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护士在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中的作用

陈群;陈崇平;张芳芳

关键词:社区护士, 签约式, 家庭医生制服务, 作用
摘要:目的 在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中,社区护士应该早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服务能力,更好地为社区居民开展契约式家庭医生服务.方法 全面了解社区护士在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规范,掌握社区护士在家庭医生服务中的职责和任务,了解社区护士在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中的作用,有针对性地提高业务和服务能力.结果 切实做到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不流于形式,真正做到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社区卫生服务.结论 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是社区护士工作的一项新挑战,社区护士在家庭医生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社区护士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卫生需求,为更多的居民提供连续、便捷、优质的社区卫生服务.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提高颈椎病带教实践性与实用性的有效路径探析

    颈椎病带教教师在实习带教中要切实注重对该病的讲解,让同学们完备的了解该病的相关知识,同时,要加强和临床的有效联系,以锻炼其具体操作能力.要提高颈椎病带教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应当重视对于患者体格检查的带教工作,加强鉴别疾病带教中的分类和细节教学.提高颈椎病实习带教实践效果的有效路径是在临床中取得明显治疗效果的适合疗法介绍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带教思路,从实践性、实用性出发,加强检查、影像诊断分析,真正以科学方法提升医学生的实际带教效果.

    作者:宋永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结核病医院的感染预防及其控制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结核病医院的感染预防及其控制效果.方法 该次选取结核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4年11月—2016年10月,分为观察组(实施强化护理管理)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措施)40例;并对80例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胃肠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软组织感染、切口感染)进行观察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医院感染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50%(呼吸道感染1例),对照组25.00%(胃肠道感染1例、泌尿系统感染2例、呼吸道感染3例、皮肤感染2例、软组织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结论 结核病医院感染预防中实施强化护理管理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不仅可以降低感染发生率,并且还能保证患者就医安全,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滕兆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精细化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索精细化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选择急诊科120例患者,随机分组(60例每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精细化管理和常规管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总时间(35.41±2.86)min、接诊时间(1.58±0.43)min、服务态度评分(95.36±2.44)分、护理操作评分(96.82±1.16)分、死亡率(0.00%)、意外事件发生率(1.67%)、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6.67%)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诊科人员实施精细化管理,能够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高永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急诊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急救护理为急救医学体系中重要构成部分,其中急救中的相关护理人员为工作中重要力量支持.急诊科为各医院第一线中前哨,为对危重患者实施抢救的关键阵地,在实施救治的过程,护理整体质量对疾病救治效果、患者生命安全存在直接的重要性影响,因此护理管理方面的工作尤为重要.但急诊护理中现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故该文对急诊护理管理实施过程中的现存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王文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改良抛锚式教学法在规培护士急诊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改良抛锚式教学法的建立及在规培护士急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9月转轮至该院急救中心的规培护士50名为对照组,另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9月转轮至该院急救中心的规培护士50名为观察组.两组护士均参与日常护理操作,对照组采用一对一培训带教,观察组则根据专家咨询法所建立的改良抛锚式规培护士带教模式进行培训.分别比较两组出科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临床适应状况,问题解决能力情况.结果 观察组出科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分别为(82.54±4.59)分、(96.75±2.14)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78±5.32)分、(92.85±2.45)分.观察组护士临床适应良好人数占比为82.00%(41/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0%(32/50),而中重度适应不良人数占比为0.00%(0/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00%(4/50).观察组护士正性问题、理性问题评分分别为(4.15±0.44)分、(4.09±0.4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4±0.41)分、(3.28±0.43)分,而负性问题、冲动/疏忽分隔、回避分隔评分分别为(1.33±0.24)分、(1.27±0.25)分、(1.14±0.21)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0.27)分、(1.86±0.29)分、(1.90±0.33)分.结论 改良抛锚式教学法在规培护士急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护士临床适应状况,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作者:蔡新妤;林春梅;曹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柔性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儿科采用柔性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该次调查特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该院儿科收治的62例患儿,以及该科室护理人员作为该次调查对象,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在该次调查中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给予对照组患儿,而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联合柔性化护理管理模式给予观察组,分别观察查两组患儿在接受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后患儿家长对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发生不良事件、接收到投诉次数和科室负责人对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和业务考核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长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百分比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接受投诉率百分比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及科室负责人对护理人员的业务考核和护理质量评价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儿科护理管理单纯实施常规护理无法适应现有的患儿和家长的要求,患儿家长对临床护理满意度较低,而在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后发现柔性化护理可较好提高患儿家长对临床护理满意度,且降低护理人员发生不良事件和投诉率,同时对于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和护理质量有较好帮助.

    作者:易昕烨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市售熟肉制品微生物学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市售熟肉制品微生物学检验结果.方法 2013年4—10月,以普通消费者身份购买熟肉制品50份,在市区抽检熟肉制品102份,按国家标准GB/T4789.17进行检验.结果 监测总体合格率为60.53%,监督样品检测合格率为61.76%;监测样品检测合格率为58.00%;酒店检测合格率为63.08%,快餐店检测合格率为75.86%,职工食堂检测合格率为66.67%,流动摊点检测合格率46.94%,监测和监督样品以及不同类型餐饮场所检测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辖区熟肉制品微生物学检测合格率处于较低水平,应切实加强熟食制品管理力度.

    作者:张玉凤;王頔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FTIR法用于药品微生物洁净室环境菌库的建立

    目的 FTIR法用于药品微生物洁净室环境菌的研究,建立药品微生物洁净室环境菌FTIR光谱库,以快速判断药品检出菌是否为环境菌污染,为药品无菌检查一次检出提供了准确性保证,同时对药品微生物洁净室实现动态监控.方法 用FTIR对洁净室采集的环境菌进行光谱采集,选取特征区3000~2800,1500~1800,1200~900 cm与指纹区3个典型分析谱区,并在此基础上应用聚类分析.结果 利用FTIR获得了分别率高、重现性好的红外光谱图,在基线校正和归一化处理后的聚类分析结果,能使所有洁净室采集的环境菌得到归类,并建立本实验室洁净室环境菌库.结论 FTIR法用于药品微生物洁净室环境菌库的建立,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

    作者:周爽;钱文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浅析药学学科中的信息化教育策略

    在药学学科教学中,由于学科特性,传统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较为枯燥,难以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沉闷.而在药学学科教学中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升信息化教育水平,可以将沉闷的专业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提升教学成效.该文从药学信息化角度着手分析,优化课程设置,创新药学课程内容,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作者:焦艳;李喆;谢世静;吴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细节管理对消毒供应室的灭菌消毒的作用

    该文通过对细节管理的有效分析方法,提出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合理应用,并有针对性地给出细节管理实施对消毒供应室灭菌消毒的有效作用.对消毒灭菌室相关护理人员的细节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消毒灭菌质量,减少患者病情感染情况的发生,促进医院的长期稳定发展.

    作者:庄坤龙;柴淑梅;赵迎春;金南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外科护理的风险因素及防范策略分析

    外科收治的患者一般病情严重且相对较急,导致外科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与复杂性.该文分析了外科护理的主要风险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完善术后护理工作流程,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等策略.

    作者:张爱芳;洪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安全文化理念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安全文化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3月,选取该院护士110名分组原则以抽签法为主,分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予以常规管理,观察组予以安全文化理念管理.比较安全文化知晓率、患者满意度、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安全文化知晓率、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较高;与对照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较低,优势突出(P<0.05).结论 安全文化理念可有效提高妇产科护士的安全文化知识知晓程度,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值得借鉴.

    作者:刘玉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持续护理质量管理在内分泌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讨论持续质量改进在内分泌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1—12月共计100例内分泌治疗患者,使用完全随机的方式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内分泌科的护理质量.组织该院医护人员建立内分泌科护理技术小组,并且依据近期医院的持续质量目标,明确各个分工,制定、改进各项内分泌科管理措施,并组织实施,可成立分级管理,进一步提升该院的内分泌科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士的护理成绩考核等相关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在内分泌科建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提升了内分泌科护理的质量及其安全性.

    作者:王德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南京市福利机构失依儿童营养现状

    目的 揭示南京市福利机构失依儿童营养现状,制定干预措施.福利机构发育轨迹疾病,部门,养育方式和时间的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方法 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该院整群抽样得554人,评价参照2006年WHO《儿童生长标准》,统计分析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结果 失依儿童营养不良率高.不同疾病种类对失依儿童的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有影响.集中供养的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均高于家庭寄养.在院时长24~60个月的低体重率低于3~6个月.结论 南京市福利机构失依儿童营养现状差,且不同疾病,养育方式和在院时长存在差异,需联合政府社会进一步完善养、治、教、康一体化的服务模式.

    作者:强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论如何加强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及监督

    在对当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整体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及监督工作的整体水平为目的,提出了对应的固定资产管理策略和建议,为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和质量,保证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林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基层中药房管理模式与药品质量关系探讨

    目的 针对基层中药房管理采用新型管理模式效果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中成药房两年来采用不同模式管理取得效果,按照不同时间分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6年1月传统管理)和观察组(2016年1月—2017年1月,新型管理模式).通过不同管理方式,对比医院中药房药品管理中等众多环节改善情况.结果 管理制度经过改进,观察组药品不良发生率为4.39%,显著低于对照组22.64%,观察组工作人员出错率1.68%低于对照组1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基层中药房管理采用新型管理模式,药品质量、工作效率均显著提高,该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于莲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冷藏药品的管理现状对策分析

    目的 探讨研究医院目前在冷藏药品的管理现状,结合实例找出存在的相关问题,并进行相应对策分析.方法 选取该院神经科和精神科的冷藏药品作为观察对象,从2015年6月—2017年5月进行为期两年的观察,通过对目前该院在冷藏药品的管理现状和出现的冷藏药品管理问题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并比较采取对策前后药品出现不良现象和失效药品的数量.结果 经在采取相应冷藏药品管理对策前共出现药品不良现象188例,药品由于未按保存条件保存致使过期失效的共481支,在实施相关对策后,药品不良现象出现61例,药品由于未按保存条件保存致使过期失效的共255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医院在冷藏药品管理方面有许多不足,应根据具体原因制定相应措施来完善对冷藏药品的管理,从而减少药品出现不良现象的几率,减少因未按保存条件保存致使过期失效的药品数量.

    作者:刘惠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颅脑外伤患者瞳孔测量准确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颅脑外伤患者瞳孔测量准确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明确品管圈活动在颅脑外伤患者治疗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该院神经外科从2016年1月开始开展品管圈活动,组建品管圈,成员共12名,观察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瞳孔测量准确率和护理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和活动开展后瞳孔测量准确率分别是78.57%和96.43%,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开展后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活动开展前护理质量评分,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颅脑外伤患者来说,开展品管圈活动作用巨大,有利于提高瞳孔测量准确率及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柏萍;刘荣华;张琴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综合防控措施在社区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体会

    目的 探讨采用综合防控措施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病(P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体会.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该社区的300例PH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50例给予社区综合防控措施,对照组150例给予一般社区管理措施;观察和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分析防控体会.结果 两组在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率、药物不良反应率、住院频率和心血管事件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PH患者采用综合性防控措施,能显著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疾病预后,是一种较好的社区慢性病管理措施.

    作者:王兆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药剂科管理对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影响

    目的 探究药剂科管理在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意义.方法 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该院未行药剂科管理的226例患者抗菌药物处方作为参照组,并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行药剂科管理后234例(患者)抗菌药物处方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抗菌药物费用和门诊费用情况展开分析对比.结果 实验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优于参照组,各项费用均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药剂科管理应用在医院抗菌药物使用中有利于保障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单庆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