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注射加针刀松解治疗扳机拇41例

俞云升

关键词:注射, 针刀松解, 扳机拇
摘要:目的 观察注射加针刀松解治疗扳机拇41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注射加针刀松解治疗该院收治的Ⅱ~Ⅲ度扳机拇41例,半年后随访观察.结果 术后6个月治愈40例(97.6%),好转1例(2.4%).好转病例予再次松解术,6个月后再次随访,达到治愈标准.病例均未出现切口感染、指神经损伤、屈肌腱迟发性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应用注射加针刀松解治疗扳机拇在掌握好手术指征和操作要领的前提下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后并发肺炎11例的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病是一种妊娠期特发性疾病,是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重度子痫前期为该组疾病的严重状态,由于病情危重且孕妇发病时宫颈条件不成熟,常常需剖宫产终止妊娠.妊娠合并肺炎的发生率较低,为0.08%~0.27%[1],但因妊娠期生理、免疫系统的变化,以及重度子痫前期病理变化使肺炎比非孕期更加严重.

    作者:陈蓓蓓;祝玲英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加味血府逐瘀汤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肺动脉压力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加味血府逐瘀汤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肺动脉压力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该院82例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联合组加用加味血府逐瘀汤,连续用药4周后评价疗效.比较治疗前后肺动脉压力及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联合组显效率7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6%;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一氧化氮(NO)、右室Tei指数、肺动脉收缩压(PASP)及内皮素-1(ET-1)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味血府逐瘀汤能显著降低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动脉高压,改善心功能.

    作者:叶丽华;贾连旺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第六讲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要点解读

    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多样,既可以良性、无症状,也可出现严重症状,甚至导致心脏猝死.许多患者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出现多种室性心律失常.为了给临床医师诊治室性心律失常提供一定的指导,由欧洲心律协会(EHRA)、美国心律学会(HRS)和亚太心律学会(APHRS)共同组成的心律失常专家委员会撰写并发布2014年《EHRA/HRS/APHRS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专家共识》).2016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也发布了《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1].此次讲座解读《专家共识》的要点,并讨论参松养心胶囊在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发挥的作用.

    作者:曹克将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名老中医盛增秀运用止痛简易名方治疗胃痛的经验

    胃脘痛是指由于多种原因致使脾胃受损、气血不调引起胃脘部疼痛,常伴有胃脘痞满、胀闷、嗳气等症状,多见于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神经官能症等消化系统疾病.全国名老中医盛增秀从事中医临床与科研工作50余年,擅治胃脘痛,尤其对止痛简易方运用自如,如芍药甘草汤、金铃子散、良附丸、四逆散、丹参饮等方,并根据不同证型配合他药使用,效果良好,对基层中医工作人员颇有参考价值.

    作者:庄爱文;李晓寅;虞江梁;李荣群;盛增秀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分型辨证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效果

    复发性口腔溃疡西医认为,与遗传、自身免疫、内分泌失调、胃肠功能障碍等多因素有关,又常因口腔不洁、机体抵抗力降低、发生急性感染时易导致细菌大量繁殖而发生[1].笔者采用中药分型辨治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与分组 我院2010 年4 月至2014 年8 月收治的唇、颊、腭、舌、齿龈部位一处或多处溃疡患者120 例,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底浅、灰黄或灰白色,边缘整齐,局部红肿,自觉烧灼样疼痛,饮食受影响,全身一般状况可;无全身性疾病的口腔局部病损等影响本次观察的疾病.

    作者:殳卫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维生素E对颅脑外伤性癫痫的预防效果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维生素E对颅脑外伤性癫痫的预防效果.方法 该院颅脑外伤患者2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4例.两组均予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观察组加服复方丹参滴丸及维生素E治疗.比较两组早发性、晚发性癫痫发生率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结果 对照组早发性、晚发性癫痫发生率分别为11.5%、27.7%,均高于观察组的3.9%和13.1%;治疗后MoCA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预防性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及维生素E能降低早发性及晚发性癫痫的发生率,对患者认知功能也有一定恢复作用.

    作者:钟振;徐恒武;郑桂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比较全麻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比较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该院收治的老年骨折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硬膜外麻醉组与全身麻醉组各40例,分别应用相应麻醉方法.观察两组术前、术后1天、术后7天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得分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 术后两组的MMSE与MoCA量表得分均呈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硬膜外麻醉组这种波动小于全身麻醉组,术后7天得分与术前相比,差异也较小;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硬膜外麻醉组术后1天8例(20.0%),术后7天2例(5.0%);全身麻醉组术后1天18例(45.0%),术后7天8例(20.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硬膜外麻醉及全麻均可导致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障碍,但前者麻醉方案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较轻.

    作者:吴雪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内振荡仪的使用及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科常见的呈进行性加重的肺部疾病,咳嗽咳痰是主要症状,如不及时清除痰液易导致气管及支气管黏膜炎症、水肿、腺体分泌亢进,阻塞气道,导致肺功能下降,加重病情,严重者甚至发生呼吸衰竭.

    作者:杨建伟;林郑微;陈敏;马萍;朱聪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基层医院护士基础护理认同及执行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护士对基础护理认同及执行状况,为提高其认同率和执行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该院247名护士,就护士基础护理认同和执行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对基础护理操作是护士的基本职责认同得分低,对生活护理类认同率(38.2%)和实际完成率(36.5%)低,高为病情观察类,临床工作太忙,没有充裕时间完成非侵入基础护理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落实不到位第一位原因,护士对料理大小便护理操作认同及实际完成率低,高为护理文件书写.结论 高质量的基础护理服务是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医院和护理管理者要对护士基础护理业务执行进行长效管理,加强护士基础护理服务知识和基础护理必要性的培训教育,提高护士对基础护理的职业认知感、职业认同感.

    作者:倪淑芬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绍兴市中心医院2013年门诊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绍兴市中心医院门诊糖皮质激素的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收集该院2013年门诊各科中含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处方,回顾性整理分析糖皮质激素品种数、所占比例、诊断的疾病等.结果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门诊处方使用率为8.4%(87276/1037668),其中皮肤科23.7%、耳鼻喉科22.5%、疼痛科19.0%、儿科18.6%居前四位.结论 该院各科室的糖皮质激素使用基本符合规范,但仍然存在个别滥用、乱用的现象.应及时与医生进行反馈和沟通,共同促进合理用药,减少药源性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明祥;俞维英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柴草瓜果篇第十八讲竹叶

    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叶,其卷而未展开的幼叶,称为竹叶卷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全年均可采收,晒干,生用.竹叶甘、辛、淡,性寒,归心、胃、小肠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生津,利尿之功,常用于热病烦渴、咳逆吐衄、面红、小便短赤、口糜舌疮及小儿惊痫等证.煎服6~15g,鲜品15~30g.竹叶忌用于小便不禁和孕产妇.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竹叶提取物含有黄酮、蒽醌、内酯、多糖、氨基酸等有效成分,具有抗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降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功能,被国家卫计委批准列入药食两用的天然植物.古今医籍多有竹叶药用的记载,如《别录》:主胸中痰热,咳逆上气.《药性论》:主吐血、热毒和风邪,止消渴.《食疗本草》:主咳逆,消渴,痰饮,喉痹,除烦热.《日华子本草》:消痰,治热狂烦闷,中风失音不语,壮热,头痛头风,并怀妊人头旋倒地,止惊悸,温疫迷闷,小儿惊痫天吊(翻白眼).《本草纲目》:煎浓汁,漱齿中出血,洗脱肛不收.

    作者:吕选民;姬水英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腹部按摩联合肛提肌运动预防卧床患者便秘

    目的 观察腹部按摩联合肛提肌运动的护理干预对骨伤卧床患者便秘的预防效果.方法 100例骨伤卧床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仅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腹部按摩联合肛提肌运动,观察两组排气、排便及便秘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便秘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部按摩联合肛提肌运动能够促进卧床患者加快排气、排便,预防便秘.

    作者:傅娟;金兰;丁惠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难治性高血压的社区管理及康复指导浅述

    难治性高血压(resistant hypertension,RH)与一般血压控制达标者相比,心脑肾器官损害的风险更大,致残致死率更高.如何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实施科学的社区管理及诊疗康复指导流程,有效控制血压及防范可能出现的心脑肾器官损害.

    作者:徒宏亮;华辉;徐恒新;刘晓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胃肠营养输注袋的应用效果比较

    肠内营养液多采用一次性输液器或一次性灌肠袋改良后的输注袋输注,由于该类输注袋缺乏滤过装置,导致营养液输注过程中易发生输注不畅或堵管,且输注袋接头与胃管衔接不紧密常会发生渗漏.

    作者:方丽芳;沈丽娟;韩慧;周勤学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第四届中国农村卫生大会暨第十届乡镇卫生院院长年会在西安召开

    2016年11 月5日,中国农村卫生协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农村卫生大会暨第十届乡镇卫生院院长年会在西安召开,今年同时也是中国农村卫生协会成立30周年.本次大会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基层卫生司指导,中国农村卫生协会主办,陕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协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西北研究会及西安医药科技学校倾力支持.

    作者:《中国乡村医药》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对护士围术期护理项目风险性认知状况的调查

    护理风险分为6类[1]:给药类(包括输血和血液制品)、技术操作类、患者意外类、护理服务类、护理记录类和护理管理类.为了解护士对围术期护理技术操作类项目风险的认知情况,对216名护士进行围术期护理技术操作类项目风险的认知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2015 年3 月抽取本院及东阳市中医院外科、手术室的护士216 名,具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工作时间1 年以上;排除外出进修、休产假、病假者.

    作者:陈巧平;申屠妙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生活方式干预对老年临界和Ⅰ级高血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老年临界和Ⅰ级高血压的影响.方法 汪下滩社区老年临界和Ⅰ级高血压患者112例,采用生活方式干预的方法,评价干预前后血压值变化、生活习惯及代谢指标改变.结果 干预后,临界和Ⅰ级高血压的DBP、SBP基本恢复正常,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精神紧张及肥胖人数较干预前明显减少,定期检测血压人数较干预前明显增加,血糖、TG、BMI指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生活方式干预是一种对社区老年临界和Ⅰ级高血压人群集躯体、心理和社会于一体的全方位干预手段.

    作者:杜蓓莉;何路明;周爱君;叶俊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胃癌患者术后应用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对胃肠功能及耐受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胃癌患者术后应用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方式对患者胃肠功能及营养支持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该院58例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早期肠内整蛋白制剂营养支持,观察组术后早期选择氨基酸、短肽制剂,后续选择整蛋白制剂,实施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方式,分期给予肠内营养制剂.观察两组肠内营养支持期间的耐受情况、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肠内营养支持不耐受9例(31.0%),高于观察组的2例(6.9%);对照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72.8±14.1)小时,长于观察组的(65.6±12.7)小时;对照组发生并发症4例(13.8%),略高于观察组的3例(10.3%).除并发症发生率外,肠内营养支持不耐受率、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癌患者术后早期选择氨基酸、短肽制剂,后续选择整蛋白制剂的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方式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顾磊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主动介入式管理对农村妇女宫颈癌前病变的干预

    目的 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动介入式管理模式对提高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参与度,提高宫颈癌筛查异常患者进一步筛查顺应性的效果.方法 对转塘街道2013年宫颈癌筛查新柏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异常患者进行分组对照,按地域划分为转塘组75例与龙坞组38例.转塘组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动介入式管理;龙坞组由体检中心管理,电话通知其门诊进一步检查;1年后复查TCT及HPV.结果 转塘组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查顺应性、阴道镜检查顺应性、TCT好转率均高于龙坞组,两项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动介入式管理可提高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参与率,提高宫颈癌筛查异常者进一步筛查的顺应性,促进TCT结果好转,阻断宫颈癌前病变向宫颈癌发展.

    作者:岑晓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关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上)

    颈动脉是向人身体上部特别是脑部供血的主要血管,可提供脑组织85%的血液,同时也是全身大动脉中表浅的一支.因此,如果颈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质的病变(管腔狭窄或斑块形成),此时检查颈动脉不仅可以反映本身的病变,还可以间接推测其他心脑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极为密切.因此颈动脉是观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也是脑卒中的预警性信号,这样的说法是恰如其分的.

    作者:薛松维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