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官兵骨折后心理状况的调查

王剑莉;李军

关键词:骨折, 焦虑, 抑郁
摘要:基层官兵在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过程中往往会发生骨折,他们对突发严重创伤的心理反应很剧烈,表现为恐惧、焦虑、抑郁、悲伤及孤独等负面情绪,并由此引发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清原县居民伤害流行病学调查

    2000年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研究显示,伤害占全球死亡的9%,占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DALY)的12%,中国是世界上伤害死亡率和DALY高的国家之一[1].

    作者:于传友;于丽娅;张希新;王丽;孙玉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校外青少年的艾滋病高危行为及其社会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校外青少年与艾滋病相关的高危行为及其社会影响因素,为在校外青少年中开展艾滋病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自填问卷,于2005年10月调查辽宁省鞍山市从事餐饮、娱乐、服务工作和社区无业/待业的校外青少年584人.结果 校外青少年性行为发生率为42.6%,男性(62.3%)高于女性(37.7%),其中31.6%的人很少或从不使用安全套,近一次性行为中51.2%的人未使用安全套;28.2%的调查对象曾发生过性交易.22人(3.8%)使用过摇头丸、K粉等毒品,使用过毒品者性行为、性交易发生率高于未使用过毒品者.艾滋病知识水平以及对艾滋病易感性的认知影响校外青少年安全套使用频率.结论 校外青少年存在不安全性行为、毒品使用等艾滋病高危行为,增加其对艾滋病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改善其不安全性行为.

    作者:胡虹;陈磊;常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香港多伤员车祸的特征分析

    在世界各地,车祸是创伤的主要原因.这种情况在香港不例外,在香港发生的车祸每年约有15 000宗,造成约18 000人伤亡(图1),其中包括约150人死亡及3 000人以上重伤.本研究的目的是收集1999~2004年这5 a车祸资料,将涉及多伤员的车祸情况加以分析,找出这类车祸的风险因素并讨论干预前景.

    作者:邝子宪;胡家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维吾尔族中学生吸烟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维吾尔族中学生吸烟状况,为在维吾尔族中学生中开展控烟干预活动提供依据.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随机进行整群抽样,在抽取的2 130名维吾尔族中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尝试吸烟率为14.18%(男生31.30%,女生2.39%),吸烟率为12.09%(男生27.24%,女生1.65%).促使吸烟的主要原因是烦恼或无聊(42.09%),吸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饮酒、父母亲吸烟、零用钱较多.戒烟的主要原因是吸烟有害健康(75.78%).男生吸烟相关知识得分低于女生、初中生得分低于高中生、吸烟者得分低于非吸烟者.75.78%的学生支持在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结论 维吾尔族中学生的吸烟率较低,有较高维护自身健康的意识,对禁烟活动持积极的态度,应针对影响维吾尔族中学生吸烟的因素开展健康教育.

    作者:何立红;冯国栋;瞿世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太原地区职业人群乙、丙、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调查

    目的 研究太原地区职业人群中乙、丙、庚型肝炎病毒的隐性感染现状.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对太原地区从事公共场所工作、饮食服务工作、托幼保教工作以及职业供血等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职业人群进行HBsAg、抗-HCV、抗-HGV、ALT检测.结果 HBsAg、抗-HCV、抗-HGV的阳性率分别为3.86%(11/285)、0.70%(2/285)、2.11%(6/285),两性之间、各年龄组之间、各职业间HBsAg、抗-HCV、抗-HGV的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1例HBsAg阳性者3例ALT异常,6例抗-HGV阳性者2例ALT异常,HBsAg、抗-HGV均阳者1例,抗-HCV、抗HGV均阳者1例.结论 太原地区职业人群中存在有乙、丙、庚型肝炎病毒隐性感染,并且三者间存在有一定程度的交叉感染或重叠感染.

    作者:张贵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广州市常住居民吸烟现状调查

    吸烟和被动吸烟正在从多个方面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1],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开展控烟工作[2].目前尚无广州市常住居民吸烟状况的研究资料,笔者对广州市不同职业的常住居民进行调查,以期了解广州市城乡居民吸烟、被动吸烟和戒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可行的控烟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茳;马文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我国医疗机构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性调查分析

    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质量直接影响着传染病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监测信息的深入分析和利用,以及早期识别传染病爆发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郭青;施小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的Meta分析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达90%以上.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代谢障碍及血管损害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聂立红;蒋亚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安徽省疟疾发病地理信息系统研究

    目的 建立疟疾发病地理信息系统模型,对疟疾发病情况进行空间分析.方法 收集1950~2005年疟疾发病资料,使用Epi Info 3.3.2软件建立数据库并拟合地理信息系统模型.结果 1970~1999年,疟疾发病率高达到12 156.42/10万,低仅为1.32/10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平均下降速度为27.01%;2000~2005年,疫情出现回升,6年间疟疾发病率平均上升速度61.91%.结论 安徽省疟疾历史上严重流行区在长江以北,重点在沿淮淮北地区;现阶段疟疾高发地区仍然徘徊在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但发病范围可能有所扩大.

    作者:刘永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辽宁省城乡居民伤害流行特征研究

    目的 了解辽宁省城乡居民伤害发生水平与愈后特征,为伤害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基本信息.方法 采用多级抽样方法,对辽宁省3市3县18 583名居民过去1 a中的伤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伤害发生率为19.16%,标化率为18.86%,农村(22.28%)明显高于城市(15.19%).伤害类型前5位依次为锐器割刺伤(7.67%)、跌倒(3.55%)、撞击挤压伤(2.04%)、机动车交通事故(1.24%)和运动伤(1.20%),每例伤害平均失能时间为12.57 d,伤害治疗率农村高于城市,致残率城市高于农村.结论 辽宁省每年约1/5居民发生伤害,致残率为0.84%,急需开展有针对性的伤害防控工作.

    作者:那军;于传友;富增国;于全福;杨晓丽;张淑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克拉玛依市2000~2004年伤害死亡与减寿分析

    伤害是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的世界性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是人类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由伤害造成的残疾及社会经济负担更为惊人[1].

    作者:陈志萍;彭元章;许德民;宋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复方血栓通颈动脉注射治疗急性脑梗塞128例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塞是中老年期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因其致残率高、治愈率低、恢复慢,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王静;龚启明;李岩松;颜永红;郭海涛;仇靖;侯磊;姜莎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疾病的疗效随访观察

    关节镜技术在临床医学上已被广泛采用,尤其在骨外科关节疾病的内部结构的认识、识别、诊断和治疗方面.从1934年首次报告采用关节镜治疗退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病开始,已形成利用关节镜技术对肩、肘、膝、踝、髋等关节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本文着重对关节镜治疗的膝关节疾病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为指导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疾病提供临床资料.

    作者:高新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院感染及其病原微生物的流行现状

    医院感染又称院内感染或医院获得性感染,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定义为:凡住院病人、陪护人员或医院工作人员因医疗、护理工作而被感染所引起的任何临床显示症状的微生物性疾病,不管受害对象在医院期间是否出现症状,均视为医院感染.

    作者:王国军;叶冬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实验室化验值正常范围标化方法探讨

    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多中心临床试验均使用中心实验室进行实验室指标的检测,可大大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1].但我国由于经费、标本储存等诸多原因,大多数临床试验实验室指标的评价不能采用国际通用的中心实验室,而代之以在每个临床单位各自的实验室进行.而各中心可能由于测试仪器、试剂以及化验值正常范围不同,以至对化验结果不能进行统一的定量评价,为终的临床试验数据分析带来了很大问题[2].

    作者:贾宣;成小如;王杨;李卫;李一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大连市10690例申请企业医保补助的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的调查

    目的 了解2004年大连市参加企业医保补助的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的检出情况及其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申请企业医保补助的高血压患者10 690人,收集其临床资料和体检结果,分析流行特征.结果 10 690名高血压患者中视网膜病变检出率为68.36%,脑卒中检出率为61.08%,糖尿病检出率为38.84%,冠心病检出率为11.72%,肾病检出率为11.61%,并发症的发生与性别及病程有关.结论 申请企业医保补助的高血压患者并发症以视网膜病和脑卒中检出率较高,提示高血压患者应重点预防视网膜病变和脑卒中的发生,为该市今后的企业医保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梅华;乔晶;高晓虹;李晓枫;任晓南;宋丹;邹飒枫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基层官兵骨折后心理状况的调查

    基层官兵在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过程中往往会发生骨折,他们对突发严重创伤的心理反应很剧烈,表现为恐惧、焦虑、抑郁、悲伤及孤独等负面情绪,并由此引发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

    作者:王剑莉;李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汕头市与潮州市摩托车驾驶员关于头盔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比较

    目的 调查了解摩托车驾驶员对头盔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为预防和控制摩托车伤害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加油站、小学校门口以及超市停车场等摩托车集中地的摩托车驾驶员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的问卷对驾驶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驾驶员对摩托车头盔的知识有较高的认知程度,佩戴头盔的目的主要为预防或减轻头部受伤,汕头驾驶员的认知程度(78.2%)高于潮州(70.6%)(P<0.01);载客时两地60%以上的驾驶员都要求乘客佩戴头盔;在汕头市有45.1%的驾驶员觉得交警平时查得严,高于潮州市的30.6%(P<0.01).结论 摩托车驾驶员对头盔知识的认知程度较高,对佩戴方面也有较好的态度,但佩戴率低,应探讨其中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实施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李功理;李丽萍;蔡启恩;Rebecca Iver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艾滋病病人自杀意念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艾滋病人自杀意念的发生率,探讨艾滋病人产生自杀意念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 选择3个艾滋病项目县中能随访到的175名艾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用自制的艾滋病人心理健康状况与相关生活经历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家庭功能量表(APGAR)、生命质量量表对目标人群进行调查.结果 过去曾有过自杀行为的有12人(占6.9%),其中有6人(50.0%)自杀的主要目的是解脱痛苦;有62人(35.4%)曾想过自杀或故意伤害自己;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生活质量和抑郁程度与是否产生自杀行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杀意念的产生与性别、配偶感染HIV的情况、家庭功能和抑郁程度因素有关.结论 艾滋病人自杀意念的产生是多种社会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改善艾滋病人抑郁程度和家庭功能状况是降低艾滋病人自杀意念率和自杀行为的一个重要途径.

    作者:吴红燕;孙业桓;张秀军;张泽坤;曹红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半叶马尾藻多糖与5-氟尿嘧啶联合治疗对小鼠肿瘤的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半叶马尾藻多糖(SP)与5-氟尿嘧啶(5-FU)联合治疗对小鼠肿瘤的作用.方法 称重法计算SP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瘤率及q值;常规方法进行白细胞计数、分类和血红蛋白测定;用酶法测定ALT和AST;二乙酰一肟法测定BUN;HE染色法观察肿瘤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单独应用SP和5-FU的抑瘤率分别为34.2%和50.9%,而在相同条件下,联合用药组抑瘤率为72.2%,与SP和5-FU单独应用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SP与5-FU联合应用有协同抗肿瘤作用,SP可以提高肿瘤细胞对5-FU的敏感性,具有增效作用.

    作者:刘秋英;孟庆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