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梦;李昕;周毓青;赵耐青;林金芳
目的 探讨脂肪乳预先给药对罗哌卡因致大鼠神经毒性及半数致死剂量的影响,并与传统抗惊厥药咪达唑仑及丙泊酚相比较.方法 (1)将120只(雌雄各半)SD大鼠按性别以数字随机法分为4组,即对照组(C),脂肪乳组(L),咪达唑仑组(M)和丙泊酚组(P).在腹腔注射罗哌卡因前,对照组先静脉缓推10 ml/kg生理盐水;L组先静脉缓推脂肪乳10 ml/kg;M组先静脉缓推生理盐水,剂量为10 ml/kg×体质量-应注射咪达唑仑体积,再注射咪达唑仑0.23 mg/kg;P组先静脉缓推生理盐水,剂量为10 ml/kg×体质量-应注射丙泊酚体积,再注射丙泊酚4 ml/kg,然后各组再于腹腔注射罗哌卡因44 mg/kg.以出现肢体抽搐为惊厥标准.观察其致惊厥率.并于大鼠惊厥发作时采集血液测血罗哌卡因浓度,记录从给药完毕到惊厥发作时间.(2)将100只SD雄鼠编号,用序贯法测4组罗哌卡因LD50.根据预实验结果选择各组罗哌卡因的剂量范围,按等比例0.85分为6个剂量亚组,各组预先给药方法和剂量同(1).结果 对照组惊厥率为43.3%,LD50(C)=64.39 mg/kg,致惊厥时平均血罗哌卡因浓度为(1.65±0.30) μg/kg;脂肪乳组惊厥率为70.0%,LD50(L) =55.45mg/kg,平均血药浓度为(3.45±0.26)μg/kg;咪达唑仑组惊厥率为0%,LD50(M)=88.40 mg/kg;丙泊酚惊厥率组为13.3%,LD50(P) =90.20 mg/kg,平均血药浓度为1.73 ±0.14 μg/kg.与对照组比,脂肪乳组惊厥率升高,半数致死量降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咪达唑仑组与丙泊酚组惊厥率降低,LD50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乳组的血药浓度高,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丙泊酚组血药浓度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895).各组大鼠出现惊厥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与丙泊酚有神经毒性预防作用,并能提高罗哌卡因半数致死剂量.脂肪乳加重了罗哌卡因神经毒性并且降低其半数致死剂量.预先给予脂肪乳预防局部麻醉药物中毒反应有潜在风险.
作者:吕小兰;万福红;左云霞 刊期: 2012年第33期
膝关节后外侧复合体(PLC,posteriorlateral complex),又称后外侧角(PLC,posteriorlateral corner),临床损伤并不常见,很少单独发生,常伴有前、后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osterior erueiate ligament,ACL/PCL)的撕裂[1]、胫骨平台骨折[2]、股骨附丽点撕脱性骨折[3-4]以及骨挫伤等[5].其损伤后可造成膝内翻、胫骨外旋和膝关节反屈畸形,如若得不到恰当的治疗,将导致膝关节不稳定及其他韧带手术重建失败[6-7],甚至由于持续的失稳和继发的关节软骨退变导致慢性伤残.因此,PLC损伤后的治疗对膝关节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作者:张东亮;刘军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慢性氟中毒大鼠脊髓血脑屏障损伤及其机制,并观察脱氟后脊髓血脑屏障损害的恢复情况.方法 120只Wistar大鼠驯养1周后随机分为2组,高氟组:30只,饮氟化水(200 mg/L);高氟对照组:30只,饮蒸馏水,脱氟组:30只,先饮氟化水,12周后改为蒸馏水,脱氟对照组:30只,饮蒸馏水.分别于4、8、12周用不锈钢代谢笼收集24 h尿液并取测定四组动物尿氟含量,于16、20、24周用同样方法测定脱氟组和脱氟对照组尿氟含量.12周后,将高氟组动物和高氟对照组动物处死,脱氟组动物改饮蒸馏水,24周时将脱氟组及脱氟对照组动物处死,所有动物取颈脊髓置戊二醛固定,备电镜观察.取上胸髓置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取下胸髓行免疫印迹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含量.并应用Evans blue法进行血脑屏障破坏的定量分析.结果 电镜结果发现高氟组及脱氟组动物脊髓星形胶质细胞足突水肿,而脱氟组动物脊髓上述情况无明显恢复;与高氟对照组相比,高氟组动物脊髓EB含量有明显增加,(29.2 ±0.1)mg/L比(0.7±0.1) mg/L,P<0.01.脱氟组EB含量较脱氟对照组明显升高,与高氟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2 ±0.1)mg/L比(28.9 ±0.2)mg/L,P>0.01.高氟组动物脊髓组织中MMP-9与高氟对照组比较表达明显升高,脱氟组脊髓组织中MMP-9表达与脱氟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与高氟组相近.结论 慢性氟中毒可导致MMP-9高表达,造成脊髓血脑屏障损害,脱氟后短时间内未能恢复.
作者:申庆丰;李辉南;徐天同;夏英鹏 刊期: 2012年第33期
脑胶质瘤,特别是恶性脑胶质瘤,危害大,治疗效果不理想,文献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Ⅳ级胶质瘤5年的生存率仅为9.8%[1].近来,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愈来愈得到重视.本文通过评价个体化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等治疗手段的效果,来评论建立和发展脑胶质瘤综合性治疗体系的重要意义.
作者:姚瑜;秦智勇;毛颖;周良辅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PM/DM)-合并肺间质病变ILD的临床特点、预测指标和预后不良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2001年8月至2011年8月244例PM/DM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PM/DM-ILD的临床特点、预测指标和预后不良影响因素.结果 PM/DM-ILD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干咳、活动时胸闷气促、下肺Velcro啰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肌病皮肌炎(ADM)、关节痛/关节炎、发热、Gottron征可作为PM/DM患者出现ILD的预测指标,Fisher精确检验显示抗Jo-1抗体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ADM、类Hamman-Rich综合征型ILD是PM/DM-ILD患者严重的预后不良因素.早期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是PM/DM-ILD的保护因素.结论 ADM、关节痛/关节炎、发热、Gottron征、抗Jo-1抗体阳性可能是炎性肌病ILD的预测指标;ADM、类Hamman-Rich综合征型ILD是提示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可改善PM/DM-ILD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然;李向培;厉小梅;汪国生;钱龙;陶金辉;马艳;张宏 刊期: 2012年第33期
一、前言《中国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胶质瘤诊断和治疗共识》[1](以下简称共识)于2009年10月公布以来,深受欢迎.为满足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和患者之需要,2011年9月《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编写组经协商,将共识增加了一些内容后更名为指南.增加的内容为:毛细胞型星形胶质瘤、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节细胞瘤、节细胞胶质瘤、世界卫生组织(WHO)Ⅱ级胶质瘤(如弥漫性星形胶质瘤、少突胶质瘤和室管膜瘤等)、WHOⅢ及Ⅳ级中的脑胶质瘤病、髓母细胞瘤和幕上神经外胚叶瘤等.指南的编写者除了神经外科专家外,还增加了神经病理学、神经影像学和康复方面的专家.指南的编写仍保持共识编写时的程序:(1)多学科专家提出指南要解决的问题和范畴.
作者:《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编写组 刊期: 2012年第33期
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因鼻咽癌放疗术后2年,口鼻腔出血3d于2011年3月8日5时人住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入院时病情危重.患者2年前体检发现鼻咽癌,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放射治疗2次(放疗剂量不详),治疗结束后出院,出院后一般情况尚可,有轻度张口受限.半年前出现右侧耳部疼痛,鼻腔时有少量出血,口腔出现溃疡,在广西医科大学病理科行鼻咽部及口腔溃疡活组织检查,病理提示未见鼻咽癌复发,遂回当地继续正常生活,但擤鼻时鼻部时有少量出血,并伴有呛咳.
作者:刘全;黄河清;陆建吾;李学东;陈家康;黄志伟;李玲波;侯培勇;刘欢;梁云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经皮双向半切跟腱延长治疗跟腱挛缩症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5月至2011年11月,对59例跟腱挛缩症患者行经皮双向半切跟腱延长,其中男36例,女23例;平均年龄38.2岁;伴有足内翻42例,足外翻6例.手术分别于跟腱内外侧不同平面做两个约0.5cm纵行切口,经皮跟腱表面钝性分离,在跟腱内外侧分别切断跟腱,依据足内外翻畸形决定跟腱切断的平面,逐渐手法矫正背伸踝关节至30.,石膏托固定6周.术后随访跟腱的力量、踝背伸活动度;采用Hannover跟腱评分评分表进行功能评估.结果 52例患者获得随访,7例失访,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16.5个月.48例内外翻畸形均得到有效矫正,50例患足跟着地背伸踝关节时跟腱力量较健侧无明显差异,2例较患侧相对较弱.终末随访时所有病例踝关节背伸活动度从术前(2.8±0.3).增加至术后(28.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Hannover跟腱评分为(82.6±4.2)分,与术前(68.5±3.5)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44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4.2%.结论 经皮双向半切延长术是治疗跟腱挛缩症的有效方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作者:谢美明;唐康来;邓银栓;李辉;陶旭;谭晓康;周兵华;许建中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超声对早期乳腺癌微钙化的检测作用及其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卫生部北京医院2005年9月至2011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早期乳腺癌165例患者178个病灶,其中原位癌和微浸润癌32例39个病灶(Ⅰ组),TMN分期Ⅰ期浸润性乳腺癌133例139个病灶(Ⅱ组),均经超声检查并记录病灶有无微钙化,分析超声检测早期乳腺癌微钙化敏感性及其与其病理类型和分化级别相关性.结果 超声对早期乳腺癌微钙化检测敏感性为81.6%,Ⅰ、Ⅱ组间微钙化的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7);Ⅱ组早期乳腺癌微钙化在不同病理类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病灶微钙化与病理分化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Ⅰ组:P=0.202,Ⅱ组:P=0.415);Ⅰ组超声表现为实性肿块病灶的微钙化与其病理分化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 超声对早期乳腺癌微钙化的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诊断价值,超声对早期乳腺癌微钙化的检测与其病理分化关系不密切.
作者:韩秀婕;任俊红;马娜;谭庆婷;王思宇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了解育龄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卵巢超声影像学特征.方法 PCOS患者为2004年6月至2009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门诊就诊者,年龄18 ~ 35岁,共396例,其中肥胖型(OB-PCOS组)153例、非肥胖型(NOB-PCOS组)241例.另选择635例月经正常的18~35岁育龄期女性为对照组,其中肥胖(OB-CON组)72例,非肥胖(NOB-CON组)563例.研究手段采用问卷调查月经史,经阴道或直肠二维超声测定卵巢的卵泡数(FN)和卵巢体积(OV);并对进行临床体征评分及内分泌、代谢指标测定.结果 (1)对照组卵巢FN和OV的95%位点值为生理高限值分别是10个和9.5 ml.(2) PCOS患者卵巢体积和卵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90.4%的患者符合OV>9.5 ml和(或)FN≥10个,其中只有66.9%的育龄期PCOS患者卵巢超声影像多囊性改变符合鹿特丹共识的诊断标准.结论 育龄期PCOS患者的卵巢超声影像学特征为卵巢体积增大和卵泡数目增多;本研究初步提出适合我国育龄期PCOS患者卵巢超声影像学诊断界定值.
作者:谢梦;李昕;周毓青;赵耐青;林金芳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经鼻腔给药对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OP)中毒大鼠急性脑损伤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SD大鼠OP中毒模型,常规治疗后进行症状学评分,将评分在2~3分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阳性对照组和经鼻给予NGF组(n=6),另设正常对照组(n=6)在相应时间点给予生理盐水.中毒24 h后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纹状体区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的情况,并测定纹状体区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丙二醛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结果 HE染色发现经鼻给予NGF可以减轻中毒后大鼠纹状体区神经细胞坏死程度.同时中毒后,经鼻给予NGF组和生理盐水组大鼠纹状体区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均有明显下降[(0.46±0.11)比(0.35±0.09) U/mg prot],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经鼻给予生理盐水组相比,NGF鼻腔给药的大鼠纹状体区丙二醛含量降低了25.14%[(4.0±0.9)比(5.4±1.3)nmol/mg prot],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增高了15.73%[(52.8±2.8)比(45.6±4.9)mg/g prot],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GF经鼻腔给药可以减轻由OP中毒后大鼠纹状体区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对抗自由基损伤及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作者:樊新颖;李芸;马敏敏;郭芮兵;徐格林;刘新峰;朱武生 刊期: 2012年第33期
临床上常口服尼莫地平片来预防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的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此外,镁剂也是常用的神经保护剂.荷兰乌德勒支大学医学中心的Dorhout Mees SM教授领导的团队对镁剂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保护应用做了3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发表在2012年7月7日《柳叶刀》杂志上(Lancet,2012,380:44-49)该试验入组了2004年4月至2011年9月8个医学中心(包括荷兰6个中心,苏格兰1个中心和智利1个中心)的SAH成人患者1204例.606例被随机分到硫酸镁治疗组(试验组),对照组为597例,1例因试验包装上的随机号码丢失而没有纳入统计学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后4d内,分别给试验组患者每日静脉应用硫酸镁64 mmol/L,对照组予安慰剂应用.SAH后静脉应用镁剂或安慰剂共20 d(或出院、死亡),每2天监测1次肾功能.并且允许SAH患者接受360 mg/d尼莫地平片的口服治疗,必要的卧床休息以及动脉瘤的夹闭治疗.
作者:陈晨;柳青;张小冬 刊期: 2012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