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产房管理要点

张立华;刘德秀

关键词:基层医院, 产房, 感染性疾病, 无菌条件, 条件限制, 婴儿, 管理, 场所, 产妇
摘要:产房是无菌条件要求较高的场所,如果管理不善会导致产妇和婴儿多种感染性疾病,但基层产房受到条件限制,过高的要求有时难以实现,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病人术前心理特点及护理

    在术前对病人进行恰当的心理护理,对其术后恢复有很大益处.心理护理可以调整病人对手术和麻醉的认识、态度和情绪反应,把消极因素变为积极因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配合,使手术顺利进行,并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曾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实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促进护理质量提高

    我院自1999年9月进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护士长竞争上岗,一般护士双向选择,全员合同制,分配实行内部工资制.通过经济杠杆的激励作用和加强护理管理,有效地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小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强化行业管理实行重心转移开创农村卫生工作新局面

    1认识到位、开发到位是抓好农村卫生工作的关键农村卫生工作说到底,是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保健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医疗保健及三级网底建设处在转轨断档的游离状态.

    作者:王文中;孙秀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十味龙胆花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急性支气管炎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临床以咳嗽、咳痰、喘息为主要症状,治疗不当易致肺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因此,如何在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选择有效的止咳、祛痰药物是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重要措施.我们选用西藏自治区藏药厂生产的十味龙胆花颗粒,对12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海婷;杨文卓;孙宗芝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头孢替唑钠与葡萄糖酸钙存在配伍禁忌

    患儿女,5个月.因发热5天伴抽搐3次入院.诊断:①上呼吸道感染;②低钙性抽搐.给予10%葡萄糖溶液100 ml加葡萄糖酸钙10 ml(大同市惠达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1 g/10 m1)静滴,头孢替唑钠0.4 g(天津新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 g/支)从莫菲滴管加入,5分钟后莫菲滴管及输液管内出现白色沉淀物,考虑为头孢替唑钠与葡萄糖酸钙混合后出现的沉淀.

    作者:李丽娜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解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氨茶碱致心电图异常120例临床分析

    氨茶碱能有效地改善通气及心功能而广泛用于临床,但其对心脏的副作用(特别是可引起心电紊乱),愈来愈被广大临床工作者所重视.为提高氨茶碱应用的安全性,笔者对我院120例心肺疾病应用常规剂量氨茶碱引发的心电图异常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启良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麝香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

    1临床资料治疗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45~78岁.对照组26例,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龄44~78岁.两组病人均有反复发作性眩晕,并伴有肢体、面部运动或感觉障碍,共济失调,同向偏盲,复视,眼球震颤,构音障碍,恶心呕吐,但无耳鸣、耳聋,Romberg(龙贝格)征阳性.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结合脑电地形图检查,均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低于正常.

    作者:薛忠福;闫广会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合理用药提高用药疗效

    合理用药是指医生在对疾病作出正确诊断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药理知识,密切结合病人的病情,认真细致地拟定用药方案,包括正确地选择药物、恰当地剂量、正确地给药方法,给药间隔时间、疗程及合理联合用药.合理用药的目的,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保证药物的适用安全,尽量减少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毒副作用,从而达到正确的治疗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药物层出不穷,因此,合理用药成为治疗中一个重要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因不合理用药导致病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约为10%~20%,其中5%患者因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导致死亡[1].我们医务工作者在医疗实践中有责任和义务,积极开展合理用药,逐步杜绝药物的滥用,保障人民用药安全.下面针对合理用药的几个环节,如何提高临床用药水平谈一点看法.

    作者:杜步云;刘士云;赵学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妊娠中晚期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与处理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发生率国外报道为2%~3%,国内资料在0.1%以下.妊娠早期急性阑尾炎与未孕妇女急性阑尾炎并无区别[1],妊娠中晚期急性阑尾炎由于妊娠本身逐渐引起的各种变化和子宫逐渐增大所致的阑尾位置改变,常造成诊断困难,对母婴生命构成威胁.我院1990年1月至2001年1月共收治36例妊娠中晚期急性阑尾炎,现将有关诊断与处理问题讨论如下.

    作者:王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手术治疗胃石症55例报告

    自1995年至今,我院手术治疗胃石症55例,取得了很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启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100例CT造影增强的护理体会

    临床CT检查中广泛使用含碘造影剂作增强扫描,以增加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密度差别,提高病变的显示率与诊断的准确性.一年来,笔者配合CT室进行了100例造影增强检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立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小儿急性二氧化硫气体中毒7例诊治体会

    急性二氧化硫(SO2)气体中毒在成人多为职业中毒,而在小儿尚属少见.因小儿在废品收购站附近玩耍,收废品者打碎装有SO2气体钢瓶,发生大量SO2气体泄漏,而使附近7名儿童中毒.现将其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司淑荣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乡村卫生组织是农村基层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其功能主要是为农民提供安全、方便的常见伤病诊治服务,并承担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任务.由于受不良因素的影响,村卫生所在服务中追求经济效益,出现了营利性医疗倾向,农民群众因病致贫率又呈现上升趋势.这一问题的产生与现阶段党和国家卫生政策相悖.因此,建立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模式,对巩固和发展农村卫生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戚龙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莫雷西嗪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莫雷西嗪(乙吗噻嗪)为酚噻嗪类衍生物,具有与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相类似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室性及室上性心律失常.我院自1996年10月至2001年10月试用莫雷西嗪口服治疗268例各类心律失常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关红艳;侯开环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一起以腹泻呕吐为主要症状的流感爆发流行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冬春季.在炎热的夏季,以腹泻、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流感爆发流行少有报道,现将发生这次流感爆发流行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霞;李朝宏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腹部超声讲座(8)胆道(1)

    1胆曩胆囊为一薄壁的梨形囊状器官,附着于肝脏的胆囊窝内(有系带者游离).胆囊分底、体和颈三部分.胆囊壁由外向内分别为浆膜、平滑肌及内膜(粘膜)三层结构.胆囊颈起始处的膨大部称哈氏囊,与颈相连接的为胆囊管.胆囊颈和胆囊管由于细,粘膜皱襞又呈螺旋瓣状,故是结石嵌顿的好发部位.

    作者:郁士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不孕症子宫内膜病理变化及临床意义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除了输卵管因素,卵巢、子宫因素也是不孕症常见原因之一.子宫内膜活检是临床检查卵巢功能、子宫内膜病变手段之一.自1990年元月至2001年元月我院积累了578例女性不孕症的子宫内膜活检资料及临床资料,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陈秀云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中风先兆丸的制备与疗效观察

    中风先兆丸是我院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种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以下简称TIA)的有效方剂,我们从1998年12月至2000年12月经过反复验证,疗效显著,并交制剂室制出该中药复方制剂.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爱凤;赵彦青;王伟民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新时期推进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农村卫生工作关系农民切身利益,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新时期,如何审时度势,牢牢把握机遇,全面开创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新局面,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抓农村卫生工作的一些经验和做法,提出如下思考.

    作者:罗铁辉;赵夏梁 刊期: 2002年第10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