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同一氧气流量装置双管分流的流量调节

于丽华;尹爱良;肖春光

关键词:氧气流量, 流量装置, 双管, 分流, 吸氧效果, 病人, 吸氧设施, 临床试验, 总结, 中心, 医院, 需氧, 现象, 条件, 结果, 管道, 调节, 出口, 叉管
摘要:中心管道吸氧是有条件的医院常见的吸氧设施,方便了每位吸氧病人.但两个病人同用一个吸氧出口的现象常常存在,也就是应用三叉管分流给两位需氧病人.但如何正确调节同一氧气流量装置双管分流的氧气流量,保证其吸氧效果,经临床试验及实际观察,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鹤壁市929例儿童牙颌畸形调查分析

    目的 对儿保门诊儿童牙颌畸形调查分析,揭示早期预防儿童牙颌畸形的重要性.方法 对来儿保门诊体检0~7岁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019名儿童中发现牙颌畸形929名,发生率18.51%,其中男488人,女441人.所有家长未曾主动带儿童到医院进行口腔检查.结论 家长口腔保健意识不强,忽略乳牙萌出前的口腔保健,对乳牙的牙颌畸形认识不足,不及时进行矫治,是牙颌畸形得不到及时矫治的主因.增强家长口腔保健意识是预防儿童牙颌畸形发生、发展的关键.

    作者:刘鹤丽;葛明慧;罗晓红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的手术配合

    腹腔镜手术是妇科手术的一大创新,具有腹壁疤痕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独特的优点.我院于2006年6月~2007年6月对70例妇女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刘学红;姜燕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胎儿生长受限37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胎儿生长受限(FGR)围生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1998年1月到2007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FGR单胎产妇372例作为研究对象,从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孕期治疗情况、分娩方式、麻醉方式等与围生儿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孕周分娩的围生儿预后不同,36周到40周之间分娩的新生儿预后好,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新生儿体重增加,窒息率明显下降,各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剖宫产比阴道分娩的围生儿预后好(P<0.01),硬膜外麻醉新生儿预后较好,孕期经过治疗的FGR产妇围生儿预后较好(P<0.01);结论对FGR孕妇早发现、早治疗,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选择合适的孕周及分娩方式终止妊娠,可显著改善围生儿预后.

    作者:张明会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肾损伤诊疗体会(附78例报告)

    1992年至2008年我院共收治了78例肾损伤患者,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本组78例患者,男70例,女8例,年龄自13-69岁,右肾损伤48例,左肾损伤30例.其中闭合性肾损伤为70例,受伤机制为:撞伤、摔伤、高处坠落伤、钝器伤;开放性肾损伤8例,受伤机制为:锐气伤、并有一例合并脾破裂,有一例合并肠穿孔.伤后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血尿,72例为肉眼血尿,6例为镜下血尿.伤侧腰背部及上腹部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伤侧肾区有不同程度的叩痛.

    作者:田浩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线圈套扎法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

    我院自2005年1月-2007年12月共对100例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分成腹腔镜套扎和腹腔镜缝合2组,每组各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07年12月因子宫肌瘤在我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腹腔镜套扎和腹腔镜缝合2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排除宫颈肌瘤及粘膜下肌瘤.腹腔镜套扎组患者年龄(34.34±3.27)岁,肌瘤直径(6.09±1.02)cm,肌瘤单发15例,多发10例;壁间及浆膜下肌瘤20例,浆膜下带蒂及阔韧带肌瘤5例.腹腔镜缝合组年龄(35.33±4.18)岁,肌瘤直径(6.15±1.24)cm,肌瘤单发10例,多发15例;壁间及浆膜下肌瘤2l例,浆膜下带蒂及阔韧带肌瘤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病例入选标准:有子宫肌瘤手术指征,临床有保留子宫的可能,术前常规超声及官颈细胞学检查,合并月经异常者术前行官腔镜检查同时行诊断性刮宫排除粘膜下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恶性病变.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内外科合并症,能耐受全麻下腹腔镜手术.

    作者:解坤;赵国颖;张丽丽;王宇晗;罗坤;李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浅谈CT故障的分类

    X线CT机在我国临床应用已有二十余年历史,目前已几乎成为所有县级以上医院的常规设备之一,根据笔者多年维修经验和体会,介绍一下CT故障的分类、来源及特点,供同行们交流参考.

    作者:程玉银;丁玉宝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体位法加徒手旋转法纠正枕后位48例

    笔者自今年来应用体位法加徒手旋转法纠正枕后位4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无经阴分娩禁忌的孕妇48例,年龄22至40岁,初产妇30例,经产妇18例.

    作者:刘玉华;李方丽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心理治疗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应用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精神、心理和应激因素的影响密切相关,以内科常规治疗往往难以获得满意疗效,而配合应用心理咨询加抗抑郁药物治疗却得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说明心理症状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辅助应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作者:李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如何提高基层医院检验科质量

    本文提出了区、县级医院普遍存在的一些清洗、标本,材料、试剂、仪器、人员、质量控制及管理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供大家参考、相互学习,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检验水平.

    作者:万东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浅谈成分输血的优点及不足

    输血在临床上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拯救了无数患者.不过,在具体施行输血疗法时,输血的绝大多数患者只需要某种或某几种血液成分,但是传统的输血方法是不管患者需要什么血液成分都一律输全血.随着临床医学、生物化学、免疫学、遗传学、病毒学、低温生物学、医用高分子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的迅速发展,临床输血已进入了成分输血的时代.现将成分输血的优点及不足浅谈如下.

    作者:贾云凌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与健康

    心理护理是促使病人康复的重要环节,通过心理护理可以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改善病人接受护理操作顺利进行.心理护理的重点是影响和改变病人的感受,认识,情绪,行为和态度,科学地运用语言行为的奇妙作用,使病人处于接受护理操作的佳心理状态,可以达到护理操作的顺利成功,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戈立荣;孙晓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产科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也称主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大多数发生于产科的妊娠晚期,是指由于妊娠后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继而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弱等一系列综合征.个别报道早可在妊娠16周左右发生该综合征的系列表现.

    作者:师玉红;郭玉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尿道内切开治疗女性尿道狭窄体会(附8例报告)

    报告8例女性尿道狭窄的诊治结果:6例痊愈,2例好转.并提出:其病因为炎性瘢痕缩窄;诊断以排除以上尿路疾患后能否通过尿道探或尿道膀胱镜为依据;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尿道扩张和尿道切开.

    作者:韩红;于海斌;罗兴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245例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分析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胃癌的死亡率占所有肿瘤死亡率的23.03%,位居各类癌症死亡率之首.分析各年龄组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有利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一、二级预防也有重要的启发.现将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胃癌患者245例,现将245例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做一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胃癌的防治水平.

    作者:曹刚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是近十几年来研究开发的一种重要的抗高血压药物,降压效果肯定,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临床应用.ACEI可对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同酮系统(RAS),舒张外周小血管,减轻水钠潴留,并可降低缓激肽的水解,促进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而扩张血管.

    作者:李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改良Nance弓的临床应用

    目的 介绍改良Nance弓在深覆合患者的临床应用.原理结合Nance弓与平导的特点应用于临床.结果 对于配合欠佳的深覆合患效果显著.结论 改良Nance弓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打开咬合与加强支抗的口内装置.

    作者:李振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高压氧治疗宫颈糜烂

    目的 改善宫颈糜烂的症状,达到提高治愈宫颈糜烂的目的.方法 采用空气加压舱加压戴面罩吸纯氧,治疗压力为2.5ATA,稳压吸氧30分钟,改吸舱内空气10分钟,再吸纯氧30分钟,减压2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结果 高压氧是治疗宫颈糜烂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疗效理想,是安全的,可靠的,值得推广的.结论 宫颈糜烂应用高压氧治疗,可提高治愈率,提高生活质量,并为宫颈糜烂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作者:赵春红;杨淑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盐酸奈福泮用于妇科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

    在以往硬膜外镇痛中(PCEA)常应用阿片类制剂.阿片类制剂镇痛效果确切,但也存在着易发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缺点.我院自2005年开始将盐酸奈福泮用于妇科手术后硬膜外镇痛,旨在探讨盐酸奈福泮用于妇科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作者:马世尧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规范医院管理强化医疗安全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医疗安全是医院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医疗医疗安全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形象与经济效益,因此,防范医疗事故与纠纷已成为当前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者:王光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150例子宫切除宫颈去留的评价

    目的 探讨子宫切除宫颈去留之利弊,重新评价子宫次全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1例子宫次全切与69例子宫全切两组病人术后性生活质量、膀胱功能、更年期症状进行对比,并观察残留宫颈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性生活质量、膀胱功能均下降,以全切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或0.05).残留宫颈无发现1例下垂、息内或癌瘤,涂片均为巴氏Ⅰ或Ⅱ级.结论 两种术式对对性生活质量与膀胱功能的影响全切组更为明显.提倡对每例患者都权衡宫颈去留之利弊,以提高手术满意度和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杨晓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