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高颈椎病带教实践性与实用性的有效路径探析

宋永光

关键词:颈椎病, 临床带教, 神经内科, 实习带教
摘要:颈椎病带教教师在实习带教中要切实注重对该病的讲解,让同学们完备的了解该病的相关知识,同时,要加强和临床的有效联系,以锻炼其具体操作能力.要提高颈椎病带教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应当重视对于患者体格检查的带教工作,加强鉴别疾病带教中的分类和细节教学.提高颈椎病实习带教实践效果的有效路径是在临床中取得明显治疗效果的适合疗法介绍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带教思路,从实践性、实用性出发,加强检查、影像诊断分析,真正以科学方法提升医学生的实际带教效果.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抽取的120例接受手术的患者资料,均行人性化管理理念,将实施前患者设为对照组(120例),将实施后患者设为研究组(120例),研究两组应用影响.结果 SAS测评得分,研究组是(26.67±2.13)分,对照组(45.21±3.25)分,对照组分高(P<0.05);护理质量中药物管理两组比,对照组是(75.36±3.13)分,研究组(96.31±3.32)分,研究组分高(P<0.05);满意度,对照组是73.33%(88/120),研究组98.33%(118/120),研究组满意度高(P<0.05).结论 人性化管理理念应用于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中,患者负面情绪少,护理质量提升快.

    作者:王兵东;王瑞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提高脑血管病临床见习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研究

    临床见习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医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增强其辨别问题、处置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进行的临床实习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在脑血管病整个见习阶段,掌握临床相关技能和语言交流的技巧、熟悉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的有效手段与统一流程、以及拓宽临床思维、有利于今后的临床工作.提高脑血管病见习带教教学质量的重点是制订统一而全面的临床见习教学详细计划,统一临床见习带教的科学流程.脑血管病专业临床见习教学的主要措施是增强医学生交流能力与问诊能力,指导医学生进行病例汇报以及诊疗讨论.持续增强与患者的交流能力、以及相关的各项技能,有利于改善临床教学质量,从而为后续开展临床实习打下牢固的根基.

    作者:刘大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镇江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收费管理的体会

    介绍院前急救模式,以镇江市急救中心为实例,指出收费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院前急救收费管理的难点;总结了在加强急救收费管理方面的举措:如提高急救收费人员素质,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加强委托医院收款的管理,采取新的支付方式收费等;并对今后工作进行思考,提出相关措施:如采用收费软件系统,使用移动打印机终端等信息化系统技术,以及进一度与医院加强托收协议等.希望能给其他急救中心提供借鉴.

    作者:华墨;陈桂香;仲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PDCA循环管理法在门诊采血室预防院内交叉感染、提高服务质量中的效果

    目的 探究门诊采血室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预防交叉感染与服务质量提高的意义.方法 该研究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将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到门诊采血室服务流程中,并与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前作对比,了解PDCA管理法对预防交叉感染以及提高服务质量的效果.结果 PDCA循环应用后,穿刺成功率与满意度明显提高,采血等候时间与采血人员手表面菌落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采血室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对提高服务质量亦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丹;孙季;张娜;赵彦红;赵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中的难点及对策探讨

    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公共场所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人们的主要活动区域.公共场所是为人们的生活和活动提供更多空间的重要区域,由于我国的人口比较多,所以公共场所的人群相对比较密集,密集的人群在其中进行活动和娱乐,这种情况下如果某些工作做的不到位就会产生严重的问题.在公共场所的管理中,公共卫生的监管工作是十分重要也十分困难的.公共场所中人群的密集度使得在公共场所中进行卫生监督十分困难,存在很多的问题,所以该文就针对公共场所中的卫生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张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社区护士在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中的作用

    目的 在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中,社区护士应该早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服务能力,更好地为社区居民开展契约式家庭医生服务.方法 全面了解社区护士在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规范,掌握社区护士在家庭医生服务中的职责和任务,了解社区护士在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中的作用,有针对性地提高业务和服务能力.结果 切实做到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不流于形式,真正做到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社区卫生服务.结论 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是社区护士工作的一项新挑战,社区护士在家庭医生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社区护士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卫生需求,为更多的居民提供连续、便捷、优质的社区卫生服务.

    作者:陈群;陈崇平;张芳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应用PDCA循环管理提高护士手消液洗手依从率的研究分析

    目的 提高护士手消液洗手依从率.方法 开展品管圈活动,从2017年1—7月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护士手消液洗手依从率,对比PDCA循环管理前后护士手消液洗手依从率.结果 活动前护士手消液洗手依从率平均为29.52%,活动后护士手消液洗手依从率为60.00%.结论 应用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提高护士手消液洗手依从率.

    作者:金红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电子叫号技术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电子叫号技术的应用为人们方便快捷的进行治疗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而电子叫号技术,从根本上治理传统排队引起的混乱、拥挤等问题.该文通过对电子叫号技术的结构组成和功能结构进行分析,并提出其在医院信息系统中应用的措施,以对促进电子叫号技术在资源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提高患者的就医效率.

    作者:孙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新医改政策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目的 探讨新医改政策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该研究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金堂医院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规范性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新医改政策带来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实施新医改后,药品收入占医院收入逐年下降,医院职工待遇明显提高.结论 新医改政策的实施,给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带来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和挑战,医院必须加强财务系统的管理,更快适应新医改形势,切实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行和经济效益.

    作者:张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提高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效果的研究

    目的 探讨提高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方法,为提高高校实验教学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2016级免疫学专业的2个班级随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照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模式进行实验教学,观察组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采用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实验课的学习效果.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免疫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满意率分别为98.12%和8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在免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免疫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免疫学实践课的教学效果,有助于促进教学改革,值得在高效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朱妍;刘悦琤;张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晨间护理质量评分管理模式对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实际影响

    目的 分析晨间护理质量评分管理模式对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实际影响.方法 以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给予晨间护理,观察组在晨间护理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评分细则,收集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由患者、护士长、护士自身进行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晨间护理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3%,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6.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晨间护理合格率为96.7%,对照组的晨间护理合格率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晨间护理质量评分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护理的满意度,保障晨间护理的质量,值得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于湘;岳春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颅脑外伤患者瞳孔测量准确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颅脑外伤患者瞳孔测量准确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明确品管圈活动在颅脑外伤患者治疗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该院神经外科从2016年1月开始开展品管圈活动,组建品管圈,成员共12名,观察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瞳孔测量准确率和护理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和活动开展后瞳孔测量准确率分别是78.57%和96.43%,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开展后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活动开展前护理质量评分,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颅脑外伤患者来说,开展品管圈活动作用巨大,有利于提高瞳孔测量准确率及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柏萍;刘荣华;张琴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应用DDD分析某院住院患者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

    目的 了解该院住院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用药合理性及使用特点,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1—12月计算各类抗高血压药物的DDDs(用药频度)、DUI(药物利用指数)及DDDc(限定日费用),并通过各药DDDs排序(A)和年销售总金额排序(B),计算出B/A.结果 DDDs高的是美托洛尔缓释片;非洛地平缓释片DUI>1,存在某些难治性高血压的患者日用药剂量大于DDD的情况;培哚普利DDDc高,B/A为1;联合用药中以二联用药(ACEI/ARB+β-RB)所占比例高.结论 该院抗高血压药的使用基本合理,符合各类指南的要求.

    作者:董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在肾内科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的价值分析

    目的 综合性分析肾内科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吉林大学第二医院2014—2017年几年期间对100例肾内科患者的相关肾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其进行综合分析记录,并且需要从根本上强化护理人员培训教育力度以及风险知识教育力度,完成医患之间良好关系的构建,并且实施有效的细化护理管理流程等.对比之前的风险管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分析其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程度,同时分析护理人员对风险因素的认识以及整体认识风险管理等情况.结果 风险管理之前(11.00%)患者风险事故发生率明显高于风险管理(0.00%)之后.风险管理之前(60.00%)患者护理管理满意度明显低于风险管理(98.00%)之后.实施风险管理之后护理纠纷发生率为0.00%,风险管理之前护理纠纷发生率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肾内科实施风险管理方案可以促使护理水平得到明显的改善,还可以从根本上降低患者总事故发生率,并且降低护患纠纷率,与此同时,还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率,促使患者安全得到保证.

    作者:李延玲;王鑫钰;牛瑞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柔性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儿科采用柔性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该次调查特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该院儿科收治的62例患儿,以及该科室护理人员作为该次调查对象,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在该次调查中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给予对照组患儿,而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联合柔性化护理管理模式给予观察组,分别观察查两组患儿在接受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后患儿家长对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发生不良事件、接收到投诉次数和科室负责人对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和业务考核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长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百分比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接受投诉率百分比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及科室负责人对护理人员的业务考核和护理质量评价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儿科护理管理单纯实施常规护理无法适应现有的患儿和家长的要求,患儿家长对临床护理满意度较低,而在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后发现柔性化护理可较好提高患儿家长对临床护理满意度,且降低护理人员发生不良事件和投诉率,同时对于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和护理质量有较好帮助.

    作者:易昕烨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该院工作的护理人员6名为对照组,另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该院工作的护理人员6名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实验组实施人性化管理,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比较,再对两组护理人员护理患者的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比较.结果 经比较,实验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护理效率、技能水平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应用价值较高,可使得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另外对护理人员护理效率及技能水平等提升也有显著效果,可在医院中推广实施.

    作者:李兆芳;王均仓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风险护理管理的应用及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风险护理管理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该院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实施风险护理管理,选择11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择实施风险护理管理前,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10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风险发生情况及护理质量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1.82%)显著低于对照组(8.18%)(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落实风险护理管理可进一步获得患者的认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并提高护理质量水平,降低护理风险情况的发生,管理质量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结核病医院的感染预防及其控制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结核病医院的感染预防及其控制效果.方法 该次选取结核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4年11月—2016年10月,分为观察组(实施强化护理管理)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措施)40例;并对80例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胃肠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软组织感染、切口感染)进行观察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医院感染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50%(呼吸道感染1例),对照组25.00%(胃肠道感染1例、泌尿系统感染2例、呼吸道感染3例、皮肤感染2例、软组织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结论 结核病医院感染预防中实施强化护理管理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不仅可以降低感染发生率,并且还能保证患者就医安全,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滕兆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医院住院药房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分析医院住院药房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于2015年6月—2017年5月期间住院药房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将2015年6月—2016年5月作为第一年度,将2016年6月—2017年5月作为第二年度,对不同年度常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包含用药金额、使用数量、DDDs、DDDc等.结果 第一年度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常用抗菌药物用药金额总计435.62万元,第二年度常用抗菌药物用药金额有所增加,为449.2万元,尤其是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占比高,分别为34.55%和46.34%;医院住院药房常用抗菌药物主要以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为主,其中青霉素类以阿洛西林、美洛西林、青霉素占比较高,头孢类以第3代头孢菌素占比高.结论 当前该院住院药房对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然需要重视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监督和管理,控制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保证抗菌药物用药安全.

    作者:葛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论如何加强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及监督

    在对当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整体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及监督工作的整体水平为目的,提出了对应的固定资产管理策略和建议,为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和质量,保证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林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