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超群;潘锡铃
小儿肺炎为儿科的常见病,在我国儿科住院病例中占1/4~1/2.世界卫生组织根据部分国家的调查报告指出,肺炎死亡人数占全球各种疾病死亡总数的5%,故加强本病的防治十分重要[1].近年来我们应用双黄连治疗小儿肺炎,取得了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孝德;孙钦祝;王立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子宫切除术是妇产科常见手术,传统子宫切除术经开腹完成.其缺点为创伤大,腹内干扰多,术后恢复慢.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因其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近年发展较快.我院于2003年1月~2004年1月开展了改良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并与同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沈岩;关素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临床上的重要问题,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轻则减弱机体抵抗力,易引发感染,重则导致出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因此,产科医生多年来一直重视产后出血问题的研究.本文收集200例产后出血资料,总结出血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作者:陈作芬;宋以娟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产后出血可在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即胎儿娩出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达到或超过400ml.临床表现为胎盘娩出前出血,胎盘娩出后出血,隐性出血.全身情况有产妇头晕、打呵欠、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出现休克,可危及生命.现对51例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胡素慧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为了解浙江省上虞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死因及构成,现将上虞市1999~2003年5年间,由市、乡镇、村三级妇幼保健网上报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统计如下:
作者:王丽 刊期: 2005年第08期
1 病例介绍患者32岁,孕1产0,因怀孕39周,臀位,要求手术入院.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好,宫底高33cm,胎儿臀位,胎心规律,胎心率140次/分,无宫缩.入院后完善辅助检查及术前准备后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以单臀助产娩出一男婴,外观无畸形,1~5分钟阿氏评分10分,体重3500g,脐带水肿,直径约4cm,常规气门芯套扎困难,改用传统丝线双重结扎,结扎线距脐根分别为0.5cm、1.5cm,保留脐带长约3cm,碘伏消毒脐带断面后以无菌脐带布包扎.
作者:李彩香;郭素香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因留置导尿管给病人带来了许多不便,也给护理人员增添了很多工作.如护理不当,可致很多并发症.我院2003年6月1日自制油布裤头应用于临床,深受患者及家属的欢迎.
作者:王玉奎;高秀荣;刘晓霞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进入21世纪,人们多将医院建设的重点放在了医院业务建设,包括医院的设备更新、人才引进及医疗质量的管理,而忽视了医院的文化.其实医院的文化建设关系着医院的发展,决定医院的建设步伐.医院文化有很深的内涵.
作者:张红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患者女,33岁,已婚.因停经43天,发现下腹包块5天入院.患者以往月经规律,现停经43天,停经后无明显早孕反应,于5天前晨起时无意中触及下腹一包块,如儿头大小,质软、活动好,无压痛.为明确诊断, 来妇科门诊就诊.查体:心肺听诊阴性,腹软,肝脾肋缘下未触及,左下腹触及一包块,如儿头大小.妇科检查:外阴(一),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宫体如孕50天大小,质软,活动好.
作者:李士英;李淑英;杨艳玲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我科1998~2004年在救治过程中实施下肢截肢术30例.截肢给患者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躯体残疾和缺陷,严重的生理功能障碍和心理反应,给患者家属和社会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不良后果.大多数患者对截肢后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而感到悲哀、失望.针对患者的心理和病情,通过护理、康复训练,解除患者不良心理,使残肢发挥作用,恢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
作者:谢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尽管其已经是一种比较安全的处理手段,但仍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且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因此,计划生育应以避孕为主,尽量避免因避孕失败而导致的人工流产[1].本文对2004年3月至5月来我站人工流产的妇女手术前后避孕措施进行了调查,旨在提高避孕措施的使用率和成功率,减轻育龄妇女的痛苦.
作者:华淑静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白细胞的退行性改变与中毒性颗粒的出现:重症感染性疾病及化脓性病变如败血症、肺炎、猩红热、腹膜炎、大面积烧伤及放射线治疗后,均可见中性粒细胞的退行性改变和中毒性颗粒的形成,具体表现为胞浆空泡、颗粒增多、中毒颗粒(粗大的紫蓝色颗粒)、RNA包涵体.镜检方法:镜下计数100个中性粒细胞,其中有中毒性颗粒时以百分率报告,或用积法报告.通常认为中毒颗粒细胞、中毒颗粒的多少与临床感染程度成正比.
作者:任麒陞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过敏性紫癜是儿科常见病,是一种以毛细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消化道黏膜出血和肾炎症状,治疗后易复发.我们用紫草祛斑汤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秦超群;潘锡铃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心力衰竭(心衰)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急重症之一,由于儿童心脏发育不成熟,储备能力差,对洋地黄反应差,给治疗带来了许多困难.本文收集了我科2000年3月至2004年3月,符合心衰诊断的住院患儿,分为一般治疗组和加用卡托普利组,结果表明加用卡托普利组可明显的缩短治愈时间,现报道如下.
作者:尹清澄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病,在妇科急腹症中居首位,其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我科自2002年11月~2003年12月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80例,效果较好,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肖文辉;胡爱荣;郭志学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破伤风抗毒素是含有抗破伤风毒素抗体的马血清制剂,同时又具有抗原性的异性蛋白.因此,注射后易出现过敏反应.下面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几个较典型的例子.
作者:沈妙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溃疡病4个并发症之一,而急性阑尾炎是常见病、多发病,二者均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溃疡穿孔大多有溃疡病病史,且多在溃疡病发作期,突然发生上腹部持续性、刀割样剧烈疼痛,迅速波及满腹,有明显腹膜刺激征,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X线检查膈下有游离气体,腹穿可抽出淡黄色混浊液体.急性阑尾炎是以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为特点的急腹症,二者的诊断理应不困难.但对于无溃疡病病史,以右下腹疼痛为主,X线检查无气腹的溃疡穿孔,与起病急、进展快、症状重的急性阑尾炎二者容易混淆.我院自1986~2003年共收治81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其中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2例(14.8%);收治急性阑尾炎307例,误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8例(2.6%).本文就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与急性阑尾炎相互误诊原因作一分析.
作者:朱景胜;孙学兰;王海军;张德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包皮环切术是泌尿外科门诊常用的小手术,是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的首选手术方法,是临床外科医师,尤其是基层外科医师所必须掌握的基础手术之一.传统的凡士林纱条固定方法是在包皮的系带、背侧、左侧和右侧各缝1针,四处均留长尾线固定凡士林纱条,防止出血和切口污染,但笔者以为切口创缘与凡士林接触面积仍然较少,而且拆线时因线结与包皮皮肤之间间隙小引起患者疼痛较明显.本队在2001年3月至2004年5月一直采用交叉固定凡士林纱条的方法,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张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新生儿早期由于生理或病理的特点,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可以出现黄疸.其发病机制复杂,据有关资料调查结果[1]:2.08%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发生胆红素脑病,0.59%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死于胆红素脑病.因此,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使其胆红素维持在相对安全的范围很有必要.我们于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应用培菲康散剂、小儿化积口服液口服干预新生儿黄疸,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俞信光;陈波;王庆丰;沈素娟;陈小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1 病历简介患者,25岁.因停经34天,下腹疼痛5小时入院.5小时前患者突感下腹持续性坠痛,无阴道流血,无恶心、呕吐,平时月经规律.入院检查:T37.5℃,P90次/分,R20次/分,BP110/65mmHg.痛苦面容,腹平坦,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无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外阴(一),宫颈光滑,举痛,宫体水平位,正常大小,双侧附件未触及明显包块,左侧压痛明显,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尿HCG(+).Hb109g/L,凝血四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正常.B超示:腹腔积液.临床诊断:异位妊娠.
作者:席中玉;马培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