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军;朱康伟
1病例介绍患儿,男,5天,因全身皮肤疱疹于2002年10月20日以过敏性疱疹收入院.患儿于出生后第2天在左上臂三角肌下缘接受卡介苗0.1 ml皮内注射.注射后约12小时发现患儿面部及胸部皮肤出现散在水疱样皮疹,不伴发热.检查:T 36.8℃,P140次/分,R 26次/分,体重:4000 g,足月新生儿貌,神志清,精神好,发育正常,营养中等.
作者:郭玉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脑外伤后综合征病情复杂,多数给予单纯西医对症治疗,但迁延不愈.我院自1998年以来对35例此类病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与33例单纯西医治疗患者进行了疗效对比分析,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红军;朱康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什么是心电图?我们的心脏之所以能够进行收缩和舒张运动,是因为心肌细胞能够产生生物电,当这种生物电经人体组织传递到体表时,用心电图机把这些生物电记录下来,描记成曲线,并给予适当的解释,就是心电图.简单地说,就是用心电图机记录下心脏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电.
作者:黄宝晨;朱怡然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前,产科出血仍为孕产妇死亡的三大主要原因之一,剖宫产术中急性失血较阴道分娩者严重,多种处理方法有时不易立刻止血,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切除子宫.我院采用了宫腔填塞纱布条止血,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欣;陈敏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加大公共卫生建设力度,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各级卫生部门要设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机构,建立统一的应急指挥系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卫氏并殖吸虫病(又称肺吸虫病),是由肺吸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地方性寄生虫病,也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1].我院儿科1993年1月至2003年9月共收治肺吸虫病17例,其中首诊误诊12例(70.6%),为吸取教训,现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黄明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笔者近3年用加味生脉散治疗快速心律失常80例,与西药胺碘酮组60例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慕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颅脑损伤病人往往伤势严重,病情发展迅速,常伴有多系统衰竭,因此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护理工作的关键.脑组织严重受损的患者,由于自主咳嗽和排痰能力差,极易造成分泌物阻塞气道引发窒息,需行气管切开术.本例患者长期带管院外护理两年多,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病例介绍患者,王某,27岁.2003年5月12日因腹痛、脓血便就诊.患者四肢乏力,周身酸楚,发热恶寒,大便脓血相兼,里急后重,一日十多次.查体:体温38.1℃,脉搏98次/分,血压125/80mmHg.神志清醒,语言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颈项无抵抗,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作者:孙鸟枝;焦基洪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糖尿病(DM)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患者终身面对,因此,在疾病状态下如何保持应有的健康水平,是临床护士对DM患者健康教育指导的重要课题.目前,临床上对DM患者健康教育多以传统的卫生宣教为主,对其效果缺乏科学的评价.我们采用评定健康等级的方法对90例DM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通过一年的实践,效果满意.现将具体方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秀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夫妇同居一年有正常的性生活而没有怀孕者称为不孕症,不孕症患者占已婚夫妇的10%,由于环境的污染,性传播疾病不断增加,不孕症还呈上升趋势,其中输卵管因素引起的不孕占不孕症的20.0%~32.8%.我院于2001.11~2003.11月,在妇科门诊应用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因输卵管梗阻引起的不孕200例,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戴奎歆;柳丽;栾琳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毒蕈俗称毒蘑菇,其主要有毒成分为毒蕈碱、类阿托品样毒素、溶血毒素、肝毒素、神经毒素[1].因每种毒素的毒性和毒理作用各不相同,毒蕈中毒的症状也比较复杂,临床表现各异,重者可危及生命.我院于1999~2001年共收治毒蕈中毒14例,现将其急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慧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药品质量的安全可靠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在大力开展社区医疗保健工作中,确保乡村卫生室的药品安全至关重要.但在检查中发现,部分乡村卫生室的医务人员在药品管理中存在较多问题,给安全用药带来隐患.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虞永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右半结肠癌首发症状具有多样性,表现不典型,易造成误诊、误治.现将我院1988年6月至今收治的右半结肠癌42例中之5例误诊、误治报告如下.
作者:潘拓;王端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们自1998年3月至2003年2月,尝试对收治的25例癌症患者应用高乌甲素加地塞米松治疗癌痛,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亚;王永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病毒性肝炎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传染病,其中急性重症肝炎(以下简称急重肝)是危重的一型,临床上发病急、病情凶险、进展迅速、治疗困难、病死率高.只有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才能及早明确诊断,合理治疗,有效降低病死率.现将我院11年(1991~2002)收治的27例患者的治疗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侯继院;陈永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本文对50例氟乙酰胺重度中毒救治情况做回顾分析.氟乙酰胺是一种特效、剧毒、高残留杀虫剂(商品名鼠药,俗称药三代),我国政府早已明令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但不法商贩受利益驱动,仍在暗地里加工销售;因其起效快、作用显著,为广大农民所接受.其中毒后危害极大,病死率高,应给予高度重视.现将我院1998年至2002年收治的50例重度氟乙酰胺中毒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振华;李素清;李忠思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