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
目的 探讨根因分析法在急诊急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2015年7月—2017年8月间该院急诊急救护理不良事件,2015年7月—2016年7月为护理整改之前,2016年8月—2017年8月为护理整改后,通过根因分析法,对整改前、整改后的不良事件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针对不良事件制定相应的整改和预防策略.结果 利用根因分析法后,相较于整改前,发现整改后的不良事件上报率显著上升、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显著上升(P<0.05);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在急诊急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利用根因分析法有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还能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使护患纠纷率大大降低,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唐玉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疼痛护理管理在肛肠科病房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4例行手术治疗的肛肠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管理,采用面部表情评分法与该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5.26±1.1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94±1.55)分(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6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 在术后对肛肠疾病患者展开疼痛护理管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症状,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少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FTIR法用于药品微生物洁净室环境菌的研究,建立药品微生物洁净室环境菌FTIR光谱库,以快速判断药品检出菌是否为环境菌污染,为药品无菌检查一次检出提供了准确性保证,同时对药品微生物洁净室实现动态监控.方法 用FTIR对洁净室采集的环境菌进行光谱采集,选取特征区3000~2800,1500~1800,1200~900 cm与指纹区3个典型分析谱区,并在此基础上应用聚类分析.结果 利用FTIR获得了分别率高、重现性好的红外光谱图,在基线校正和归一化处理后的聚类分析结果,能使所有洁净室采集的环境菌得到归类,并建立本实验室洁净室环境菌库.结论 FTIR法用于药品微生物洁净室环境菌库的建立,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
作者:周爽;钱文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晨间护理质量评分管理模式对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实际影响.方法 以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给予晨间护理,观察组在晨间护理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评分细则,收集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由患者、护士长、护士自身进行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晨间护理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3%,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6.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晨间护理合格率为96.7%,对照组的晨间护理合格率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晨间护理质量评分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护理的满意度,保障晨间护理的质量,值得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于湘;岳春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提高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方法,为提高高校实验教学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2016级免疫学专业的2个班级随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照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模式进行实验教学,观察组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采用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实验课的学习效果.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免疫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满意率分别为98.12%和8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在免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免疫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免疫学实践课的教学效果,有助于促进教学改革,值得在高效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朱妍;刘悦琤;张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卫生监督档案是卫生监督机构职能履行及管理活动开展的全面记录,对这一档案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能够促进卫生监督机构业务活动的顺利开展,卫生监督档案具有一定的社会性特点,其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使得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该文对卫生监督档案管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管理改进的策略,希望能够帮助提升卫生监督档案管理的水平.
作者:陈董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产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状况.方法 该文以该院产科实施职业暴露防护时间(2016年6月)为间隔,分别于该院产科2016年1—5月和2016年7—11月随机抽取31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护理人员常规防护和职业暴露防护.观察产科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发生率、职业暴露防护状况.结果 观察组产科护理人员皮肤污染发生率0.00%、助产器械收集与清洗误伤发生率3.23%、剖宫产手术中误伤发生率0.00%,均低于对照组的皮肤污染发生率19.35%、助产器械收集与清洗误伤发生率16.13%、剖宫产手术中误伤发生率22.58%,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是佩戴手套发生率87.1%、总是误伤后挤出血并消毒发生率93.5%,均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总是佩戴手套发生率70.9%、总是误伤后挤出血并消毒发生率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职业暴露防护的实施可显著降低产科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发生率和职业暴露防护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鹏;墙燕;徐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讨论持续质量改进在内分泌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1—12月共计100例内分泌治疗患者,使用完全随机的方式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内分泌科的护理质量.组织该院医护人员建立内分泌科护理技术小组,并且依据近期医院的持续质量目标,明确各个分工,制定、改进各项内分泌科管理措施,并组织实施,可成立分级管理,进一步提升该院的内分泌科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士的护理成绩考核等相关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在内分泌科建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提升了内分泌科护理的质量及其安全性.
作者:王德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探讨新医改环境下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相应的管理措施.查阅了新医改制度中对精神病患者的管理目标,以及关于精神科方面不安全相关因素以及管理发展的相关文献,对引发精神科患者安全护理的影响因素以及管理措施进行了梳理.要想给予精神科患者良好的安全护理就需要从护理人员自身素质以及人力资源有效配置等方面开展,进而通过这些有效管理措施大化保障精神科患者的护理安全性.
作者:黄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医疗行业的持续竞争,医院管理者在重视医疗技术的提高和经济运营结果的同时,充分发挥人文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是医院长远发展的需要.该文分析了现代医院人文管理现状,提现强化以人为本的人文管理现念.
作者:陈健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护理质量管理督导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该院未实施护理质量管理督导时期作为A组,2016年5月—2017年4月期间实施护理质量管理督导作为B组,分析两个时间段该院护理质量管理情况以及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 实施护理质量管理督导时期后,该院各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实施护理质量管理督导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具有较为重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彭丽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医疗行业的发展往往体现在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而随着时代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建设在医疗行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医疗行业的日程工作中,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如医疗信息数据的快速传输,患者信息的统一管理等一些问题,这样一来有利于医疗机构不断提升自身的医疗服务效果.医院的输液中心作为医疗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做好输液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对于整个医院的信息化正常运转意义非凡,也对整个行业的将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就信息化建设在输液中心的实践应用方面入手,将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作者:孔维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门诊采血室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预防交叉感染与服务质量提高的意义.方法 该研究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将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到门诊采血室服务流程中,并与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前作对比,了解PDCA管理法对预防交叉感染以及提高服务质量的效果.结果 PDCA循环应用后,穿刺成功率与满意度明显提高,采血等候时间与采血人员手表面菌落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采血室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对提高服务质量亦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丹;孙季;张娜;赵彦红;赵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管理在肝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消化内科2017年1—4月收治的肝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选取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5—8月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选取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患者依从性以及患者满意度均得到显著提高(P<0.001),观察组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以及投诉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它可以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研究医院目前在冷藏药品的管理现状,结合实例找出存在的相关问题,并进行相应对策分析.方法 选取该院神经科和精神科的冷藏药品作为观察对象,从2015年6月—2017年5月进行为期两年的观察,通过对目前该院在冷藏药品的管理现状和出现的冷藏药品管理问题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并比较采取对策前后药品出现不良现象和失效药品的数量.结果 经在采取相应冷藏药品管理对策前共出现药品不良现象188例,药品由于未按保存条件保存致使过期失效的共481支,在实施相关对策后,药品不良现象出现61例,药品由于未按保存条件保存致使过期失效的共255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医院在冷藏药品管理方面有许多不足,应根据具体原因制定相应措施来完善对冷藏药品的管理,从而减少药品出现不良现象的几率,减少因未按保存条件保存致使过期失效的药品数量.
作者:刘惠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周目标教学管理在护理管理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 该研究将2016年2月—2017年1月于该院的护理管理实习生60名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学生各30名,对照组行传统教学,观察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周目标教学管理,并将2组护理管理实习生的理论考核知识评分、操作考核实践评分、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及教学满意度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护理管理实习生经周目标教学管理干预的理论考核知识评分为(88.97±7.36)分,操作考核实践评分为(90.11±7.57)分,护理管理质量评分为(89.44±6.99)分及教学满意度评分为(90.15±7.36)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周目标教学管理在护理管理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马盼盼;付晶;吴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该文首先进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管理内容的分析,然后对其管理难点,如管理制度与评价体系尚未健全,缺乏政府和政策的支持,角色转换,护理人员专业水平较低等进行阐述,后提出完善制度,加大培训力度,指定服务评价体系,优化管理模式等几点管理对策,意在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更好发展,服务社区卫生,以实现健康发展的目标.
作者:尹艳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该文通过对细节管理的有效分析方法,提出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合理应用,并有针对性地给出细节管理实施对消毒供应室灭菌消毒的有效作用.对消毒灭菌室相关护理人员的细节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消毒灭菌质量,减少患者病情感染情况的发生,促进医院的长期稳定发展.
作者:庄坤龙;柴淑梅;赵迎春;金南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集中管理中的优质护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的重要性和效果.方法 资料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该院消毒供应室收集的1968件待消毒物品,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物品数量为984件,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模式,而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在优质护理模式基础上联合实施集中管理,分别对比两组消毒物品的合格率和医院病房、手术室对消毒物品的满意度.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消毒物品合格率为92.68%,而对照组为72.66%,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中病房、手术室对消毒物品满意度为97.76%,而对照组为85.57%,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优质护理模式基础上实施集中管理科有效降低各科室病房和手术室在工作中的不满和使用不便,同时可提升消毒物品的合格率,有效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作者:曾义;柴淑梅;孟艳杰;张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随着我国的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各个医院都引进了不少高值耗材,其使用和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医院对于这部分高值耗材的管理模式逐渐受到重视.该文通过对目前的医用高值耗材的管理所存在的不足和弊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刘立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