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腹腔镜肠套叠复位术18例围术期护理

周郁

关键词:腹腔镜, 肠套叠, 复位术, 围术期, 空气灌肠整复术, 腹部包块, 阵发性, 无损伤, 穿刺, 切除吻合术, 血便, 套头, 手术时间, 全身麻醉, 临床资料, 临床表现, 护理体会, 腹痛, 置胃管, 直视下
摘要:肠套叠是小儿普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典型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哭闹或腹痛、呕吐、腹部包块及血便.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5年6月在腹腔镜辅助下应用肠套整复术治疗空气灌肠整复失败的小儿肠套叠18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8例均先行X线下空气灌肠整复术未成功,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8个月至6岁,平均2.3岁.患儿均有阵发性哭闹或腹痛,伴腹部包块10例,排果酱样血便12例,均在发病48小时内.术前常规置胃管,全身麻醉,取仰卧位;在脐下缘做长约5mm的切口,直视下置入穿刺器,注入CO2气体,压力维持在8~ 10mmHg;置入30°腹腔镜,在腹腔镜监视下于右下腹及左下腹分别用3mm穿刺器穿刺,置入无损伤肠钳.镜下确定套头位置,用两把无损伤肠钳交替挤压套入远端结肠的套叠头部,使套头不断向回盲部方向脱出,直至套叠的肠管完全退出.18例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放、肠坏死行肠切除吻合术者;手术时间30~55分钟,平均45分钟;平均住院4天,术后无一例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无肠粘连、再次肠套叠等发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模拟一 医学人文部分

    单选题:以下每题都有五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1.现代的医生义务强调的是A对患者负责任B对集体负责任C对集体和社会负责任D对患者和社会负责任E对社会负责任[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医生必须对病人和社会都负责任.2.检验医学伦理学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是A理论深刻B医学实践C理论系统D理论全面E医学科研[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医学实践既是医学伦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动力,又是医学伦理学创立和建设的目的以及检验医学伦理学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第三代爱母环与吉妮致美宫内节育器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第三代爱母环(MYCu IUD)与吉妮致美宫内节育器用于育龄妇女避孕的长期效果.方法 选取该站自愿放置宫内节育器避孕,且身体健康、无上环禁忌证的1042例育龄妇女,按其意愿分为放置MYCu IUD组684例,放置吉妮致美组358例.两组按规定放置后定期随访,观察两年内的置入IUD终止率、终止原因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MYCu组两年内IUD终止44例(6.4%),其中因出血及疼痛等症状终止32例(72.7%,32/44);吉妮致美组IUD终止36例(10.1%),其中因出血及疼痛等症状终止26例(72.2%,26/36).不良反应:MYCu组有68例(9.9%),吉妮致美环组有57例(15.9%).两组置入IUD终止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放置MYCu IUD较放置吉妮致美价格低廉,副作用少,IUD终止率低.

    作者:汪会娣;王娇琴;王新兰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脾胃病良方——“镇八方”

    “镇八方”为已故蜀中名医卢铸之先生所创,由朱茯神、藿香、厚朴、青皮、砂仁、生姜、淫羊藿、炙甘草8味药组成.笔者偶然学得此方治愈自身脾胃顽疾,后遂用于治疗他人脾胃病,屡试屡验,笔者就本人对此方的认识及运用此方治疗脾胃病的体会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罗家佩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东阳市2015年护士骨质疏松知识调查及宣教效果

    目的 了解东阳市医院护士骨质疏松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进行宣教,观察宣教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东阳市4家医院共650名护士进行防治骨质疏松知识的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获得途径、运动情况、饮食情况,并进行宣教,宣教后再次进行调查问卷,观察宣教的效果.结果 共发放问卷650份,收回有效问卷631份,获取骨质疏松相关知识途径为本院宣教、电视、网络和报刊,分别占33.4%、31.2%、23.1%和10.5%;46.3%的护士不运动,经常摄入富钙食物如豆制品、牛奶和海产品的护士分别为41.0%、40.1%和27.3%,经常喝碳酸饮料的占26.0%.宣教前护士骨质疏松防治知识知晓率水平不高,尤其是骨质疏松症可致身高缩短、骨痛,测骨密度是骨质疏松症主要诊断依据知晓率更低;宣教后知晓率虽有不同程度提高,但上述三项知识的知晓率仍未过半数.结论 医院护士对骨质疏松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偏低,宣教力度有待加强,骨质疏松预防知识不能单靠一阵式突击性宣传,应该注重平时不断强化教育.

    作者:贾秀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自制花芪灵丹丸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自制花芪灵丹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 该院30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2例,观察组口服自制中药花芪灵丹丸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两组均30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比较疗效及不良反应,随访1年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71.1%);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花芪灵丹丸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明显优于抗生素,避免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造成耐药性和菌群失调,降低慢性盆腔炎的复发率.

    作者:于振兰;杨洪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第十四讲 推拿治疗骨伤科疾病(二)

    第七节髂腰韧带损伤髂腰韧带损伤是以第5腰椎一侧或两侧深在性疼痛,腰部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伤科病证.髂腰韧带连接第四、五腰椎与髂骨,分为上束和下束两部分.上束为薄的筋膜层,起于第四腰椎横突尖,纤维斜向外下方,向后止于髂嵴.下束为腱弓样组织,起于第五腰椎横突尖,纤维斜向外下方,向后止于髂嵴的上束止点前内方.下束又可分为两股,分别止于骶髂关节前面及骶骨翼的外侧,具有限制第5腰椎前屈、保护椎间盘、阻止骶髂关节分离和防止骶骨与骨盆带之间错位的功能.在腰部运动时腰骶部所受应力大,尤其是当腰部深度屈曲时,骶棘肌完全放松,整个脊柱的稳定性由韧带来承担.由于姿势不正或弯腰工作,极易导致髂腰韧带损伤.此外,髂腰韧带损伤与第五腰椎横突及韧带退行性变有密切关系.腰5横突增生或双侧不匀称,引起双侧髂腰韧带应力不对称,容易出现劳损,且增生的腰5横突尖部靠近或触及髂骨前缘,在活动时位于横突尖与髂嵴前缘之间的髂腰韧带容易被反复摩擦、挤压而损伤.

    作者:吕选民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代谢综合征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58例Z综合征(OSAHS同时伴有MS)患者,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OSAHS:轻度组11例,中度组17例,重度组30例;将20例单纯(轻中度)OSAHS设为单纯组,作为对照.比较四组的腰围、体重指数(BMI)、血压情况;检测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INS)、血清瘦素(Lep)水平.结果 从单纯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的腰围、体重及BMI呈明显升高趋势.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的TG、FPG、INS、Lep及血压均逐步升高.结论 Z综合征患者的腰围、BMI、血压、FPG、TG、INS、Lep随AHI的严重程度而增加,OSAHS与MS共同存在和发展.

    作者:李明晖;何薇;马建勇;张海旺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食物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

    过敏性休克是外界某些抗原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候群.本病虽发生发展较快,但依据病史临床表现等一般都可确诊.1病历摘要女性服刑人员,49岁,平素体健,既往曾有护肤品过敏史,无慢性疾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室内活动,否认有虫咬史;因突发全身皮肤荨麻疹伴晕厥感10分钟就诊.患者早餐曾进食鸡蛋,早午餐间未进食,午餐于12时左右进食西葫芦炒甜椒和适量米饭,其他服刑人员均一起食用,患者诉此类食物以往也曾吃过,12时55分诉全身荨麻疹伴剧烈瘙痒,以颈部、腹股沟侧较多,并伴全身冷、胸闷不适感.予西替利嗪10mg口服,服后出现恶心,呕吐1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随即伴晕厥感,5分钟后由人抬入就诊,就诊过程中再次呕吐,呕吐物为胃内未消化食物,伴下腹疼痛不适、里急后重感,解黄色糊便两次,共约150ml.查体:神志尚清,精神极软,体温36.9℃,血压55/35mmHg,面色苍白,全身皮肤少量荨麻疹,部分融合成片,大部分皮疹已消退,皮肤略湿润感,心率62次/min,未及杂音,两肺呼吸音略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平软,弥漫性压痛(±),未触及包块,神经系统(-).立即嘱平卧位,头位略低,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开通静脉通道补液,同时心电监护,完善检查,血、尿、大便常规潜血试验(-),即时血糖7.9mmol/L,B超腹部扫查未见游离液性暗区,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作者:施丹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伴有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儿童脑炎脑病23例临床分析

    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度脑炎脑病,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呕吐、惊厥、行为异常,有时伴有轻度意识障碍等,头颅MRI具有胼胝体压部受累的特征性改变.它一般在1周左右症状完全缓解,2周内MRI征象完全消失,1个月内症状完全消失.笔者对我院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收治的23例典型儿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对该病有进一步了解.

    作者:何艳;朱利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1例癌痛患者的药物治疗实践与药学监护

    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1/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癌痛不缓解可能会引起或加重焦虑、抑郁、乏力、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及整体生活质量[1].笔者通过参与1例癌痛患者的药物治疗实践和全程药学监护,探讨有效的个体化镇痛方案,努力实现临床药师价值.1基本情况患者男,62岁,主诉“胰腺癌术后1年,左下腹痛4天”.患者入院前1年发现“胰腺癌”,位于胰腺体部,至外院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提示胰腺高分化腺癌.术后行吉西他滨化疗6个疗程,共25次,化疗后口服替吉奥胶囊两周.化疗过程顺利,无明显不良反应.入院前4天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下腹疼痛,呈阵发性隐痛,放射至腰背部,自服“塞来昔布胶囊”后疼痛缓解.于2015年2月19日入我院消化内科进一步诊治.患者起病以来神志清,二便无殊.入院诊断:腹痛,胰腺癌术后.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和药物不良反应史.

    作者:章晔;何冰冰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小儿腹腔镜肠套叠复位术18例围术期护理

    肠套叠是小儿普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典型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哭闹或腹痛、呕吐、腹部包块及血便.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5年6月在腹腔镜辅助下应用肠套整复术治疗空气灌肠整复失败的小儿肠套叠18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8例均先行X线下空气灌肠整复术未成功,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8个月至6岁,平均2.3岁.患儿均有阵发性哭闹或腹痛,伴腹部包块10例,排果酱样血便12例,均在发病48小时内.术前常规置胃管,全身麻醉,取仰卧位;在脐下缘做长约5mm的切口,直视下置入穿刺器,注入CO2气体,压力维持在8~ 10mmHg;置入30°腹腔镜,在腹腔镜监视下于右下腹及左下腹分别用3mm穿刺器穿刺,置入无损伤肠钳.镜下确定套头位置,用两把无损伤肠钳交替挤压套入远端结肠的套叠头部,使套头不断向回盲部方向脱出,直至套叠的肠管完全退出.18例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放、肠坏死行肠切除吻合术者;手术时间30~55分钟,平均45分钟;平均住院4天,术后无一例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无肠粘连、再次肠套叠等发生.

    作者:周郁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健康教育对基层医院系统产前超声检查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基层医院开展健康教育对系统产前超声检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对开展健康教育前在该院建档的2000例系统孕妇产前超声检查的预约率及完成检查率进行回顾分析,然后实施相关健康教育,进行随访和监督,观察实施相关健康教育后系统孕妇产前超声检查的预约率及完成检查率的变化.结果 健康教育后建卡2000张,有效卡1987张(99.4%),孕妇到上级医院预约1549例(78.0%,1549/1987),完成系统产前超声检查1502例(97.0%,1502/1549).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47.6%的预约率及61.8%的超声检查完成率.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履行告知孕妇超声筛查内容及相关风险,可提高孕妇系统产前超声检查的依从性.

    作者:郑欢;陈玉如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使用阿司匹林,你应该知道的几个问题(中)

    6阿司匹林出血风险问题2005年以前,阿司匹林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6项(BDT、PHS、TPT、HOT、PPP、WHS)研究(见本刊2016年4月第23卷第7期)汇总显示:①6项试验中5项显示每千例患者治疗1年,胃肠道出血仅增加0.4至1.7例,发生的绝对值较小,致命性胃肠道出血与安慰剂相比无差异.②小剂量阿司匹林并不增加颅内出血发生率,从绝对值来看,每万例患者服用1年阿司匹林颅内出血增加仅为-1.2~+2例.阿司匹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黏膜损伤与出血,前者主要造成胃黏膜糜烂、溃疡及出血,后者包括皮肤出血点、紫斑、牙龈出血、血尿及上消化道出血.这些不良反应通常与阿司匹林剂量及应用时间长短有关,同时与患者年龄相关.通常在一级预防中,阿司匹林的用量较小,但需长期服用.已有研究(Victor等33万例患者服用不同抗血小板药物的荟萃分析,2004)表明,临床使用的几种抗血小板药物中,除不常用的双嘧达莫外,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出血风险属于低级(图1).

    作者:薛松维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由妇科手术方式决定术前肠道准备方法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由妇科手术方式决定术前肠道准备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该院274例妇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92例)传统肥皂水灌肠:手术前晚、手术日术前4小时各灌肠1次;B组(91例)术前1天16:00口服恒康正清两盒;C组(91例)由手术方式决定肠道准备方法,术前1天16:00口服恒康正清两盒,根据手术方式增加不同辅助方法.结果 C组术中粪便污染率(1.1%)、肠管胀气率(1.1%)、术前准备过程中腹胀发生率(1 5.4%)低于其他两组;术前准备过程中中重度腹痛发生率、清洁灌肠或开塞露塞肛中粪便外流率、排便强烈感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由妇科手术方式决定术前肠道准备,清洁效果好,患者经济负担小化而不适感少,同时减少护理工作量,是体现科学化与人文性的肠道准备方法.

    作者:叶琳;叶笑梅;邵亦琦;陶洁静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胆囊穿孔11例超声特征分析

    胆囊穿孔是急性胆囊炎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11%[1].超声检查作为胆囊穿孔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起着关键性作用,但由于受到胆囊穿孔部位、大小、病程等因素的影响,二维声像图表现存在较大差异,给胆囊穿孔超声诊断带来困难,存在一定漏诊率[2].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超声资料完整并经手术证实的胆囊穿孔患者11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胆囊穿孔声像图的识别能力,降低漏诊率.

    作者:杨伟伟;陈滨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两地汤加减与针灸治疗月经先期虚热证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两地汤加减与针灸治疗月经先期虚热证的效果.方法 将该院154例月经先期虚热证患者按入院序列号分为中药组与针灸组各77例,中药组给予两地汤随症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月经提前时间、黄体期、中医症状评分、孕激素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 中药组总有效率94.8% (73/77)明显高于针灸组83.1% (64/77);中药组月经提前时间、中医症状评分、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显著低于针灸组,黄体期明显延长,孕酮(P)、雌二醇(E2)水平显著高于针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地汤随症加减能显著改善月经先期虚热证患者临床症状,延长黄体期,改善黄体功能,疗效优于针灸治疗.

    作者:童桔英;王红卫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伴急性肺损伤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肺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3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例,痰热清组19例.两组予抗感染、机械通气、营养支持等常规西医治疗,痰热清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WBC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氧合指数(PaO2/FiO2)、胃肠功能评分及APACHE-Ⅱ评分;记录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天数、胸腔积液引流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结果 治疗后两组WBC计数、PCT均在治疗后恢复正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痰热清组hs-CRP、胃肠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aO2/FiO2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天数、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胸腔积液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痰热清组疗效也略好于对照组.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有一定治疗作用,可加快患者康复.

    作者:陈锋;徐艳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胰岛素过敏2例脱敏期间的护理

    自胰岛素用于临床以来,胰岛素制剂的过敏问题就一直存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已成为一种较方便的脱敏治疗方法.胰岛素泵以调整泵速的形式达到准确微量释放胰岛素的效果,达到与传统多次皮下注射脱敏同样的效果并且更为精确[1].我科对两例胰岛素过敏患者采用美敦力712E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进行脱敏试验,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病例1 患者男性,48岁,丽水人,农民,于2011年在当地医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此后患者长期口服降糖药及饮食控制血糖,平素偶测餐前血糖约10mmol/L.2015年1月患者自测餐前血糖波动于13 ~ 18mmol/L,提示血糖控制不佳,开始使用“诺和锐30笔芯”降糖治疗,发现注射1小时后注射部位皮肤出现红斑、硬结,1个月左右能缓慢自行消退,遂至当地医院就诊.当地医院诊断为“胰岛素过敏”,停“诺和锐30”,改为“格列齐特(达美康)缓释片、盐酸吡格列酮片、阿卡波糖片、西格列汀片”降糖治疗.来我院就诊前近6个月自测血糖仍偏高,餐前血糖波动在10~ 20mmol/L,偶有下肢麻木,视物模糊,遂于2015年9月至我院,要求行胰岛素脱敏治疗.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病史,无其他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作者:张帆;陈昆婵;李春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肺癌相关的同时性重复癌2例

    重复癌也称多原发癌,指同一患者同时或先后在单个或多个组织器官发生两种及以上的原发恶性肿瘤.本院收治2例肺癌相关的同时性重复癌,现将其报道如下,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肺癌相关的同时性重复癌的认识.1病例摘要例1 患者男,66岁,因“消化道出血4天”于2013年12月12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胃溃疡、肝炎及鼻衄病史.查体:鼻咽黏膜略充血,未见明显新生物;右颈部Ⅱ区可及约1.5cm×1.0cm大小淋巴结,质硬、界尚清、固定、无压痛,余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气管居中,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未见异常.胸部CT扫描提示“肺内占位,约2.0cm×1.5cm大小,边缘见毛刺,考虑恶性肿瘤”.头颅MRI扫描提示“鼻咽部与右侧后鼻孔间结节影”.颈部CT扫描提示“右侧颈部见一约1.5cm × 1.0cm大小淋巴结,考虑肿瘤转移”.肾上腺CT扫描和全身骨ECT正常.12月20日行鼻咽镜检查,活检病理提示“非角化性癌(未分化型)”,诊断为“局部晚期鼻咽癌(cT2N1M0Ⅲ期)”.12月23日行“右上肺楔形切除+冰冻+右上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提示“右上肺结节型(2cm×2cm×2cm)浸润性腺癌,无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为“早期肺癌(pT1N0M0 IA期)”.2014年1月14日开始行肺癌TP方案(1天多西他赛135mg+1 ~3天奈达铂45mg静脉滴注,每21天1次)化疗两个周期.化疗后部分缓解.2月20日开始行鼻咽癌根治性放疗(60Gy/30F).目前患者一般情况可,门诊随访复查,未见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

    作者:吴波;丁笑笑;蔡玉节;胡洁;周晓泉;解瑞飞;应申鹏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杨季国教授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拾萃

    杨季国教授从事医、教、研工作近40载,在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方面造诣显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整理总结杨教授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临床经验如下:一、什么是多发性抽动症多发性抽动症又称为Tourette综合征,表现为挤眉弄眼、咧嘴、耸肩、仰颈、扭肩等,或者出现四肢及躯体的爆发性动作,如踢腿、跺脚,并伴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强迫性动作等行为和情绪障碍.中医属慢惊风、瘛疭(chi zòng)、抽搐等范畴.杨教授认为,风痰夹虚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之所在,病位主要在肝,常累及脾肾二脏.

    作者:葛涛涛;杨季国 刊期: 2016年第15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