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晨间护理质量评分管理模式对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实际影响

陈于湘;岳春娟

关键词:晨间护理, 质量评分, 护理满意度, 住院患者, 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 分析晨间护理质量评分管理模式对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实际影响.方法 以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给予晨间护理,观察组在晨间护理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评分细则,收集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由患者、护士长、护士自身进行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晨间护理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3%,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6.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晨间护理合格率为96.7%,对照组的晨间护理合格率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晨间护理质量评分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护理的满意度,保障晨间护理的质量,值得大力推广和使用.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卫生监督档案管理体会

    卫生监督档案是卫生监督机构职能履行及管理活动开展的全面记录,对这一档案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能够促进卫生监督机构业务活动的顺利开展,卫生监督档案具有一定的社会性特点,其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使得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该文对卫生监督档案管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管理改进的策略,希望能够帮助提升卫生监督档案管理的水平.

    作者:陈董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疼痛护理管理在肛肠科病房应用

    目的 探讨疼痛护理管理在肛肠科病房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4例行手术治疗的肛肠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管理,采用面部表情评分法与该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5.26±1.1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94±1.55)分(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6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 在术后对肛肠疾病患者展开疼痛护理管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症状,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少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柔性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儿科采用柔性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该次调查特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该院儿科收治的62例患儿,以及该科室护理人员作为该次调查对象,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在该次调查中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给予对照组患儿,而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联合柔性化护理管理模式给予观察组,分别观察查两组患儿在接受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后患儿家长对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发生不良事件、接收到投诉次数和科室负责人对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和业务考核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长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百分比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接受投诉率百分比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及科室负责人对护理人员的业务考核和护理质量评价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儿科护理管理单纯实施常规护理无法适应现有的患儿和家长的要求,患儿家长对临床护理满意度较低,而在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后发现柔性化护理可较好提高患儿家长对临床护理满意度,且降低护理人员发生不良事件和投诉率,同时对于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和护理质量有较好帮助.

    作者:易昕烨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集中管理中的优质护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

    目的 探索集中管理中的优质护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的重要性和效果.方法 资料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该院消毒供应室收集的1968件待消毒物品,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物品数量为984件,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模式,而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在优质护理模式基础上联合实施集中管理,分别对比两组消毒物品的合格率和医院病房、手术室对消毒物品的满意度.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消毒物品合格率为92.68%,而对照组为72.66%,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中病房、手术室对消毒物品满意度为97.76%,而对照组为85.57%,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优质护理模式基础上实施集中管理科有效降低各科室病房和手术室在工作中的不满和使用不便,同时可提升消毒物品的合格率,有效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作者:曾义;柴淑梅;孟艳杰;张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DentSim实时交互式虚拟口腔教学系统的使用及维护

    随着口腔实验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传统的仿真头模训练不能满足于现状,全新的数字化交互式仿真训练系统已步入各大院校,而这些设备都依赖于进口,不规范的操作使用会产生诸多问题,加之国内售后技术不成熟,往往出现维修耗时长,成本高等情况.该文就以我院进口的以色列研发的DentSim仿真头模系统为例,介绍如何正确的使用及日常的维护保养,进而降低设备的故障率.

    作者:李金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冷藏药品的管理现状对策分析

    目的 探讨研究医院目前在冷藏药品的管理现状,结合实例找出存在的相关问题,并进行相应对策分析.方法 选取该院神经科和精神科的冷藏药品作为观察对象,从2015年6月—2017年5月进行为期两年的观察,通过对目前该院在冷藏药品的管理现状和出现的冷藏药品管理问题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并比较采取对策前后药品出现不良现象和失效药品的数量.结果 经在采取相应冷藏药品管理对策前共出现药品不良现象188例,药品由于未按保存条件保存致使过期失效的共481支,在实施相关对策后,药品不良现象出现61例,药品由于未按保存条件保存致使过期失效的共255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医院在冷藏药品管理方面有许多不足,应根据具体原因制定相应措施来完善对冷藏药品的管理,从而减少药品出现不良现象的几率,减少因未按保存条件保存致使过期失效的药品数量.

    作者:刘惠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外科护理的风险因素及防范策略分析

    外科收治的患者一般病情严重且相对较急,导致外科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与复杂性.该文分析了外科护理的主要风险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完善术后护理工作流程,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等策略.

    作者:张爱芳;洪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应用PDCA循环管理提高护士手消液洗手依从率的研究分析

    目的 提高护士手消液洗手依从率.方法 开展品管圈活动,从2017年1—7月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护士手消液洗手依从率,对比PDCA循环管理前后护士手消液洗手依从率.结果 活动前护士手消液洗手依从率平均为29.52%,活动后护士手消液洗手依从率为60.00%.结论 应用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提高护士手消液洗手依从率.

    作者:金红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颅脑外伤患者瞳孔测量准确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颅脑外伤患者瞳孔测量准确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明确品管圈活动在颅脑外伤患者治疗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该院神经外科从2016年1月开始开展品管圈活动,组建品管圈,成员共12名,观察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瞳孔测量准确率和护理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和活动开展后瞳孔测量准确率分别是78.57%和96.43%,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开展后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活动开展前护理质量评分,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颅脑外伤患者来说,开展品管圈活动作用巨大,有利于提高瞳孔测量准确率及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柏萍;刘荣华;张琴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外科病房中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外科病房中实施效果.方法 2016年7—12月该院进行常规护理的1180例外科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1—6月实施护理风险的12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对既往临床工作中患者出现的护理不良情况进行分析,临床应用中不断地完善相关措施: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培养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加强护患之间沟通、开展个体化风险管理、持续安全质量管理.结果 观察组三基理论考试成绩(94.23±2.67)分、护理安全考试(95.22±2.43)分、护理满意度99.00%,高于对照组(89.42±4.24)分、(90.15±3.08)分、91.00%.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确切,确保了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增进了护患之间的关系.

    作者:季苏楠;陆芹珍;冯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提高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效果的研究

    目的 探讨提高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方法,为提高高校实验教学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2016级免疫学专业的2个班级随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照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模式进行实验教学,观察组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采用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实验课的学习效果.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免疫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满意率分别为98.12%和8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在免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免疫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免疫学实践课的教学效果,有助于促进教学改革,值得在高效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朱妍;刘悦琤;张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电子叫号技术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电子叫号技术的应用为人们方便快捷的进行治疗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而电子叫号技术,从根本上治理传统排队引起的混乱、拥挤等问题.该文通过对电子叫号技术的结构组成和功能结构进行分析,并提出其在医院信息系统中应用的措施,以对促进电子叫号技术在资源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提高患者的就医效率.

    作者:孙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消毒供应中心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机制的可行性

    目的 分析护理安全管理机制应用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可行性.方法 资料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该院供应室的1866件消毒的供应室物品,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物品件数各为933件,给予对照组物品实施常规消毒和管理办法,而给予观察组物品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机制,分别观察两组消毒物品的合格率.结果 经统计发现观察组待消毒物品消毒合格率为96.67%,而对照组为79.21%,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待消毒物品发生风险的发生率为23.37%,而对照组为53.27%,相比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消毒供应室应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实施安全管理机制,可有效提升消毒物品的消毒合格率和降低物品发生风险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实施.

    作者:张淋淋;孟艳杰;张丽波;王晓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探讨层级管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管理模式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于该院住院治疗的心内科患者118例,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则采用层级管理模式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差错时间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对于患者离院前对患者开展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试验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质量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层级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心内科护理工作的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护理体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护理方式.

    作者:谭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门诊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 通过了解门诊患者对门诊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找出影响门诊患者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分析原因,制定并实施改进对策,进一步提高门诊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 于2015年1—12月根据医院情况设置门诊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来该院就诊门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共发放、回收1200份调查问卷,绝大多数患者对该院的门诊服质量是满意的,有待提高的方面主要是门诊就医环境、护士的抽血技术、护士抽血后交待取结果时间、导医的服务态度、处置不及时、遇到困难时接诊护士的帮助方面.结论 医院每个月根据门诊护理工作满意度中不满意条目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有针对性对加强管理,优化流程,提高门诊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梁毅;曾雪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新医改环境下精神科护理质量控制探讨

    探讨新医改环境下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相应的管理措施.查阅了新医改制度中对精神病患者的管理目标,以及关于精神科方面不安全相关因素以及管理发展的相关文献,对引发精神科患者安全护理的影响因素以及管理措施进行了梳理.要想给予精神科患者良好的安全护理就需要从护理人员自身素质以及人力资源有效配置等方面开展,进而通过这些有效管理措施大化保障精神科患者的护理安全性.

    作者:黄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多种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免疫学检验》教学上的应用

    为提高《免疫学检验》教学效果,使教学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该院针对不同授课内容在教学中采用不同教学模式,共运用了6种模式:翻转课堂模式、案例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临床检验流程教学模式、学徒制教学模式、开放性实训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地灵活,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作者:吴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区域化医学影像中心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区域化医学影像中心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天府新区区域化医学影像中心的应用情况进行介绍、分析、讨论.结果 目前全区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与天府新区放射医学影像会诊中心之间通过区域PACS,开展的放射医学影像远程会诊活动.结论 通过区域化医学影像中心应用可以实现对医疗卫生机构影像检查的集中诊断和集中审核,实现区域内影像设备和人才资源的全面共享,强化了基层放射科的规范化管理,从而全面提高区域内的影像诊断质量和服务水平.

    作者:张钤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肝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管理在肝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消化内科2017年1—4月收治的肝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选取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5—8月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选取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患者依从性以及患者满意度均得到显著提高(P<0.001),观察组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以及投诉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它可以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医用高值耗材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随着我国的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各个医院都引进了不少高值耗材,其使用和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医院对于这部分高值耗材的管理模式逐渐受到重视.该文通过对目前的医用高值耗材的管理所存在的不足和弊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刘立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