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媛;林鹏;李艳;杨放;李张;王冰娜;罗玉兰;付笑冰
目的 了解柳州市监测哨点嫖客的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相关知识、行为以及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对柳州市嫖客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样进行HIV、梅毒、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学检测,分析其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和安全套使用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400名嫖客,AIDS相关知识知晓率为52.75%,近1年发生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45.74%,HIV阳性感染率为2.26%,梅毒和丙肝的感染率均为8.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小、婚姻状况为离异或丧偶和大专及以上学历是嫖客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的保护因素;婚姻状况为在婚、同居和离异/丧偶和对艾滋病知识知晓是嫖客人群近1年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保护因素.结论 柳州市嫖客人群中存在着感染HIV的危险行为,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遏制艾滋病经性传播途径的蔓延.
作者:刘娟;梁庆香;冯献湘;杨艳珍;单桂苏;杨妙英;周翠霞;范引光;戴色莺;杨洁;岑晗;张渝婧;刘姗姗;胡林凤;叶冬青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镇江市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HIV、梅毒螺旋体血清抗体阳转和队列保持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调查对象进行间隔6个月的随访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和行为学信息,并采集血样进行HIV和梅毒螺旋体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共调查MSM456名,HIV和梅毒螺旋体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7%(95% CI:5.40%~10.51%)和10.5%(95% CI:7.86%~13.71%).基线建立HIV血清抗体阴性队列421人,6个月随访时队列保持率为27.1%(114/421),HIV和梅毒螺旋体血清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24(95% CI:7.58~8.90)/100人年和12.64(95%CI:11.76 ~13.51)/100人年.比较失访组和在访组基线社会人口学及行为学特征,结果发现两组在婚姻状况、户籍所在地、文化程度、近6个月寻找性伴场所和与商业性伴发生无保护的肛交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镇江市MSM的HIV和梅毒螺旋体血清抗体阳转率处于较高水平,针对该人群进行有效的干预已迫在眉睫.
作者:刘晓霞;张明辉;陈鑫;朱莹莹;郑玉群;朱晴;茅凌翔;喻荣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随着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流行,全球范围内女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数量均上升.而配偶间传播是女性HIV感染的重要途径.本文对HIV经配偶间传播的相关社会性别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进行研究,为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曾吉;曾刚;吕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外来务工人员梅毒、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对该人群开展梅毒和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广东省深圳市和佛山市18~49岁的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进行梅毒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 调查对象的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59.55%),部分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病人持歧视态度.调查对象的梅毒感染率为0.8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越高,家庭背景情况越好,性病艾滋病知识得分越高.结论 外来务工人员是性病艾滋病传播的重点人群,应加强该人群的防治工作.
作者:王成;杨立刚;杨斌;黄志明;李志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浙江省台州市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自然变化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1996-2011年台州市报告发现的无抗病毒治疗史或接受抗病毒治疗前至少有过两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的HIV感染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描述CD+4T淋巴细胞计数自然变化速率,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412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月均自然变化速率中位数M=-2.9(IQR:-9.7~1.6);286例(69.4%) HIV感染者末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低于首次;130例(31.6%) HIV 感染者末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首次水平下降≥30%,即显著下降.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下降与年龄、职业、首次 CD+4T 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及首末次检测时间间隔存在关联.结论 浙江省台州市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自然变化总体平缓,但部分感染者CD+4T 淋巴细胞计数快速下降且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定期随访检测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密切观察变化速率,以评估其病情进展并适时启动抗病毒治疗.
作者:华近;林海江;朱萍;高眉扬;吴琼海;张铁军;何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云南省德宏州HIV感染者中病情长期不进展者(long-term nonprogressors,LTNP)所占的比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中下载1989年至2011年12月31日的历史卡片,选取其中报告时间≥15年、现住址和户籍均为云南省德宏州(不包含查无此人)的所有HIV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 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对象共1 461人,其中有90人(6.2%)根据严格定义归类为LTNP.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地区、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的HIV感染者中病情LTNP所占比例不同,HIV感染者中LTNP所占比例以≤19岁、未婚、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中较高,而在陇川县较低.结论 云南省德宏州HIV感染者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病情长期不进展者,且与其社会人口学特征显著相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杨世江;段松;项丽芬;叶润华;杨跃诚;龚渝蓉;高洁;唐仁海;何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杨浦区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的行为特征及HIV和梅毒感染的状况.方法 采用滚雪球法,在性病门诊、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门诊及部分MSM活动场所对MSM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并留取血液样本进行HIV、梅毒检测.结果 接受调查的98人中,约一半(49.48%)的人群性伴不固定,88.78%的调查对象在近6个月发生过男男性行为,其中未婚者发生男男性行为比例高于已婚者(x2 =5.13,P=0.023).MSM人群不同年龄组间使用安全套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12,P=0.973),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1.30%.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肛交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仅为33.75%.在调查的98名MSM中,HIV阳性检出率为3.06%,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为4.08%,HIV合并梅毒感染检出1例.结论 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和行为存在着分离现象.MSM普遍存在多性伴,安全套使用率低,这导致MSM人群一旦感染HIV,必将引起HIV在此类人群中的迅速传播,从而成为当前HIV流行的重要人群和重要因素,应积极采取有效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
作者:宣舟斌;黄惠敏;侯云;唐惠;赵忠侠;成俊;叶薇薇;谢梦;曹英川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广西灵山县2007-2011年间海洛因成瘾者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保持率的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数据来自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的社区MMT数据库,以入组治疗时间作为进入队列时间进行历史性队列研究,计算不同年份MMT保持率,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广西灵山县2007-2011年间共996人入组治疗,男性为主,占92.17%;平均年龄为(33.7±6.6)岁;待业/无业者居多,占38.2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93.98%.近1次尿检阳性者占70.98%;HIV阳性者401人,感染率为40.26%;MMT保持时间短者不足1个月,长60个月.截止观察期末,第1年到第5年的保持率分别为51.8%、50.8%、65.4%、76.6%和72.0%.累计退出治疗1 256人次,主要原因为无故7d不治疗,占40.7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对象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开始吸毒年龄后1次尿检结果以及HIV抗体检测结果与维持治疗保持时间长短关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2006年以来灵山县MMT保持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反复进入和退出的人次较多,脱失率较高.因此,应加强对MMT者的咨询、宣传和关怀等社会工作,并解决好偷吸毒品问题.
作者:黄玉满;唐振柱;刘伟;黎伯东;蓝光华;李荣健;陈锦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ARIMA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与灰色预测模型[gray forecast model,GM(1,1)]在艾滋病感染人数预测上的有效性.方法 以安徽省芜湖市2005-2011年疫情资料为基础,分别使用月发病人数及年度发病人数建立ARIMA模型及GM(1,1)模型,通过预测结果与实际值的对比来比较两模型的应用效果.结果 ARIMA模型及GM(1,1)模型的拟合结果均与芜湖市艾滋病发病趋势相一致,ARIMA模型的平均误差率稍高于GM(1,1)模型.结论 在对无周期性的艾滋病疫情数据进行预测时,ARIMA模型的预测优势不能得到充分体现,从而使ARIMA模型的平均误差率稍高于GM(1,1)模型,因此在进行传染病及疾病预测时,应综合考虑和比较多种模型的预测效果,选择适合本地区的预测模型进行预测,且应不断补充新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修正或重新拟合,才能达到有效预测的目的.
作者:范引光;吕金伟;戴色莺;张渝婧;苏虹;潘发明;王静;叶冬青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中文期刊发表的关于艾滋病评价方面的中文文献的现状、特点及发展方向.方法 由两名研究人员讨论确定检索词,以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CNKI)为基础进行检索,然后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对筛选过后的文献从发表年份和数量、题录类型、发表期刊、评价主题及基金资助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903篇文献,发表文献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刊登此类文献多的杂志是《中国健康教育》;有307篇文献(33.40%)获得了基金资助,其中有144项为国际合作项目基金;有43.74%的文献的评价主题/对象是关于艾滋病宣传教育评价的,而对艾滋病其他方面的评价涉及较少.结论 国内应加大对艾滋病评价工作的投入,注意艾滋病各领域评价工作的均衡发展.
作者:马丽娟;秦侠;彪巍;陈任;胡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云南省德宏州HIV感染者早发现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对2009年1月~2010年6月期间德宏州新报告的HIV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地或外籍、景颇族和已婚的HIV感染者中早发现率显著低于本地、汉族和未婚的HIV感染者;而20 ~29岁年龄组HIV感染者中早发现率较50岁以上者高;经由自愿咨询检测、戒毒所人员检测、婚前检查、孕产期检查发现的HIV感染者中早发现率均较医院就诊检测的早发现率高.结论 德宏州HIV感染者中早发现率较低,必须继续推进在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戒毒所、婚前体检和孕产妇体检中全面开展HIV检测工作,重点加强对外地或外籍、景颇族和已婚人群的HIV检测监测工作.
作者:叶润华;项丽芬;齐金蕾;杨跃诚;杜本丽;韩文香;杨建华;李维美;杨忠桔;龚渝蓉;高洁;段松;何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评估马鞍山市低档暗娼艾滋病及生殖道感染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 组织性病专科医生、妇科临床医生(工余时间)巡诊及转介服务,提供性病、生殖道感染检查与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服务,同时免费发放安全套.对马鞍山市低档暗娼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样本量不少于300人.结果 调查表明干预前马鞍山市低档暗娼对艾滋病基本知识总知晓率为75.0%,其中对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的正确认知不高,仅为53.0%;干预后低档暗娼对艾滋病基本知识总知晓率为78.6%,其中对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的正确认知不高,仅为58.3%,但比干预前均有所提高.调查结果显示干预前近一次与嫖客性交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4.2%,干预后为77.5%,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1.37,P<0.001);干预前近一个月与嫖客性交每次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43.3%,干预后为55.0%,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1,P=0.001).调查结果表明干预前低档暗娼生殖道自报患病率为20.1%,干预后为40.4%,比干预前提高了20.3%.干预前在自报有症状的人中就诊率为56.3%,干预后为74.6%,比干预前增加了18.3%.结论 通过性病专科医生、妇科临床医生(工余时间)巡诊及转介服务及生殖道感染检查,低档暗娼艾滋病及生殖道感染的综合干预成效明显.
作者:秦其荣;苏斌;徐伏牛;朱宏斌;张振;高媛;曹多志;詹圣伟;叶冬青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性病门诊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梅毒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5-2011年深圳市性病门诊男男性行为者梅毒监测资料整理,并对梅毒感染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5 232例病例接受自愿咨询检测,梅毒感染检出率为20.97%,梅毒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n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检出率为3.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SM人群感染梅毒与职业、主动检测史、性取向、性角色及合并HIV感染有关.MSM中职业为无业或待业及工人感染梅毒的危险性分别是职员的1.62倍和1.36倍,主动检测过HIV者感染梅毒的危险性是从未检测者的1.34倍,性取向是同性恋与双性恋者感染梅毒的危险性分别是异性恋者的8.43倍和9.34倍,性角色以被动为主者和主动被动两者兼有者感染梅毒的危险性分别是性角色是主动为主者的1.36倍和1.38倍,合并HIV感染者感染梅毒的危险性是HIV阴性者的4.93倍.结论 深圳市MSM人群梅毒感染率较高,在该人群中开展梅毒预防控制工作迫在眉睫.
作者:蔡于茂;宋亚娟;潘鹏;洪福昌;冯铁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 HIV感染者中艾滋病规范检测或治疗状况,探讨影响艾滋病规范检测或治疗的因素.方法 采用滚雪球的方法在上海市招募200名HIV阳性的MSM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规范服务状况与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等.结果 应该接受规范检测与治疗的研究对象共190名,其中有78.4% (149/190)进行了艾滋病规范随访检测与治疗.对艾滋病规范随访检测与治疗相关因素分析显示,艾滋病防治知识得分低于7分者未接受艾滋病规范检测或治疗的危险性是得分在7分及以上者的4.78倍(OR=4.78,90%CI:1.52~ 15.02);近1年曾寻求心理支持/物质帮助者存在不规范检测或治疗的危险性是未寻求心理支持/物质帮助者的2.28倍(OR=2.28,90%CI:1.18 ~4.38);选择性伴不考虑性伴HIV感染状况者存在不规范检测或治疗的危险性是考虑性伴HIV感染状况的0.38倍(OR=0.38,90% CI:0.19~0.76);HIV 确诊后10 d及以上告知他人自身感染状况者不规范检测或治疗危险性是10 d以内告知他人者的4.22倍(OR=4.22,90%CI=1.70 ~ 10.47).结论 MSM人群中HIV感染者接受艾滋病规范检测与治疗的报告率偏低,需要强化治疗教育并改善随访管理服务.
作者:汪敏;张洪波;王君;佘敏;宋丹丹;曹臻;董振鑫;浩浩;沙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广西男性吸毒人群吸毒前后性行为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3市1县434名吸毒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吸毒人群社会人口学特征、吸毒行为特征、性行为特征、吸毒前后性行为改变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434名调查对象在吸毒前每月性行为频率平均值为(15.34±4.65)次/月,吸毒后为(4.62±1.61)次/月.25~ 45岁年龄组、>45岁年龄组吸毒后每月性行为频率均降低(均有P<0.05).吸毒后安全套使用频率升高(Z=-10.2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45岁的调查者中,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上(OR=12.123,95% CI:1.828~80.380)、初次性行为年龄≥18岁(OR=14.175,95%CI:1.568~128.150)、月均收入小于1 000元(OR=7.873,95% CI:1.324 ~46.827)者吸毒后性行为频率更容易降低.结论 药物滥用可导致性功能的损害.文化程度、初次性行为年龄、月均收入对大于45岁的男性吸毒者性行为频率下降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作者:廖艳研;蒋俊俊;韦所苏;黎明强;石珊;何斌;向绍密;邓伟;宁传艺;徐娜;韦富梅;梁冰玉;韦波;梁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分析天津市2009-2010年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病人相关的监测数据,探索低流行地区HIV/AIDS发现及管理的策略.方法 收集天津市2009-2010年相关监测数据,对不同检出途径的HIV/AIDS检出率、报告的HIV/AIDS在规定期限内开展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的比例、首次CD+4T淋巴细胞的均值和发现1例HIV/AIDS的成本进行分析.结果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性病门诊就诊者和男男性接触人群(men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专项调查HIV/AIDS检出率、首次CD+4T淋巴细胞均值均较高,同时这3个途径每发现1例HIV/AIDS的成本相对较低;其中MSM人群专项调查,在规定期限内开展首次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较高,对新发现HIV/AIDS的管理比例也较高.结论 加强性病门诊就诊者、VCT以及MSM人群专项调查相关的工作,在经费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加大这3类人群的投入,进一步提高阳性发现率,及时管理新发现的HIV/AIDS病例,有效降低二代传播.
作者:郭燕;王欣;柏建芸;柳忠泉;夏建晖;程绍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云南省德宏州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耐药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WHO推荐的HIV耐药警戒线调查方法,于2009年、2010年对德宏州陇川县参加抗病毒治疗的250例艾滋病患者进行HIV耐药基因突变检测研究.结果 250例患者在2009年的监测中有11名患者出现耐药,人群总耐药率为4.4%.2009年检测没有发生耐药而2010年参加随访调查的221名患者中新发生了7例耐药,新发HIV耐药率3.2%.所有发生耐药的患者均对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on-nucleot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NRTI)耐药,但没有患者对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s,PI)耐药.2009年和2010年两年监测血浆HIV病毒载量(viral load,VL)≥1 000拷贝/ml的患者中发生耐药的比例分别为55.0%(11/20)和84.6% (11/13).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近1个月有饮酒史的患者HIV耐药发生率高于无饮酒史者,但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未显示两者间存在关联.此外,对两次调查中VL≥1 000拷贝/ml的全部28名患者进行HIV病毒亚型测定,共发现5个HIV病毒亚型,其中C亚型10例(35.7%)、B亚型10例(35.7%)、CRF08_BC 4例(14.3%)、CRF01_AE 3例(10.7%)、CRF29_BF1例(3.6%).结论 德宏州接受抗病毒治疗、血浆HIV病毒载量在1000拷贝/ml以上的艾滋病患者中HIV耐药率高,HIV耐药发生可能与患者饮酒习惯有关.
作者:姚仕堂;马艳玲;许元武;陈敏;李艳玲;濮永成;杨莉;王继宝;罗红兵;杨锦;杨跃诚;韩文香;贾曼红;何纳;段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合肥市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该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合肥市3县1区1个企业、11个建筑工地和8个农贸市场共抽取800名农民工,对其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及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 800名农民工艾滋病预防基础知识总知晓率为75.8%,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45.6%,其中“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和“哪些地方可得到免费自愿咨询检测服务?”两个问题知晓率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工地类型、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是艾滋病基础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结论 未婚、女性、文化程度低、在郊区打工是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应重点加强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等知识的宣传,应提高农民工对艾滋病资源咨询服务等方面的认识.
作者:王茜;邱顺翼;张俊青;范引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2008-2009年中国艾滋病预防工作的进展情况,总结经验并提出建议,为今后的艾滋病预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一方面与过去几年中国艾滋病预防工作进行纵向比较,另一方面与印度、越南、缅甸、巴基斯坦和蒙古5个国家同期艾滋病预防工作进行横向比较,以反映出2008-2009年中国艾滋病预防中的成绩与不足.结果 与过去相比,全社会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和高危人群预防艾滋病行为的知晓率均有显著增加,但与邻近国家相比,艾滋病预防知识和行为都处于中等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结论 中国艾滋病预防工作取得了长足和全面的进展,但与印度、越南、缅甸、巴基斯坦和蒙古5个国家相比,经费投入和高危人群干预仍显不足.
作者:曾庆奇;常春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