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同株异位异名异效的中药

郑友凡;李春禄

关键词:异位, 入药部位, 中药, 功效, 植物
摘要:中药有很多是同一株植物,但入药部位不同.同一植物不同入药部位的中药,有的功效相同,有的功效相仿或相近,也有的功效不同或截然相反.现将常用的同株异位异名异效中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见表1.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32例体会

    呃逆多由膈神经受到物理、化学等因素的刺激所致,也可由多种疾病,如胃肠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引起.大多患者无需治疗;少数表现为持续性,不易遏止.目前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方法颇多,笔者近年来应用尼可刹米(可拉明)与山莨菪碱(654-2)行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平;许俊锋;丛斌;傅伟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广州管圆线虫病临床诊疗方案(试行)

    概述广州管圆线虫病又称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膜炎.主要是因进食生的或不熟的含有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螺肉而感染,幼虫寄生在中枢神经系统而致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或脊髓炎,脑脊液内有大量嗜酸粒细胞.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骶髂关节病变38例CT诊断分析

    骶髂关节病种较多,传统的X线摄片对诊断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CT检查则更能反映骶髂关节的微细病变,随着CT的普及使用,掌握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文搜集38例经临床确诊的各种骶髂关节病变患者资料,结合文献及CT影像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作者:李全祥;任德明;王富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大剂量静注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疗效观察

    新生儿溶血病是新生儿早期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重者可发生胆红素脑病,需早期积极治疗.我院自1996年至今,使用大剂量静脉滴注用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溶血病,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桂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鼻炎片与西替利嗪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比较

    变应性鼻炎(AR)是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鼻痒、喷嚏、水样分泌物等为临床特征.2004年1月~2005年11月,我们用鼻炎片治疗变应性鼻炎获得较好疗效,并与西替利嗪进行了疗效比较.

    作者:许爱菊;曲守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临床症状可表现为肢体静息时疼痛、麻木、感觉减退甚至引起下肢坏疽而被追截肢.严格控制血糖可降低和延缓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但在此基础上还应采取相应的特殊治疗.我们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提高.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光霞;彭玉华;岳宗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口咽通气管在昏迷患者37例抢救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突发昏迷是护理工作中常见急症之一.众多昏迷病人常伴有呼吸困难,准确迅速地处理呼吸道问题是维持生命、稳定病情、为病人争取进一步诊治机会的关键.2003年10月~2005年7月,我院急诊病区对收治的37例昏迷病人适时安置口咽通气管进行抢救,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梅芳;吴亚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直肠癌误诊35例

    在癌症中,大肠癌的患病率占第四位仅次于胃癌,其中直肠癌占60%~70%,好发部位在腹膜返折以下者占3/4.临床上早期直肠癌症状多不明显,多数病例确诊时已属晚期.我院自1995年1月至2005年5月,延误诊治直肠癌35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瑞霞;翟鲁斌;张成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关元穴按压联合足三里针刺治疗椎管麻醉术后尿潴留效果观察

    外科手术椎管麻醉,术后常引起尿潴留.传统方法常采用热敷下腹部、听流水声、改变体位等诱导排尿法.我科对60例椎管麻醉术后尿潴留病人采用关元穴按压联合足三里针刺法进行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孟凡美;杨艳霞;马莉;刘玉兰;丁学兵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不合理用药实例分析(32)

    十三、妊娠、哺乳妇女及婴儿用药1妊娠--维生素A实例:患者,女,22岁.因胸部瘙痒不适1个月就诊.停经3个月.初步诊断:①毛囊角化病;②宫内孕3个月.应用维生素A治疗毛囊角化病.

    作者:葛建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第三讲社区常见疾病第五章妇产科常见疾病

    第六节月经失调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tional uterine bleeding,DUB,简称功血),是妇科常见疾病.病人全身及内、外生殖系统无器质性病变,由于神经内分泌调节失常引起异常子宫出血.多数为无排卵性功血(占85%),多见于青春期及绝经前期;有排卵性功血,多见于育龄妇女.

    作者:李玉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有机磷中毒合并中间综合征致病人死亡

    1案情患者女,12岁,于某日上午10时被其母灌服氧化乐果约30 ml,之后出现恶心,大汗淋漓,口吐白沫,40分钟后送入医院,经洗胃,氯磷定0.5g+5%葡萄糖溶液500ml静滴、加阿托品两次共10mg后,病情稳定,于下午1时转入儿科病房.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病案(42)精神失常3年,抽搐2小时

    1病例摘要患者,女,40岁,农民.因精神失常3年,反复抽搐2小时于2003年2月7日下午6时急诊入院.

    作者:褚苍霞;吴淑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奥美拉唑加凝血酶治疗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观察

    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是脑出血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奥美拉唑可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凝血酶有加速血液凝固,促进上皮细胞增生的作用.我院内科用奥美拉唑、凝血酶联合治疗脑出血并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爱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妊马雌酮与米索前列醇配合宫颈旁神经阻滞麻醉用于绝经妇女取器效果35例观察

    绝经妇女的取环时间以绝经后1年内为宜,好不超过1.5年.因为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衰退,血中雌激素水平低下,阴道、宫颈及子宫萎缩,给取器造成了一定困难.为避免受术者痛苦,便于取环,笔者对35例绝经后妇女取环前一周给予口服妊马雌酮(倍美力),取环前3小时米索前列醇阴道置药,取环时用2%利多卡因行宫颈旁注射阻滞麻醉,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秀芝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常山县382户农村居民自我保健状况与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已成为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趋势,是社会进步与文明的标志.提高人群自我保健意识,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维护人群的健康是社区护理的基本目标.为了很好地启动和有针对性地在农村开展社区护理服务,对某地农村居民的自我保健状况以及对社区护理需求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余小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头孢噻肟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

    1病例介绍患者,男,59岁.因反复发热,在省级医院诊断为肝管内癌,胆结石,后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出院一周反复发热,腹胀,来卫生室就诊,自要求继续用头孢噻肟钠静脉输液治疗.查体:体温39℃,血压11/7.5kPa,心率92次/分,律齐.慢性病容,神志清醒,精神欠佳,呼吸稍急促,巩膜及皮肤轻度黄染,腹部胀满叩击鼓音,右季肋区有触痛.

    作者:林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迟发性脾破裂10例的急诊观察和护理

    近年来,各种意外伤害包括交通事故、作业意外等均呈上升趋势,临床护理工作发现有一部分腹部或左下胸部外伤患者在受伤后短时间内并未表现出内脏损伤的症状及体征,各项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均呈阴性,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密切观察,发现迟发性脾破裂.我院急诊科自2000年1月到2005年4月,共收治观察迟发性脾破裂10例,本文将迟发性脾破裂的急诊观察内容和护理总结并报告如下:

    作者:居俏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18例切开洗胃的抢救与护理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常引起严重的呼吸衰竭,心搏、血压不稳定,更严重者心搏、呼吸停止,经口插胃管洗胃已不可能.及时进行气管内插管开放气道,在心肺复苏的前提下行急诊切开洗胃,有助于成功抢救病人的生命.近几年来本院成功抢救18例因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导致生命体征不稳的病人,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妙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加减独活寄生汤治疗慢性腰腿痛68例

    慢性腰腿痛为农村基层的常见病与多发病,笔者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本病6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戴雨虹;戴华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