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红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男20例,女28例.年龄18~65岁,平均41岁.均系口服中毒患者,服毒量50~400 ml,平均220 ml.服毒洗胃时间0.5~3小时,平均1.2小时.其中口服氧化乐果8例,乐果6例,甲胺磷10例,马拉硫磷8例,对硫磷7例,敌敌畏9例.根据有机磷中毒诊断标准,极重度6例,重度28例,中度14例.
作者:李长殿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院自1995年1月~2002年2月,在胃镜引导下对食管贲门狭窄患者70例进行了扩张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钱国全;黄俊;李汉成;郑爱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2.7胃阴不足(萎缩性胃炎)刘某,女,50岁,中日友好医院病案号529449.初诊:1991年12月2日.主诉:胃脘痛半年余.病史:近半年来胃脘阵痛发堵,口干咽痛,食后还饱,大便干.胃镜、病理示:萎缩性胃炎,胃息肉.否认肝炎、肺结核史.西医诊断:萎缩性胃炎.证属胃阴不足.
作者:陈庆平;徐蒙;王诗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血瘀暴崩是指瘀血潴留胞宫,血不循经溢于脉外,经血暴下不止,病势较急的病症.此病常见于产后,胎膜残留不下,或功能性子宫出血,瘀血潴留日久,治疗不当,久漏成崩.当时既有腹痛拒按,经血暴下不止的血瘀见症,又有正气欲脱之势.此刻标本俱急.按崩漏治疗原则,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若塞其流,有致瘀血潴流病势发展,欲破其瘀,势必造成经血暴下不止,导致正气虚脱,选方用药颇感困难.当务之急,只有扶正为先,药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为原则.如:田七、血竭、云南白药、炒蒲黄、炒荆芥之类.
作者:黄寿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产后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凡产后24小时内(一般多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达500 ml以上者,称产后出血.主要由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或残留、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其中以子宫收缩乏力多见和重要.
作者:陈淑杰;郭秀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病例介绍例1王某,男,3岁.因进食不洁食物而致恶心、呕吐不止,经乡医确诊为急性胃炎,给予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0.15,甲氧氯普胺(胃复安)10 mg肌注.于半小时后因症状未减轻来院就诊.
作者:成风韬;段祖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硝苯地平为临床常用钙拮抗剂,它具有很强的扩血管作用,开始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现已广泛应用于非血管疾病,尤其多用于血管外平滑肌痉挛性疾病的治疗.本组自1997年以来用该药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腹痛共8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淑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随着官腔镜手术的普及,处理好术后出血是提高手术质量的关键之一,在行官腔镜电切术中,采取官腔球囊导尿管置入控制或预防术后出血.
作者:夏恩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儿童用药的剂量不同于成人,每个儿童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其用药剂量亦随之改变.因此,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确定其用药剂量比成年人要困难,我们能用以下几种方法[1].
作者:吕贤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上呼吸道感染(上感)是小儿常见的疾病,据统计90%~95%由病毒引起,其中许多病毒具有感染力强、传播快、潜伏期短、发病急、病后免疫力不能持久等特点.文献报道双嘧达莫(潘生丁)在试管内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病毒的复制过程.我们对2000年3~4月间接诊的病毒性上感患儿50例单用双嘧达莫进行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仰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WHO已经将支气管哮喘列为全球重点防治疾病.据国内外调查报告显示,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对支气管哮喘本质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逐渐确定肾上腺皮质激素应作为控制哮喘气道慢性炎症的首选药物.国外报道,哮喘患者在吸入皮质激素类药物时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遵从医嘱现象.
作者:李清联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对上消化道出血病情危重者,应迅速诊断、积极治疗,抢救不当可危及生命.
作者:晁思钰;张建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多的国家,至2000年,60岁以上人口有1.3亿,占世界老龄人口的1/5.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与美国伊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合作调查了5055名上海市区55岁以上的人口,发现4.1%有痴呆,14.4%有轻度智力减退,可见,老年性痴呆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护老课题.
作者:何美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目前病死率与病因误诊率仍较高,分别约为10%与20%以上,应引起重视.
作者:晁思钰;廉以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病历介绍患者和某,男,34岁,服刑人员.4年前有左胸背部锐器伤并有胸腔引流病史.本次因不明原因发热,气短入院.x线片报告左侧大量液气胸,肺压缩、纵隔移位.
作者:刘庆祝;李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人们在生产、劳动和生活中,由于外伤、疾病、中毒、电击、淹溺、低温、高温等因素所致的心跳、呼吸骤停经常发生,常见的是心脏病急症导致的心源性猝死.心跳、呼吸骤停后,循环、呼吸也随即终结.当心跳、呼吸停止4~6分钟后脑细胞会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院外急救人员应不失时机,采取紧急急救措施,促使心跳、呼吸功能迅速复苏,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作者:沈德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在导师王忠诚院士和著名神经外科专家罗世祺教授指导下,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博士张玉琪、主任医师马振字等,采用开颅新方法--经胼胝体-透明隔间隙-穹隆间入路和经额部纵裂入路,较好地解决了儿童颅咽管瘤外科手术这一世界性医学难题,近5年来已为158名患儿进行治疗,肿瘤全切除达94%,病死率不足1%,成为目前国际该病种开颅治疗的大一组资料.他们的研究成果今年初刊登在美国权威期刊<小儿神经外科杂志>上.
作者:匡远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乡镇卫生院是具有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功能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在保障广大农民健康、保护农业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显得滞后,逐渐显露出许多弊端和问题,与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
作者:王永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