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燕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是一种由病毒感染(主要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眼部疾病,典型表现为视网膜灶状坏死,以视网膜动脉炎为主的视网膜血管炎,中度以上的玻璃体混浊和后期发生的视网膜脱离。虽然该病发病率较低,但发病急,进展迅速,预后极差,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本征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和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对本综合征的认识。早期全身抗病毒治疗能有效阻止病情进展,周边的视网膜病灶可用激光光凝治疗,以降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危险性,严重病例通常需要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进行网膜复位。
作者:汤锦菲;刘岚;孙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心肌细胞电生理活动与体液中各种电解质浓度有密切关系。体内电解质紊乱可通过实验室检查获得准确数据,但有时心电图可能会更早出现改变,因此心电图对诊断电解质紊乱有独特帮助。正常情况下体液中电解质浓度保持相对平衡状态,使心肌细胞电活动得以完成,但当电解质浓度发生改变时,会对心肌除极及复极过程产生明显影响。这种影响通常首先表现为复极异常,如ST-T改变;如电解质紊乱得不到纠正,将会影响心室除极过程,如QRS波群发生异常。
作者:薛松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由于小儿预见性和自律性较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烧伤后常会出现严重后果,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常会给自己及家庭带来巨大影响[1]。
作者:廖成静;张溪;薛芳;肖艳玲;李丹枫;贾巧巧;池迎春;贾赤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CNP)用于老年高血压失眠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30例老年高血压失眠症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5例。对照组实施心血管科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CNP护理。结果干预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失眠疗效和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NP符合当今社会对高质量、高效率、低价格的医疗服务需求,体现了护理工作的自身价值,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护理管理模式。
作者:赵小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伴随2014年新年的钟声,本刊圆满地完成了20卷后一期的编校发行工作,开启了新一卷的新篇章。回顾1994年创刊以来走过的不平凡路程,我们的心情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百感交集。这20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事业和农村卫生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20年。在主管、主办单位领导的带领和督导下,本刊始终坚持“服务基层卫生”的办刊方针不动摇,依靠专家,团结广大作者、读者,通过几任领导和编辑的辛勤耕耘,本刊已从初创时期的月刊、每期48页,发展到现在的半月刊、每期88页,累计共编辑出版了250期,约1.6万篇文稿,并从单一的纸版媒体向数字化、互联网媒体进军。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及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呼吸系统疾病细菌、病毒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患儿267例,根据病原学诊断结果分为细菌组149例和病毒组118例,分别进行PCT、PA、CRP 及WBC 检测。结果细菌组PCT、CRP明显高于正常上限, WBC略高于正常上限,PA 明显低于正常下限;病毒组CRP、WBC均在正常范围内,但PCT在阳性阈值间徘徊,PA略低于正常下限。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CT、CRP、WBC 及PA 联合检测有助于呼吸系统细菌与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勇;董长林;黄晓文;陈孟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联合蒙脱石散(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方法160例腹泻患儿,按就诊号分成联合治疗组(联合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予常规、对症及思密达治疗,联合组加用金双歧,治疗3d后观察疗效。结果联合组粪常规恢复正常时间、止泻时间和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思密达和金双歧联合治疗小儿腹泻效果优于思密达单独用药。
作者:朱孟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腹股沟疝是普通外科常见病,一般需要手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疝的手术方法越来越多,微创疝修补术也逐渐兴起。
作者:李平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导引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早于推拿,后又与推拿相结合的医疗、保健方法。导引(包括其分支气功)是一种综合锻炼,包含了合理运动、精神调养、科学饮食、规律生活和劳逸结合等方面,尤其强调肢体、筋骨、肌肉柔和运动,以及内脏功能的调理增强。因此,对脊柱位置结构异常(错位、畸形等)、退行性病变、畸形性损伤和脊柱局部病变引起的四肢关节、内脏等相关疾病有整复调理作用,是整脊的有效方法之一。尤为重要的是,导引整脊,通过患者的主动运动,既可松动、扳动和矫正脊柱的骨性结构,又可修复和增强骨及其周围软组织的功能,增强脊柱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减轻和消除脊柱及其相关疾病,恢复脊柱的正常功能和解剖位置。
作者:吕选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方法181例服用西药效果不佳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痰湿内盛型,肝肾阴亏型,瘀血留滞型和肝阴偏亢型,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结果各型高血压治疗显效率均在80%以上,总有效率在90%以上。治疗期间未见明显药物副反应。结论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体现了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和谐统一,效果满意。
作者:茅立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810例住院应用抗生素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者作为观察组,没有发生腹泻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810例中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60例(7.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疾病严重程度(APACHE Ⅱ评分)、抗生素应用情况(种类、时间、预防应用)、抗酸剂应用、白蛋白水平、﹑住院时间是否禁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5个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独立相关因素:年龄<14岁及≥60岁(OR=5.23)、抗生素种类多(OR=4.12)、抗生素应用时间长(OR=4.03)、APACHE Ⅱ评分(OR=3.32)、禁食(OR=3.09)。结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较高,儿童或老年人、抗生素应用种类多、抗生素应用时间长、病情严重、禁食是其发生的高危因素,应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作者:徐飞群;乐云敏;管云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近年来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剧毒灭鼠药毒鼠强,提倡第二代抗凝剂灭鼠药溴敌隆,所以溴敌隆中毒较前明显增多。由于溴敌隆中毒的隐匿性,无毒鼠强中毒的抽搐表现等特点,未引起临床医务人员及患者的重视。
作者:肖礼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支气管肺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加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1年内再次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干预能使患儿及家属尽快熟悉医院环境,保持良好的心态,按时、合理用药,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在出院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合理的饮食,降低疾病再次发生率。
作者:杜红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病历管理,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制定本规定。第二条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病历归档以后形成病案。
作者:转载自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盐酸硫必利片(泰必利)对儿童多发性抽动症血清兴奋性氨基酸水平的影响。方法多发性抽动症患儿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泰必利组与氟哌啶醇组各32例,分别给予泰必利、氟哌啶醇,两组连用12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泰必利组血清谷氨酸(Glu)和门冬氨酸(Asp)水平下降幅度明显优于氟哌啶醇组,且总有效率高于氟哌啶醇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氟哌啶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泰必利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较氟哌啶醇更能明显降低兴奋性氨基酸Glu、Asp 水平,且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陈青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芒硝外敷联合超短波理疗对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45例患儿阑尾切除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123例和观察组12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芒硝外敷腹部联合超短波理疗。观察两组首次排便、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24h肠鸣音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使用芒硝外敷联合超短波理疗有利于肠功能的恢复,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春芳;黄敏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心理社会干预对降低重症新生儿破伤风自动出院率的效果。方法抽取14例知情同意的患儿家属进行心理社会干预(干预组);另外17例设为普通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增加心理社会干预。结果干预组治愈率明显高于普通组,自动出院率低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积极的心理社会干预可以减少重症破伤风患儿的自动出院,也能降低病死率。
作者:佘亚娥;沈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与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方法82例CVA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41例,联合组给予孟鲁司特与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肺功能指标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均高于对照组,除FEV1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疗效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用药对于临床症状的缓解及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更明显,但两组疗效差异不大,可能与例数较少有关,有待增加病例数后进一步观察。
作者:杜春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社区综合干预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防治的作用。方法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80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社区综合干预,包括规范管理、健康教育及跟踪随访,随访期限为1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减少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次数,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变不良行为、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
作者:陈雅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