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SolrCloud构建的区域海量医疗信息实时查询交换系统

朱远燕;林德南;陈汝林;王爽;郑静

关键词:区域卫生, 数据中心, 业务协同, 实时查询交换, SolrCloud
摘要:随着区域医疗业务增长迅速,区域内医疗机构之间对于医疗信息共享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然而各个医疗机构业务系统构建技术不同,现有基于传统数据库构建的区域医疗信息查询系统已不能满足高并发实时随机医疗信息的查询和交换需求。提出了一种由SolrCloud构建分布式区域海量医疗患者信息的实时查询交换系统,运用该软件提供的高效动态协调能力、高速索引同步能力、高可用性和容灾备份能力,解决区域内医疗机构向数据中心高并发数据查询交换的需求瓶颈,提升区域实时医疗业务协同能力。后以该系统频繁使用的MPI(病人主索引)实时构建和查询交换模块为例,验证SolrCloud架构在区域医疗机构高并发实时查询和交换的性能。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双向可视化视频在120院前急救系统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我国双向视频在院前急救系统中应用现状,探讨构建具有双向可视化视频的120院前急救系统。方法:利用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和高效的视频处理技术,构建一个稳定、安全、快速的可视化平台。结果:通过该双向可视化视频院前急救系统,实现院内专家与救护医生“现场”协同救援任务,从而缩短病人救治前时延,提高病人救治率。结论:双向可视化视频在120院前急救系统中作用意义重大,能显著提高病人救治率。

    作者:林亚忠;许敏;陈加强;曾献智;李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准确把握“需求牵引”的着力点

    需求,顾名思义是需要与欲求的意思,是指人们在欲望驱动下的一种有条件的、可行的,又是优的选择,这种选择使欲望达到有限的大满足。在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坚持“需求牵引”,则是结合医院管理和医疗等各项工作需要,制定一个既有本院特点,又有信息化特色的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它是决定医院信息化建设规模、目的和结果的基本依据,也是系统研发设计、工作流程重组、管理规章制订需要遵循的基本规则。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联想:互联网时代的新竞争

    在2014移动互联网创新大会上,联想集团作为本次大会全程合作伙伴,首次全新展示了联想的“互联网思维”。联想此次出现,不再局限于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推广,而是作为一家极富创新性的高科技公司,对互联网时代的新发展、新需求和新能力进行阐述。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中国区及亚太新兴市场总裁陈旭东进行了关于“移动互联网的下一轮竞争”的分享,他认为,移动互联下一轮竞争点要不断获取新用户,但为重要的是,要经营好有价值的用户,与他们建立紧密的连接。

    作者:刘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军队医院医保综合信息平台的设计和应用

    目的:探讨军队医院医保业务信息化和医保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方法:通过调用医保中心提供的接口和动态库函数,将医保相关信息嵌入到HIS的业务系统中,并对业务系统产生的业务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和整理,形成管理信息。结果:搭建了高效、科学、全面的医保综合信息平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保管理科学化水平。结论:系统在控制过度医疗、医保支出等方面提供了科学管理和决策依据。

    作者:林济南;李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于Web服务的药品供应链管理系统研究

    目的: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采购和配送工作。方法:利用SOA架构与Web服务技术,建立基于Web服务的药品供应链管理系统。结果:实现了不同的医院信息系统(HIS)与药品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无缝集成,消除了“信息孤岛”。结论:HIS与药品供应链管理系统协同工作,进一步提高了药品供应链管理绩效。

    作者:王占明;和征;张利旺;张永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医院数据中心升级改造方案探讨

    医院数据中心是医院信息系统的中枢和核心,随着医院信息系统的迅速发展、业务系统不断增加、数据量几何级增长,数据中心服务器、存储、交换机等高能耗设备日益增多,数据中心正普遍面临着能源消耗剧增、高热量、低效率和逐渐老化等一系列问题。对数据中心进行绿色节能改造和虚拟化改造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包括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绿色节能改造、数据中心虚拟化改造和智能总控中心建设等。

    作者:李晴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医院微信公众号的技术与应用现状研究

    首先介绍了移动医疗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并对具有代表性的医院微信公众号功能进行归纳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自身需求,为医生和普通用户设计微信公众号功能。其次,着重对系统架构设计、微信服务器、系统服务器和Web Service服务器之间的交互,以及系统代码层次结构进行了阐述说明。后,以“医生信息绑定”功能为例,介绍系统工作原理,并对未来微信公众平台对医院服务支持做了展望。

    作者:刘路遥;杨祚;曹战强;刘璘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于种子区域增长的胆管分割方法研究

    目的:对CT片中的胆管进行分割。方法:采用图像分割技术中的种子区域增长法,首先,选取种子点,得到种子点所对应CT值和相邻26个点均值,然后以种子点所在位置为起点往其临近26点扩散。若其临近点CT值与种子点CT值差值在正负10个HU或者均值满足相同要求则该点为同类点,依次类推,直到不再有同类点时算法结束。结果:自动分割的准确率>80%,计算误差<10%。结论:基于种子区域增长的分割方法能自动地有效地对胆管进行分割。

    作者:林建坤;侯冠韬;肖求根;叶良海;王萍;甘荣坤;刘昌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门急诊输液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分析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门急诊传统输液流程的问题,为改善这些问题采用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优化工作流程,并依此详细设计软件功能、数据结构及与HIS的数据接口实现,给出了相应的接口实现SQL语句。对其他医院输液系统的研发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张渝;王放;李初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于CDR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设计及应用初探

    目的:通过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充分发掘临床数据应用价值,降低医疗差错,提升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方法:研究和学习国际、国内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相关标准和建设经验,结合专科的临床需求,实现临床指南的结构化表达,基于临床数据中心提供的患者临床数据,实时给予医生提醒和警告。结果: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可以辅助专科医生进行病情危重评分、制定治疗方案、推荐成套医嘱等。结论:基于CDR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是建设智慧医院的核心,可以避免部分人为差错,是医生践行循证医学的有力工具。

    作者:葛小玲;孙利;薛颜;叶成杰;徐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医疗大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医疗服务引擎研究

    围绕医疗大数据时代的个性化医疗服务需要,研究大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医疗服务引擎的基本框架,提出了以群体数据过滤与推理引擎和基于本体的临床指南知识库为两大基础,研发整个平台的个性化诊疗核心服务引擎;根据数据集成引擎的实时个人诊疗数据,实现实时动态的个性化诊断及治疗方案生成与执行,将显著提高医疗服务的针对性,从而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降低医疗服务成本,保障医疗服务安全。

    作者:黄新霆;包小源;俞国培;焦杜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区域协同医疗模式下的双向转诊问题及对策

    目的:探索区域协同医疗模式下双向转诊中存在的矛盾和解决方法,以及制约其实施的因素。方法:通过调阅文献和市场调研等方式,对双向转诊制度、现状以及制约其实施的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根据调研结果提出解决现状的建议和策略,促使区域双向转诊模式能够更好地实施。结论:双向转诊的实施能够建立新的医疗体系,合理地运用区域医疗资源,很好地解决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现状。

    作者:刘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于时间线优化医疗海量小文件数据集成技术

    随着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展数字化建设以及区域医疗应用范围的扩大,大量非结构化、半结构化医疗数据爆发式的增长,传统的技术架构在处理海量数据方面显得越来越乏力。深圳市区域卫生信息化数据交换平台,覆盖了全市60家公立医院、600多家社区卫生机构。平台接入近50个异构系统,现有1700多万份健康档案、30亿条以上诊疗数据,平均每天产生500万以上的小文件。针对深圳市卫生区域信息化建设,海量小文件交换处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利用Hadoop平台,提出了采用时间基线归档文件技术和序列文件技术解决小文件存储、检索效率问题的解决方案,经验证实该技术可满足实际业务应用中对数据交换的需要。详细描述了该技术的实现细节,包括根据业务数据规模划定时间基线,根据业务需求定制数据类型、数据结构,将小文件合并分块存储,建立小文件到大文件的映射以及相关数据交换处理流程等,并基于真实数据对该技术进行了评测比较,结果表明上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比明显提升了批量处理小文件的效率。

    作者:林德南;朱远燕;王浩;王爽;郑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股骨远端骨肿瘤不同缺损范围的有限元分析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肿瘤型骨缺损,不同比例骨缺损的生物力学研究。方法:1例股骨远端患者,术前行64排螺旋CT扫描,建立股骨缺损5cm、10cm、15cm骨缺损的复合假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后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6.9对该模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三组模型应力均未达到屈服应力,5cm骨缺损模型大应力为2.1Mpa,大位移为0.04mm。10cm骨缺损模型大应力为5.8Mpa,大位移为0.14mm。15cm骨缺损模型大应力为11.07Mpa,大位移为0.19mm。但其峰值均低于骨水泥疲劳强度。结论:骨水泥+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肿瘤不会引起股骨应力分布的明显改变。随着缺损范围的增大,引起填充骨水泥的位移增大,不利于骨折愈合。

    作者:马立敏;周烨;周霞;夏虹;黄文汉;姚孟宇;张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数字化三维重建与快速成型技术在复杂性马蹄内翻足的应用

    目的:评价数字化三维重建和快速成型技术在马蹄内翻足诊断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采集26例复杂马蹄内翻足患儿足踝部CT断层扫描数据,进行数字化三维重建、快速成型制备1:1三维实体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诊治、手术规划和术中参照。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26例患儿均在三维实体模型指导下完成,手术过程顺利。26例患儿术中所见与术前数字化三维重建模型和三维实体模型的畸形结构变化一致。术前的模拟手术使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减少了术中失血。结论:数字化重建与快速成型技术能够准确和直观地反映复杂马蹄内翻足畸形的立体形态和各部位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可指导制定手术计划和手术操作。

    作者:李涛;史强;李旭;吴伟平;李鉴轶;孔祥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于云计算的维医药科研信息服务系统研究与开发

    根据维吾尔医药科研信息获取特点,提出基于云平台的信息获取与分析方法,设计并开发了以软件及服务(SaaS)模式向维医药科研工作者提供个性化在线维医药科研信息服务系统。该系统采用ASP.NET技术,结合SQL Server数据库进行研究设计和开发,通过该系统可对维吾尔医药学科科研相关信息(包括维文)进行收集、分类和展示,并提供信息查询和发布、文件下载等功能,同时该系统实现了基于账户的角色管理,能够满足维吾尔医药学科不同课题组个性化定制信息的需求。

    作者:罗雪琼;陈国忠;周毅;王爽;杜守洪;森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信息化医疗服务系统分析与构建

    信息化医疗服务系统是体现以临床信息管理为主线,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从信息化角度树立起建立医院医疗服务体系的环境支撑点,主导医院主动服务患者的理念,以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另一方面对医院而言,有利于增强医院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诊疗效率,增加患者就医率,给医院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

    作者:章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AWR技术在ORACLE自动管理中的应用

    探讨AWR的体系结构,重点阐述了AWR的参数设置,以及AWR报表的内容分析,对ORACLE数据库的性能优化以及提高ORACLE数据库的自动化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

    作者:张文峰;彭小斌;林根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虚拟化存储异地灾难恢复体系建设

    为解决系统的高可用性及数据的高可靠性,存储容量可调度,使数据更便携、更理想、更快速地部署,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在门急诊楼及五官科楼两栋楼宇之间建立了一套基于HDS VSP HAM的异地灾难恢复系统。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详细阐述了整个灾难恢复体系架构及实施,以及虚拟化系统的部署过程,并给出了系统实施效果。

    作者:徐金建;孙震;张超;贾末;沈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云平台和物联网技术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院前急救对时限性要求高,传统方式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运用云平台和物联网技术有效解决传统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包括远程专家支持、现场明确诊断、区域协同救治等,节省了医疗费用,同时提高了救治效果。介绍了广州军区总医院院前急救系统的软件平台和系统架构。运用院前急救平台使该地区的胸痛患者院前急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胡占生;刘晓辉;姚惠东;蔡明珠;覃森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