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官兵骨折后心理状况的调查

王剑莉;李军

关键词:骨折, 焦虑, 抑郁
摘要:基层官兵在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过程中往往会发生骨折,他们对突发严重创伤的心理反应很剧烈,表现为恐惧、焦虑、抑郁、悲伤及孤独等负面情绪,并由此引发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广州市常住居民吸烟现状调查

    吸烟和被动吸烟正在从多个方面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1],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开展控烟工作[2].目前尚无广州市常住居民吸烟状况的研究资料,笔者对广州市不同职业的常住居民进行调查,以期了解广州市城乡居民吸烟、被动吸烟和戒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可行的控烟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茳;马文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成都市青羊区居民伤害2006年哨点监测资料分析

    目的 了解成都市青羊区伤害病例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伤害预防提供线索.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年在成都市青羊区哨点医院就诊的伤害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伤害患者男性多于女性(1.66∶1);平均年龄为31.70±18.88岁;发生时间有一定的集中趋势,20点为高(1 220例,8.63%);发生地点主要是家中(4 410例,31.20%)、公路/街道(3 501例,24.77%);伤害程度多为轻度(10 344例,73.11%);经诊治后多回家休养(10 532例,74.52%);以意外伤害为主(12 309例,87.09%);受伤部位的前3位分别为头部(5 140例,36.37%)、上肢(3 390例,23.98%)和下肢(2 476例,17.52%);伤害的前3位原因分别为跌倒/坠落(4 289例,30.35%)、机动车车祸(2 178例,15.41%)和钝器伤(1 955例,13.81%).结论 伤害严重影响成都市青羊区劳动力人群的健康,应加强伤害的预防控制工作.

    作者:奉雪冬;黄世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我国女性自杀问题的研究状况

    介绍了我国女性自杀的流行特征、自杀方式、自杀原因及自杀预防,并分析了目前我国女性自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展女性自杀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孙美兰;叶冬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复方血栓通颈动脉注射治疗急性脑梗塞128例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塞是中老年期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因其致残率高、治愈率低、恢复慢,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王静;龚启明;李岩松;颜永红;郭海涛;仇靖;侯磊;姜莎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半叶马尾藻多糖与5-氟尿嘧啶联合治疗对小鼠肿瘤的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半叶马尾藻多糖(SP)与5-氟尿嘧啶(5-FU)联合治疗对小鼠肿瘤的作用.方法 称重法计算SP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瘤率及q值;常规方法进行白细胞计数、分类和血红蛋白测定;用酶法测定ALT和AST;二乙酰一肟法测定BUN;HE染色法观察肿瘤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单独应用SP和5-FU的抑瘤率分别为34.2%和50.9%,而在相同条件下,联合用药组抑瘤率为72.2%,与SP和5-FU单独应用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SP与5-FU联合应用有协同抗肿瘤作用,SP可以提高肿瘤细胞对5-FU的敏感性,具有增效作用.

    作者:刘秋英;孟庆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校外青少年的艾滋病高危行为及其社会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校外青少年与艾滋病相关的高危行为及其社会影响因素,为在校外青少年中开展艾滋病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自填问卷,于2005年10月调查辽宁省鞍山市从事餐饮、娱乐、服务工作和社区无业/待业的校外青少年584人.结果 校外青少年性行为发生率为42.6%,男性(62.3%)高于女性(37.7%),其中31.6%的人很少或从不使用安全套,近一次性行为中51.2%的人未使用安全套;28.2%的调查对象曾发生过性交易.22人(3.8%)使用过摇头丸、K粉等毒品,使用过毒品者性行为、性交易发生率高于未使用过毒品者.艾滋病知识水平以及对艾滋病易感性的认知影响校外青少年安全套使用频率.结论 校外青少年存在不安全性行为、毒品使用等艾滋病高危行为,增加其对艾滋病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改善其不安全性行为.

    作者:胡虹;陈磊;常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饮酒与道路交通事故相关性研究进展

    对近年来饮酒与交通事故有关的文献进行综述,显示:饮酒后,由于酒精对人的信息接受和感知能力、反应和操作能力及自我控制和定向能力的严重损害而对人的驾驶能力有严重影响,疲劳、人格、药物、年龄、职业等因素也影响到酒精与交通事故的关系,血液酒精浓度与交通事故的发生呈正相关,驾驶员酒后驾车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

    作者:殷凯;黎明强;钟柳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伤害监视系统在促进社区安全中的作用

    伤害是世界上主要的健康问题,其后果不尽相同,与社会分层、风险暴露和感受性不同有关.为保障个人、社区健康和福利,建立的伤害监视系统在整体小区安全促进中具有重要的位置.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基层官兵骨折后心理状况的调查

    基层官兵在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过程中往往会发生骨折,他们对突发严重创伤的心理反应很剧烈,表现为恐惧、焦虑、抑郁、悲伤及孤独等负面情绪,并由此引发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

    作者:王剑莉;李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CD4细胞与艾滋病治疗免疫评价的研究

    本文基于数理统计的有关理论知识,对病例数据进行了时间序列断面的正态分布检验,对HIV浓度和CD4浓度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得出两者之间是显著负相关的结论.同时找到CD4浓度与时间的非线性拟合函数,并验证非线性回归高度显著,提出CD4细胞增长率作为艾滋病疗效的评价依据,还详细分析了疗效的预测效果问题,并分类讨论了年龄对艾滋病疗效的影响.

    作者:张景祥;徐振源;吴有炜;唐旭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汕头市与潮州市摩托车驾驶员关于头盔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比较

    目的 调查了解摩托车驾驶员对头盔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为预防和控制摩托车伤害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加油站、小学校门口以及超市停车场等摩托车集中地的摩托车驾驶员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的问卷对驾驶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驾驶员对摩托车头盔的知识有较高的认知程度,佩戴头盔的目的主要为预防或减轻头部受伤,汕头驾驶员的认知程度(78.2%)高于潮州(70.6%)(P<0.01);载客时两地60%以上的驾驶员都要求乘客佩戴头盔;在汕头市有45.1%的驾驶员觉得交警平时查得严,高于潮州市的30.6%(P<0.01).结论 摩托车驾驶员对头盔知识的认知程度较高,对佩戴方面也有较好的态度,但佩戴率低,应探讨其中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实施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李功理;李丽萍;蔡启恩;Rebecca Iver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太原地区职业人群乙、丙、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调查

    目的 研究太原地区职业人群中乙、丙、庚型肝炎病毒的隐性感染现状.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对太原地区从事公共场所工作、饮食服务工作、托幼保教工作以及职业供血等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职业人群进行HBsAg、抗-HCV、抗-HGV、ALT检测.结果 HBsAg、抗-HCV、抗-HGV的阳性率分别为3.86%(11/285)、0.70%(2/285)、2.11%(6/285),两性之间、各年龄组之间、各职业间HBsAg、抗-HCV、抗-HGV的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1例HBsAg阳性者3例ALT异常,6例抗-HGV阳性者2例ALT异常,HBsAg、抗-HGV均阳者1例,抗-HCV、抗HGV均阳者1例.结论 太原地区职业人群中存在有乙、丙、庚型肝炎病毒隐性感染,并且三者间存在有一定程度的交叉感染或重叠感染.

    作者:张贵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武汉市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伤害认知和行为调查

    伤害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儿童是伤害的高危人群,而我国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对伤害的认知程度尚未见报道.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分析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对伤害的认知现状,为我国托幼机构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向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清原县居民伤害流行病学调查

    2000年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研究显示,伤害占全球死亡的9%,占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DALY)的12%,中国是世界上伤害死亡率和DALY高的国家之一[1].

    作者:于传友;于丽娅;张希新;王丽;孙玉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香港多伤员车祸的特征分析

    在世界各地,车祸是创伤的主要原因.这种情况在香港不例外,在香港发生的车祸每年约有15 000宗,造成约18 000人伤亡(图1),其中包括约150人死亡及3 000人以上重伤.本研究的目的是收集1999~2004年这5 a车祸资料,将涉及多伤员的车祸情况加以分析,找出这类车祸的风险因素并讨论干预前景.

    作者:邝子宪;胡家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应急心理干预探讨

    大工业的发展带来的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导致的事故后果常常可以和战争相提并论[1,2],其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恐慌和应急时产生的心理危机已经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并逐渐被人们重视.

    作者:邢娟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广西某监狱一起重大流感爆发疫情分析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有甲、乙、丙3个型,其中甲型所引起的流感流行为广泛和严重.2006年7月3日~14日,百色某监狱砖厂在押犯人中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累计共304人发病,疑似为流感.

    作者:康宁;谭毅;闭福银;韦增良;江超穗;蒙理坚;江蓓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辽宁省城乡居民伤害流行特征研究

    目的 了解辽宁省城乡居民伤害发生水平与愈后特征,为伤害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基本信息.方法 采用多级抽样方法,对辽宁省3市3县18 583名居民过去1 a中的伤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伤害发生率为19.16%,标化率为18.86%,农村(22.28%)明显高于城市(15.19%).伤害类型前5位依次为锐器割刺伤(7.67%)、跌倒(3.55%)、撞击挤压伤(2.04%)、机动车交通事故(1.24%)和运动伤(1.20%),每例伤害平均失能时间为12.57 d,伤害治疗率农村高于城市,致残率城市高于农村.结论 辽宁省每年约1/5居民发生伤害,致残率为0.84%,急需开展有针对性的伤害防控工作.

    作者:那军;于传友;富增国;于全福;杨晓丽;张淑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我国医疗机构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性调查分析

    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质量直接影响着传染病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监测信息的深入分析和利用,以及早期识别传染病爆发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郭青;施小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上海市松江区公共浴室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研究

    1987年国务院颁布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以及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上海市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在此之后有较大改观,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逐步增强.

    作者:张战赛;高金莲;赵艳芳;刘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