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传喜;梁建华;张伟;李志群;王大虎
近年来,在各种环境因素纷繁变化和微生物自身进化的作用下,一些新病原菌陆续被发现,成为世界各地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1].2003~2005年6~8月间,徐州地区陆续发现6例由志贺氏菌变异菌型引起的幼儿、孕妇和老人腹泻,通过生化试验、噬菌体分型、动物试验和药敏分析来研究分离的6株病原菌的各种生物学特性,并对菌型变异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如下.
作者:郭惠;杨晋川;刘金芳;许静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随着危重病学的发展,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在诊治危重病人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因为收治的病人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各种侵入性检查治疗及长期使用抗生素等因素使院内感染的机会增加.因此,分析ICU院内感染的病原学资料及相关因素,对预防控制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查婷婷;徐凤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合肥市自1990年建立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监测系统以来,各项监测指标逐年提高,并达到国家AFP病例监测评价指标,未发现由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引起的麻痹病例,口服脊灰疫苗(oral poliovirus vaccine,OPV)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调查接种率、强化免疫接种率均达到90%以上,有效地保持了无脊灰状态.现对合肥市保持无脊灰状态工作进展分析如下.
作者:申树林;王晓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综合评价鼻咽癌家族史在中国南方地区鼻咽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Meta分析对国内9篇鼻咽癌家族史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 家族史危险因素单因素合并OR值为5.05,95% CI为3.49~7.32;多因素合并OR值为7.20,95% CI为4.52~11.46.结论 遗传是中国南方地区人群鼻咽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加权计算合并家族史OR值可以综合评价遗传因素的作用.
作者:肖婷婷;林汉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自1984年美国报道了首例职业获得性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后,全世界目前已有约286例相关报道,其中95例因出现血清转阳而得到证实.
作者:倪莹青;施池兰;丛远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遵循ISO/IEC17025质量体系要求,针对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新型的卫生检验网络化管理系统.方法 使用SQL Server 2000和Power Builder 9.0软件,设计和开发网络化的管理系统.结果 系统实现了检验科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业务科室的联网,主要用于检测信息、防病信息、管理信息的网络化管理.结论 系统流程标准,管理规范,操作简单,应用广泛.
作者:柯文鸿;吴英;胡荣贵;汤黎明;侯解玉;钱玉春;李莉;胡中旺;李家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广州市居民糖尿病流行特征及防治情况,为预防控制糖尿病制定政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以入户询问、医学体检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抽中家庭中≥20岁的常住户口居民.结果 6 505个被调查居民中糖尿病患病率为7.4%,标化患病率为5.5%,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上升,以≥70岁组高(17.0%);居民糖尿病知晓率为58.5%,采取控制饮食、增加体力活动或药物治疗的比例分别为49.3%、37.9%和46.9%,血糖控制率(<6.1 mmol/L)为28.2%.结论 广州市糖尿病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但居民自我防治意识薄弱,建议加强居民健康教育,通过提高糖尿病的自我防治意识,改善行为生活方式,预防控制糖尿病.
作者:潘冰莹;刘伟佳;罗不凡;杜琳;王建华;陈健;魏跃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对1994~2004年上海市几种主要机动车的道路交通事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探讨这几种车型交通事故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交通警察总队1994~2004年全市道路交通事故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2004年该市机动车保有量比1994年增加了5.42倍,达到2 015 701辆,上海市千人机动车拥有量不断上升.4种主要类型的机动车中,小型客车数量的增长速度快,平均增长达17.31%.11 a间小型客车在事故数、受伤人数两项指标上远高于其他车型,分别占总数的58.03%和42.76%.事故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的车型是大型货车.结论 应根据该市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的流行病学特点,采取综合治理,减少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作者:卢国良;鲍鲸;陈伟华;夏昭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为人类流行性疾病病因学研究提供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方法 建立涵盖相加、相乘等一系列模型通用的相对危险度模型--广义相对危险度模型,用偏差度统计量来衡量模型拟合效果并以χ2检验对模型的拟合优度进行分析,通过尺度参数λ的改变及相应偏差度的变化来选择佳模型.结果 以对舟山某流行性疾病发病资料的广义相对危险度模型分析验证该方法的科学性.当尺度参数λ等于1时,偏差度D值低,即logistic回归模型为优模型,并分析得出与该病发生相关的3大类14种危险性因素.结论 应采用正确的分析方法来研究具有复杂病因的人类流行性疾病,才可以得出科学、正确、可靠的结论.
作者:裘炯良;郑剑宁;陈坤;王建跃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电磁辐射对大鼠海马、边缘区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电磁辐射照射后不同时间大鼠海马、边缘区的超微结构.结果 电磁辐射照射后,海马、边缘区组织中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线粒体肿胀、溶酶体增多、核染色质边集;照射后即刻、1~3 h毛细血管周围间隙增大,少数血管内皮细胞肿胀,4~5 h毛细血管周围间隙部分增大,血管内皮细胞有空泡形成.结论 电磁辐射照射可损伤大鼠海马、边缘区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对毛细血管损伤的近期效应是可逆的.
作者:王琦;张元菊;张松涛;宋祖军;任东青;郭国祯;郭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广州市自进入麻疹的疫苗时代以来,在人群中逐渐形成牢固的免疫抵御屏障,麻疹的发病得到了有效控制,1989~1999年广州市发病率波动在0.45~1.22/10万间.但2000年来麻疹每年的发病率都在2.0/10万以上,局部地区疫情有所回升.本文利用广州市2001~2004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的监测数据,从人群抗体水平的角度进行分析,试图发现近年来广州市麻疹抗体的变化规律,为麻疹的控制乃至消除提供依据.
作者:傅传喜;梁建华;张伟;李志群;王大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NAH系统治疗管理方案对社区高血压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 从泰州市4个社区人群中用随机抽样法选取500名NAH方案治疗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作为干预组,并从同一社区选取500名未采用NAH方案的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两组人群的高血压相关知识和行为.结果 干预组经NAH治疗方案干预1 a后,高血压危险因素知晓率、健康生活行为形成率较对照组都得到了显著地提高;治疗率86.2%,控制率达62.4%,每月主动测血压率达86.8%.对照组1 a后知晓率无显著改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NAH治疗管理方案是可行的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社区人群开展高血压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小兰;叶东进;杨建国;张德坤;沈洪兵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常州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麻疹常规免疫接种率一直维持在95%以上,麻疹的发病率稳定在3/10万以下.从1999年开始建立麻疹监测系统,按照卫生部1997年《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试行)》[1],江苏省属于二类甲组麻疹监测省份.
作者:姚杏娟;姜维平;王亚龙;陆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广州和深圳两地的眼科医务工作者的生存质量现况.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以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对广州和深圳的311名眼科医务工作者进行调查.结果 35岁以下者在生理领域(F=5.265,P《0.01)和心理领域(F=3.191,P《0.01)的得分高于36岁以上者;工龄10 a以下者在生理领域的得分高于11 a以上工龄者(F=4.093,P《0.01).高级职称和具有博士学历者在环境领域的得分较高.结论 年龄、工龄、职称和学历都与眼科医务工作者的生存质量有关.
作者:荆春霞;王声湧;杨光;廖汝良;冯雅;张小冠;陈建良;何健波;关泽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本文对多水平统计模型的适用资料、方程表达式及MLwiN软件做一简要介绍,并用实例演示正态分布、二项分布、Poisson分布的多水平统计模型在MLwiN软件中的拟合过程.
作者:王静;叶冬青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受全球化、人类行为方式的变化以及环境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传染病已取代来自敌对国直接的军事威胁而成为国际社会及各国政府面临的严峻挑战[1],提示各国政府要重视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传染病疫情报告是法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全面、及时、准确的疫情报告是防止疫情蔓延的信息来源,是评价预防控制措施效果及探讨流行规律的重要依据[2].为了解2004年第一年实行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报告管理质量,加强东营市疫情报告工作的监督管理,提高疫情报告的及时性、敏感性及准确性,于2005年1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对医疗卫生单位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以期为卫生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报道如下.
作者:崔向东;刘翠芝;王海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机动车伤害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预防车祸,减少伤亡是全民关注的严重的社会难题之一.随着我国机动车人均拥有数量的不断上升,尤其是私家车的增多,使道路交通伤害的机会不断增加,道路交通伤害的模式在某些地区已类似于发达国家的伤害模式.美国作为发达国家的代表,在预防车祸等机动车伤害方面研究较多,积累了相对成熟的经验,特别是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设的预防服务组织运用循证医学的思想和方法总结减少机动车乘员伤害的各种干预措施,从而制订循证社区指南,对于我们在制订减少机动车乘员伤害的策略和措施方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对此加以介绍.
作者:张金太;邵守峰;周静;詹思延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为椎动脉Ⅱ段(进入颈6横突孔以后至进入颅内以前的椎动脉段)受压或刺激而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出现的症候群.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是诸型颈椎病中复杂的一型,据统计约30%的颈椎病患者属此类型.
作者:鲁光华;叶磊;赵厚睿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麻疹是传染性极强的呼吸道传染病,在使用麻疹疫苗以前,除新生儿短时期内受母传抗体保护外,人人易感;麻疹疫苗问世后尤其是麻疹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麻疹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但近年来由于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东莞市麻疹的发病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麻疹的发病情况日趋复杂.2005年1月1日~3月31日共报告包括疑似麻疹在内的麻疹病例805例,比2004年同期上升了4倍.为有效预防和加快东莞市麻疹的控制,现对该市220例新发疑似麻疹病例资料整理后作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袁焕章;朱建琼;夏宪照;毛东波;许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城市社区中老年居民血脂异常状况.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年龄在35~74岁的居民进行调查.结果 男性高甘油三酯(TG)、高总胆固醇(CHO)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检出率分别为44.87%、13.39%和28.13%,女性高TG、高CHO和低HDL-c检出率分别为36.94%、13.91%和30.15%,男性高TG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男性高TG,女性高TG、高CHO的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女性低HDL-c出现明显的低龄化趋势.体重、腰围(WC)、臀围(HC)、体质指数(BMI)、文化程度和经常饮用绿茶是男性高TG的危险因素;年龄是高CHO的危险因素,体力强度是其保护因素;经常食用豆类是低HDL-c的危险因素,年龄、文化程度和经常饮用牛奶是其保护因素.年龄、体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WC、HC、BMI、吸烟是女性高TG的危险因素,体力强度是其保护因素;年龄、SBP、DBP、HC、BMI、经常食用坚果类是高CHO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体力强度是其保护因素;年龄、SBP、DBP、WC、BMI、经常饮用牛奶、绿茶和经常食用坚果类是低HDL-c的保护因素.结论 玉林市社区中老年居民血脂异常状况严重,血脂异常应综合控制.
作者:陈理声;姚洪章;钟福华;杨成志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