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合理用药实例分析(25)

葛建国

关键词:不合理用药, 双香豆素, 十二指肠溃疡, 风湿性心脏病, 心房颤动, 奥美拉唑, 应用, 上腹痛, 抗溃疡, 诊断, 胃镜, 患者
摘要:13双香豆素--奥美拉唑实例:患者,男,47岁.因上腹痛2周就诊.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并心房颤动病史5年,正在服双香豆素.胃镜:十二指肠溃疡.初步诊断:①十二指肠溃疡;②风湿性心脏病并心房颤动.应用双香豆素抗凝,应用奥美拉唑抗溃疡.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胸椎结核误诊为多发性骨髓瘤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2岁,农民.因胸背部疼痛2个月,在当地医院行理疗按摩及止痛药物治疗好转.1月前轻微外伤后感双下肢麻木无力,入我院就诊.病史中无低热、盗汗、乏力、纳差,亦无体表肿块出现,体重无显著变化.既往无结核及其他特殊病史.查体:T36.5℃,P80次/分,R20次/分,BP110/80mmHg.

    作者:陈志强;常晓;张东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升胃散治疗胃下垂41例

    笔者在1999年2月~2003年8月治疗胃下垂4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41例中,女32例,男9例,年龄24~60岁,病程2~15年.轻度胃下垂(胃小弯降至双髂嵴连线下不足6cm)11例(26.8%);中度胃下垂(胃小弯降至双髂嵴连线下6~11cm)22例(53.7%);重度胃下垂(胃小弯降至双髂嵴连线下11cm以上)8例(19.5%).

    作者:尹书恩;王佰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顽固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5例治疗体会

    顽固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指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经过长时间治疗,患侧表情肌的各种自主功能活动恢复慢或无恢复的病例,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年来我们采用闪罐、针刺、艾灸和穴位贴敷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效果较好.本文就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岁珠;雷秋慧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桡尺骨下段骨折88例

    儿童桡尺骨下段骨折临床较为常见,自1996年2月至1999年12月我们采用牵引提按复位法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此类骨折88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伟;翟伟;李瑞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30例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分析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急性上感)是小儿科门诊常见的疾病之一.现就我院2003年5~10月小儿急性上感门诊病历630份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抗菌药物应用现状,以提高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

    作者:杨婷蓉;严建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尿液自动分析仪与镜检2100份尿液白细胞结果比较分析

    尿液自动分析仪是反射式光度计由电脑控制用球形面积分和双波长方法,测定尿液中葡萄糖、胆红素、酮体、相对密度(比重)、潜血、酸碱度、蛋白质、尿胆原、亚硝酸盐、白细胞等,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准确等优点,为临床快速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检验数据,同时也把检验工作者从大量繁杂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但由于尿液自动分析仪白细胞检测与尿沉渣镜检的实验原理截然不同,且尿液自动分析仪影响因素较多,缺乏严格的过筛标准和质量控制措施,往往造成检验误差甚至延误疾病的诊断.本文用两种方法同时检测2100份尿液标本,并对其白细胞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继玲;郑加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热淋清颗粒与甲硝唑泡腾片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比较

    我院应用热淋清颗粒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简称BV)50例,同时与甲硝唑泡腾片治疗的50例作比较,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广霞;张延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沂南县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的现状分析

    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对优生优育,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提高人口出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县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措施分析如下:

    作者:刘雪翔;苏秀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甘露醇导泻预防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探讨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卫生院急诊抢救中多的病症.在中、重度中毒经过积极有效抢救症状缓解后,仍有10%~15%的病人出现反跳甚至猝死.笔者自1998年以来,对口服有机磷农药中、重度中毒52例患者(治疗组),经5~7d甘露醇导泻,与以前的54例(对照组)相比,能减少阿托品用量,有效遏制反跳现象,降低病死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谷元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可吸收线治疗髌骨骨折43例报告

    髌骨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部骨折患者的2%.治疗方法多以手术为主,目的是大限度恢复关节功能,避免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我院骨科自2003年7月至2005年1月,采用可吸收线治疗各种类型髌骨骨折43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继恒;蒋国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小儿急性中毒46例诊治体会

    小儿急性中毒在农村基层医院急诊中较常见,我院于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共收治各种小儿急性中毒46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下)

    九、治疗的总体目标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是: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直肠肿瘤再手术的会阴肛门重建问题

    直肠肿瘤再手术会阴肛门重建,是消化道治疗与康复的新课题,已行腹壁造瘘的部分直肠肿瘤患者要求恢复会阴排便,或保留肛门术后局部复发再手术,仍然要求会阴排便者,可选择性原位肛门重建,本文结合手术体会进行讨论,并报告如下:

    作者:丁仕章;盛桂仙;罗叔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影响中成药质量与疗效原因浅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医学科学的进步,中成药的品种日渐增多,这极大地方便了临床用药,同时也促进了祖国医药事业的发展.但是在临床治疗中发现,部分中成药虽组方严谨,而疗效欠佳,使得一些医生和患者对中成药产生怀疑.因此,有必要探讨其有关原因,以便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及时采取解决措施.

    作者:王佩萱;李伶;梁德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5种抗生素治疗小儿肺炎的成本-效果分析

    本文应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5种抗生素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观察对象 2002年10月~2005年5月来自我院门诊的231例患儿,年龄<1岁,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肺炎.

    作者:龚方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常用维生素简介

    1维生素A维生素A主要用于防治夜盲症、干眼病等维生素A缺乏症;对治疗感染、烫伤和皮肤病也有一定疗效.成年人每天需要量为4200~5600U,作为预防量每日2000~4000U,治疗量为每日7.5万U,分三次服.

    作者:王瑞娟;杜玉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行胆道内支架置入治疗胆管癌术后胆肠吻合口狭窄4例

    胆管癌手术行胆肠吻合后,可发生吻合口狭窄,这与术中缝合技术及术后复发有关.此类病人处理可选择再次手术或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但均有缺点.我院在2004年收治4例术后吻合口狭窄的病人,均经PTCD管行胆道内支架置入术(PTBS),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陈国锋;蔡国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72例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思路与方法

    外科手术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其手术并发症是困扰外科医生的问题.本院1974~1993年收治172例甲亢患者,均行包膜内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结合文献讨论其主要并发症的预防思路与方法.

    作者:方锦江;王绿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肝弥漫性疾病254例B超结果分析

    超声波探测是诊断局限性肝疾病必不可少的诊查手段,已为国内外学者所肯定.但肝弥漫性疾病(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暴发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的超声图像与正常肝脏图像常难以鉴别.目前随着超声探测仪器的发展和探测技术的提高,其图像分析能力有了飞跃进步,可观察肝脏与周围脏器和血管内微细变化,诊断肝弥漫性疾病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作者:柯有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规范抗菌药物应用之我见

    尽管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提出关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和滥用问题,但令人遗憾的是,抗感染药物的临床疗效在过去的20年里,却是不断下降,同时耐药性、二重感染、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等不良后果日益严重,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为确保抗菌药物安全、有效,抗菌药物应用规范化已势在必行.

    作者:张艳;刘道成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