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清酶学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变化

赵庆国;高峻

关键词:新生儿, 缺血缺氧性脑病, 超敏C反应蛋白
摘要: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清酶学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30例HIE和18例正常新生儿血清hs-CRP,并同时检测血清CK、CK-MB、LDH.ALT、AST.结果 HIE新生儿急性期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下降,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HIE新生儿急性期CK、CK-MB、LDH、AST、ALT均较正常新生儿升高;恢复期CK、CK-MB、ALT降低明显(P<0.05),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LDH、AST降低不明显(P>0.05).但与正常时照组比较差异仍显著(P<(0.05).结论 hs-CRP的动态变化能较敏感地反映HIE患儿病情程度及转归趋势,与血清酶学改变一起可作为了解HIE的疗效及病情监测的指标之一.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我国健康教育的现况及对策

    分析我国健康教育的现况,探索健康教育的对策.

    作者:孟涛;赵健;张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结肠造瘘术后排便习惯的训练方法及健康指导

    结肠造瘘术后,初期患者不能控制排便,使患者非常苦恼,医护人员应及早对患者进行定时排便训练,使患者养成定时排便习惯,不仅可以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可以减少造口器材的消耗,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胡景霞;杨彩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肝外伤47例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肝外伤的治疗.方法 回顾1996年10月到200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7例严重肝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损伤程度、手术方式、疗效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47例,治愈45例,死亡2例,其中死于大血管破裂失血性休克和肝创面再出血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各1例.结论 手术治疗应选择合适的肝创面处理方法,尽快救治失血性休克,术中彻底止血,预防术后并发症,是治疗严重肝外伤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明律;张剑辉;陈贵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90例根管治疗术失败原因分析

    根管治疗术的过程是医生用根管治疗专用的器械通过和化学方法,清除根管内的炎症性内容物,以消除根管内的彻底去除感染的牙髓以及感染的牙本质和毒性分解产物,严大部分感染.第二步是根管消毒,通过物理和化学(药物)方密填塞根管,隔绝细萧进入根管再感染,防止根尖周病变的法彻底消除根管内的残余感染.

    作者:姚亚辉;姚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浅析护士健康教育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目的 了解护士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15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统计调查结果.结果 护理人员不足及业务知识匮乏是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论 加强知识培训,加强沟通协调,保证护理人员数量是提高健康教育质量的关键.

    作者:周凤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精神卫生防治应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为缓解精神病人家庭经济负担,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们生命安全,应把精神卫生防治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加以管理.

    作者:万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前后护理

    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内病变的定性诊断有很重要的作用,临床应用日渐广泛[1].我科自2004年6月-2008年9月对32名经常规检查未能确诊的肺内病变患者,行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抽吸加弹簧针活检,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现将相关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荣;王凯;张慧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38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38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非手术治疗失败后的手术疗效.方法 1996年-2007年38例肱骨髁上骨折非手术治疗失败的患儿采用切开复住,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结果 38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均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非手术治疗失败后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操作简单,稳定性好,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郭红江;卢鹤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门体静脉断流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行门体静脉断流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护理.方法 自1993年10月~2007年10月我院为18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脾肿大患者施行了门体静脉断流术,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术后发生并发症65例,发生率65/188(35%)包括出血性16例,感染性34例,大量腹水8例,急性门静脉血栓7例.结论 门静脉高压症行门体静脉断流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率除与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的把握及手术技巧外,注重围手术期的密切监测和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作者:张安云;巫菊仙;李玲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9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9例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治愈23例(占58.9%),症状全部消失,盆腔结节包块等局部体征基本消失,不孕患者受孕.显效9例(占23.1%),症状基本消失,治疗前后月经周期的同期B超检查对比盆腔包块缩小>1/2,虽局部体征存在但月经不调改善.有效5例(占12.8%),症状减轻,包块缩小1/3~1/2,停药3个月内症状不加重.无效2例(占5.12%),症状和体征无改变.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乔学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治疗空蝶鞍综合征手术体会

    目的 报道经蝶入路手术治疗10例空蝶鞍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 10例病例均经CT及MR确诊手术采用经鼻小柱切开一鼻前庭、中隔-蝶窦入路填充空鞍鞍底重建.结果 无死亡病,9例病人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4年),7例明显改善,2例无变化.结论 经蝶八颅手术治疗空蝶鞍综合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中鞍内填充及鞍底重建十分重要.

    作者:刘洋;王严;刘增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紫金油治疗新生儿尿布疹疗效观察

    尿布疹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多引起全身性的感染,威胁着幼儿的牛命.我科采用本院制剂紫金油治疗该病150例,经济又方便,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世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特异性的促进血管再生作用使其在肿瘤生长转移、组织愈合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ⅦGF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对机体的作用、表达及生成的调节及其在临床应用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肖建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小儿止咳平喘合剂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小儿止咳平喘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荆中苦杏仁、黄芩、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麻黄碱、伪麻黄碱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薄层色谱中阴性无干扰,专属性强;麻黄碱、伪麻黄碱在1.728μg~8.640μg和1.36μg~80μg范围内成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3%、100.55%.结论 本试验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快捷,重复性好,可用于小儿止咳平喘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邱建永;辜学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胆心综合症误诊为冠心病1例报道

    胆心综合症是胆道系统疾病(胆囊炎、胆结石)等,并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供氧一需氧失衡),从而引起心绞痛、心率不齐,甚至心肌梗塞等症状的临床综合症,临床上胆心综合征常易误诊为冠心病.2006年本单位收治了1例胆心综合症患者,其症状类似冠心病心慌、胸闷、胸痛症状患者,曾误诊为冠心病.

    作者:吴敬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脊柱骨折合并截瘫的护理

    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是一种严重的创伤,如合并褥疮,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将威胁患者的生命.所以正确的抢救和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促进患者的康复.在护理工作中对截瘫并发症的预防是主要的.另外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使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他们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尽早康复.

    作者:王丽;樊晓丽;王玉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探讨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方法 对我科2001~2007年收治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20例保守治疗.35例行复位内固定,14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11例人工髋关节置换.对其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康复训练指导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80例患者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消除了焦虑、恐惧心理,主动配合做好各项医疗护理工作,在医护人员、家属的协助下能正确地进行功能锻炼,住院期间均无并发症发生,手术切口达到一期愈合,出院随访,生活均能自理,人工股骨头无松动、下沉、脱位等.结论 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给予良好的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是患者康复重要因素.

    作者:胡秋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肝豆状核变性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称Wil-son病(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缺陷病,表现为铜代谢障碍导敛的以基底神经节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及肝脏损害,同时伴有肾脏受损及角膜病变.不同地区及人群的发病率不一,据估计世界人群发病率为1/10万至1/30万[1,2],是儿科常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之一.

    作者:方洁;叶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102例消化道肿瘤应用化疗泵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消化道肿瘤应用化疗泵临床护理体会和措施.方法 回顾我科应用化疗泵治疗消化道肿瘤102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化疗均顺利完成全程治疗,且无任何反应及并发症.空气进入泵体3例,静脉渗漏5例,静脉炎12例.结论 熟练掌握化疗泵原理和构造、严格的操作、严密观察、细致静脉护理,可以使化疗均顺利完成.

    作者:高春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40例干燥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特点.方法 对我院4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ss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口眼干燥,其次为发热,猖撅龋和皮肤粘膜表现,而皮肤粘膜损害较为多样.结论 pss由于临床表现多样,常首诊于其他科室未能及时确诊.临床上遇到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关节痛、肺部病变等,都要考虑pss可能而做相应的检查,以达到早期诊治.

    作者:翟小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