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激光穴位照射联合超声波药物导入治疗狭窄性腱鞘炎48例

陈建兰

关键词:激光穴位照射, 超声波, 药物导入治疗, 狭窄性腱鞘炎, 药物导入法, 现报道如下
摘要:狭窄性腱鞘炎又称妈妈手,是经常劳作的妈妈们易患的一种病。近年来,笔者采用激光穴位照射联合超声波药物导入法治疗该病,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全科医师上门输液心得体会

    上门输液将逐渐成为全科医师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上门输液与在医疗机构内输液相比,有更多的不可控制因素,风险更大,所以上门输液的安全性应引起全科医师的高度重视。笔者作为一名村卫生室医生,一直坚持上门服务、上门输液,从业16年来未曾出现医疗事故,并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叶青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妊娠瘢痕子宫破裂21例超声诊断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超声检查在妊娠瘢痕子宫破裂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我科手术证实为妊娠瘢痕子宫破裂21例患者的手术记录及超声检查结果等病例资料。结果21例中,子宫下段破裂15例(71.4%),宫体破裂5例(23.8%),宫底破裂1例(4.8%);不完全性子宫破裂16例(76.1%),完全性子宫破裂5例(23.8%);超声诊断子宫破裂或疑诊破裂18例(85.7%),2例(9.5%)漏诊,1例(4.8%)误诊。经处理21例患者及新生儿均存活,无1例行子宫切除术。结论超声检查是妊娠瘢痕子宫破裂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超声动态监测子宫瘢痕厚度对临床的诊断、手术时机及分娩方式的选择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周艳;马小莲;柳良旺;杨娟绿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小儿严重恙虫病15例的观察护理

    恙虫病是经恙螨传播的由东方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呈地区性分布[1]。恙虫病早期无明显特异性表现,外斐反应多阴性,未经有效抗生素治疗者,易出现多种并发症,进展为严重恙虫病。累及多脏器损害者,极易与多种疾病相混淆。皮肤焦痂或溃疡是早期诊断重要依据。护士与患儿接触密切,仔细的护理观察有助于早期发现焦痂,为早期确诊提供重要线索。我院2005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了15例严重恙虫病患儿,现将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张小鸥;缪大宏;王威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小儿小肠型肠套叠185例高频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小肠型肠套叠是其中重要的一种类型,以往常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检查诊断,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及高频探头的普及应用,越来越多的小肠型肠套叠被诊断出来。本文对185例诊断为小肠型肠套叠患儿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超声检查对小肠型肠套叠的诊断价值。

    作者:柳芳莉;邵力飞;王磊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乳腺癌化疗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156例的预防性护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其留置时间长、能够安全地输注刺激性药物、保护患者血管、减轻痛苦、可由护士操作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但随之而来的由于长期置管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性不断增加,甚至出现医院感染暴发[1]。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本院乳腺外科对156例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乳腺癌化疗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陆素梅;何佩娟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术效果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片应用于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IUD)取出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来我院就诊要求取IUD的绝经妇女98例作为观察组,于术前3h 阴道后穹隆置米索前列醇片400μg。记录宫颈软化度、患者疼痛程度、手术时间等,并与2011年10月以前我院接诊不作任何处理的绝经后取IUD妇女的相关指标进行对照。结果观察组取器成功率为99.0%(97/98),对照组为91.3%(84/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观察组宫颈软化率高、术中疼痛程度轻、手术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米索前列醇片用于绝经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术,可有效软化宫颈,缩短取器时间,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取器成功率。

    作者:祝勤奋;李卫珍;张建英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正红花油用于Ⅰ°烫伤经验介绍

    烫伤是由高温液体(如沸水、热油)、高温固体(烧热的金属)或高温蒸气等所致的损伤。Ⅰ°烫伤又称红斑性烧伤,仅损伤皮肤表层,局部轻度红肿,无水泡,疼痛明显。笔者在基层工作中采用正红花油涂抹患处治疗Ⅰ°烫伤,效果满意。

    作者:葛有干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常见脊柱病的整脊疗法讲座第四讲推拿整脊的作用和基本技术要求

    整脊疗法临床常用的有推拿、牵引、导引、针灸和药物整脊等方法,并以推拿为主。

    作者:吕选民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参麦注射液对高龄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高龄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183例高血压患者,分为70岁及以上组(A组)96例和70岁以下组(B 组)87例,观察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前3d、静脉滴注后1h、治疗结束后3d 的血压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A 组治疗过程中收缩压有明显升高,治疗后又小幅回落;而舒张压是先升高后趋于平缓;B 组收缩压也有明显升高,但治疗后趋于平缓,而舒张压并没有明显变化。收缩压的升高幅度,无论是治疗中还是治疗后A 组均大于B组。A组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率增加。结论高龄高血压患者临床应用参麦注射液时,应注意可能发生的血压升高和给机体带来的负面影响。为避免血压过高引起并发症,笔者建议慎用或缓慢静脉滴注。

    作者:邱芳晖;陈宁;余立平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儿科危重急症急救讲座第二十二讲急性感染性腹泻病

    按照《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的规定,腹泻可分为感染性腹泻与非感染性腹泻两大类。非感染性腹泻发病轻而缓和,不会发展到急诊抢救的地步,而急性感染性腹泻病发病急,危害大,诊断、抢救不及时易导致死亡,是世界重点研究课题。感染性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消化道疾病,由细菌、病毒、寄生虫及真菌引起,多带有传染性,被卫生部列为丙类传染病,其发病率居各类传染病首位。据WHO统计(不包括中国),全世界每年有30亿人患腹泻病,其中5亿发生在第三世界,每年导致500万小儿死亡。

    作者:辛素霞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激光穴位照射联合超声波药物导入治疗狭窄性腱鞘炎48例

    狭窄性腱鞘炎又称妈妈手,是经常劳作的妈妈们易患的一种病。近年来,笔者采用激光穴位照射联合超声波药物导入法治疗该病,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建兰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浓度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

    近年来脑梗死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特别是复发性脑梗死,其致残率、致死率均高于初发者。因此,预防脑梗死及其复发、排查危险因素成为迫切的需要。目前经有研究证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1],并且血清叶酸、维生素 B12浓度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呈负相关[2],提示血清叶酸、维生素 B 12浓度可能为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本文旨在探讨血清叶酸、维生素 B 12浓度与脑梗死及其复发的关系。

    作者:周峰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SOFA与APACHEⅡ评分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预后的比较

    目的观察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ICU 病房的MODS 患者57例,分存活组和死亡组,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死亡组的APAPCHEⅡ、SOFA、大SOFA 和ΔSOFA 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SOFA 和ΔSOFA 评分ROC 曲线下面积略高于入院时的SOFA,APACHEⅡ评分ROC 曲线下面积低于0.7。结论大SOFA 和ΔSOFA 评分对死亡与存活的分辨能力略高于入院时的SOFA;APACHEⅡ评分系统对预后的判别能力稍逊于大SOFA 和ΔSOFA。

    作者:朱海萍;王丹;林锡芳;夏炎火;周小洁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以药物不良反应相关会诊为切入点参与临床治疗方案设计的实践

    本文介绍临床药师参与药物不良反应相关会诊典型案例4例,内容包括:会诊原因、会诊分析、会诊分析总结、会诊建议与结果,总结临床药师以药物不良反应相关会诊作为切入点参与临床治疗方案设计的工作方法和思路,认为临床药师在药物不良反应相关会诊中的作用是临床医师无法取代的,要与医生们的知识形成互补,共同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郑文文;孙梁燕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及社会功能的恢复作用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药物治疗结合康复训练)和对照组(药物治疗),每组各100例。康复训练内容包括集体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工娱疗法。在干预前后及随访半年时评定阴性症状量表(SANS)、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得分。结果干预前SANS、WAIS、PSP评分两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及随访半年时观察组SANS评分低于对照组,WAIS、PSP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ANS评分两组均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WAIS、PSP评分两组均随时间的延长呈升高趋势。结论康复训练模式可使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减少,提高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说明该措施有利于患者康复和社会功能的恢复和保持,是一种可行的康复治疗措施。

    作者:郑昌爱;姜俊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分析

    急性脑血管意外(ACVA)是一组脑血管疾病的总称,分为出血性及缺血性两类。其中出血性脑血管病根据出血部位不同可分为:蛛网膜下出血;脑实质各部位的出血,如内囊桥脑出血。缺血性脑血管病细分为脑梗死(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一过性脑缺血、腔隙性脑梗死。脑血管意外除疾病本身应有的表现外,心电图也有显著变化。笔者对80例脑卒中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从而探讨ACVA出现心脏损害的病因,心电图变化特点,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入选的80例患者为2007-2010年我院的住院患者,其中脑出血30例,脑梗死36例,蛛网膜下隙出血14例。

    作者:余中红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临床实用心电图入门第三十五讲逸搏与逸搏心律

    一、逸搏与逸搏心律概述正常情况下心脏传导顺序是窦房结→房室交界区→心室,分别称为一级、二级、三级起搏点。上一位起搏点频率快于下一位起搏点。因此,正常情况下总是表现为窦房结心律(窦性心律)起主导作用。但当窦房结发生病变或传导明显延缓时怎么办?为了保证心脏能够正常跳动,自然而然二级起搏点就要取而代之,也就是形成房室交界区心律。这个心律要较窦房结来得缓慢,但也能够保障心脏的血液输出。更有甚者,如果窦房结与二级起搏点均发生病变,不能完成其起搏功能怎么办?自然只有靠三级起搏点来带领心脏跳动。虽然此时心脏的搏动极为缓慢,只能低水平维持心脏血液输出,但也不至于完全停跳。这两种现象就称为逸搏(escape beat)。从字面上讲,逸搏与期前收缩正相反(见图35-1):期前收缩是过早搏动(早搏),逸搏是过晚搏动;早搏是主动性的异位心律失常,对心脏生理是有害的,而逸搏是被动性的异位心律失常,多数情况下对心脏生理是有益的。从上述情况我们也可以看出,逸搏是一种被动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带有保护机制的心律失常。如果这种过晚搏动仅出现1、2次时称为逸搏,如连续出现3次及以上时称为逸搏心律(escape rhythm)。

    作者:薛松维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宫颈疾病1032例诊断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来我院就诊的象山县已婚妇女宫颈疾病的诊断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宫颈脱落细胞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检测、阴道镜下活检后行病理学诊断。结果宫颈细胞学异常66例(6.4%);948例通过HPV分型检测,发现184例(19.4%)HPV阳性;进一步行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45例,宫颈癌5例。结论 TCT结合HPV检测并联合阴道镜检查是诊断宫颈早期病变的有效方法,对防治宫颈癌有重要意义。

    作者:原园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提升眼科出院患者滴眼质量中的应用

    滴眼药水是治疗眼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很多情况下,没有正确掌握滴眼药水的方法是造成治疗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住院期间由专科医生、护士完成,极少发生差错。出院后,患者自行滴眼或者家属帮助滴眼等容易出错,影响疗效,甚至对患者造成伤害,发生医疗纠纷。为了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和节约用药,眼科护士要对患者进行正确滴眼药水操作宣教。2011年4月起,我院眼科将质量持续改进(CQI)用于提升眼科出院患者滴眼质量工作中。促进了护患间的沟通、交流及配合的默契程度,降低了出院患者滴眼错误操作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朱慧娟;吴美艳;魏敏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通关利窍”针刺法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技术

    假性延髓麻痹,即假性球麻痹,又称上运动神经元性或核上性延髓麻痹,系两侧运动皮质及其发出的皮质延髓束损害而产生的综合征,临床以吞咽障碍、构音障碍、情感障碍为主要特征。祖国医学把本病归属于“喑痱”“喉痹”“舌蹇”等病症范畴。本病病在脑,表现在口舌、咽喉等器官,中风后若脑窍蒙闭,神不导气于口舌咽喉等关窍,使之不能发挥正常言语、吞咽功能,就可导致关窍痹阻而发为假性球麻痹,即喑痱、喉痹之症状。因此,该病的病理机制可概括为“窍闭神匿,神不导气,关窍痹阻”。笔者认为,治疗本病关键应施以醒脑开窍、疏理经筋、通关利窍之法。即在醒脑开窍主穴内关、人中、三阴交的基础上,加之风池、翳风/完骨、天柱具有利机关、熄风通窍之作用,并在针刺方向、深度、施术手法及其量学要求等方面做了科学规范,逐步形成了一套针刺方法,命名为“通关利窍”。

    作者:石学敏 刊期: 2013年第19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