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青;施小明
本文基于数理统计的有关理论知识,对病例数据进行了时间序列断面的正态分布检验,对HIV浓度和CD4浓度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得出两者之间是显著负相关的结论.同时找到CD4浓度与时间的非线性拟合函数,并验证非线性回归高度显著,提出CD4细胞增长率作为艾滋病疗效的评价依据,还详细分析了疗效的预测效果问题,并分类讨论了年龄对艾滋病疗效的影响.
作者:张景祥;徐振源;吴有炜;唐旭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987年国务院颁布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以及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上海市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在此之后有较大改观,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逐步增强.
作者:张战赛;高金莲;赵艳芳;刘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半叶马尾藻多糖(SP)与5-氟尿嘧啶(5-FU)联合治疗对小鼠肿瘤的作用.方法 称重法计算SP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瘤率及q值;常规方法进行白细胞计数、分类和血红蛋白测定;用酶法测定ALT和AST;二乙酰一肟法测定BUN;HE染色法观察肿瘤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单独应用SP和5-FU的抑瘤率分别为34.2%和50.9%,而在相同条件下,联合用药组抑瘤率为72.2%,与SP和5-FU单独应用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SP与5-FU联合应用有协同抗肿瘤作用,SP可以提高肿瘤细胞对5-FU的敏感性,具有增效作用.
作者:刘秋英;孟庆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2004年大连市参加企业医保补助的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的检出情况及其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申请企业医保补助的高血压患者10 690人,收集其临床资料和体检结果,分析流行特征.结果 10 690名高血压患者中视网膜病变检出率为68.36%,脑卒中检出率为61.08%,糖尿病检出率为38.84%,冠心病检出率为11.72%,肾病检出率为11.61%,并发症的发生与性别及病程有关.结论 申请企业医保补助的高血压患者并发症以视网膜病和脑卒中检出率较高,提示高血压患者应重点预防视网膜病变和脑卒中的发生,为该市今后的企业医保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梅华;乔晶;高晓虹;李晓枫;任晓南;宋丹;邹飒枫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密度的增加,交通事故、暴力事件及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愈来愈常见,自然灾害也愈来愈频发,致残的事件逐年上升,创伤已成为常常威胁人体生命的主要因素,创伤救护也已成为应急救护重要的内容之一.
作者:马可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病人恢复期抑郁情绪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并对干预措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在干预组和对照组病人入院第2天、1 w和20天进行测定.结果 两组病人的入院第2天的SDS、SAS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异无显著性;住院1 w和第20天的SDS、SAS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干预组均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脑梗死后出现焦虑、抑郁机率较高,并影响脑梗死康复期神经功能恢复,经干预后可使性神经功能恢复时间缩短和程度提高.
作者:张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性伴通知是指调查性病患者的性接触史,采用某种方法通知其性伴,使性伴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1].我国关于性伴通知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对湖北省随州市的一般人群进行调查,以了解该地区一般人群对HIV感染者的性伴通知现状、通知意愿及影响因素等.
作者:许珊丹;朱长才;曾婧;张玲;吴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摩托车已成为农村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其引起的交通事故不仅导致人员伤亡,而且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作者:张仁波;童吉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医院感染又称院内感染或医院获得性感染,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定义为:凡住院病人、陪护人员或医院工作人员因医疗、护理工作而被感染所引起的任何临床显示症状的微生物性疾病,不管受害对象在医院期间是否出现症状,均视为医院感染.
作者:王国军;叶冬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广东廉江褐云玛瑙螺和福寿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情况.方法 使用消化法对从上述地点采集的褐云玛瑙螺和福寿螺进行检查,并用检获的幼虫感染大鼠.结果 共检查褐云玛瑙螺388只,福寿螺296只,广州管圆线虫第3期幼虫的阳性率分别为24.0%和8.1%;感染度分别为1~218和1~8.从上述感染的实验大鼠中均检获到广州管圆线虫成虫.结论 广东廉江地区福寿螺存在广州管圆线虫感染,但目前褐云玛瑙螺可能在当地广州管圆线虫传播中仍起主要作用.
作者:李清丽;陈海业;陈国健;陈颖;曾丹;庞力沛;郑木如;莫沛;曾令建;全李芳;陈代雄;詹希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基层官兵在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过程中往往会发生骨折,他们对突发严重创伤的心理反应很剧烈,表现为恐惧、焦虑、抑郁、悲伤及孤独等负面情绪,并由此引发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
作者:王剑莉;李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太原地区职业人群中乙、丙、庚型肝炎病毒的隐性感染现状.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对太原地区从事公共场所工作、饮食服务工作、托幼保教工作以及职业供血等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职业人群进行HBsAg、抗-HCV、抗-HGV、ALT检测.结果 HBsAg、抗-HCV、抗-HGV的阳性率分别为3.86%(11/285)、0.70%(2/285)、2.11%(6/285),两性之间、各年龄组之间、各职业间HBsAg、抗-HCV、抗-HGV的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1例HBsAg阳性者3例ALT异常,6例抗-HGV阳性者2例ALT异常,HBsAg、抗-HGV均阳者1例,抗-HCV、抗HGV均阳者1例.结论 太原地区职业人群中存在有乙、丙、庚型肝炎病毒隐性感染,并且三者间存在有一定程度的交叉感染或重叠感染.
作者:张贵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多中心临床试验均使用中心实验室进行实验室指标的检测,可大大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1].但我国由于经费、标本储存等诸多原因,大多数临床试验实验室指标的评价不能采用国际通用的中心实验室,而代之以在每个临床单位各自的实验室进行.而各中心可能由于测试仪器、试剂以及化验值正常范围不同,以至对化验结果不能进行统一的定量评价,为终的临床试验数据分析带来了很大问题[2].
作者:贾宣;成小如;王杨;李卫;李一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2000年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研究显示,伤害占全球死亡的9%,占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DALY)的12%,中国是世界上伤害死亡率和DALY高的国家之一[1].
作者:于传友;于丽娅;张希新;王丽;孙玉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达90%以上.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代谢障碍及血管损害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聂立红;蒋亚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找出影响道路交通伤害住院患者疗效和转归的因素,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某综合医院1999~2004年间所有道路交通伤害住院患者的病案资料,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诊断分类,对近2 a部分患者进行随访核实病历资料,建立数据库,进行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结果 院前时间在10 h以内、车祸发生在城市、村镇交通区为治愈的有利因素;面部损伤不是危险性因素;酒后驾车、锐器伤、钝器伤、曾受伤害均为治愈的不利因素;钝器伤、曾受伤害、曾于半年前受伤害均为住院死亡的危险性因素.结论 道路交通伤害对城乡居民的健康危害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受伤者的生活质量,应通过制定相应的法规制度、开展健康教育等措施,防制伤害的发生.
作者:李悫;李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艾滋病人自杀意念的发生率,探讨艾滋病人产生自杀意念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 选择3个艾滋病项目县中能随访到的175名艾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用自制的艾滋病人心理健康状况与相关生活经历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家庭功能量表(APGAR)、生命质量量表对目标人群进行调查.结果 过去曾有过自杀行为的有12人(占6.9%),其中有6人(50.0%)自杀的主要目的是解脱痛苦;有62人(35.4%)曾想过自杀或故意伤害自己;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生活质量和抑郁程度与是否产生自杀行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杀意念的产生与性别、配偶感染HIV的情况、家庭功能和抑郁程度因素有关.结论 艾滋病人自杀意念的产生是多种社会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改善艾滋病人抑郁程度和家庭功能状况是降低艾滋病人自杀意念率和自杀行为的一个重要途径.
作者:吴红燕;孙业桓;张秀军;张泽坤;曹红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了解摩托车驾驶员对头盔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为预防和控制摩托车伤害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加油站、小学校门口以及超市停车场等摩托车集中地的摩托车驾驶员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的问卷对驾驶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驾驶员对摩托车头盔的知识有较高的认知程度,佩戴头盔的目的主要为预防或减轻头部受伤,汕头驾驶员的认知程度(78.2%)高于潮州(70.6%)(P<0.01);载客时两地60%以上的驾驶员都要求乘客佩戴头盔;在汕头市有45.1%的驾驶员觉得交警平时查得严,高于潮州市的30.6%(P<0.01).结论 摩托车驾驶员对头盔知识的认知程度较高,对佩戴方面也有较好的态度,但佩戴率低,应探讨其中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实施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李功理;李丽萍;蔡启恩;Rebecca Iver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质量直接影响着传染病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监测信息的深入分析和利用,以及早期识别传染病爆发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郭青;施小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校外青少年与艾滋病相关的高危行为及其社会影响因素,为在校外青少年中开展艾滋病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自填问卷,于2005年10月调查辽宁省鞍山市从事餐饮、娱乐、服务工作和社区无业/待业的校外青少年584人.结果 校外青少年性行为发生率为42.6%,男性(62.3%)高于女性(37.7%),其中31.6%的人很少或从不使用安全套,近一次性行为中51.2%的人未使用安全套;28.2%的调查对象曾发生过性交易.22人(3.8%)使用过摇头丸、K粉等毒品,使用过毒品者性行为、性交易发生率高于未使用过毒品者.艾滋病知识水平以及对艾滋病易感性的认知影响校外青少年安全套使用频率.结论 校外青少年存在不安全性行为、毒品使用等艾滋病高危行为,增加其对艾滋病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改善其不安全性行为.
作者:胡虹;陈磊;常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