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绍辉;田燕;秦伟毅;周民伟
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应用于胸痛、卒中急救领域,对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的运营和医疗模式产生了革命性影响。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医疗模式创新,充分整合现有医疗资源,倍增优质医疗资源利用率,实现多级医疗机构基于统一平台实时通信、区域协同救治,打破了传统医疗模式下各自为战、信息不畅的尴尬局面,是未来医疗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高强;向定成;秦伟毅;周民伟;田燕;时慧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随着互联网、移动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手机及智能互联网终端越来越普及,如何帮助医务人员通过各类移动终端登录数字图书馆,从而享受更加完善的医学信息检索服务成为现代化医院数字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目前医院数字图书馆的整体情况,研究如何应用MAS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通讯网络,采用短彩信、PUSHMAIL、WAP以及智能终端APP等形式实现医院数字图书馆向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终端的延伸,让医务人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享受医学信息检索服务。旨在研究提升医院数字图书馆信息化水平及服务能力,同时也希望这种通过整合移动通讯网、互联网相关新技术的思路能对医院提升信息化建设有所帮助。
作者:叶蓉;罗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用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数据管理云平台,如何获取并维护高质量数据。方法:介绍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在应用该数据库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包括:制定规范胸痛患者诊治流程;数据填写首诊负责制;强化“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的概念;杜绝造假;分级管理,有专人负责数据管理;定期培训;定期举办质量分析会议。结果:医院终缩短了STEMI患者门-球时间、发病-球囊扩张时间,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胸痛患者救治水平。结论:做好胸痛中心数据库的管理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必须纳入胸痛中心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中。
作者:董凤英;张琰;廖炜红;谢志泉;秦伟毅;周民伟;向定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针对目前病案管理存在的系统零散、信息缺乏完整性、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提出整合原有子系统,形成一体化病案管理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该系统的使用范围涵盖病案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实现病案全程示踪、首页在线编码、病历书写质量监控、字典库维护、病历数字化归档、病案复印登记等功能,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病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作者:洪雅君;王继伟;龚黛琛;郑荣纬;苏静;朱艳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十二导联心电图远程实时动态监测系统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类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就诊并诊断为冠心病的169名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后,应用十二导联心电图远程实时动态监测系统进行远程监护,采取自身对照,比较两种方法对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类型检出率的差异。结果:十二导联心电图远程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检出131例患者存在一种或多种心律失常,总检出率为77.53%。其中一种、二种、三种及以上心率失常发生率分别为26.63%、33.73%、17.17%;一种心律失常、二种心律失常和三种心率失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十二导联心电图实时监测在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短阵性房性早搏、短阵性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结论:十二导联心电图远程实时动态监测系统较常规心电图明显提高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率。
作者:曾凡杰;秦伟毅段天兵;陈芬兰;罗高权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在临床医学指南的事件研究中,目前核心的问题仍然是如何把自然语言表达的涉及事件描述的指南知识转换并生成对应的语义数据。针对该问题,采用了一种基于Pattern的医学指南自动处理方法。该方法总结归纳了医学指南中的事件句型,并采用正则表达式进行相关匹配与抽取,可将医学指南中的事件自动转换成XML结构化数据。
作者:范玉玲;顾进广;黄智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采用程控交换机作为医院语音通信系统传输与交换的核心,综合集成管理计费服务器、话务台服务器和转接台服务器,将有线和无线电话有机结合起来,实现3000门办公电话座机与9000个移动电话用户使用短号免费互通互拨,节约大量内部通信成本。本语音通信系统符合医院高效率、低成本的实际使用需要,应用灵活方便,可用性强,对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医院的快速响应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邹佩琳;王晓林;鲜培林;涂宣成;王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导管室能否及时启动是影响D-to-B时间的重要因素之一。广州军区总医院胸痛中心(CPC)成立前后共经历了三种不同形式的导管室启动模式,分别包括传统导管室启动模式、远程实时传输心电图基础上的一键式启动导管室模式和胸痛中心微信群模式,三种模式在不同程度上有效促进缩短D-to-B时间,其中微信群模式更有利于缩短导管室激活时间。
作者:艳飞;龚志华;向定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胸痛中心建设对行直接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e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再灌注时间及院内心力衰竭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658例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的STEMI患者,比较胸痛中心成立前后行PPCI术的STEMI患者再灌注时间及院内心力衰竭和死亡率的变化。结果:医院胸痛中心成立后,行PPCI术的STEMI患者门-球(door-to-ballon,D-to-B)时间显著缩短(P<0.05),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first medical contact to ballon,FMC-to-B)时间及发病到球囊扩张(symptom-to-ballon,S-to-B)时间均呈缩短趋势但未达到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心力衰竭及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胸痛中心成立显著缩短STEMI患者D-to-B时间,但尚未能明显缩短S-to-B和FMC-to-B时间及改善院内近期预后。胸痛中心应以缩短S-to-B时间,改善STEMI患者预后为终极目标。
作者:张金霞;张妮;向定成龚志华;肖华;段天兵;龙浏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为解决目前实验室ISO15189体系文件人工及纸质化管理存在的不足,结合实际管理需求,提出利用软件技术从流程、文档格式、保存方式、授权、学习及考核、管理等主要方面如何实现设计及实现ISO15189体系文件信息化管理,从而达到医疗单位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提高的目的。
作者:巢薇;李星霖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信息时代飞速发展,为不断改善医疗服务质量,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烦等问题,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了移动医疗服务平台的项目。“支付宝服务窗”是支付宝公司为企业、组织、个人提供的直接对接用户的服务平台。医院通过与支付宝服务窗平台的合作,根据医院情况,开发支付宝服务窗的特有功能,并进行流程再造,用户不仅可以直接使用支付宝服务窗进行预约、挂号、缴费、查看检验、检查报告等功能,而且还能实时接收到相应的排队信息。
作者:罗志康;卢官荣;龙雨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胸痛中心,在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医疗质量上进行了新的实践和探索。该中心综合应用了物联网技术,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建立了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研发了急救电子病历系统,建立了时间管理系统,不但优化了流程,而且提升了医疗质量。
作者:肖强;周民伟;田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某大型综合性医院预约门诊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更加合理的门诊预约挂号对策。方法:通过医院HIS及预约网络系统获得全院预约挂号及总体挂号数据,进行比较。结果:预约挂号相关信息覆盖面窄、患者的挂号习惯问题、预约就诊者首选专家号等是造成预约挂号率低的客观因素。结论:有效的预约就诊宣传,保证充足的号源,加强医院与预约患者的信用管理等是提高预约就诊的有效手段。
作者:卢武红;尼木格日勒;霍永胜;彭巧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将知识地图技术引入中医特色疗法相关领域,为中医药领域知识地图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集文献中与中医特色疗法相关的知识,建立中医特色疗法数据库。结果:基于中医特色疗法数据库,构建中医特色疗法知识地图。结论:中医特色疗法知识地图,展现知识资源的分布状况,展示该领域的知识结构,揭示领域内部的相互关系,并为医患与科研工作提供有效的知识导航与知识服务。
作者:王蕊;于彤;符永驰;崔蒙;于琦;李彦文;李斌;李兵;孙海舒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通过分析急性胸痛诊疗规范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的具体内容,提出了我国胸痛中心发展的理念及其对未来医疗模式的启发,为加快推进我国胸痛中心的建设和急救医疗模式的发展开拓了思路,积累了经验。
作者:易绍东;周民伟;田燕;秦伟毅;向定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用药依从率低会导致治疗效果差和医疗资源浪费,其主要原因是患者忘记用药。智能手机因便携、智能及人性化的特点和实时通信的能力,可以在患者的用药行为干预中发挥积极作用。利用移动通信技术,设计和实现了基于PhoneGap框架的跨平台用药提醒系统,提醒患者按时服药,提高用药依从率。医生根据患者的用药依从情况可及时与患者沟通,干预患者的用药行为,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池胜强;田雨;施宇帆;周天舒;涂岳文;李劲松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基于现代传感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建立了区域远程医疗急救物联网云平台。在该平台上,实现“远程ICU”和“移动ICU”落地,使大医院专家不受时空限制,实时为基层医疗机构急救现场提供技术支持;使危重患者在转运途中维持ICU水平的治疗,保证患者医疗安全。实践中,不断拓展“远程ICU”和“移动ICU”的应用范围,在国家及地方的各项重大任务保障、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部队各级卫生所、卫生队、训练场、老干部保健中成为不可或缺的医疗手段,充分发挥其平战结合、军地两用的优势。
作者:田燕;向定成;秦伟毅;周民伟;谢志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介绍胸痛中心院前急救系统的构架、特点以及近期系统的新进展。方法:系统的五个特点保证了大限度缩短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时间,系统的新进展丰富了院前急救系统的内容。结果:提高了急诊效率和质量。结论:院前急救系统是提高急诊质量的有效工具。
作者:胡占生;田燕;周民伟;刘晓辉;姚惠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对门诊医生工作站电子病历界面问题及解决方案展开讨论。首先在门诊医生工作站电子病历界面呈现的基础上,简要说明了该电子病历界面的resume.css文件的作用、原电子病历界面的不足之处及新电子病历界面的优势,然后阐述了修改resume.css文件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电子病历界面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规范的问题。
作者:李智勇;贾朝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介绍了一种新型通讯技术—PLC技术,并结合视频监控系统供电特征,提出了基于PLC技术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在沈阳军区兴城疗养院新门诊楼视频监控系统中完成了实际应用,取得了预期效果,为医院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杨阳;刘涛;孙维洁;李亮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