规范,构建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的会诊流程.方法:重构远程会诊平台,通过基于Web技术的PC端和App技术的移动端进行会诊的全流程处理.结果:从会诊申请到会诊结束的所有工作环节都可通过PC端和移动端完成,使会诊工作变得智能、简单、高效.结论:远程会诊流程再造,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了会诊过程中各环节规范化和流程化操作,大限度减少了人工参与环节,提高了远程会诊的工作效率和远程医学中心的智能化水平.
作者:彭芳;张梅奎;张晓旭;李智;胡建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设计和实现基于第三方电子认证签名的无纸化电子病案系统,改变以往的纸质病案管理模式,持续提升病案管理质量和效率.方法:使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第三方电子签名认证技术,对医院患者出院后的病案管理流程进行信息化改造,根据实际业务需要进行流程和功能设计.结果:完成了无纸化电子病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已在某三甲医院上线使用.结论:无纸化电子病案系统能够有效提高病案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有效降低相关成本,是医院病案管理发展变革的必然方向.
作者:刘琛玺;彭传薇;蔡丽璇;张清霞;李天胜;吴樱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在互联网环境下,研究医院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方法:从医院外联网络的防护安全、互联网接入安全、互联网的数据安全三个方面分析了医院接入互联网后的信息安全策略.结果:医院需要加强对内部局域网与外部互联网的共同防护,防止医疗数据泄露.结论:“互联网+医疗”已成为医院服务的发展趋势,只有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医院才能不断推出更便捷的“互联网+医疗”服务.
作者:王建强;仲晓伟;夏开建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根据医院目前所面临的特病管控要求以及实际接诊环境,以医保中心缴费信息和本地开单信息为数据基础,依托Web Server接口和SQL Server数据库,通过自定义算法,对医院特病患者进行有效开方管控,系统涵盖患者特病信息显示、药品(特病)范围(是否超范围)、开药数量(是否超限)等,对一线门诊医生实际接诊有着巨大帮助的独特功能,有助于医生和医院进行合理的医保药品超量管控.另针对部分有实际需求(长期在外地等)的患者一次开多月剂量的要求,系统也提供医保办特殊审批功能,即人工审核后扩大某患者的大开药量(原则上不可超年总量).
作者:张杨;刘锋;戴黎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为了规范管理远程医疗活动,有效应对随之而来的法律风险问题,初步提出相关建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从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对我国远程医疗法律风险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及结论:我国应建立严格的远程医疗准入机制,明确各方主体的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并完善相关法律规范文件,以保障远程医疗服务的平稳发展.
作者:刘诗卉;赵双;陈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当前中医古籍知识深度利用与知识库构建的方法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对中医古籍知识化研究现状和常用的知识分析与挖掘方法进行综述.结果:在数字化基础上的中医古籍知识深度利用研究与知识库构建不断深入,知识组织、计算机辅助分词、数据挖掘、知识图谱及语义本体方法被广泛应用,但仍存在概念及语义规范化不足、基础词表和语料库缺乏等问题.结论:实现中医古籍知识开发与服务需要从基础数据资源积累、方法学探索、术语词表建设、语义关联及专题知识库构建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李兵;张华敏;李莎莎;黄燕;侯酉娟;刘思鸿;李斌;张伟娜;吴蕾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微信视频连线在缓解术后苏醒期患儿家属焦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儿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A组)、对照组(B组)各50例.A组患儿入术后苏醒室生命体征平稳后与家属微信视频连线,告知术后情况,给予实时观看患儿目前状况的视频,并解答家属关心的问题,反馈护理服务满意度及面对面探视渴望度.B组患者家属采取口头交代病情的方式告知,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焦虑评分,对护理的满意度及对面对面探视的渴望度.结果:B组患儿家属的焦虑评分高于A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B组患儿家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家属面对面探视的渴望度低于B组患儿家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视频连线能显著降低术后患儿家属的焦虑,提高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面对面探视渴望度,方法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作者:赵艾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网络信息化管理模式在慢性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9月期间接受诊治的120例慢性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出院健康管理,研究组患者采用网络信息化管理模式.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及血糖情况.结果:出院后6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络信息化管理模式具有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动态化管理等优点,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承霞;邓海燕;潘燕蝶;范良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为适应新形式新政策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急诊医疗模式,优化急诊救治流程,研发一套能体现急诊医学科特色流程、紧密联系急诊医学科工作实际情况的应用软件.方法:以急诊科医务人员为主导,由软件技术人员采用第四代移动技术(4G)、无线局域网、云桌面及物联网等相关技术编写并以信息化语言对急诊需求进行表达,研发针对急诊医疗模式的智慧型急诊医学科信息系统.结果及结论:急诊信息系统从院前急救、预检分诊、智能化护士站、智能化医生站、新型电子病历、质量控制等六个方面建模设计,切合医院HIS(医院信息系统)、CIS(临床信息系统)、LIS(实验室信息系统)、PACS(医学影像信息系统)、RIS(放射科信息系统)、HRP(医院运营管理系统)等系统,嵌入合理用药、临床路径、危急值管理、智能知识库等内容,全面打造适合广大急诊科的信息系统.
作者:荣广成;邢玉华;刘伟;任会贤;孟德维;刘中怀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医院信息系统间的接口在引入基础集成平台与企业总线(ESB)之前,存在着复杂繁多的点对点接口,接口方法有视图、中间表、Web服务等多种实现方式,决定了业务系统之间实时性与性能的权衡取舍.Web服务(Web Servie)部署发布简单,数据交互基于XML格式,被广泛应用于医院信息系统间实现接口交互.然而,对于诸如核心系统对外提供的Web服务存在着缺乏调用监控的现象,导致在核心系统由于Web服务被调用时引起性能问题时,难以追踪到实际的调用源头.在实际工作经验中总结了监控Web服务接口调用的方法,并对方法所带来的性能损耗进行了分析.
作者:何仲廉;石文娟;邓晓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和医药分开政策的逐步实施,临床检验数据共享成为区域信息化建设解决民众看病难的关注点之一.为了解决由于医疗机构之间检验信息不能共享、患者去其他医疗机构不得不重复做检验、患者就医负担增加导致检验资源浪费的问题,乌海市区域LIS平台建设项目应运而生.乌海市区域LIS通过整合区域内医疗资源,实现检验信息共享,避免重复检查;患者可以在家中查询自己的检验报告,方便了患者的就医效率;在提高检验质量和医疗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降低了区域内医疗成本.
作者:吴冬雪;杜艳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1.5T MRI在子宫内膜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和增强MRI扫描以评估病理分期和肌层浸润深度,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5T MRI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3.1% (49/59),一致性检验(Kappa=0.773,P=0.000).结论:1.5T MRI可准确显示子宫内膜癌病灶大小、肌层浸润深度,有利于术前分期,在子宫内膜癌术前评估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杜竑兵;李海青;陈世孝;靳秀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测评中要求53本HL7 V3标准的共享文档.在评级要求下,对电子病历系统中病历的调整以及使用Xpath读取路径的方法进行标准共享文档的输出.根据此方法成功地输出53本互联互通要求的共享文档.
作者:胡正刚;张越;高培军;陈君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