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钰钧;李建华
目的 观察89SrCL2联合唑来膦酸在治疗晚期肺癌多发性骨转移瘤、缓解重度骨痛、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疗效.方法 对35例晚期肺癌骨转移瘤中重度疼病的患者分别用89SrCL2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结果 89SrCL2联合唑来膦酸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1.4%.结论 用89SrCI2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转移性骨肿瘤,能显著减轻患者中重度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且较安全、可靠的方法.
作者:张长弓;钱可宝;李高峰;叶联华;向旭东;陈楠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贝那普利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2级和3级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稳定性.方法 选取40例2级和3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贝那普利10mg/d和左旋氨氯地平2.5mg/d,疗程8周.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治疗后的谷峰比值与平滑指数.结果 治疗8周后:日间、夜间及24h平均血压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各自达到76%与71%,而二者的平滑指数分别高至1.13及1.09.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2级和3级原发性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平稳降压效果.
作者:王雪萍;张丽杰;吴波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大肠癌性梗阻外科诊治特点.方法 81例老年结直肠癌性肠梗阻病例,平均年龄79 2岁.电解质紊乱等合并症发生率77.8%.55例行择期手术,26例行急症手术.结果 所有病例皆痊愈出院,无术后吻合口漏.术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47.8%,皆保守治愈.结论 老年性肠梗阻病情重、合并症多,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刘子光;丁红光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消化系统中胃、食道恶性肿瘤属于中医噎膈范畴,常表现为食饮不下或食入即吐,其吞咽困难术前常为肿瘤压迫,术后不能进食则多为贲门痉挛所引起,一般常规治疗常不能奏效.本文介绍了用自拟旋覆降逆汤治疗10例的过程,重点讨论了晚期患者的身体病机特点及药理研究,证实该方确有缓解进食困难、改善机体状况、增强体质、减轻患者痛苦、延缓生命的作用.
作者:杨拥军;左进娟;王素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1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59岁,以混合痔嵌顿收住肛肠科,拟行手术治疗.患者既往无肾病病史.术前做常规化验检查,血、尿常规、肾功能指标均正常.人院第2d早晨,患者未进食水,给予常规术前灌肠,用甘油灌肠剂1支(110ml)灌肠,因担心大便未排净,1h后,再次用甘油灌肠剂1支(110rml)灌肠,等待手术.患者在第二次灌肠1h后排可乐色尿液,未予以重视.上午9时,患者在局部麻醉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程顺利.术后当日给予依替米星注射液0.2静脉点滴,晚上患者开始出现少尿、蛋白尿及氮质血症,头晕、恶心、呕吐,血尿素氮、肌酐升高,之后,肾功能进行性恶化,至术后第2h,24h尿量292ml,尿素氮20.9mmol/L,肌酐660μmol/L,考虑为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急性肾小管坏死可能性大,转入ICU病房,及时给予积极的内科治疗,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配合连续血液滤过(CRRT).经治疗,患者病情逐渐好转,肾功能逐渐恢复,好转出院.于门诊继续监测肾功能,至发病40d后,血尿素氮、肌酐指标恢复正常,B超示双肾大小、形态正常,经半年的随访,肾功能一直正常.
作者:温小一;李建平;张羽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一种外科微创方法,与传统手术比,其手术时间短,效果显著,主要用于椎体压缩性骨折、转移瘤、骨髓瘤及血管瘤等疾病.这两种术式都向病椎推注骨水泥,达起到增加椎体强度、恢复椎体高度、稳定椎体、止痛等作用.因此,手术也伴有并发症,其中常见的是骨水泥渗漏,了解骨水泥渗漏发生的原因、发病率及其防治措施,对临床应用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高彩红;张蜀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对人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S)的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组肝癌细胞的形态变化.MTT比色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奥曲肽(Octreotide)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爬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DK5的表达情况.结果 不同浓度的奥曲肽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有差异,高剂量组的抑制作用强.药物作用48h后,药物组CDK5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着色程度随药物浓度增高而逐渐减弱.结论 奥曲肽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可下调肝癌细胞中CDK5的表达,CDK5在奥曲肽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作者:魏文贵;赵浩亮 刊期: 2011年第19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刘某,女,23岁,痛经多年,于7d前感下腹不适,当地医院彩超示右腹部包块.患者于15年前因右肾畸形而行右肾切除术.触诊:于右中下腹可触及一大小约12×8cm质硬肿物,轻触痛,边界欠清,活动度差.行CT增强扫描显示:右侧腹腔见大小约为75×49×122mm的囊性包块,内见分隔,与周围组织界限欠清,增强扫描,包膜及分隔明显强化.右侧盆腔见一大小约为60×45mm的软组织密度影,形态与子宫相同,增强扫描,增强方式及程度同子宫.右侧卵巢动脉增粗迂曲.右肾未见显示.CT诊断考虑:右侧腹腔囊实性包块,双子宫.患者行手术治疗,术中:右侧腹部见残角子宫,与阴道不相通,右侧输卵管明显扩张,其远端形成巧克力囊肿.阑尾扭曲,内有粪石.病理:盲角子宫,增殖期子宫内膜.慢性输卵管炎,卵巢陈旧性血肿.慢性阑尾炎.
作者:张国辉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上睑下垂的各种术式的临床疗效,为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提供理论和依据.方法 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9年1月间130例180眼已施行上睑下垂手术的患者,根据不同的术式可分为两组:额肌瓣转移悬吊术和提上睑肌复合体的手术.对患者行半年的术后随访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结果 全部患者中,5例术后短期欠矫病例,重新打开切口上调提上睑肌固定位置;1例半年后复发,再次手术发现缝线脱落给予修复;1例结膜脱垂病例切除脱垂结膜后加压包扎;2例过矫给予松解提上睑肌调整睑缘位置,均达到了美容效果.结论 先天性上睑下垂应及早手术,可防止儿童弱视和心理障碍.获得性上睑下垂病因多种,应根据不同病因先进行治疗,待病情稳定半年后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术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鑫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索建立血管性认知障碍动物模型.方法 分别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和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结合降压改良法建立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模型,比较两种造模方法大鼠的存活率,并通过Morris水迷宫观察模型大鼠逃避潜伏期和穿越平台次数,测试其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改良组存活率(73.33%)与2VO组存活率(46.67%)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2VO组和改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原平台区域次数明显减少(P<0.05).2VO组与改良组比较,逃避潜伏期和穿越原平台区域次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结合降压改良法是较理想的血管性认知障碍动物模型.
作者:沈双宏;沈晓东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27例资料完整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MSCT平扫加三期强化扫描的影像资料.结果 肿瘤术前MSCT检出率100%(27/27);术前定位准确率92.59%(25/27);术前良、恶性判断准确率85.15%(23/27);术前病理组织类型判断准确率为29.63%(8/27);能清晰提示肿瘤与周围脏器、大血管及输尿管之间的关系.结论 MSCT能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沈东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实施院外延续护理的效果,为开展院外延续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在患者出院后,采用个别和集体家庭干预的方法,向其家属宣传精神疾病防治知识,强化家庭健康教育,指导家属多关心安慰患者,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干预前后对家属进行症状自评量袁(SCL-90)、精神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测试,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测试.结果 实施院外延续护理干预前后,家属SCL-90各因子分和精神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各项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生活质量除生理领域、精神支柱外其它各项目均明显地提高(P<0.05或P<0.01).结论 院外延续护理干预改善了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提高了家属的认知水平和对患者的照顾技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邝俭玲;苏保育;杨宇;何流英;潘友葵;刘间芳;梁菊芳;杜洪英;林春洁;梁润娣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过继免疫疗法联合TP方案(紫杉醇和顺铂)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收集我科5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5例)给予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联合TP化疗;对照组(32例)行单纯TP化疗.随访观察患者接受治疗后其近远期疗效,同时记录患者的生存期.结果 CIK细胞回输联合TP方案化疗临床受益率达92%,生存质量的卡氏评分提高率为84%,2年生存率达到48.0%,相较于单纯TP方案化疗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联合TP化疗具有协同作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肯定的近期疗效并可改善其预后,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王苗;尹先哲;杜锋;刘丽娜;李毅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对阿德福韦酯疗效欠佳的慢乙肝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0年12月-2011年6月在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阿德福韦酯疗效欠佳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ritis B,CHB)患者分为两组: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组(A组,46例)和单用阿德福韦酯组(B组,31例).完成12周和24周治疗时,检测HBVDNA水平、ALT水平、HBeAg与HBsAg的血清转化及ADV耐药株.结果 治疗第12周时,HBVDNA< 103copies/ml的患者,A组占56.5%,B组占9.66%,x2=21.58,P<0.001;第24周时,HBVDNA<300copies/ml的患者,A组占65%,B组占12.9%,x2=20.55,P<0.001.治疗24周时,A和B两组的血清学转阴率分别为32.6%和9.6%,血清转换率分别为26%和9.6%,生化学应答率76%和29%,ADV耐药率分别为12.5%和32%.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阿德福韦酯疗效欠佳的慢乙肝患者,可在病毒学及生物学方面取得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好.
作者:张钰钧;李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同时也是导致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心脑血管疾病研究领域的热点.近年来研究表明,白细胞分化抗原(CD40)及其配体(CD40L)广泛存在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各种细胞及血小板中,其相互作用显著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细胞功能,并与斑块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阻断这一系统的相互作用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意义重大.
作者:贾宁;邹伟;孙晓伟;刘芷妤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提高生存质量的方法.方法 对74例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水平与心理状况的关系.结果 本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水平及社会与家庭支持与患者的心理状况存在一定的关系.结论 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可消除其心理障碍,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金燕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宫颈鳞癌组织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8例正常宫颈上皮(normal cervical epithelium,NCE)、3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CIN)和68例宫颈鳞癌(squamous carcinoma of cervix,SCC)组织HPA的表达情况,并检测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VEGFR 3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rnicrovessel density,LMVD)和MIB 1标记的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 index,PI).结果 HPA在NCE、CIN及SCC组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 0646±0.0166、0.0968±0.0155及0.1175±0.0212.从NCE到CIN再到SCC,HP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在CIN组,HPA高表达者MVD及LMVD均分别显著高于低表达者(P<0.05),HPA在CIN组表达分别与MVD及LMVD显著正相关(MVD:r=0.625,P=0.000;LMVD:r-0.380,P =0.022),而与PI无关(r-0.300,P=0.075).在SCC组,HPA高表达者MVD显著高于低表达者(P<0.05),HPA在SCC组表达与MVD显著正相关(r=0.330,P =0.006),而分别与LMVD及PI无关(LMVD:r=0.124,P=0.314;PI:r=-0.077,P=0.533).HPA在SCC组表达分别与盆腔淋巴结转移及脉管浸润密切相关,宫颈鳞癌有盆腔淋巴结转移和脉管浸润者HP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无盆腔淋巴结转移及无脉管浸润者(P<0.01).宫颈鳞癌突破深肌层间质浸润者HP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浸润深度在浅肌层间质以内者,但未达统计学意义(t=1.946,P =0.056).宫颈鳞癌HPA高表达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但未达统计学意义(log rank检验,P =0.0607).结论 HPA可能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发挥重要作用.HPA在CIN组表达上调可能促进微淋巴管生成,在SCC组表达上调可能促进血管新生及癌细胞浸润转移.HPA过度表达可能是宫颈鳞癌患者的一个不良预后因素.
作者:齐碧如;江忠清;连成瑛;黄勉;林岷;陈玉华;刘兆董;方娇宁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凸阵探头及阴式探头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 对38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异位妊娠患者与术前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7例患者在彩超检查中均探查到宫外孕包块影像.有1例患者超声检查中未见宫外孕包块,手术后证实.手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输卵管妊娠34例,宫角妊娠3例.结论 联合应用凸阵探头及阴式探头诊断异位妊娠,能提高宫外孕包块的检出率,从而提高诊断符合率.
作者:王迎秋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评估S-1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和临床受益反应.方法 36例晚期胃癌患者,1-14d内给予S-1,80mg/m2,分2次口服(餐后服用),同时在第1、8、15d紫杉醇90mg/m2.S-1用药14d停药,14d为1个周期,紫杉醇4周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进行疗效、不良反应及临床受益反应评价.结果 全组36例可评价,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24例,稳定9例,进展3例,有效率为66.7%,不良反应率较低,临床受益反应较好.结论 S-1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患者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临床受益反应较好.
作者:戴立胜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PTEN和Ki-67在胆囊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对41例原发性胆囊癌和14例胆囊炎、11例胆囊腺癌组织蜡块切片进行染色,检测PTEN和Ki 67蛋白的表达.结果 胆囊癌与胆囊炎和胆囊腺瘤组织中PTEN和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有明显差异(P<0.01).胆囊癌中PTEN呈明显低表达,而Ki-67呈明显高表达.PTEN和Ki-67在性别和年龄上无明显差异(P>0.05).PTEN和Ki-67在组织分化和Nevin分期上有明显差异(P<0.05),PTEN随着组织分化降低和Nevin分期升高表达明显降低(P<0.05),Ki-67则明显升高(P<0.05).PTEN和Ki-67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s=-0.744,P<0.01).结论 胆囊癌的进展过程中PTEN的低表达与Ki 67的高表达起重要作用.
作者:樊震宇;韩振国;赵浩亮;贺杰峰 刊期: 2011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