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潮汕农村地区中学生自行车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进行干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和自填式问卷调查,对该地区6个学校3 544名中学生进行自行车伤害发生情况、骑乘自行车时的危险行为、学生及其家庭基本情况等进行调查.结果 潮汕地区农村中学自行车伤害发生率为11.0%,男生高于女生,15岁中学生高于其他年龄组中学生;不同年级、性别、是否住宿和不同学校的中学生自行车伤害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4.6%的中学生上学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选择不同交通方式上下学的中学生因自行车导致的伤害发生率有差异.有乘骑自行车危险行为者易发生自行车伤害(P<0.01),其中单手离把撑伞和骑车带人的行为多,分别为1 600人(69.7%)和973人(42.4%).结论 潮汕农村中学生骑乘自行车上学普遍,自行车伤害发生率高,与性别、年龄和家庭经济有关;在骑乘自行车时存在较多危险行为,提示预防和降低儿童青少年交通伤害的发生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育龄妇女增补叶酸是预防神经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s,NTDs)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综述了叶酸现场干预试验、人群推广叶酸增补剂以及叶酸食品强化等叶酸增补方式预防NTDs的效果,分析了预防效果差异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可为叶酸干预NTDs的策略与措施及其效果的科学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戊型肝炎是一种经粪-口途径传播的急性病毒性肝炎,可经水、食物等途径传播引起散发或暴发流行,发病以青壮年为主,孕妇易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导致死亡率较高,已成为全球性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本文对戊型肝炎的流行特征、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2006年度安徽省职业卫生工作开展情况及其管理对策.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报告网络平台,在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系统中选取2006年安徽省17个市职业病报告信息资料进行评价及重点分析.结果 至2006年12月31日全省新发职业病347例,主要集中淮北131例(37.8%)、合肥111例(32.0%)、安庆34例(9.8%)、马鞍山20例(5.8%);尘肺病年内现患数统计共16 906例,主要集中在淮北6 605例(39.1%)、淮南3 620例(21.4%)、铜陵2 103例(12.4%)、马鞍山961例(5.7%);急性农药中毒共报告病例3 560例,死亡186例,病死率5.22%,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合肥市1 386例(38.9%)、蚌埠市368例(10.3%)、阜阳市324例(9.1%)、滁州市292例(8.2%)、宣城市285例(8.0%),其余地区905例(25.4%),其中病死率高的为六安市(17.9%),其次分别为亳州市(13.2%)、黄山市(11.9%)、宣城市(10.5%).结论 全省职业卫生工作开展情况不容乐观,应加大监督管理工作力度,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观察乳果糖辅以适度活动治疗妊娠期妇女便秘的疗效,对其治疗效果做出评价.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共观察90例妊娠期便秘妇女.采用ABC编号的方式,将受试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用乳果糖+适度活动治疗;B组单纯用乳果糖治疗,C组仅用适度活动保守治疗,不用药物治疗,比较3组不同治疗方法有效率的差异.结果 调查受试者A、B、C 3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0%(24/30),70%(21/30),50%(15/30),调查研究人员A、B、C 3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0%(27/30),66.7%(20/30),56.7%(15/30).A组患者症状改善好于B组,B组好于C组.受试者调查资料中χ2检验P值为0.043,认为3组不同治疗组的有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研究人员调查资料中,P值为0.014,认为3组之间有效率的统计学差异更为显著.结论 研究表明乳果糖辅以适度活动为治疗妊娠期便秘的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天津市成人睡眠时间的现状,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使用2006年天津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示范社区居民基线调查数据,对2 844名天津市成人的睡眠时间进行分析.结果 天津市成人每天的睡眠时间为7.4 h,其中18~岁、45~岁、60岁及以上年龄组居民每天的睡眠时间分别为7.6 h、7.4 h、7.2 h,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时间越来越少;男性为7.5 h,女性7.3 h,男性高于女性;每天的睡眠时间在城乡之间有差异,城市为7.4 h,农村7.5 h.18~岁、45~岁、60岁及以上年龄组居民睡眠时间不足的比例分别为13.5%、19.1%、27.7%,18~岁睡眠时间不足比例低;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18~岁、45~岁、60岁及以上年龄组睡眠时间过多的比例分别为3.2%、3.2%、4.4%;性别及城乡间睡眠时间过多的比例无差异.结论 天津市成人中睡眠时间不足和睡眠过多的情况同时存在,尤其是睡眠时间不足的情况较严重,需要进一步开展睡眠时间与健康关系的研究.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加强大学生的创新教育,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通过院校创新教育,弘扬医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使医学生的素质提高,能力增强,更要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统一.创新教育包括更新教育理念、构建创新性教师队伍、整合综合性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和改革教育管理机制等方面.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为在实践中实施创新教育开辟道路.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前,为了阻断乙肝的传播,母亲HBsAg(+)的新生儿出生后,七师各医院产科普遍采取3种方法, 即新生儿出生后按0.1.6方案接种10-10-10 μg乙肝疫苗、30-30-30 μg乙肝疫苗、人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简称高免)+10-10-10 μg乙肝疫苗(出生24 h接种高免后,再按1.2.7方案接种10-10-10 μg乙肝疫苗),其阻断乙肝传播的保护效果引起关注.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饮食运动全程指导对糖尿病人自我管理技能的影响.方法 集中组织病人进行5天封闭食宿管理的饮食运动全程指导.用餐实行分餐制,主食个体化定量.每日安排运动实习和健康教育;指导前后各监测1次血糖和血压,指导后进行问卷效果调查.结果 病友在指导前后血糖、血压平均水平都有所下降,收缩压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全程指导前分别有92.1%和86.8%的病友进行了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但是正确率不足40%;指导后饮食控制正确率提高了63.16%,体育锻炼正确率提高了65.79%.结论 本次活动达到了培养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建立良好的饮食运动习惯的目的 .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1 引言日前,世界卫生组织及粮农组织(WHO/FAO 2002)建议,控制在全球蔓延的肥胖病和预防与饮食相关的慢性疾病所需的平衡膳食应包括:热量摄入平衡(55%~70%来自碳水化合物,15%~30%来自总脂肪,10%~15%来自总蛋白);缓慢释放热量的食物,即总热量中仅10%来自快速消化的糖类(单糖和双糖),而约40%来自复糖,如膳食纤维等.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安徽省戊型病毒性肝炎的基因型及其分布特点,为预防和控制戊型病毒性肝炎和疫苗的研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戊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7011-1997)于2006年12月~2007年12月从安徽省的4家综合性三甲医院收集戊型病毒性肝炎132例,分析临床特征,其中采集血清50份,用RT-nPCR法检测戊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结果 HEV RNA阳性率为22%(11/50),经测序证实为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的基因序列;用DNA STAR软件分析,11例的病毒株中2例为HEVⅠ型,9例为HEV Ⅳ型.Ⅳ型中又有ⅣA型3例和ⅣD型6例.结论 安徽省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的病毒基因型以HEV Ⅳ型为主,Ⅰ型次之,而Ⅳ型又有不同的亚型,主要为ⅣA和ⅣD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分析广东省首起学生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发病特点,评估防控措施,为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面对面病例个案调查和现场调查,描述病例发病过程,分析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该起疫情共报告两例病例,其中的指示病例为医院发热门诊送检标本检测发现,第二例病例为追踪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时因病例出现发热症状而发现.该起疫情为广东省首起学生赴美参赛后感染的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两例病例的临床表现均较轻,发热3 d,病程分别为6 d和10 d.共涉及91名密切接触者,失访12人,其余全部追踪到并进行医学观察.经采取严格防疫措施,该起疫情未见二代病例.结论 此次疫情为赴美国参加比赛团队感染的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提倡从甲型H1N1流感流行区归国人员自行医学观察,有症状及时就诊,能及早发现可疑病例,有助于防止疫情扩散.及早对可疑发热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病例,加强密切接触者的隔离与管理,是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有效措施.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三峡库区中青年男性的生活行为与精液质量的关系.方法 2007年对居住在重庆的1 346名健康男性进行现况调查,并检测其精液质量,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生活行为因素与精液参数的相关性的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喝茶是精子总数的危险因素,经常喝茶者精子总数呈下降趋势;睡眠时间与精液量相关,6~8 h睡眠时间者精液量多.体育锻炼强度与精子前向运动和精子活动率有相关性,体育锻炼强度过大对精液质量可能有负面影响;电脑使用时间过长者的精子活动率减低.结论 一些生活方式可能影响精液质量,生活行为因素对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和影响程度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通过对中、美两国公共卫生专业研究生教育在培养方式诸多方面的比较研究,如招生标准、培养年限、培养目标、培养层次、管理方式和教学方式等,以期为抓住当前高校和卫生机构改革的契机,推进我国公共卫生教育改革,培养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专业研究生提供可资学习和借鉴的有益经验.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桂林地区气象及地质因素对伤寒副伤寒发病的影响,为预防和控制伤寒副伤寒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汇总桂林市辖区12县1991-2005年伤寒副伤寒的发病资料及气温、降雨量等气象资料,收集伤寒副伤寒年平均发病率高的2个县和低的2个县共46个乡镇地质因素资料,应用SPSS 10. 0统计软件进行气象和地质因素对伤寒副伤寒发病的影响分析.结果 桂林市伤寒副伤寒发病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平均发病率高的县达到69.0/10万,低的县为7.3/10万.伤寒副伤寒多年月平均发病率与多年月平均气温呈正相关,与多年月平均降雨量无统计学相关.Logistic单因素分析显示,岩溶分布中的岩溶区、岩性条件中的碳酸盐岩、碳酸盐岩夹碎屑岩、饮用水类型中的岩溶水、地下水类型中的裸露型岩溶水-裂隙溶洞水等5个地质因素与伤寒副伤寒发病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对伤寒副伤寒发病影响作用大小的地质因素依次是:岩溶区分布>地下水类型>岩性条件>饮用水类型.岩溶分布为岩溶区、地下水类型为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岩性条件为碳酸盐岩、饮用水类型为岩溶水的乡镇其伤寒副伤寒发病等级显著高于其对应的其他地质因素类型.结论 气温与伤寒副伤寒发病率相关;岩溶区分布是影响桂林市伤寒副伤寒发病重要的地质因素;岩溶区、碳酸盐岩岩性地质类型、裸露型岩溶水地下水类型、岩溶饮用水类型为影响伤寒副伤寒发病的地质因素.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青少年再发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再发伤害的危险因素,为制定伤害干预措施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07年对深圳市18所监测点学校共4 350人进行<广东省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2007)>问卷自填.结果 深圳市青少年伤害的总报告率为23.57%,其中,再发伤害报告率为14.29%.伤害发生组的青少年每年人均发生伤害2.3次,而再发伤害组每年人均发生伤害3.2次.发生过伤害的人中60.6%会再次发生伤害,再发伤害组所发生的伤害事件占伤害总事件的82.9%.青少年的再发伤害与学习成绩、吸烟、饮酒、学校类型有关.结论 青少年的再发伤害较为严重,应通过健康教育和干预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降低再发伤害各危险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预防伤害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农村居民艾滋病认知状况远期效果影响,为今后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随机抽取3个项目县农村居民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并通过灰色优聚类对不同方式前后两次调查项目知晓率改变情况进行归类.结果 3个项目县两次调查结果表明各调查项目知晓率有升有降,前后比较部分项目有统计学意义;未进行干预的县和采用发放宣传材料干预的县远期影响效果较差,专家集中讲座的方式远期效果为一般,优劣顺序为:专家集中讲座、发放宣传材料、未进行干预.结论 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居民的知晓水平,集中讲座优于发放宣传材料,但无论何种方式其远期效果较差,需要经常反复才能获得较好效果.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6例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α-硫辛酸(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测定HCY、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浆内皮素-1(ET-1)及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HCY、UAER及ET-1均显著降低(P<0.01),NO明显升高(P<0.01).结论 α-硫辛酸能降低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DN)患者血浆HCY水平,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并能拮抗ET-1,升高NO水平,一定程度上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系统的心理矫正模式对冠心病病人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A型行为模式(TABP)或合并有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干预治疗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将2005年1月至2007年5月入选的2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和心理干预组(B)进行研究,对心理干预组施行系统规范化心理矫正后,对两组进行心理学评估.并同时随访观察6个月至2.5年,观察两组临床上的差异影响.随访阶段B组心理辅导不间断,以维持巩固B组的心理健康状态.结果 系统心理矫正前后两个月的心理评估分数B组均低于A组(P<0.05),术后随访临床出现情况B组低于A组(P<0.05).结论 心理矫正能有效的纠正A型行为和负性情绪,使反复就诊和支架再介入例数明显降低.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灾民身体与心理症状调查分析,掌握南坝镇(集镇)救灾安置点灾民们的身体与心理状况.方法 按照机械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全部21个帐篷群落中的11个,再从每个帐篷群落中随机抽取1/6户中的全部6岁以上人口,即96户中的486人作为调查评估样本,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调查表,采用面对面询问方式调查.结果 在6项身体症状调查中,阳性率依次是咳嗽1.85%,咽痛0.82%,皮疹0.62%,发热(≥38 ℃)和腹泻(≥3 d/次)均为0.21%,未发现呕吐者.其中仅22.22%的咳嗽者及时就医.在8项心理症状调查中,阳性率依次是睡眠不好4.94%,紧张不安2.88%,心慌心跳加快2.06%,胸闷胸前不适1.65%,头痛头闷1.44%,发抖发麻0.41%,有时出现对自己失去信心的0.21%,未发现觉得生活毫无希望的灾民.结论 南坝镇(集镇)灾民地震后近一周身体状况尚好,心理状况尚可,与地震后及时实施抗震救灾综合防制措施(包括卫生防疫)有关.有77.78%的咳嗽者未及时就医需要引起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疾病症状出现的机会可能会多一些,值得警惕.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