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分析

张学瑞;石磊磊;王海玲

关键词:产科, 护理, 风险管理, 品管圈,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品管圈活动(QCC)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5年5月—2018年4月间入该院分娩的102例孕产妇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51例.A组给予QCC管理,B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A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9.80%,B组为29.4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孕产妇的分娩知识掌握度为94.12%,B组为80.3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08%,B组为82.3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孕产妇行QCC管理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提高孕产妇的分娩知识掌握度,具有较佳的护理价值.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信息技术在医院卫生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医院卫生管理水平日益提升,良好的信息技术将对医院发展打下扎实基础.该研究就信息技术在医院卫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实际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作者:韦冠帝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绩效管理在骨科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绩效管理在骨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研究对比分析了2016—2017年骨科绩效管理措施实施前后各100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对比实施前后基础护理、优质护理、护理文书、消毒隔离、安全管理、重症护理等方面指标合格率.结果 骨科绩效管理措施实施后各项护理质量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绩效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合格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科医疗护理中应用绩效管理措施后,科室护理质量合格率明显提高,有助于骨科整体医疗护理水平的提高.

    作者:贲越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PDCA护理管理对儿科护理质量与家长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分析PDCA护理管理对儿科护理质量与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该院儿科收治的100例患儿,采用抽签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50例,其中予以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患儿则采用PDCA护理管理模式干预,比较不同方式干预下两组患儿护理质量及家长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病房管理、健康宣教、护理操作、患儿治疗依从性、基础护理质量这5个方面得分分别为(90.08±4.20)分、(87.50±5.32)分、(51.12±6.77)分、(12.08±1.47)分、(90.93±3.52)分,对照组得分为(97.48±4.48)分、(91.28±6.95)分、(96.75±5.39)分、(18.45±1.49)分、(96.44±4.69)分,两组各项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4%,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满意度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PDCA护理管理应用于儿科护理管理不仅可以提高病房护理质量,还可以提高家庭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防止和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刘金鹏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手术室心肺脑复苏培训的改革效果探究

    目的 探讨研究手术室心肺脑复苏培训的改革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接受手术室心肺脑复苏培训的3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32名护理人员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培训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人员的医护配合默契度评分、护理人员应急能力评分、护理人员自信心评分和护理人员理论知识评分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P<0.05).结论 在对护理人员进行手术室心肺脑复苏培训的过程中,使用改革后的培训方法效果更好,更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值得进一步的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手术室器械灭菌包的编码化存放管理

    目的 科学放置手术器械包,便于快速找到器械包,减少翻包次数,避免延误手术及污染器械包.方法 选取2017年3—6月的手术室器械包配包不到位比率为对照组,尚未实施手术室器械灭菌包的编码管理存放.选取2017年7—10月的手术室器械包配包不到位比率为观察组,将手术器械包进行分类及编码,将编码和消毒器械追溯系统相结合,按编码将器械包放置于对应的器械柜和仓库里.结果 对两组灭菌包的存放效果对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秩和检验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2.033,P=0.000,P<0.05).结论 通过给器械包编码,并按编码进行放置和找包,所花的经济及人力成本极小,却有效地减少了找包的人力成本,并避免了延误手术及因翻包而引起的器械包污染的可能.

    作者:李凌芸;倪文妍;李波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品管圈活动(QCC)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5年5月—2018年4月间入该院分娩的102例孕产妇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51例.A组给予QCC管理,B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A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9.80%,B组为29.4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孕产妇的分娩知识掌握度为94.12%,B组为80.3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08%,B组为82.3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孕产妇行QCC管理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提高孕产妇的分娩知识掌握度,具有较佳的护理价值.

    作者:张学瑞;石磊磊;王海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口服药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口服药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7年1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法进行随机分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以及传统发药方式(对照组),一组采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口服药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在出院6个月末的用药依从性以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出院6个月末服药依从率明显较高,且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给予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用药管理,对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户丽艳;苏晓丽;杨丽红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昆明市不同类型中学的学生尝试吸烟影响因素比较

    目的 对比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尝试吸烟影响因素,对今后如何提高中学生认识烟草危害、拒绝烟草和全面禁烟的方法做出探索.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根据类型和教学质量结合,分别抽取昆明市某职业中学、某初级中学的二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每所学校选取2个班.结果 通过人口学特征、平均年龄、是否独生子女、出生地、和父母、师长、同伴是否吸烟多个维度了解影响中学生尝试吸烟的因素.结论 在中学健康教育中,应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和要求,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树立正确健康观念,形成健康行为,助力中学生的成长.

    作者:肖云;熊祥玲;韩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启发式GIF教学在老年护理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启发式GIF教学法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该校70名护理专科生随机分成两组,各35名,实验组采用启发式GIF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利用问卷调查满意度及考试成绩评价分析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启发式GIF教学能促进师生双向互动与发展,在实现认知目标的同时,注重情感的发展,利于人文关怀能力的提升.

    作者:徐思英;邱萍;刘丽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PDCA护理管理在新生儿PICC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DCA护理管理模式在新生儿PICC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新生儿PICC护理过程中实施PDCA管理模式,选择实施前30例(2016年8月—2017年1月)PICC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选择实施后30例(2017年7月—2018年1月)PICC新生儿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新生儿PICC并发症发生情况、PICC留置时间及PICC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PICC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PICC并发症发生率为43.3%,研究组PICC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PICC留置时间为(29.7±6.4)d,对照组PICC留置时间为(21.4±4.2)d,研究组PICC留置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PICC护理满意度为98.3%,对照组PICC护理满意度为85.0%,研究组PICC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PDCA护理管理模式能够减少新生儿PICC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青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加强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控制医院感染的规范化管理

    目的 探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方法,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方法 各项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人员培训学习;PIVAS环境清洁消毒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手卫生管理;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及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医疗废物的管理.结果 PIVAS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已进入了规范化程序,规范评估标准,每月对洁净区的空气、物表和医务人员的手进行采样监测合格率100%.结论 规范PIVAS医院感染管理措施,能有效防止医院感染.

    作者:熊吉秀;吴琼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护理分层管理模式在器械清洗质量管理中的探讨

    目的 观察护理分层管理模式在器械清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4月—2018年4月间以该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作为样本,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观察组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对比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预洗质量得分(9.52±0.10)分、清洗剂清洗(9.14±0.23)分、漂洗(9.20±0.36)分、消毒(9.77±0.11)分、润滑(9.42±0.09)分、干燥(9.35±0.45)分、护理人员分层方法满意度90%、责任划分满意度80%、评价方法满意度9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分层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器械清洗质量.

    作者:曲艳丽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社区精神康复模式对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社区精神康复模式应用于精神障碍患者康复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崇明区登记在册精神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照护;研究组60例接受阳光心园康复训练.随访6个月,运用自知力评定量表(SAUMD)、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家庭疾病负担量表(FBS)进行效果评估.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SAUMD评分为(19.19±4.7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12±4.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78,P<0.01).干预后,研究组PANSS评分为(38.14±9.6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13±14.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1,P<0.05).干预后,研究组PSP评分为(68.29±12.1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37±13.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52,P<0.01).干预后,研究组FBS评分为(20.75±7.1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29±8.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93,P<0.01).结论 社区精神康复模式应用于精神障碍患者康复工作中,有利于提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自知力,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减少个人和社会功能困难,减轻家庭负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彬;代俊;李红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新形势下急救医疗中心工会如何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单位工会组织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对于急救医疗中心而言,由于其工作繁忙、职工负担较重,因此更需要工会通过有效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来提高急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态度,从而提升急救医疗服务质量,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同时,通过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也有利于提高工会凝聚力,从而促进急救医疗中心的健康稳定发展.该文主要针对新形势下急救医疗中心工会组织如何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思考.

    作者:高欣欣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体外诊断试剂物流质量控制

    为确保体外诊断试剂在流通环节等方面符合要求,保障临床试剂的质量,该院按照GSP、《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冷链(运输、贮存)管理指南》等对医疗器械的贮存与运输环节的整体性温控进行了管理规定,规定了体外诊断试剂物流过程中的收货、验收、贮存、在库检查、发货、运输、温度监测和控制、设施设备、人员与培训、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要求,适用于采用专用设施设备,使体外诊断试剂在生产、流通与使用过程中质量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的物流过程.

    作者:许翔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长春市区无偿献血人群ELISA检测抗-TP结果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2016—2017年期间长春市区无偿献血人群ELISA检测TP抗体筛查的阳性情况和人群分布特点,为输血安全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2017年期间长春市区内该院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血清为研究样本,对结果进行分析,并调查人群的分布特点.结果 长春市近年来无偿献血者抗-TP阳性率在0.6%,基本维持稳定;工人、农民和其他职业的在阳性者职业分布达到15.00%以上,抗-TP阳性率由低到高为军人<学生<医务人员<教师<公务员<工人<农民<其他;各年龄段抗-TP阳性率由高到低为26~35岁>36~45岁>16~25岁;性别抗-TP阳性率无差别.结论 根据长春市献血人群的分布特点,选择年龄26岁以下的低危人群,并引导他们成为血液制品的主要来源,通过ELISA检测保证输血安全.

    作者:朱叶;朱妍;张程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儿科静脉留置针置管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儿科静脉留置针置管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组建品管圈并通过品管圈质量管理办法分析静脉留置针置管成功率较低的原因,分析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静脉留置针置管成功率的变化;加强留置针穿刺培训并激发圈员积极性.结果 实施改善品管圈活动前,留置针置管的成功率为43.39%,实施改善品管圈活动后,留置针置管的成功率提高到82.73%,目标达成率为145.4%,进步率为90.90%,此外,医护人员的圈员操作手法、自信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儿科静脉留置针置管成功率有显著效果,可提高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龚仕妹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患者术后护理的教学体会

    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护理的方法,并观测和记录其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8月期间在该院护士实习生16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术后护理的指导模式进行教学,比较观察两组的效果.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进行教学.结果 观察组实习生考试平均分为(91.91±3.31)分,对照组实习生考试平均分为(72.96±4.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分别7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采用术后护理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选择术后护理指导模式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帮助患者加快恢复速度,也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所以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采取术后护理是值得推广的.

    作者:翟玉辉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上提高优质护理质量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入住该院的240例普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号的奇偶性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120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研究组12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对优质护理进行改进.比较两组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后,对照组药品使用、风险处理、分级护理落实、基础操作及患者的准确识别等指标评分均低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为10.83%,护理不良情况发生率为8.33%.研究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5%,护理不良情况发生率为0.83%.对照组意外事件发生率及护理不良情况发生率均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患者对就医环境、护理技能及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均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具有很高临床应用效果,可有效提升科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曹红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青海省二级医疗机构2015—2017年抗菌药物的使用分析

    目的 分析2015—2017年青海省二级医疗机构抗菌药物采购、使用的变化情况,评价3年内该省二级医疗机构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以抗菌药物销售数据、使用频度、品种数量、DDC等指标,进行数据归纳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林可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应用广,其中庆大霉素和五水头孢唑啉钠的DDDs值位居前列;DDC值高的是注射用美罗培南,其余的抗菌药物DDC值均低于200;大多数抗菌药物用药金额与用药频度同步.结论 该省二级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何荣月;朵德龙;严英俊;祁子飞;王亚峰 刊期: 2019年第03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