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微信公众号的技术与应用现状研究

刘路遥;杨祚;曹战强;刘璘

关键词:移动医疗, 医疗服务, 微信公众号
摘要:首先介绍了移动医疗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并对具有代表性的医院微信公众号功能进行归纳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自身需求,为医生和普通用户设计微信公众号功能。其次,着重对系统架构设计、微信服务器、系统服务器和Web Service服务器之间的交互,以及系统代码层次结构进行了阐述说明。后,以“医生信息绑定”功能为例,介绍系统工作原理,并对未来微信公众平台对医院服务支持做了展望。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医嘱系统的临床路径流程设计与改进

    目的:通过信息化手段研究基于医嘱系统的临床路径流程设计与改进。方法:以卫计委发布的《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的制定与实施》行业标准为依据,结合医院临床实际,重点关注“二个关键时间点,三个控制点”,设计合理的临床路径实施流程并进行改进。结果:系统解决了纸质临床路径监管困难的问题,应用系统流程对近半年路径实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75%的路径病种达到卫计委要求的入组率,80%的路径病种完成率高于70%,每年可节约纸张18万张,节约医生填写路径时间21000小时。结论:系统流程设计合理,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卢烨;秦俭;卢萍;王友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虚拟化存储异地灾难恢复体系建设

    为解决系统的高可用性及数据的高可靠性,存储容量可调度,使数据更便携、更理想、更快速地部署,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在门急诊楼及五官科楼两栋楼宇之间建立了一套基于HDS VSP HAM的异地灾难恢复系统。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详细阐述了整个灾难恢复体系架构及实施,以及虚拟化系统的部署过程,并给出了系统实施效果。

    作者:徐金建;孙震;张超;贾末;沈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组合型电动轮椅车头研究与设计

    轮椅是老年人和下肢残障人士重要的代步工具。目前,手动轮椅没有外部动力,适合室内或短距离运动;电动轮椅不可拆卸体积庞大,适合室外长距离行走。将研发一种组合型电动轮椅车头,此轮椅车头配合普通手动轮椅使用,可实现手动轮椅电动化,手动电动双模式切换使用。车头回转半径小,安装拆卸方便。使用状态时,可根据手动轮椅的型号和使用者的需求,调整该车头的高度、宽度、角度,实现通用性与舒适性。在该车头与手动轮椅分离后,各模块可拆分,方便外出携带。

    作者:肖瑶;谢叻;石运永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门急诊输液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分析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门急诊传统输液流程的问题,为改善这些问题采用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优化工作流程,并依此详细设计软件功能、数据结构及与HIS的数据接口实现,给出了相应的接口实现SQL语句。对其他医院输液系统的研发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张渝;王放;李初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于集成平台的临床数据中心

    基于集成平台的完整一体化医院信息系统是目前医院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工程,医院各系统之间的整合,建立患者主索引、标准字典库和临床数据中心、数据交换平台和数据共享平台,是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充分体现医院管理和业务特色的重要工作。

    作者:李玉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病案回收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对病区工作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病案回收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对病区工作的影响。方法:以电子病历系统的病案首页为载体,在首页生成相应条形码,使用病案回收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浏览器方式登录,落实病区护士现场扫描条形码与病案管理科回收人员之间进行交接。结果:对病区人员使用病案回收管理信息系统的友好性、交互性、操作性、病区管理、信息获取、病案交接等方面进行调查后反应良好。结论:病案回收信息管理系统在病区工作中的应用,节约医护工作时间,保证病案安全,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病案回收率,做到对病人隐私的保护,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落实了病历在病区终末环节的精细化管理,促进医院质量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推动医院信息化发展的进程。

    作者:杜静;阎莉;张菊芬;纪晓娟;陈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于Web服务的多渠道预约挂号系统研究与实现

    随着服务意识的增强、观念的转变和技术的进步,多渠道预约挂号的方式不断涌现。面对预约渠道多样化的局面,传统的预约挂号系统已无法对多渠道预约提供灵活的支持,且每个渠道的预约号源是事先分配,号源难以共享。针对传统系统的不足,设计并实现了基于Web服务的预约挂号系统,通过制定一套软件间接口服务,解决多渠道预约应用间的互联互通、协同服务问题,实现了预约数据的同步和实时传送;同时,引入号源池的思想,多预约渠道共享同一个号源池,使预约号源大限度的共享。

    作者:周颖;陈敏莲;胡外光;凌科峰;钱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医院护理信息化在医院等级评审中的作用

    依据医院等级评审检查细则,依托医院护理信化平台,开发并应用护士工作站功能,覆盖各项检查内容,工作人员即时录入,各项数据提取方便,资料齐全,得到评审专家好评,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薛晓英;张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于JCI标准的电子病历建设实践

    JCI标准是全世界公认的医疗服务标准,代表了医院服务和医院管理的高水平。JCI的核心宗旨是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持续改进。针对新的医改形势,(原)卫生部提出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在高分通过JCI认证后,信息化发展将面临如何基于JCI标准和思想推进电子病历建设,更好地支撑医院精细化管理的问题。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为例,论述电子病历的建设模式,为各医院的电子病历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曹晓均;杨秀峰;聂晓明;劳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于Web服务的药品供应链管理系统研究

    目的: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采购和配送工作。方法:利用SOA架构与Web服务技术,建立基于Web服务的药品供应链管理系统。结果:实现了不同的医院信息系统(HIS)与药品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无缝集成,消除了“信息孤岛”。结论:HIS与药品供应链管理系统协同工作,进一步提高了药品供应链管理绩效。

    作者:王占明;和征;张利旺;张永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医院微信公众号的技术与应用现状研究

    首先介绍了移动医疗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并对具有代表性的医院微信公众号功能进行归纳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自身需求,为医生和普通用户设计微信公众号功能。其次,着重对系统架构设计、微信服务器、系统服务器和Web Service服务器之间的交互,以及系统代码层次结构进行了阐述说明。后,以“医生信息绑定”功能为例,介绍系统工作原理,并对未来微信公众平台对医院服务支持做了展望。

    作者:刘路遥;杨祚;曹战强;刘璘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于时间线优化医疗海量小文件数据集成技术

    随着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展数字化建设以及区域医疗应用范围的扩大,大量非结构化、半结构化医疗数据爆发式的增长,传统的技术架构在处理海量数据方面显得越来越乏力。深圳市区域卫生信息化数据交换平台,覆盖了全市60家公立医院、600多家社区卫生机构。平台接入近50个异构系统,现有1700多万份健康档案、30亿条以上诊疗数据,平均每天产生500万以上的小文件。针对深圳市卫生区域信息化建设,海量小文件交换处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利用Hadoop平台,提出了采用时间基线归档文件技术和序列文件技术解决小文件存储、检索效率问题的解决方案,经验证实该技术可满足实际业务应用中对数据交换的需要。详细描述了该技术的实现细节,包括根据业务数据规模划定时间基线,根据业务需求定制数据类型、数据结构,将小文件合并分块存储,建立小文件到大文件的映射以及相关数据交换处理流程等,并基于真实数据对该技术进行了评测比较,结果表明上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比明显提升了批量处理小文件的效率。

    作者:林德南;朱远燕;王浩;王爽;郑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AWR技术在ORACLE自动管理中的应用

    探讨AWR的体系结构,重点阐述了AWR的参数设置,以及AWR报表的内容分析,对ORACLE数据库的性能优化以及提高ORACLE数据库的自动化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

    作者:张文峰;彭小斌;林根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股骨远端骨肿瘤不同缺损范围的有限元分析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肿瘤型骨缺损,不同比例骨缺损的生物力学研究。方法:1例股骨远端患者,术前行64排螺旋CT扫描,建立股骨缺损5cm、10cm、15cm骨缺损的复合假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后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6.9对该模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三组模型应力均未达到屈服应力,5cm骨缺损模型大应力为2.1Mpa,大位移为0.04mm。10cm骨缺损模型大应力为5.8Mpa,大位移为0.14mm。15cm骨缺损模型大应力为11.07Mpa,大位移为0.19mm。但其峰值均低于骨水泥疲劳强度。结论:骨水泥+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肿瘤不会引起股骨应力分布的明显改变。随着缺损范围的增大,引起填充骨水泥的位移增大,不利于骨折愈合。

    作者:马立敏;周烨;周霞;夏虹;黄文汉;姚孟宇;张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准确把握“需求牵引”的着力点

    需求,顾名思义是需要与欲求的意思,是指人们在欲望驱动下的一种有条件的、可行的,又是优的选择,这种选择使欲望达到有限的大满足。在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坚持“需求牵引”,则是结合医院管理和医疗等各项工作需要,制定一个既有本院特点,又有信息化特色的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它是决定医院信息化建设规模、目的和结果的基本依据,也是系统研发设计、工作流程重组、管理规章制订需要遵循的基本规则。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于医院信息系统容灾措施的研究与实践

    目的:对医院信息系统容灾措施的实践和研究,以提高信息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高可用性。方法:通过异地容灾机房的使用、Oracle Data Guard的配置、存储虚拟化及服务器虚拟化设计等措施,初步建立了医院信息系统的容灾体系。结果:医院容灾体系的建立和多次成功进行操作实践,实现了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高可用性。结论:医疗信息系统要求7×24小时不间断、高可用性服务,任何情况下系统一旦停机都会给医院造成巨大损失,医院信息系统容灾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曹婷;王坤;陈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唐山工人医院实现手机就能“去医院”

    2014年5月22日举行的“2014年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上,京颐股份董事长兼趣医网董事李志博士大胆提出“3年出资2亿建设掌上医院,终生全免费”的设想,此宏伟的志愿将为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带来里程碑式的变革,李志博士也因此被称为“坏孩子”,因为他引发了互联网时代移动医疗行业新的盈利模式。他说:互联网时代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商业运作很重要。无论是嘀嘀打车,还是微信微博,其模式都是通过提供免费使用而增加用户量,从而实现其他商业盈利。这种模式在医院的一些移动应用上同样适用,“去医院”APP就是如此。7月16日,“智慧城市、惠民全城--唐山工人医院掌上医院启动仪式暨‘去医院’发布会”在唐山工人医院隆重举行,这也标志着京颐股份合资企业趣医网(quyiyuan.com)的承诺得到了初步的印证。

    作者:刘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双向可视化视频在120院前急救系统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我国双向视频在院前急救系统中应用现状,探讨构建具有双向可视化视频的120院前急救系统。方法:利用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和高效的视频处理技术,构建一个稳定、安全、快速的可视化平台。结果:通过该双向可视化视频院前急救系统,实现院内专家与救护医生“现场”协同救援任务,从而缩短病人救治前时延,提高病人救治率。结论:双向可视化视频在120院前急救系统中作用意义重大,能显著提高病人救治率。

    作者:林亚忠;许敏;陈加强;曾献智;李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信息化医疗服务系统分析与构建

    信息化医疗服务系统是体现以临床信息管理为主线,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从信息化角度树立起建立医院医疗服务体系的环境支撑点,主导医院主动服务患者的理念,以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另一方面对医院而言,有利于增强医院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诊疗效率,增加患者就医率,给医院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

    作者:章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电子病历中复合元素实现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结构化电子病历复合元素概念,研究复合元素实现方法及意义。方法:通过提纲录入式和引导输入式两种方式,分别在结构化电子病历模板和医学专用输入引擎系统中实现复合元素录入。结果:复合元素为结构化电子病历逻辑质控提供了新思路,医学专用输入引擎系统为实现复合元素开辟了新途径。结论:复合元素对于完善结构化电子病历标准规范、实现数据交换与共享、开展数据挖掘与分析、加强病历质量控制等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帧;商建国;肖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