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彩萍
目的探讨丘脑病变引起心脏病变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5月我院27例丘脑病变患者,对其心电图变化、生化指标及心脏功能变化进行比较。结果丘脑病变患者心电图常见的表现为心律失常,其心电图异常与病变部位、损伤程度及损伤时间均具有密切关系;丘脑病变患者血清心肌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高;丘脑损伤后患者的心脏功能出现明显异常。结论丘脑病变患者其心脏功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临床应该引起重视,早期治疗心脏病变,避免疾病恶化。
作者:张凤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气管插管后术前10min给予静脉泵注生理盐水)和实验组(气管插管后术前10min给予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均以丙泊酚维持麻醉。比较术后两组患者入室、切皮、拔管时的心率和血压及丙泊酚维持用量和拔管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入室时的心率、血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在切皮、拔管时的心率和血压较实验组均明显上升(P<0.05);实验组丙泊酚维持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拔管时间及术后烦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具有效果明显、安全性高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文辉;阮凯珅;李坤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近期收治的5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卡维地洛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优于单独给药,值得推广。
作者:张弘兴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分析11例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的临床特点,以减少漏诊误诊。方法总结11例ABPA患者临床特点。结果11例ABPA患者误诊为支气管哮喘4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3例,肺结核2例,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1例,肺炎1例。比较常见的症状为咳嗽(100.0%)、咳痰(90.9%)、喘息(72.7%)、发热(54.5%)、咳痰栓(9%)、咯血(45.4%)。胸部影像学检查示:斑片状渗出影(100.0%),中心型支气管扩张(54.5%)。结论 ABPA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对可疑患者早期应进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总IgE、烟曲霉菌抗原皮内试验、烟曲霉菌特异性IgE等检查。
作者:李军利;常双喜;禹彩霞;卢春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和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8名HSP患儿按是否出现肾损害进行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和免疫球蛋白测量,并与健康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HSP组患儿IL-6、IL-8、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P>0.05);HSP患儿与正常对照在IgA水平高于对照,IgG水平低于对照(P<0.05);IgM水平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肾损害患儿,IL-6、TNF-α高于无肾损害患儿(P<0.05);IL-8肾损害患儿高于无肾损害患儿,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出现肾损害HSP患儿与未出现肾损害患儿相比,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均无区别(P>0.05)。结论 HSP发病是由IL-6、IL-8、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等共同参与组成的,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测量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黄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回顾本院89例桡骨远端骨骺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89例患儿年龄8-14岁,全部为骨折明显移位。除1例入院时为陈旧骨折、腕部畸形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外,全部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结果11例患者闭合复位后,骨折端出现第三折片或对位略有不良,其余新鲜骨折早期多较易通过闭合手法复位取得满意复位效果。所有患者预后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桡骨远端骨骺骨折在儿童骨折中十分常见,有针对性的治疗手段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于泓淼;孙雅静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初步评价金匮肾气丸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牙周病病例,经中医辩证诊断为肾气亏损;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A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进行一次全口龈上、龈下超声波洁治后,先以金匮肾气丸汤剂每日1剂,2次/d,煎服2周,后以丸剂桂附地黄丸口服,每次8丸,2次/d,2周为一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B组单纯进行一次全口龈上、龈下超声波洁治。疗效测定分别于治疗前(基线)、疗程结束后4周、12周复诊分别检查记录每个受检位点的①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②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③牙周探诊深度(periodontal probing depth,PD)、④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⑤探诊出血(bleeding onp robin,BOP)牙周检测临床指标。结果 A组疗程结束后4周、12周的PLI、SBI、PD、AL、BOP疗效测定分别与治疗前(基线)对比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金匮肾气丸治疗牙周病短期疗效良好,但长期疗效仍有待观察研究。
作者:吴俊伟;丁旭宣;杨磊;吴美珍;罗艳兰;徐晓婷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的主要基因型分布特点。方法用表型确证试验筛选出临床标本中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114株。应用PCR方法扩增产酶株的TEM、SHV和CTX-M基因。结果PCR结果显示TEM、SHV和CTX-M基因的总阳性率分别为40.4%、20.7%和83.3%,其中大肠埃希菌分别为48.1%、1.3%和93.5%,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24.3%、81.1%和62.2%。46.8%的大肠埃希菌和51.4%的肺炎克雷伯菌同时携带多个基因。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主要基因型为CTX-M,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基因型为SHV。大多数菌株同时携带多个基因。
作者:梁剑宁;张阮章;卢月梅;苏群志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尼莫地平组于麻醉前10min开始静脉泵入尼莫地平0.25μg·kg-1·min-1至术毕;对照组则泵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1d、术后第2d和术后第7d对两组患者进行MMSE评分测定评估认知功能;分别于麻醉诱导后、术后12h、24h和48h采集静脉血5ml,检测血清S-100和NSE蛋白水平。结果术后对照组患者POCD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尼莫地平组(P<0.05);血清血S-100蛋白和NSE水平在术后明显上升,尼莫地平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与POCD发生呈正相关。结论‖老年胃癌患者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中应用尼莫地平,能够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作者:易伟光;付晏;张勇;张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急性哮喘发作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诊断确诊的儿童哮喘症病患者14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3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配合氨茶碱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用药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其对呼气峰流量(PEF)及有效率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PEF值均较低,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且治疗组PEF值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可明显缓解急性期反应症状,改善肺功能,用药安全。
作者:刘玉根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我院医院感染性腹泻(Infectious diarrhea,ID)致病菌的分布,为院内ID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0年1-12月156例院内ID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常规检查,细菌培养,并采用免疫胶体金标法检测轮状病毒(Rotavirus,RV)抗原;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诺如病毒(Norovirus,NV)核酸,星状病毒核酸及肠腺病毒核酸。结果156例患儿细菌感染10例(占6.4%),真菌感染5例(占3.2%),检出RV阳性74例(占47.4%),NV阳性24例(占15.4%),星状病毒阳性2例(1.3%),肠腺病毒阳性6例(3.8%);RV和NV病毒院内感染阳性率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RV及N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NV在不同季节的发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院内ID病毒多于细菌,病毒中轮状病毒占首位,应根据病原菌分布情况积极采取预防与控制措施,降低医院ID发病率。
作者:陈凤钦;翁绳凤;卓铃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评价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来评价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心脏骤停复苏后患者3d,7d,14d,28d和90d的生存率;对神经系统的改善作用:CPC以及Glasgow评分;对患者整体治疗效果的改善作用:APACHEⅡ评分以及SOFA评分。结果基础治疗加参附注射液组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治疗前后神经系统CPC以及Glasgow评分及APACHEⅡ、SOFA评分对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d、90d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脏骤停后综合征能提高患者90d生存率,对神经系统及整体疗效有明显提高。
作者:何勇;谢喜仁;陈卿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研究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在鼻咽部检查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各32例,分别行常规剂量250mA和低剂量100mA、50mA、30mA螺旋CT扫描,比较各组图像质量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结果 B、C、D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分别降低了64.16%、82.08%、89.24%;四组图像间有统计学差异,B、C两组图像质量可以满足临床诊疗需要,D组图像质量达不到诊断要求。结论120kV、50mA低剂量扫描既可保证鼻咽部图像的质量,又可明显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作者:易城辉;孙继洪;梁荣生;丁来贵;丁佳斌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体内C反应蛋白(CRP)、血清钙水平变化及其对病情的预测价值。方法将52例AP患者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28例及重症急性胰腺炎(SAP)24例,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分析三组患者体内CRP以及血清钙的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P组患者入院时体内CRP水平显著增高,SAP组显著高于MAP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P组患者血清钙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SAP组显著低于MAP组(P<0.05)。CRP鉴别SAP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5.6%、82.3%、94.5%,血清钙鉴别SAP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8.5%、83.4%、85.3%,两者鉴别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9.2%、85.3%、98.6%。结论 CRP及血清钙可作为急性胰腺炎的病情鉴别指标,两者联合检测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较高。
作者:应勇;王小农;何晓;王小华;徐道峰;谢斌辉;陈斌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后勤管理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随着我国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及实行,医院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医院的生存发展问题已经紧迫的摆在我们面前,后勤管理者必须面对时代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在医疗市场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后勤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工作,适应医院发展,是我们在工作中进一步研究探讨的问题。
作者:刘锦颖;张志强;吕尊建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食管黏膜下肿瘤的疗效。方法将90例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5例,观察组在消化内镜辅助下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于胸腔镜辅助下实施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恢复快、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绍育;傅向平;张梅庆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儒家和法家思想是我国先秦时期哲学思想的杰出代表,尽管其核心理念和价值观截然不同,但如果能够适当地整合其精华和优势,运用到医院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法家“法治”思想的刚性治理作用和儒家“仁爱”思想的润滑调节作用,可在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学科发展、增强职工凝聚力等方面产生良好的效果。
作者:倪歌;陆少林 刊期: 2013年第15期
近些年来高职院校不断兴起,高职院校中护理专业是一门技术性非常强的专业,不仅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熟练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本院通过长期研究与实践,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专业实训教学的方法,望能给予相关人士参考。
作者:辛芳芳;郑涛;马文樵;陈国富;刘兴勇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评价膝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胫骨平台骨折病例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微创治疗组采用关节镜引导下联合经皮微创空心钉加压固定方法;传统治疗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方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和骨折处愈合时间情况及手术疗效。结果微创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处愈合时间和切口长度均显著短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少于传统手术组,骨折复位评分高于传统手术组。随访6个月后,微创治疗组优良率高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关节镜引导下联合经皮微创空心钉加压固定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愈合快、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好等特点,适合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李朝辉;刘新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靶向GST-π、polβ的siRNA重组慢病毒在裸鼠体内对人食管鳞癌顺铂耐药株耐药的逆转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细胞法建立裸鼠人食管癌细胞细胞EC9706及其耐药细胞EC9706/cDDP移植瘤模型,观察其成瘤性和体内耐药性。利用靶向GST-π、polβ的siRNA重组慢病毒感染具有 MDR表型的裸鼠移植瘤,以期达到封闭GST-π、polβ的转录和表达,检测移植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变化。结果 cDDP 联合靶向GST-π的siRNA慢病毒GSTsi2处理组中观察到移植瘤体积与cDDP组及PBS对照组比较,体积显著减小,表明经cDDP联合GSTsi2处理后,可明显恢复移植瘤细胞对 cDDP的敏感性。而在cDDP联合靶向polβ的siRNA慢病毒polsi1处理组中移植瘤体积与cDDP及PBS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移植瘤细胞对cDDP的敏感性无明显改变。结论靶向GST-π的重组慢病毒可有效逆转食管癌细胞的耐药性,靶向polβ的重组慢病毒逆转肿瘤细胞耐药的效果不明显。
作者:唐悦;轩小燕;柳璐璐;李敏 刊期: 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