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学兵;林小珊;冼敏清;叶坤棠;钟翠芬
目的 检测肝癌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关注其检测的价值,旨在为临床观察肝癌的发生发展提供理论帮助.方法 收集120例肝癌患者血清标本作为观察组,选择80例良性肝病、80例正常体检的成人血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中AFP、CEA和VEGF的表达,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AFP、CEA和VEGF在肝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三者的表达与肿物体积、肿瘤数量及是否伴有肝硬化有关.结论 肝癌患者血清中AFP、CEA和VEGF高表达,三者可能在肝癌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联合检测对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均有意义.
作者:谭劲赟;孟蔚(韦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本文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探讨了我院口腔科绩效薪酬分配方案.实践表明,平衡计分卡这一先进的管理工具可以帮助科主任更好地对员工进行绩效管理,科室的整体素质及竞争力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晋容珍;沈明;郝迎春;董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善宁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7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9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给予善宁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48例则给予垂体后叶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5d,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9.2%,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善宁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严重多发性创伤急诊救治效果.方法 对2002年3月-2009年10月本院救治的328例严重多发性创伤进行急诊救治分析.结果 急诊救治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328例,临床脱险292例,抢救成功率达89.03%,效果明显.结论 严重多发性创伤救治难度大,病情复杂,快速有效地急诊抢救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王载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俯卧位行脊柱手术接触面顶点减压的研究.方法 为84例患者行脊柱手术,患者取俯卧位,采用PVP(Periphery Vein Pressure)方法测量,指导手术体位摆放.结果 本组有2例发生皮肤压红,经处理后症状消失.手术顺利完成.结论 护士认真做好用物准备,熟悉体位摆置的关键支撑点,做好常见体位受压部位皮肤压疮的防护,保证手术接触面顶点有效减压是预防皮肤压疮的保证.
作者:尹鹏英;王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本文从临床路径的概念及其国内外发展趋势,探讨实施中医临床路径的理论基础,分析实施中医临床路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论:没有中医临床路径参与的医疗改革是不完整的,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
作者:刘善军;梁珂;黄良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电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9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电刺激治疗组、针灸组及吞咽训练组,电刺激治疗组和针灸组在药物治疗及吞咽训练基础上分别配合应用电刺激治疗和针灸.三组治疗前、治疗第7d及第14d采用VFSS(吞咽障碍程度分级评分)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后,三组VFSS评分均显著提高(P<0.01);电刺激组VFSS评分明显高于针灸组和吞咽训练组(P<0.01);电刺激组治疗第7d、第14d后有效率明显高于针灸组和吞咽训练组(P<0.05).结论 电刺激疗法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效果优于吞咽训练和针灸治疗.
作者:许红;孔岳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枸橼酸氯米芬胶囊联合胰岛素增敏剂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排卵的效果.方法 选择97例具有胰岛素抵抗的PCO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以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实验组以罗格列酮联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各组均治疗3个月,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中排卵情况.结果 单纯氯米芬治疗组恢复排卵率63.42%(33/52),罗格列酮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组恢复排卵率82.22%(37/45),两组排卵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格列酮能明显改善PCOS患者的内分泌紊乱症状,胰岛素水平显著下降,实验组对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具有协同作用,可有效提高排卵率,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作者:卢烨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检测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Pyk2)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表达,探讨Pyk2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Western-blot法,分别从m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Pyk2在35例SLE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结果 SLE活动期Pyk2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SLE非活动期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非活动期Pyk2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LE惠者PBMC中Pyk2的表达上调,活动期患者升高更为明显,提示Pyk2可能通过作用于淋巴细胞参与SLE的发生发展.
作者:杨洁;刘秀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我院自制去腐生肌膏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46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实验组23例患者进行去腐生肌膏治疗,对照组23例患者进行常规方法治疗,治疗过程中进行观察对比,判断疗效.结果 去腐生肌膏治疗各期压疮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去腐生肌膏治疗各期压疮在治愈率及缩短疗程上,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卢立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与开腹术两种术式治疗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63例肝囊肿患者行开窗引流术,其中腹腔镜组35例,开腹组2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 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开腹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开窗术治疗肝囊肿较开腹治疗创伤小、患者恢复快、花费小,且更安全可靠,疗效相当.
作者:钟志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弹簧钢圈及明胶海绵联合应用于动脉栓塞治疗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消化道出血及22例盆腔大出血患者行动脉栓塞治疗,并对单一物质与多种物质栓塞进行比对观察结果34例多种物质联合应用栓塞止血后无1例发现再次出血,单一物质检塞有7例发生再次出血.结论 弹簧钢圈及明胶海绵联合应用进行介入栓塞治疗出血性疾病,方法简单,疗效确切,比单一一种物质(明胶海绵或弹簧钢圈)栓塞效果好,再次出血发生率低.
作者:刘晓天;刘水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常遇到的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2009年3月到2010年12月我科所作的65例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在术前、术中及术后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对处理的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我们对本组病例所遇见的问题都作了相应的处理,无一例出现严重后果.结论 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的术前、术中及术后,都可能存在一系列问题,只要加以重视并作相应的处理,可避免或减少出现严重后果.
作者:张红霞;成亚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68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的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情况及临床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8%,明显高于对照组70.59%,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经随访均未发现骨不连、内固定松动、断裂等不良情况.结论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具有疗效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较佳的内固定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喻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院内获得性肺炎的感染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其发生提供方法.方法 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入住我院内科病房的237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186例合并院内获得性肺炎;结合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对其中可能的多项致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并发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意识状态、住院日、气管切开、鼻饲胃管及肺部基础疾病.共培养出病原菌165株,革兰阴性杆菌与革兰阳性球菌分别占50.91%和44.24%.革兰阴性杆菌中以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对亚胺培南/西司他汀、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含有内酰胺酶抑治剂的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均敏感.结论 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治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处理,可能是减少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生的主要措施.
作者:梁雪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认识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是早期肺癌的表现,预防早期肺癌的误诊和漏诊,对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我院2000年1月-2008年1月住院的873例肺癌患者中,39例是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分析肺外表现症状与肺癌的病理分型之间的联系.结果 有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39例,其中杵状指常见,为41.0%,内分泌异位综合征为33.3%,神经副癌综合征为25.6%,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为12.8%,下肢血栓性静脉炎为10.3%,肺栓塞2例,全身紫癜2例.结论 具有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患者缺乏呼吸道症状和体征或者肺外表现出现在呼吸道症状之前,约(37/39)94.9%的具有副癌综合征的早期肺癌被误诊.因此,对有上述综合征的患者应进一步查找有无隐匿性肺癌病灶,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谢红滨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术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26例行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监测生命体征、体位护理、排痰护理、胃肠减压护理、引流管护理、并发症护理及饮食护理等一系列护理干预.结果 术后并发吻合口瘘2例,呼吸衰竭1例;随访23例,失访3例,随访1-3年,患者术后1、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6.92%及46.15%.结论 精心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巩固食管癌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杨灵慧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儿童支气管异物影像表现及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010年5月-2010年12月行64排螺旋CT扫描诊断为支气管异物66例.结果 经手术证实为气管异物4例,支气管异物62例.结论 64排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是诊断小儿支气管异物重要方法,可以发现常规方法无法明确诊断的病例,减少误诊.
作者:侯燕莉;荆长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暧宫贴的主要成分是铁粉、水、木粉、活性炭、食盐等,可在氧分子的作用下发生放热反应,产生红外线辐射,高温度65℃,平均53℃,维持时间不少于12h.本文就近年来暖宫贴用于妇产科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赖春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鞍区肿瘤的手术入路的选择及显微手术的技巧.方法 回顾性总结126例鞍区肿瘤的临床资料,均行显微手术,经翼点入路51例,鼻蝶入路45例,额下入路手术14例,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7例,经翼点联合颞下入路6例,经侧脑室额角-三脑室入路3例.应用脑室镜辅助41例.结果 肿瘤全切113(例89.7%);大部分切除13例(10.3%),肿瘤残腔内置入Ⅰ25放射性粒子行内放射治疗.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死亡病例.本组病例手术效果良好,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应用的理想的手术入路和显微手术技巧治疗鞍区肿瘤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续磊;张玲;庞文峰;张蕴增;李瑞峰;张伟;张爱全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