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真空采血针在临床应用中的体会

李文贤;柴雪艳;杨豫敏

关键词:真空采血针, 临床应用, 体会
摘要:目的 观察真空采血法的临床应用.方法 我科2008年1月~2008年10月应用真空采血400例的临床效果观察.结果 一针见血率明显提高.结论 该采血法既安全实用、又提高血标本质量.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老年人逐渐增多,并且有更多的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或老化性疾病,因此有效的心理护理对恢复和增进老年病人身体健康十分重要.护士除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精湛的护理技术外,还要针对老年人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为恢复和增进病人健康服务.

    作者:姜培兰;王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一种较常见,并危及生命的严重心脏疾病,是南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部分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所致.其早期病死率高.因此,一旦确立诊断,应紧急处理.保护频死心肌.缩小梗塞范围,改善预后.再灌注治疗是AMI患者主要的治疗措施.

    作者:何红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彩超诊断肾癌下腔静脉转移1例

    病例女38岁,腰部不适来诊.尿化验:血尿阴性.血常规无异常.超声显示:右肾增大为118*58*57mm,上极饱满,变形,见范围73*67mm不均质略低同声向肾表面突起,轮廓不清晰,形态不规则,内可探及动脉血流信号,上极集合系统受压消失,下极未见异常,未见分离.

    作者:魏凤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子宫输卵管造影76例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子宫输卵管造影术(hystreosalping ography,HSG)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回顾近年来子宫输卵管造影术76例出现不良反应征象的分析,结果不良反应征象的发生是多种因素所至,如疾病、逆流、造影刑等.结论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是一种较简易安全的检查方法,但未严格掌握造影指标,也可以产生不良后果.为提高对不良反应的认识,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术前、术中做好充分准备并采取有效措施,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徐野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纸片扩散法检测临床分离深部真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

    目的 探讨294株临床分离酵母样真菌对氟康唑的体外敏感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收集自2004年1月至2007年5月从我院住院患者送栓的标本,应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研究院(CLSI)认可的酵母菌纸片扩散法进行敏感实验.结果294株酵母样真菌菌种分布显示,白色念珠菌常见,有214株,占72.8%;光滑念珠菌34株,占11.6%;热带念珠菌32株,占10.9%;克柔念珠菌4株,占1.4%;其它念珠菌属10株,占3.4%;白色念殊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及其它念珠菌属对氟康唑的耐药率存在差异,耐药率分别为4.2%、17.6%、0.0%、50.0%、33.3%,并呈逐年升高趋势.

    作者:周玲;刘德华;胡大春;秦海燕;高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精神卫生防治应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为缓解精神病人家庭经济负担,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们生命安全,应把精神卫生防治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加以管理.

    作者:万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介绍一种实用新型两用护理记录曲线尺

    各医院在护理患者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多次的体温、脉搏曲线记录,现在各医院临床上一直是用手工画此曲线的.其缺点是工作效率低、单调易出差错,还容易造成记录纸面的不清洁,不规范.为了解决体温单正规的问题,特发明一种实用新型两用护理记录曲线尺,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胆心综合症误诊为冠心病1例报道

    胆心综合症是胆道系统疾病(胆囊炎、胆结石)等,并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供氧一需氧失衡),从而引起心绞痛、心率不齐,甚至心肌梗塞等症状的临床综合症,临床上胆心综合征常易误诊为冠心病.2006年本单位收治了1例胆心综合症患者,其症状类似冠心病心慌、胸闷、胸痛症状患者,曾误诊为冠心病.

    作者:吴敬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卡博平治疗老年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新药也不断问世,其中的卡博平(阿卡波糖,Acarbose)在临床上对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邹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多西紫杉醇联合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及毒性.方法 27例晚期胃癌患者应用多西紫杉醇75mg/m2第1天静脉滴注,5-氟尿嘧啶2 500 mg/m2持续静点48小时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21例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0例,总有效率为57.12%.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和脱发,但患者能较好耐受.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氟尿嘧啶方案是目前治疗晚期胃癌较理想的二线方案.

    作者:邢书娟;王俪娟;吕巧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40例干燥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特点.方法 对我院4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ss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口眼干燥,其次为发热,猖撅龋和皮肤粘膜表现,而皮肤粘膜损害较为多样.结论 pss由于临床表现多样,常首诊于其他科室未能及时确诊.临床上遇到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关节痛、肺部病变等,都要考虑pss可能而做相应的检查,以达到早期诊治.

    作者:翟小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滋养细胞肿瘤患者治疗的影响.完善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护理模式.方法 选择滋养细胞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干预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主管感觉,对护理的满意度,对疾病治愈的信心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主观观念,护理满意度,疾病治愈的信心,结合滋养细胞肿瘤的特点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并在护理过程中突出护理重点,可提高护理效率,保证护理质量.结论 对确诊为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增加治愈疾病的信心,提高生命质量,对患者的生命意义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作者:李延平;董丽;石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抗线粒体抗体亚型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抗线粒体抗体(AMA)及其分型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中AMA抗体,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MA-M2、M4、M9亚型.78例PBC患者、35例其他肝病患者和20名健康体检者检测AMA及M2,其中30例PBC患者检测M4、M9型.结果 78例PBC患者中74例(94.9%)AMA及M2均阳性.35例其他肝病患者M2均阴性.20名健康体检者AMA及M2均阴性.结论 AMA及其分型,特别是M2抗体检测可作为临床诊断PBC的重要血清免疫学指标.

    作者:段东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青少年腰间盘突出症16例诊治体会

    近些年青少年腰间盘突出症发病率旱上升趋势,此病对青少年患者的学习和生活有着严重影响,早确诊以及正确的治疗方法对青少年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非常重要.我院从2006年10月~2008年6月共收治青少年腰问盘突出症患者共16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静脉快通道麻醉在骨关节脱位复位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静脉快通道麻醉在骨关节脱位复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ASA分级为Ⅰ~Ⅱ级的单纯性肩关节、髋关节脱住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利多卡因传统麻醉组,待麻醉作用完全消失后自行离院;B组:丙泊酚静脉快通道麻醉组,完全清醒后无须住院自行离院.两组病人麻醉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2 mg.kg-1、阿托品0.01 mg.kg-1,入室后先建立静脉通路,备好麻醉器械和药品,全程监护生命体征,面罩吸氧,监测并记录MAP、HR、SpO2,麻醉准备时间(病人开始麻醉至麻醉效果满意的时间)、手术时间、自行离院时间(手术结束至自行离院时间)、手法复位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麻醉准备时间、自行离院时间A组明显长于B组,术中MAP、HR、SpO2均较稳定,各类复位手法均在一个复位程序中完成,无1例术后并发症.结论 静脉快通道麻醉用于门诊骨关节脱位的手法复位,是无须住院病人的安全、可行和便捷的麻醉方法.

    作者:侯铁军;陈继恩;孙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复方蛇床子平喘作用机制初探

    目的 研究复方蛇床子平喘作用机制.方法 用小鼠耳异种被动皮肤过敏实验,小鼠二甲苯致炎实验和舔体实验等考察复方蛇床子的抗炎抗过敏作用.结果 复方蛇床子显著抑制组胺所致小鼠皮肤通透性增高;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延长小鼠舔体反应潜伏期,减少舔体反应次数.结论 复方蛇床子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它可能是通过抗炎、抗过敏来发挥其平喘作用的.

    作者:罗砚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门体静脉断流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行门体静脉断流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护理.方法 自1993年10月~2007年10月我院为18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脾肿大患者施行了门体静脉断流术,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术后发生并发症65例,发生率65/188(35%)包括出血性16例,感染性34例,大量腹水8例,急性门静脉血栓7例.结论 门静脉高压症行门体静脉断流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率除与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的把握及手术技巧外,注重围手术期的密切监测和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作者:张安云;巫菊仙;李玲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原发性气管支气管肿瘤

    原发性气管支气管肿瘤临床比较少见,约占呼吸系统肿瘤的1%-2%,其中以恶性肿瘤居多.由于临床缺乏特异性,以及临床医师对该类疾病的认识不足,使得此类疾病常常被误诊、漏诊[1].本文综合国内外资料对原发性气管支气管肿瘤的分类、临床特点以及诊治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就支气管镜检查及支气管腔内介入治疗技术在气道肿瘤中发挥的作用做简要阐述.

    作者:郭丽;张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148例子宫颈癌围手术期护理

    子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生歹汽器官肿瘤中位居首位,其发病率有上升及年轻化的趋势[1],手术治疗是早期宫颈癌重要的首选治疗手段,也是某些晚期宫颈癌不可缺少的综合治疗手段[2].手术治疗效果显著,预后好.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方式有:锥形切除、全子宫切除术、广泛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作者:杨会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3000张门诊处方规范性评价

    目的 通过对处方规范性分析,为临床一线提供真实资料,提高处方书写及用药质量.方法 随机抽取门诊处方3000张,对处方的书写规范、合理用药、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不合格处方255张.抗菌药物的处方数931张,使用率31.03%.结论 我院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逐步提高,但不合理用药现象仍较严重,医师和药师应加强业务知识学习.

    作者:丁绍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