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致肾缩小1例

王昊珏;陆显义

关键词: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 尿路, 泌尿系统, 诊治, 患者, 报告, 膀胱
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累及泌尿系统很少见,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1%~5%[1]。可发生于尿路的任何部位,其中常累及膀胱和输尿管,较少累及肾[2]。尿路 EMT 起病隐匿,术前较难确诊。本院2013年诊治1例累及左侧输尿管的EMT 患者,报告如下。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196例孕妇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带菌与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了解妊娠晚期孕妇 B 族链球菌(GBS)带菌情况及 GBS 带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 PCR 核酸检测法对196例晚期妊娠孕妇进行 GBS 检测,比较孕30~34周(实验组 A)与孕35~37周(实验组 B)带菌情况及妊娠结局。两次检测均阳性的16例为实验组 C,其余不限孕周 GBS 筛查两次均阴性的孕妇158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孕30~34周 GBS 阳性检出率为14.8%,孕35~37周 GBS 阳性检出率为12.8%,实验组 C 的概率8.2%;实验组 C 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和胎儿窘迫发生率分别为50.0%、37.5%和37.5%,对照组分别为24.1%、12.0%和1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孕30~34周、孕35~37周与对照组相比,胎膜早破、早产、宫内感染和胎儿窘迫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晚期孕妇持续 GBS 带菌明显增加了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和胎儿窘迫的发生风险,对妊娠结局造成不良的影响,应对妊娠晚期孕妇常规行 GBS 筛检,并注意防治持续的GBS 带菌状态。

    作者:赵江红;余艳萍;谭琴;梁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子代安全性研究进展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ART)子代人数的增加和生存时间的延长,人们对其围生期结局、出生缺陷、基因印迹改变和远期发育等方面的健康风险有了较以往更深入的研究和了解。亲代的不孕背景及胚胎操作导致的子代表观遗传修饰改变可能是导致 ART 子代健康风险增加的基础。全面的评估尚需要大样本、高质量、前瞻性的对照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有利于今后对 ART 方案进行针对性地改善和优化,降低子代风险。

    作者:张新艳;姚元庆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妊娠时机的选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产妇24例,观察其妊娠结局。结果17例非活动期产妇获得新生儿16例,分娩方式自娩4例,产钳1例,剖腹产11例,孕产妇死亡1例;7例活动期产妇获得新生儿2例,均为剖腹产,中期引产5例。结论对 SLE 患者行合理宣教,选择合适的妊娠时机,加强母婴监护,合理用药,可明显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张俊荣;王少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子宫动脉血流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

    复发性流产患者中,仍有半数以上原因不明。随着彩色多普勒的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子宫动脉血流是影响胚胎种植发育的重要因素,无法解释的复发性流产与子宫动脉血流密切相关。而在治疗方面,可以通过改善子宫动脉的血流灌注来降低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妊娠丢失率。

    作者:王萌璐;陈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成功妊娠伴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病理分析

    本文对1例成功妊娠伴有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分析,肿瘤位于子宫左侧宫角部,切面灰白暗红色,略呈编织状;组织学见肿瘤细胞丰富,呈编织状、索状排列,细胞梭形,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部分细胞轻—中度异型,伴坏死、淋巴细胞、泡沫细胞、多核巨细胞浸润;肿瘤内分布螺旋状小动脉,常见瘤细胞围绕其周围呈漩涡状分布。核分裂4~10个/10HPF,局部见浸润性边界;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表达 CD10、CD99,Ki-67增殖指数为20%。成功妊娠伴有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少见,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作者:陆敏华;赵华;赵敏;印永祥;张金秋;梁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深圳市南山区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婴幼儿体格发育水平与营养状况的队列研究

    目的:通过队列研究探讨深圳市南山区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婴幼儿体格发育水平的关系及其生长发育规律。方法纳入南山区2012年10月—2013年9月在本院出生且在本院儿保科进行健康体检的婴儿362例,按出生情况划分为足月适于胎龄儿组(n =185)、足月小于胎龄儿组(n =58)、早产适于胎龄儿组(n =55)、早产小于胎龄儿组(n =64),随访婴幼儿至3岁,各组按受孕开始计算并调整月龄,记录其各个时段体格发育状况。结果4组生长发育模式相似;早产适于胎龄儿组在13~14个月、16~17个月、19~20个月、22个月、28个月体重及身长增长值均明显高于足月小于胎龄儿组及足月适于胎龄儿组;足月小于胎龄儿组在各时点体重、身长均明显低于足月适于胎龄儿组,早产小于胎龄儿组在各时点体重、身长均明显低于早产适于胎龄儿组。结论小于胎龄儿体格生长发育明显落后于适于胎龄儿;但其生长发育模式表现出追赶现象。

    作者:易烈致;陈雷平;杨志芹;高武红;谢雨芳;刘序华;陈维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胎儿期卵圆孔、卵圆瓣异常的超声表现及预后

    目的:探讨胎儿期卵圆孔、卵圆瓣异常的超声表现及预后分析。方法产前超声发现胎儿卵圆孔偏大、偏小、近闭合、闭合,卵圆瓣冗长、膨出瘤时,测量卵圆孔内径,观察卵圆瓣形态及活动幅度,卵圆瓣呈弧形膨出时,测量其顶点至卵圆孔内径的距离;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卵圆孔处血流方向,血流频谱形态及流速;所有胎儿均随访至出生后12个月。结果产前超声发现卵圆孔、卵圆瓣异常共25例;1例急诊剖宫产分娩,2例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分娩;生后随访发现继发孔房间隔缺损2例。结论产前超声发现胎儿卵圆孔、卵圆瓣异常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超声随访观察其孕期变化及生后情况,对产前分娩方式时机的选择及临床预后的咨询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张丽娜;吴青青;姚苓;马玉庆;王莉;张铁娟;韩吉晶;孙丽娟;李晓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致肾缩小1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累及泌尿系统很少见,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1%~5%[1]。可发生于尿路的任何部位,其中常累及膀胱和输尿管,较少累及肾[2]。尿路 EMT 起病隐匿,术前较难确诊。本院2013年诊治1例累及左侧输尿管的EMT 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王昊珏;陆显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北京市东城区1995-2014年主要出生缺陷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分析北京市东城区1995—2014年主要出生缺陷变化趋势,研究其发生规律,了解产前筛查和不同形式的产前诊断对减少出生缺陷的贡献。方法利用北京市东城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缺陷监测系统及产科质量数据系统,总结北京市东城区从1995年初—2014年底出生缺陷及围产相关数据。结果北京市东城区1995—2014年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波动于9.4‰~39.2‰,中位发生率为19.9‰。选取优回归方程为幂函数拟合,y =9.501X0.334,调整后 R2=0.614,P <0.001,残差平方和=0.804,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围产出生缺陷率无明显上升趋势。前8名出生缺陷中,先天性心脏病以较为稳定的发生率始终居于出生缺陷顺位第一;多/并指/趾、唇腭裂、脑积水、唐氏综合征、肢体短缩、外耳畸形、尿道下裂也是较为常见的出生缺陷。脑积水的发生率呈现下降趋势(线性回归 R2=0.96,P =0.02)。男胎总体出生缺陷的发生率高于女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道下裂发病均为男胎;多/并指/趾、唇腭裂、外耳畸形男胎的发病率高于女胎;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脑积水、唐氏综合征、肢体短缩的男、女发病率无差异。结论北京市东城区1995—2014年出生缺陷发生率波动于9.4‰~39.2‰,中位发生率为19.9‰,呈现缓慢上升趋势。随着产前诊断率逐年稳步提高,围产出生缺陷率较总体出生缺陷率无上升趋势。

    作者:郝建珍;耿红;栾艳秋;陈燕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热烈庆祝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出生缺陷防治与分子遗传分会成立

    2015年11月26日,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在广东省珠海市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妇幼保健发展论坛》上宣布成立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出生缺陷防治与分子遗传分会。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所长、卫生部生育健康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生育健康杂志》主编任爱国教授被选为第一届主任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出生缺陷防治与分子遗传分会作为一个平台,将综合和协调各科室和各学科的力量,开展跨学科协作,培训技术人员,推广适宜技术,开展科学研究,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技支撑,推动我国出生缺陷的预防和控制工作者,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北京市中小学校食堂及学生午餐供餐状况

    目的:研究北京市中小学校食堂及学生午餐供餐状况,为学校食堂标准体系建设和学生营养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教委所属全部1332所公立中小学校午餐供餐情况和学校食堂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3.8%的学校有食堂(包括自办食堂和托管食堂,下同),68.9%的学生在校吃午餐。457所学校自办食堂中有36.1%配备营养师。供餐单位提前公布带量食谱的为58.7%,按年龄制定食谱和为肥胖或营养不良学生提供食谱的分别为10.7%和8.2%。结论学校应完善食堂建设,加强营养师队伍建设,开展学生营养健康教育,使我市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真正得到改善。

    作者:白承续;郭欣;徐文婕;刘峥;花晨曦;刘亨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2010-2015年兰州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及死亡率变化趋势

    目的:分析2010—2015年兰州市围产儿出生缺陷、死亡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收集兰州市2009年10月1日—2015年9月30日所有孕满28周至产后7天围产儿的资料。采用年估计百分比变化法(EAPC)评价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2010—2015年兰州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城镇高于农村,全市和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均有上升趋势,其 EAPC 值分别为11.9%、14.1%;围产儿死亡病例以死胎为主,7天内围产儿死亡率逐年下降,EAPC 值为-15.9%。结论2010—2015年兰州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城镇高于农村;围产儿死亡病例以死胎为主,7天内围产儿死亡率逐年下降。

    作者:魏倩;梁芳;黄奎奎;杨言军;李芝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Eph 蛋白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Eph 蛋白是酪氨酸激酶受体中大的受体家族,能够通过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相互作用、调控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移的发生等方式,影响肿瘤的新生血管形成和侵袭转移。国内外研究发现,在卵巢癌组织中存在多种 Eph 蛋白的表达异常。随着进一步研究,将 Eph 蛋白作为肿瘤治疗的靶目标,改变肿瘤中 Eph 蛋白的表达可能成为肿瘤靶向治疗的新方法。

    作者:林琳;张广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儿童1型糖尿病发生低血糖情况的分析

    目的:了解1型糖尿病儿童低血糖的发生率、诱因、发生时间及低血糖表现。方法2008年1月—2014年10月本院确诊的1型糖尿病患儿共148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组42例,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组20例,每日2次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常规治疗组)86例。请患儿及其家长坚持一日测血糖8次,共同观察、记录3个月内发生低血糖的情况。分析所测可能的原因、发生时间及低血糖表现。比较3组不同检查时间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148例患儿共完成血糖监测106209例次,漏测351例次,漏测率0.3%。共发生低血糖625例次,其中无症状低血糖255例次,症状性低血糖370例次,严重低血糖27例次。平均低血糖发生1.41次/(人·月),重度低血糖0.73次/(人·年)。常见临床表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乏力(11.2%)、饥饿感(10.9%)、震颤(7.5%)、恶心(6.1%)及困倦(5.4%)。3组早餐后2小时、午餐前、晚餐前、凌晨低血糖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胰岛素泵组早餐后2小时和凌晨、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组午餐前、常规治疗组晚餐前低血糖的发生率较其他组高。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组和胰岛素泵组午餐后2小时的低血糖的发生率高,常规治疗组午餐前低血糖的发生率高,高于同组其他时间。常见的低血糖发生原因前3位为运动量相对增加(35.1%)、糖尿病饮食食谱发生变化(29.9%)、由心理因素导致进餐少(18.2%)。结论低血糖在1型糖尿病儿童中常见。低血糖的表现以乏力、饥饿感、震颤常见。低血糖的发生时间多为午餐后及晚餐前。

    作者:刘建丽;厉红;王兰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医药学名词常见错别字(1)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高危型 HPV 基因型检测在新疆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高危型 HPV 基因型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9月—2015年8月于新疆地区行宫颈癌筛查女性564例,应用第二代反向点杂交捕获法(HC2)和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技术(TCT)进行 HPV 基因型定性检测及细胞分类学诊断,对活检标本进行病理定性诊断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方法(COBAS HPV)对剩余宫颈剩余脱落细胞进行高危型 HPV(HR-HPV)基因型检测。结果高危型 HPV基因型检测在诊断 CIN2+病变时优于 HC2、TCT 检测,不同液基细胞学分级及组织病理分级中 HR-HPV 感染率不同,随细胞学及病理学诊断级别升高,HR-HPV 感染率上升,HPV-16型感染率上升。各级别宫颈病变以 HPV-16及合并 HPV-16型感染为主,HPV-16型在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分布无差异。高危型 HPV 基因型检测对 ASCUS 分流优于 HC2。结论高危型 HPV 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宫颈各级别病变中以 HPV-16型及合并 HPV-16型感染为主;随细胞学及病理学诊断级别升高,HR-HPV 感染率上升;HR-HPV 基因型检测优于HC2、TCT 检测,在新疆地区宫颈癌筛查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春华;吐尔逊阿衣·买买提明;王琳;朱开春;玛依努尔·尼牙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p53基因 Arg72Pro 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相关性的 Meta 分析

    目的:系统地评价 p53基因 Arg72Pro 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Chochrane、Medline、CNKI、VIP 和 WanFang Data 数据库,搜集关于 p53基因 Arg72Pro 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相关性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12月3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 RevMan 5.3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终纳入7个病例对照研究,包括病例组991例,对照组913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p53基因 Arg72Pro 多态性与增加患复发性流产的风险相关(Pro/Pro 与 Arg/Pro +Arg/Arg 的OR =2.22,95% CI 为1.27~3.89;Pro/Pro 与 Arg/Arg 的 OR =2.23,95% CI 为1.05~4.73;Pro/Pro 与 Arg/Pro 的OR =1.89,95% CI 为1.36~2.64)。结论 p53基因 Arg72Pro 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发病风险增高相关。

    作者:杨艳;夏天;张靖靖;马瑞红;王宝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其手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其手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38例 IVF 治疗的新鲜周期患者,分为非手术组、手术组、输卵管因素不孕组。比较3组的一般情况、基础卵巢内分泌状态、Gn 天数及用量、获卵数、MII 卵数、受精数、2PN、hCG 日激素、优质胚胎数及临床妊娠情况。结果手术组月经第3天基础激素 FSH 水平明显高于输卵管组和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手术组与输卵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 Gn 天数、Gn 用量、hCG 日激素、移植日内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非手术组及手术组的获卵数、MII 卵数、受精数、优质胚胎数低于输卵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卵管组婴儿安全出生比率明显高于非手术组(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输卵管组临床妊娠比率明显高于非手术组(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手术组单侧巧克力囊肿患者54例,非巧克力囊肿侧的平均获卵数(4.1±2.8),明显高于巧克力囊肿侧(3.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组单侧巧克力囊肿剥除手术患者28例,非手术侧的平均获卵数(5.1±4.0),明显高于手术侧(3.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本身影响 IVF 过程和结局。手术剥除囊肿不能改善 IVF 的治疗结局。

    作者:张佳楠;李萌;汤小晗;邓锁;卢美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声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产妇0~6个月母乳喂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0~6个月产妇对婴儿进行母乳喂养的情况,探讨影响6个月纯母乳喂养的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在全国的东、中、西部分别抽取一个省(市);在每个省(市)分城乡两层,全国共抽取2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个乡镇卫生院。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召集所有其辖区范围内或曾在该医院分娩的0~6个月产妇,由调查员对产妇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使用“母乳喂养的现况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产妇母乳喂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0~6个月产妇纯母乳喂养率为34.5%,65.5%产妇未能坚持纯母乳喂养,主要原因为产妇自觉“乳汁分泌不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汉族、教育水平不高、无业、剖宫产、县级以上医院分娩以及分娩后1 h 以上开奶是影响0~6个月产妇进行纯母乳喂养的重要因素。结论为保证0~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持续稳步提升,应针对影响纯母乳喂养的因素,采取特殊时点强力干预、特殊人群个性指导、县级机构加强管理、认知误区及时纠正等应对措施。

    作者:曾梦歆;张波;陈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育生优育;中国优生优育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