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5例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梁宏焕

关键词:产后出血, 出血原因, 防治措施
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预防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有针对性进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1-12月玉林市妇幼保健院所发生的产后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88%(45/5129),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构成比,子宫收缩乏力占53.33%,胎盘因素占28.89%,软产道裂伤占11.11%,其他占6.67%.结论 导致产后出血以宫缩乏力为首位因素,应加强防治措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确保分娩安全.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结合在组织学与胚胎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CBL)与传统教学法(LBL)结合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个护理专业专科班,将其分成两组.实验组为CBL与LBL结合,对照组进行LBL,比较两组学生期未考试成绩.结果 实验组在期末考试中的学习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显示:94.82%的同学对该教学法持赞成态度.结论 CBS与LBL教学法相结合可以提高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质量,值得继续探索和研究.

    作者:潘学兵;林小珊;冼敏清;叶坤棠;钟翠芬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Chiari-Ⅰ畸形两种手术方式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Chian-Ⅰ畸形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我科2000年-2010年收治的98例Chiari-Ⅰ畸形患者按不同的手术方式(单纯后颅窝骨性减压+硬膜扩大成形为A组44例;单纯后颅窝骨性减压+硬膜扩大成形+蛛网膜下腔探查,下疝小脑扁桃体切除为B组54)分组讨论,对其手术疗效和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按Tator等的评价标准,两组手术疗效有统计学意义,A组44例中好转30例,稳定13例,恶化1例.好转率为68%.B组56例中好转49例,稳定6例,恶化1例,好转率为87.5%.好转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B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3例,A组发生9例,但P>0.05无意义.结论 单纯后颅窝骨性减压+硬膜扩大成形+蛛网膜下腔探查,下疝小脑扁桃体切除是治疗Chiari-Ⅰ畸形较为理想的术式.

    作者:王传宝;王跃彬;许建新;张翼;许国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参黄合剂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时血脑屏障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重症胰腺炎时参黄合剂对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治疗组、模型组;治疗组、模型组制作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治疗组用参黄合剂进行治疗干预,测定各组TNF--α、IL-6、ET、S-100b水平.结果 模型组血清中ET、IL-6、TNF-α、S-100b明显升高,用参黄合剂干预后,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结论 参黄合剂可以治疗IETM和降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有利于SAP时IETM的治疗及血脑屏障的保护.

    作者:李辉;李文星;沈小凯;胡耀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诊断试验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准确性.方法 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检索1994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等文献数据库,纳入经颅多普勒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试验.由2名评价者共同评价所纳入研究的质量,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Rev Man5.0软件和Meta-DiSc1.4软件进行Meta分析和数据处理.结果 共纳入11个符合要求的研究,共包括病例1172例.Meta分析显示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灵敏度为87.04%,特异度为86.32%.ROC曲线远离中间的对角线,并十分接近左上角,曲线下面积为0.94,接近大值1.阳性似然比(PLPR)为6.20,阴性似然比(NLR)为0.16,诊断性的比数比(DOR)值为52.44.结论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方面具有良好的诊断准确性和较强的诊断效力,拥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均.加上其无创、方便、床旁的特点,使其成为诊断SAH后CVS的优秀诊断方法.

    作者:李晋川;王宏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宫腔填塞纱条在剖宫产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剖宫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6例剖宫产产后因宫收缩乏力、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剥离面渗血,止血困难者,采用宫腔填塞纱条止血,结合注射缩宫素、手法按摩,观察止血效果.结果 填纱条塞后,36例患者宫腔出血均迅速减少,12-24h后取出纱条后均无活动性出血,血压、脉搏平稳,患者预后良好,无近远期并发症,无1例切除子宫,成功率为100%.结论 宫腔纱条填塞术,方法简便、止血迅速,无创伤,无需特殊设备,对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减少创伤及痛苦有积极意义,适合在基层卫生单位推广应用.

    作者:宋月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动脉栓塞治疗出血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弹簧钢圈及明胶海绵联合应用于动脉栓塞治疗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消化道出血及22例盆腔大出血患者行动脉栓塞治疗,并对单一物质与多种物质栓塞进行比对观察结果34例多种物质联合应用栓塞止血后无1例发现再次出血,单一物质检塞有7例发生再次出血.结论 弹簧钢圈及明胶海绵联合应用进行介入栓塞治疗出血性疾病,方法简单,疗效确切,比单一一种物质(明胶海绵或弹簧钢圈)栓塞效果好,再次出血发生率低.

    作者:刘晓天;刘水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双源CT血管造影860例护理方法与体会

    目的 总结双源CT血管造影检查中的护理方法,减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血管造影的图像质量.方法 对860例血管造影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出现轻度不良反应6例,中度不良反应1例,无重度不良反应,860例图像质量均符合诊断要求.结论 严格按照血管造影护理操作规程,科学细致地做好护理工作是顺利完成双源CT血管造影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NT-proBNP联合CK-MB、MYO、cTn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NT-proBNP联合CK-MB、MYO、cTnI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11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127例健康体检者血清NT-proBNP、CK-MB、MYO、cTnI含量,各组之间相互比较.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NT-proBNP、CK-MB、MYO、cTnl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T-proBNP与CK-MB、MYO、cTnI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结论 NT-proBNP联合CK-MB、MYO、cTnI不仅能提高AMI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还可作为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

    作者:冯波;刘丽丽;姜晓燕;鹿梅;肖古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达英-35联用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达英-35联用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9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70例,其中35例曾用达英-35治疗,另外35例曾用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内分泌和生化指标的改变.结果 两组治疗后月经恢复,血促黄体生成素、睾酮明显下降(P<0.01),空腹血糖无变化.单用达英-35组体重指数和空腹胰岛素无变化,联合用药组体重指数明显降低,空腹胰岛素下降(P<0.05),排卵率、妊娠率都较单用达英35组高.结论 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对PCOS进行治疗,能有效降低雄激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疗效优于单用达英-35.

    作者:张丽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360度培训体系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探讨

    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是医院人力资源培训合理化和科学化的前提,本文在原360度培训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医疗行业的特点和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我院的360度培训体系,并探讨了9个培训项目的 具体内涵和运用,以及在培训项目的 制定、实施、控制和运行中的障碍等问题.

    作者:黄庆军;朱诗锡;蔡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善宁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7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9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给予善宁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48例则给予垂体后叶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5d,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9.2%,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善宁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实施中医临床路径可行性分析

    本文从临床路径的概念及其国内外发展趋势,探讨实施中医临床路径的理论基础,分析实施中医临床路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论:没有中医临床路径参与的医疗改革是不完整的,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

    作者:刘善军;梁珂;黄良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眼科手术后急性应激反应时间的研究与比较

    目的 研究眼科手术后患者的急性应激反应时间.比较单眼和双眼手术急性应激反应的时间.方法 260例眼科手术患者,按照单双眼的手术类型分为单眼手术209例,双眼手术51例.研究并比较术后C反应蛋白和白蛋白恢复到正常范围的时间.结果 C反应蛋白、白蛋白在单眼和双眼手术应激反应时间的比较,双眼的急性应激反应时间长于单眼患者,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单眼和双眼手术之后12d左右一般身体的应激反应就已经结束,且双眼手术的应激反应时间略长于单眼手术.

    作者:牛露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平衡计分卡在口腔科绩效薪酬分配的应用

    本文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探讨了我院口腔科绩效薪酬分配方案.实践表明,平衡计分卡这一先进的管理工具可以帮助科主任更好地对员工进行绩效管理,科室的整体素质及竞争力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晋容珍;沈明;郝迎春;董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26例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术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26例行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监测生命体征、体位护理、排痰护理、胃肠减压护理、引流管护理、并发症护理及饮食护理等一系列护理干预.结果 术后并发吻合口瘘2例,呼吸衰竭1例;随访23例,失访3例,随访1-3年,患者术后1、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6.92%及46.15%.结论 精心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巩固食管癌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杨灵慧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鞍区肿瘤显微手术入路和技巧的探讨

    目的 探讨鞍区肿瘤的手术入路的选择及显微手术的技巧.方法 回顾性总结126例鞍区肿瘤的临床资料,均行显微手术,经翼点入路51例,鼻蝶入路45例,额下入路手术14例,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7例,经翼点联合颞下入路6例,经侧脑室额角-三脑室入路3例.应用脑室镜辅助41例.结果 肿瘤全切113(例89.7%);大部分切除13例(10.3%),肿瘤残腔内置入Ⅰ25放射性粒子行内放射治疗.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死亡病例.本组病例手术效果良好,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应用的理想的手术入路和显微手术技巧治疗鞍区肿瘤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续磊;张玲;庞文峰;张蕴增;李瑞峰;张伟;张爱全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45例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预防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有针对性进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1-12月玉林市妇幼保健院所发生的产后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88%(45/5129),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构成比,子宫收缩乏力占53.33%,胎盘因素占28.89%,软产道裂伤占11.11%,其他占6.67%.结论 导致产后出血以宫缩乏力为首位因素,应加强防治措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确保分娩安全.

    作者:梁宏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早期防治严重创伤及骨科手术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探讨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及骨科手术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早期防治.方法 选取2004年4月-2011年4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严重创伤及骨科手术发生脂肪栓塞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后将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实验室阳性检查诊断后治疗预后效果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严重创伤及骨科手术发生脂肪栓塞的患者临床表现出现后进行治疗的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影像学、实验室阳性检查诊断检查治疗,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严重创伤及骨科手术并发脂肪栓塞综合的早期防治中,出现临床症状后进行治疗预后效果好.临床表现是重点指证,特异性和敏感性都较高.对脂肪栓塞并发症的防治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三种选择性培养基分离流感嗜血杆菌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以脑心浸液琼脂(BHIA)、胰大豆蛋白胨琼脂(TSA)、哥伦比亚(Columbia)琼脂为基础培养基配制的马血巧克力培养基对流感嗜血杆菌(Hi)的分离效果.方法 将458份标本和流感嗜血杆菌标准菌株ATCC10211分别接种于3种培养基上,比较3种培养基对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率,计算标准菌株ATCC10211在3种培养基上的生长指数(GI).结果 Columbia、BHIA、BHIA三种培养基上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3.4%、32.8%和32.5%.流感嗜血杆菌标准菌株ATCC10211在三种培养基上的GI值分别为14.28(±1.54)、6.96(±1.56)和8.16(±1.98).Columbia培养基上的GI值与其他两种培养基上的GI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马血Columbia巧克力培养基是一种分离Hi的首选培养基.

    作者:黎静华;王文婧;麦惠简;冯淑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析护理晨会交接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探讨展会交接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 对护士晨会交接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规范晨会交接班制度,完善交接班内容.结论 规范展会交接班,能够提高护士责任心.

    作者:仇翠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