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高龄阶段53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

程凤琳

关键词:高龄患者, 人工关节, 髋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 老年患者, 髋关节骨折, 治疗, 心理特征, 生理机能, 年龄差异, 临床意义, 护理方案, 无痛, 活动, 坏死, 方法
摘要:全髋关节置换术是通过关节置换使患者能够重新获得一个无痛、活动的人工关节[1],是治疗髋关节骨折或坏死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随着老年患者不断增加,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年龄差异越来越明显,针对高龄患者的不同阶段所具有的心理特征及生理机能方面的差异,制订适合的治疗及护理方案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以下简称大病保险)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拓展和延伸,是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的一项新的制度性安排。大病保险试点以来,推动了医保、医疗、医药联动改革,促进了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提高了基本医疗保障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有力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为加快推进大病保险制度建设,筑牢全民基本医疗保障网底,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受益,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作者:国务院办公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燥红质与迟冷质肿瘤患者化疗辅助应用参麦注射液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燥红质、迟冷质肿瘤患者化疗的辅助疗效差异。方法应用中医体质学理论对符合燥红质、迟冷质体质的肿瘤患者纳入研究。52例燥红质患者和39例迟冷质患者均采用常规化疗联合参麦注射液50ml治疗,比较两种体质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化疗血液学毒性及参麦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燥红质组在生活质量改善及化疗血液学毒性减轻方面优于迟冷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燥红质组使用参麦注射液未见不良反应,迟冷质组有2例发生胸闷、头晕。结论燥红质肿瘤患者使用参麦注射液在改善生活质量、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方面较迟冷质肿瘤患者获益更大,中医辨体质用药对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朱亚兰;吕世文;郭佳奕;徐媛青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关注脑络通胶囊过敏反应风险

    脑络通胶囊为中西药复方制剂,由盐酸托哌酮、甲基橙皮苷、维生素B6、丹参浸膏、川芎浸膏、黄芪浸膏组方而成。功能主治为:补气活血、通经活络,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作用。用于脑血栓、脑动脉硬化、中风后遗症等各种脑血管疾病气虚血瘀证引起的头痛、眩晕、半身不遂、肢体发麻、神疲乏力等症。2004年1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数据库共收到脑络通胶囊过敏反应报告183例,占总体报告数的22.3%。

    作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层级护理模式在妇产科病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实施层级护理模式在妇产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永嘉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病区开展传统护理模式,2011年开展层级护理模式,即采用责任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和护理护士3个层次模式按不同职责进行连续、全程护理,对比两种模式下患者满意度。结果开展层级护理模式后患者满意度较传统护理模式有较大幅度提升。结论采用层级护理模式在妇产科病区的管理具有创新性效果,患者对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整体满意度较高,同时提高了护士的护理水平和质量,可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吴银月;陈晓飞;朱彬彬;吴莉;张品南;叶笑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我院门诊患者院外用药及无线互联设备使用习惯调查

    目的:了解该院患者用药习惯及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使用情况,为建立无线药学服务平台提供参考。方法以现场调查方式对患者用药及手持移动终端设备的使用习惯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用药史、用药习惯、影响因素、手持无线设备拥有和使用情况等。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487份,有效回收率为97.4%。患者用药依从性不高,药学知识部分欠缺,智能手机拥有率高,对应用有一定的了解。结论医疗机构可以开发基于无线互联技术的“准确、高效、简洁”的院外药学服务平台。

    作者:周海云;胡玉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我院2012-2013年癌痛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癌痛患者麻醉药品的实际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3年该院癌症患者麻醉药品使用的相关临床资料,主要包括用药金额、用药天数、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药物利用指数(DUI)等。结果男性患者应用麻醉药品多于女性,老年患者应用多;硫酸吗啡缓释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盐酸吗啡注射液总金额分列前三位;硫酸吗啡缓释片、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DDDs分列前三位;除磷酸可待因片、盐酸布桂嗪片外,其他麻醉药品的DUI均大于1;DDC高的药品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结论该院癌痛患者的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基本符合“三阶梯止痛”原则,但存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用药超量情况亟待解决。

    作者:叶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是基层的医疗单位,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属站点多,区域分散,成为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2014年1—10月我科针对各站点存在的问题,采取强化培训、改进考核机制、完善设施配置等一系列措施,取得较满意效果。

    作者:陶永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关注感冒清片(胶囊)致血尿等不良反应风险

    感冒清片(胶囊)为中西药复方制剂,由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盐酸吗啉胍3种化药成分及南板蓝根、大青叶、金盏银盘、岗梅、山芝麻、穿心莲叶6味中药组方而成。功能主治为: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烧、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咽喉肿痛、全身酸痛等症。200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数据库共收到感冒清片(胶囊)致血尿不良反应报告98例,占总报告数的3.6%。

    作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下村卫生室管理现状解析

    随着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民营医院整体回购,乡镇卫生院全部恢复公立。如何全面推进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底--村卫生室建设与管理,已经成为卫生行政部门和乡镇卫生院管理层亟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我市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下的村卫生室管理现状进行解析,以期进一步规范我市农村卫生服务网底建设和管理,促进农村人口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作者:薛飞;施殿刚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吸附检测在无偿献血血液标本乙肝病毒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目的:探讨比较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含量测定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在无偿献血者HBV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站采集的无偿献血血液标本36473份,同时采用ELISA与HBV-DNA检测方法筛查HBV感染状况,分析两种检测方法诊断结果符合程度,探讨HBV传染性与HBV-DNA含量关系。结果28份标本ELISA 检测HBsAg 阴性呈现HBV-DNA 阳性,19份标本ELISA 检测HBsAg 阳性呈现HBV-DNA 阴性,诊断符合率为99.9%。HBsAg+/HBeAg+/HBcAb+标本HBV-DNA 检测阳性率与HBV-DNA含量显著高于HBsAg+/HBcAb+标本与HBsAg+/HBeAb+/HBcAb+标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LISA与HBV-DNA 检测在血液筛查结果中存在不一致现象,具有一定互补作用,在血液筛查中同时应用可减少漏检。

    作者:苏俊;骆冬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重建钉手术中应用吸入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吸入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重建钉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48例高龄股骨近端重建钉手术患者,将其中需对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患者设为静脉吸入麻醉组(对照组),需气管插管、喉罩的患者设为全凭静脉麻醉组(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异氟烷维持麻醉,观察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静脉泵注丙泊酚和芬太尼维持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重建钉手术中应用全凭静脉麻醉效果优于吸入麻醉,且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安全性较高。

    作者:叶雅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规范化管理在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在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配合规范化护理。记录两组的治愈率、死亡率、平均住院时间、满意度和依从性。结果两组治愈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满意度和依从性良好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规范化护理能有效提高抢救质量,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胡慧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谷维素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谷维素片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该中心收治的16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为观察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谷维素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主要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症状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谷维素片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效果良好,能够显著提高疗效,缩短主要症状改善时间,且用药较安全。

    作者:王巧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丙种球蛋白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联合丙种球蛋白用于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该院儿科门急诊收治的12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组70例及常规治疗组54例。常规治疗组给利巴韦林抗病毒、清热解毒、氧疗、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等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及症状持续时间。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85.2%);常规治疗组治疗有效的46例,发热持续时间及皮疹消失时间分别为(3.2±1.0)天、(5.8±1.5)天;而联合治疗组中治疗有效的68例,发热持续时间及皮疹消失时间分别为(1.4±1.0)天、(3.7±1.1)天,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巴韦林联合丙种球蛋白可提高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缩短发热时间,促进皮疹愈合。

    作者:罗会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高危压疮一体化管理记录表的应用效果

    目的:总结高危压疮一体化管理记录表在预防住院患者压疮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行设计高危压疮一体化管理记录表,对每例住院患者行压疮高危因素评估,评分小于18分的患者按规范进行干预并进行干预效果评价。对表格使用前后1年压疮Bread评分准确性、压疮预防措施的针对性和压疮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高危压疮一体化管理记录表使用后,住院患者压疮Bread评分正确性、压疮预防措施的针对性明显提高,高危压疮的发生率下降。结论高危压疮一体化管理记录表的使用,及时发现压疮危险因素,提高护理措施的落实率,使住院患者高危压疮发生率降低。

    作者:朱丽英;陈海勤;徐美英;施星芬;姚建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游离前臂背桡侧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15例效果

    目的:探讨游离前臂背桡侧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手指软组织缺损15例患者应用游离前臂背桡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后随访观察皮瓣外形、两点分辨觉及评价掌指关节功能。结果术后皮瓣全部存活,伤口均一期愈合,供、受区无伤口感染或皮肤坏死。所有病例获随访6~24个月,皮瓣外观不臃肿,质地、色泽接近受区,皮瓣感觉恢复良好,两点分辨觉为6~8mm。皮瓣供区外形良好,无功能障碍,伴轻度线形瘢痕。手指关节功能根据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系统评定法评价:优7例,良6例,中2例。结论游离前臂背桡侧穿支皮瓣具有血管解剖恒定、厚薄适中、带感觉神经等优点,是一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较理想手术方法。

    作者:黄恩铭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通知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PDCA循环在医院有害物质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方法是美国管理学家戴明先生提出的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基本管理方法,又称戴明循环,即通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4个阶段的管理,使工作质量在不断循环中得到提高[1]。该方法实际上是运用管理工具寻找并分析问题,选择适当的改进方案,并用数据记录下改进的成效,在此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实现管理质量的阶梯式螺旋上升。有毒有害物质指在生产、使用或处置过程中对人、其他生物或环境带来潜在危害的物质。医院内的有害物质包括危险化学品、化疗药物、医疗废弃物、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等[2]。JCI国际医院评审是全球公认的医院管理质量的高标准之一,是医院安全与规范化管理的标志[3]。本院2012年3月开始准备JCI认证,运用PDCA循环进行医院有害物质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

    作者:朱红霞;章雪莲;周赛亚;张彩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香薰调息疗法对剖宫产术后疼痛和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香薰调息疗法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收集舟山市定海区中心医院行剖宫产的产妇42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08例和观察组212例,对照组给予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香薰调息疗法。然后分别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和负性情绪,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产后3、7、14天的VAS值均低于对照组,干预1周后观察组SAS评分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香薰调息疗法能明显减轻剖宫产产妇术后的疼痛,改善其负性情绪,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产妇的满意率。

    作者:周松珠;杨群燕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慢性盆腔炎85例的心理护理

    盆腔炎常由急性盆腔炎病情迁延成慢性盆腔炎,治疗周期较长,易复发,不仅给患者带来生理上的痛苦,而且也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我们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林孙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