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通过加快信息化建设优化输液中心相关工作的实践与应用

孔维强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 输液中心, 实践运用
摘要:医疗行业的发展往往体现在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而随着时代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建设在医疗行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医疗行业的日程工作中,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如医疗信息数据的快速传输,患者信息的统一管理等一些问题,这样一来有利于医疗机构不断提升自身的医疗服务效果.医院的输液中心作为医疗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做好输液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对于整个医院的信息化正常运转意义非凡,也对整个行业的将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就信息化建设在输液中心的实践应用方面入手,将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颅脑外伤患者瞳孔测量准确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颅脑外伤患者瞳孔测量准确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明确品管圈活动在颅脑外伤患者治疗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该院神经外科从2016年1月开始开展品管圈活动,组建品管圈,成员共12名,观察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瞳孔测量准确率和护理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和活动开展后瞳孔测量准确率分别是78.57%和96.43%,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开展后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活动开展前护理质量评分,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颅脑外伤患者来说,开展品管圈活动作用巨大,有利于提高瞳孔测量准确率及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柏萍;刘荣华;张琴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医院感染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该文通过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目前工作状况的观察,如:加强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有关医院感染知识普及,并使他们掌握基本防护措施重点包括重视医疗废物回收.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提高颈椎病带教实践性与实用性的有效路径探析

    颈椎病带教教师在实习带教中要切实注重对该病的讲解,让同学们完备的了解该病的相关知识,同时,要加强和临床的有效联系,以锻炼其具体操作能力.要提高颈椎病带教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应当重视对于患者体格检查的带教工作,加强鉴别疾病带教中的分类和细节教学.提高颈椎病实习带教实践效果的有效路径是在临床中取得明显治疗效果的适合疗法介绍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带教思路,从实践性、实用性出发,加强检查、影像诊断分析,真正以科学方法提升医学生的实际带教效果.

    作者:宋永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肺功能诊断临床见习带教方法策略研究

    肺功能数据有较广的应用范围,不但有助于对呼吸内科的各种疾病进行诊断以及了解严重程度,还对外科手术之前所做的风险评估有极大的作用.肺功能的见习主要应当围绕两实地观察了解肺功能相关操作、知晓如何对肺功能报告正确的阅读,并初步做出病情的分析与判断等内容开展.提高肺功能诊断临床带教的方法策略是实地进行观察,了解测定的具体操作、见习时充当被测定对象,亲身感受肺功能测定,同时医学实习生在肺功能报告阅读过程中要重视思维方式的选择.在该见习阶段强调根据实际病例来进行相关的临床操作,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增强其参与的热情.

    作者:王汉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通过加快信息化建设优化输液中心相关工作的实践与应用

    医疗行业的发展往往体现在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而随着时代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建设在医疗行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医疗行业的日程工作中,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如医疗信息数据的快速传输,患者信息的统一管理等一些问题,这样一来有利于医疗机构不断提升自身的医疗服务效果.医院的输液中心作为医疗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做好输液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对于整个医院的信息化正常运转意义非凡,也对整个行业的将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就信息化建设在输液中心的实践应用方面入手,将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作者:孔维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中的难点及对策探讨

    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公共场所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人们的主要活动区域.公共场所是为人们的生活和活动提供更多空间的重要区域,由于我国的人口比较多,所以公共场所的人群相对比较密集,密集的人群在其中进行活动和娱乐,这种情况下如果某些工作做的不到位就会产生严重的问题.在公共场所的管理中,公共卫生的监管工作是十分重要也十分困难的.公共场所中人群的密集度使得在公共场所中进行卫生监督十分困难,存在很多的问题,所以该文就针对公共场所中的卫生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张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PDCA循环管理法在某院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该院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与可行性.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共收集150例门急诊及住院患者,其中2014年1—12月按照常规管理模式选择和使用抗菌药物(实施前,n=75),2015年1—12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n=75),对比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该院抗菌药物相关使用指标.结果 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该院抗菌药物使用率、Ⅰ类切口预防性使用率较实施前明显下降,且病原学送检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PDCA循环管理能够有效规范该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是一种可行的抗菌药物管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剑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新医改环境下精神科护理质量控制探讨

    探讨新医改环境下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相应的管理措施.查阅了新医改制度中对精神病患者的管理目标,以及关于精神科方面不安全相关因素以及管理发展的相关文献,对引发精神科患者安全护理的影响因素以及管理措施进行了梳理.要想给予精神科患者良好的安全护理就需要从护理人员自身素质以及人力资源有效配置等方面开展,进而通过这些有效管理措施大化保障精神科患者的护理安全性.

    作者:黄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公立医院停车场社会化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随着公立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化,该院在停车场社会化管理过程中通过探索和实践,面对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制定了相应对策.从停车场社会化管理入手,探讨公立医院停车场外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从而促进公立医院停车场社会化管理的完善.

    作者:肖中付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疼痛护理管理在肛肠科病房应用

    目的 探讨疼痛护理管理在肛肠科病房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4例行手术治疗的肛肠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管理,采用面部表情评分法与该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5.26±1.1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94±1.55)分(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6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 在术后对肛肠疾病患者展开疼痛护理管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症状,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少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PBL联合工作坊在神内实习生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PBL联合工作坊在神内实习生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该院神内科2015年7月—2016年6月的护理实习生作为对照组(n=60);2016年7月—2017年6月的护理实习生作为观察组(n=60).对照组予以传统教学;观察组予以PBL联合工作坊教学.比较考核成绩、学习效果以及护理文书书写优良率.结果 与对照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比较,观察组较高;与对照组学习效果比较,观察组较高;与对照组护理文书书写优良率(73.3%)比较,观察组(93.3%)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联合工作坊可有效提高考核成绩、工作能力,为护理实习生日后工作奠定基础,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韦海清;滕海英;黄美记;欧海文;黄琼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卫生监督档案管理体会

    卫生监督档案是卫生监督机构职能履行及管理活动开展的全面记录,对这一档案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能够促进卫生监督机构业务活动的顺利开展,卫生监督档案具有一定的社会性特点,其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使得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该文对卫生监督档案管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管理改进的策略,希望能够帮助提升卫生监督档案管理的水平.

    作者:陈董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在肾内科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的价值分析

    目的 综合性分析肾内科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吉林大学第二医院2014—2017年几年期间对100例肾内科患者的相关肾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其进行综合分析记录,并且需要从根本上强化护理人员培训教育力度以及风险知识教育力度,完成医患之间良好关系的构建,并且实施有效的细化护理管理流程等.对比之前的风险管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分析其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程度,同时分析护理人员对风险因素的认识以及整体认识风险管理等情况.结果 风险管理之前(11.00%)患者风险事故发生率明显高于风险管理(0.00%)之后.风险管理之前(60.00%)患者护理管理满意度明显低于风险管理(98.00%)之后.实施风险管理之后护理纠纷发生率为0.00%,风险管理之前护理纠纷发生率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肾内科实施风险管理方案可以促使护理水平得到明显的改善,还可以从根本上降低患者总事故发生率,并且降低护患纠纷率,与此同时,还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率,促使患者安全得到保证.

    作者:李延玲;王鑫钰;牛瑞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传染病预防工作中公共卫生管理的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传染病预防工作中公共卫生管理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6年,地区的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流行病发生情况.2017年2月,在城市A城区开展一次针对流动人口艾滋病宣传教育策略,分别在2016年10—11月,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75份,在2017年5月再次调查,同法调查,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81份,对比调查结果.结果 2010—2016年整体上甲类、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后艾滋病认知评分(9.4±1.1)分,高于活动前(6.0±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后调查481例,其中关注过艾滋病宣传微信平台176例(36.6%),看到过相关宣传资料(包括短信)276例(57.4%).2017年上半年,进行HIV监测143次,高于2016年上半年35次,人数显著上升.结论 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提升社会大众对疾病的认识,从而提升预防能力,提高主动检测意愿.

    作者:蒋伟;徐畅;陈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论如何加强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及监督

    在对当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整体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及监督工作的整体水平为目的,提出了对应的固定资产管理策略和建议,为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和质量,保证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林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探讨层级管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管理模式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于该院住院治疗的心内科患者118例,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则采用层级管理模式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差错时间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对于患者离院前对患者开展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试验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质量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层级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心内科护理工作的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护理体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护理方式.

    作者:谭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细节管理对消毒供应室的灭菌消毒的作用

    该文通过对细节管理的有效分析方法,提出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合理应用,并有针对性地给出细节管理实施对消毒供应室灭菌消毒的有效作用.对消毒灭菌室相关护理人员的细节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消毒灭菌质量,减少患者病情感染情况的发生,促进医院的长期稳定发展.

    作者:庄坤龙;柴淑梅;赵迎春;金南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根因分析法在急诊急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应用的效果

    目的 探讨根因分析法在急诊急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2015年7月—2017年8月间该院急诊急救护理不良事件,2015年7月—2016年7月为护理整改之前,2016年8月—2017年8月为护理整改后,通过根因分析法,对整改前、整改后的不良事件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针对不良事件制定相应的整改和预防策略.结果 利用根因分析法后,相较于整改前,发现整改后的不良事件上报率显著上升、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显著上升(P<0.05);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在急诊急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利用根因分析法有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还能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使护患纠纷率大大降低,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唐玉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社区护士在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中的作用

    目的 在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中,社区护士应该早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服务能力,更好地为社区居民开展契约式家庭医生服务.方法 全面了解社区护士在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规范,掌握社区护士在家庭医生服务中的职责和任务,了解社区护士在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中的作用,有针对性地提高业务和服务能力.结果 切实做到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不流于形式,真正做到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社区卫生服务.结论 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是社区护士工作的一项新挑战,社区护士在家庭医生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社区护士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卫生需求,为更多的居民提供连续、便捷、优质的社区卫生服务.

    作者:陈群;陈崇平;张芳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供给侧改革引领下的医院基础设施建设

    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医院后勤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通过供给侧改革的引领,实现集约式发展、结构优化与要素升级,从而推动国家医疗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

    作者:孙竟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