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香玲
目的 对耳鼻喉科门诊患者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6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5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护理风险、护理纠纷、护理投诉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管理应用于耳鼻喉科门诊患者中可有效防控护理风险,值得积极推广.
作者:王香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医院整体管理效率,同时也为后勤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医院信息化管理运作时间较短,运作模式不够成熟,因此在信息化管理中仍有一些问题存在.该文在分析医院后勤信息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展望,旨在为提高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水平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作者:卢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PBL教学模式在血管外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间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血管外科见习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共60名为研究对象,选择在2016年7月前进入该科的30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2016年7月以后进入该科的30名学生为研究组,采用PBL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授课满意度.结果 两组学生在理论成绩(t=8.928,P=0.000)、实践成绩(t=12.373,P=0.000)、总成绩(t=15.276,P=0.000)比较中,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授课满意度比较(x2=16.705,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血管外科的教学效果,值得各科室临床见习过程中采纳应用.
作者:孟庆宇;李喜春;林树森;赵明宇;董广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中医是我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学科.中医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体经络、腧穴及刺灸,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针灸具有适应证广、疗效好、操作简单、经济安全等优势,在数千年来受到广大疾病患者的欢迎.而随着现代医疗设施的完善、医疗技术的提高,使得中医针灸学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如何继承中医针灸学,促进中医针灸学进一步发展成为该领域人们关注的焦点.该文针对中医针灸学的继承和发展现状和立足点出发,结合多篇文献探讨其关系和模式,并由此进行综述.
作者:苏爱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微信公众平台的网络空间构建.方法 通过对医学院学生的调查问卷设计微信公众平台的网络空间模式,确定了可行性,提出了构建方案,实施了所设计的各项功能.结果 将微信公众平台模式应用于16级中药学专业本科学生的教学当中,与15级中药学专业学生相比,得到满意的结果.结论 此次微信公众平台的网络空间构建明显提高教学效果与学生的满意度,值得在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家娣;吴迪;崔立然;韩翠艳;郭丽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护士分级管理模式的应用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该院普外科实行护士分级管理制度,与实行分级管理制度之前进行对比,通过护理质量和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探究分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结果 实行护士分级管理模式之后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和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评分都显著高于实行护士分级管理模式之前,同时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和护理不良的患者数量,均低于实行护士分级管理模式之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分级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护理工作中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明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急诊科护理纠纷和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方法 该研究对2016年1—12月间急诊科护理纠纷事件进行统计,探讨常见安全隐患,并在2017年1—12月的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实施相应的防范对策,对比实施防范对策前后1年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实施护理纠纷相关防范对策后,急诊科护理纠纷事件较实施前有明显降低,患者对急诊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较实施前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科临床护理工作繁重,易引发较多护理纠纷事件,对此,护理人员需积极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将护理风险降至低.
作者:包爱红;毛保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神经内科护理过程中护患矛盾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 通过查阅中国期刊数据库相关研究论述,结合神经内科临床实际工作中的护理情况,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概括.结果 定期开展护理安全和专业知识培训,强化护理安全意识,提高专业技术,对涉及护理安全的因素进行评估、早发现、及时处置.提高护理患者满意度,做好多方面工作防范护理纠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加强对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就能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保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作者:郭晓微;郑蕾蕾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PDCA项目管理在新技术、新项目开展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设为观察组,2013年1月—2014年12月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设为对照组,利用PDCA项目管理法从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等方面对观察组进行管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开展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项目初期审核通过率、终获奖率、发表论文篇数、生成效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新技术、新项目开展过程中实施PDCA项目管理法能够显著提高新技术、新项目质量.
作者:李爱萍;丁萌;朱小兰;刘鑫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针对血液透析中心护理实习生的带教方法 进行探析.方法该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在2015年7月—2017年11月期间接收了47名护理专业实习护士生,通过运用随机数字表示法将这47名护理专业实习护士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有24名护理专业实习护士生,观察组有23名护理专业实习护士生,不同的小组选择不同的带教方法,对照组护理实习生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观察组的护理实习生采用一对一的带教负责制,对两组护理实习生进行考核以及效果评价等.结果 通过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我们发现,对照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比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对照组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实践操作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实践操作水平,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带教老师在带教的过程当中对护理实习生进行一对一带教十分有效,这种带教的方式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这种带教的方式不但能够更好的适应现如今我国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对于提高护生的实习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者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东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程序化教学在儿科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接收护理的专业临床实习生82名,按照入院的时间顺序分为两组,每组41名实习护士.对照组所有实习生采用常规临床带教方式,研究组所有实习生采用程序化教学,分析应用效果.结果 教学结束阶段,研究组理论基础评价、实践操作、医院及护理流程、标准掌握状况、护理满意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程序化教学用于儿科护理教学,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理论、实践知识能力,并且减少错误发生率,增加护理满意度.
作者:邓腊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PDCA循环管理在预防肝病内科高危跌倒风险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该院于2017年8月在肝病内科推广实施了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明确PDCA循环管理在预防肝病内科高危跌倒风险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价值,于2016年12月—2017年6月、2017年8—12月分别选取了50例高危跌倒风险肝病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跌倒风险的发生率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肝病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率为20%(10例),高于实施后跌倒事件发生率(P<0.05);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实施可以降低肝病内科高危跌倒风险住院患者的跌倒风险,并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保障患者住院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韩其英;张海英;郭艳英;刘德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观察将风险管理应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相应研究标准2014年1月—2017年1月间选取100例在该院妇产科接受诊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管理方法为依据,将患者分成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增加使用护理风险管理,以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比较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28%;另外,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68%(P<0.05).结论 风险管理能够明显提高妇产科护理管理水平,控制风险因素、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褚丽媛;于青;常艺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安全文化理念应用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为妇产科护理管理提供建议.方法 选择该院妇产科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以系统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妇产科护理管理方式,研究组则应用安全文化理念基础的优化管理方式,对比并分析实际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应护理人员不同阶段安全意识提升评价对比,研究组安全护理意识提升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安全文化理念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安全护理管理意识,促进医患关系,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徐青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对期刊行业提出了更多新要求,期刊行业在面对多元化需求和市场经济的压力下,期刊编辑部的职责开始发生变化,开始承担更多的工作.为了节约资源,期刊开始运用全新的管理模式开展相应工作.该文针对期刊联合编辑部管理模式开展策略论述,希望能为期刊联合编辑部的管理提供一些新思考.
作者:吴冬冬;宋洪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其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教育质量的高低.当前,以院校教育为主的高等中医药教育存在着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单一、传统中医的特色优势逐渐衰减、学术争鸣缺乏等不足.因此,该研究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从当前人才培养现状与困境、教学创新方法等方面着手,对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这一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作者:韩兴发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实施岗位量化考核管理制度的效果,总结并分析其应用于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7年1—12月各科室6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护理人员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岗位量化考核管理制度,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对管理方案的满意程度,比较护理后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综合能力,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护理失误和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满意率和护理综合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岗位量化考核管理制度应用临床护理工作中效果更为理想,能够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降低失误和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而且护理人员对管理方案的满意度和心理接受度也较高,临床应用推广价值高.
作者:孙晓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探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 在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从该院选取100名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护理人员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名,在对照组里在医院护理管理中采用传统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而在观察组里的医院护理管理中则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对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操作评分、基础护理合情况以及护理差错评分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结果 对两组护理人员所护理的患者进行调查,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护理操作评分、基础护理合情况以及护理差错评分方面,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均明显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提高并完善了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护理质量,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永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围手术期患者安全转运风险防范中的管理效果.方法 根据FMEA操作方法,组建团队,列出围手术期患者转运流程及子流程图,从子流程中发现潜在的失效模式,指出可能导致转运过程意外发生的环节及原因,进行分析找出需要改善的环节并追踪整改的效果.结果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操作后,影响安全转运的失效模式优先风险指数明显下降.结论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针对围手术期患者转运期间的系列隐患可以做到前瞻性发现,选择有效方法加以干预,可以将患者转运期间出现系列风险的概率显著降低,从而对患者的安全性做出保障.
作者:冼敏玲;秦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8月期间该院精神科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结束时,通过比较BPRS、SDSS评分并调查两组患者对各项护理的综合满意情况,评估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3.7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2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BPRS、SD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管理方法显著提高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恢复水平,患者对此方法的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商海杰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