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84消毒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宋绍卿;栾金环

关键词:消毒液, 脊髓灰质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细菌芽胞, 去污力强, 加工行业, 艾滋病毒, 消毒剂, 医院, 无毒, 食品, 家庭, 广谱, 副食, 宾馆
摘要:84消毒液是一种高效、速效、广谱、无毒、去污力强的消毒剂,能快速杀火甲、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和细菌芽胞,深受医院、宾馆、托幼、家庭、饮、副食及食品加工行业的欢迎.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药房发药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目的 指出我院门诊药房发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减少门诊处方差错率,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及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结果 发现我院门诊发药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进一步加强责任心及提高业务知识水平.

    作者:张平;杜德勤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螺旋CT与HRCT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是医学影像研究的难点和热点.笔者对我院2005年10月~2008年9月资料完整的周围型小肺癌15例患者进行分析,并与病理、螺旋CT扫描、高分辨率CT扫描(HRCT)结果对照,探讨螺旋CT及HR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孙伟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小剂量速卡实施腰麻在高龄患者单侧下肢手术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们追求生活质量意识的提高,高龄患者实施各类下肢手术明显增多,术前多合并存其他疾病,麻醉尽可能选用对生理功能影响小,安全范围大,效果确切,便于管理的方法和药物,争取以小的药物达到佳的麻醉效果.

    作者:陈继恩;侯铁军;陈沛华;孙建国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浅析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与普及,医院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现代化的标志.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为检验信息管理工作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提供了条件.同时,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减轻了劳动强度;增加了收费和检验结果的透明度.

    作者:许静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肋骨骨折在肋骨三位片组中分析讨论

    目的 探讨肋骨骨折在正位、双斜位、正斜位片组的确诊率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了近几年中由GE VR-500mA高频X光摄片机所摄经CR影像处理的100例肋骨骨折病例.结果 肋骨斜位片组的肋骨骨折较肋骨正位片组的发现率高,而正位+双斜位片组的肋骨骨折较单一体位片组的发现率有明显提高.结论 在诊断肋骨骨折中,应在常规肋骨正位片的基础上加摄肋骨双斜位片,以提高肋骨骨折的准确率,减少漏诊.

    作者:王燕燕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表面活性蛋白-D的天然免疫功能

    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 D,sP-D)是一种重要的具有免疫防御作用的蛋白,分布广,可遍及人体,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

    作者:杨莉;陈峥宏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草木樨属植物的临床应用

    本文对草木樨属植物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相应的综述,从而为草木樨属植物的深入开发和应用奠定相应的基础.

    作者:祝文姝;王润芝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两种方法检测单采血小板中红细胞混入量结果的比较与分析

    血细胞计数仪广泛应用于血站系统的血液成分的分类计数、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采集前检查.但单采血小板红细胞混入量检测结果与Negeotte计数盘手工法检测往往差异较大,笔者就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淑玲;孙振秀;于仁波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肝癌介入治疗术中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肝癌血管介入治疗的术中护理.方法 根据67例肝癌血管介入治疗的目的、方法,准备好各种型号的导丝、导管及其它器械物品,并根据术中需要及时更换合适的器械,协助医生进行药物灌注或栓塞治疗,介入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结果 67例肝癌血管介入治疗经医生精心操作、护理密切配合,获得顺利完成.结论 熟练掌握肝癌血管介入所需的器械物品、操作过程、做好各项护理术前准备、术中紧密配合,是确保肝癌血管介入治疗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

    作者:陈秋芬;王燕霞;万海静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84消毒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84消毒液是一种高效、速效、广谱、无毒、去污力强的消毒剂,能快速杀火甲、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和细菌芽胞,深受医院、宾馆、托幼、家庭、饮、副食及食品加工行业的欢迎.

    作者:宋绍卿;栾金环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神经妥乐平治疗三叉神经痛98例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神经妥乐平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随机入选的98例患者均6安瓿神经妥乐平静脉推注,然后用10安瓿分每天上下午2次静脉推注,注射速度>5min,共10d.结果 佳疗效78例,良好疗效18例,总有效率为96%.结论 神经妥乐平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药物.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诊CT检查中的意义

    本文回顾性分析39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急诊CT检查的护理过程,总结护理过程中出现的症状及处理方法,以及取得的效果,认为做好接诊工作、水平体位搬动、建立静脉输液通道、镇静、保持呼吸道畅通、给氧和对症处理等措施等为护理的重要内容.

    作者:陈丽君;葛纪林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MR检查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MRI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临床可疑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的MRI资料,并和手术结果作对照.结果 20例内侧副韧带损伤中,Ⅰ级损伤2例,Ⅱ级损伤9例,Ⅲ级损伤9例.MRI诊断内侧副韧带Ⅱ、Ⅲ级损伤与手术表现符合率分别为88.9%和100%.结论 MRI对内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准确性高.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舒展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利用硝普钠术中控制性降压{附120例}的临床观察

    利用硝普钠(SNP)控制性降压的目的是减少失血,提供良好的手术野,降低血管张力,有利于心脑血管手术,但也出现了不少并发症.我们从2000年至2007年对用SNP控制性降压120例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艳芳;王清香;付民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活性炭吸附对丝裂霉素治疗肝癌的临床观察

    我院对2005年1-12月份行肝癌切除的患者进行活性碳吸附丝裂霉素局部治疗,防止肝癌复发的临床研究,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连新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超急性期脑梗死的CT诊断

    目的 探讨CT平扫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特性及价值.方法 分析39例发病在6小时内的脑梗死患者的平扫CT表现特征.结果 脑动脉高密度征8例,局部脑肿胀征31例,脑实质低密度征9例.结论 仔细分析平扫CT征像,对病变主要发生在脑表面灰质区的病例,CT平扫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罗家滨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HITACHI 7180和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比对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 对HITAcHI7180和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进行比对试验,以求得测定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用新鲜混合血清和质控血清分别在两台生化分析仪上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比对,经统计学处理,获得两仪器测定结果,计算校正因子及相关性,以HITACHI7180检测结果为标准值校正OLYMPUS AU400的检测结果.结果 由于检测系统的不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羟丁酸脱氢酶(HBD)、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和淀粉酶(AMY)在HITACHI 7180和OLYMPUS Au400的测定结果存在较大偏差,校正后取得了较好一致性.结论 不同系统(仪器、试剂、方法学等)的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但通过比对试验及校正后可以取得两者之间结果的一致性,从而满足临床的需要.

    作者:于义征;刘日旭;刘明开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部良性肿瘤切除术19例报告

    自1913年施行远端胰腺切除术并脾切除术以来,无辜件脾切除被奉为经典,但近30年来脾脏外科基础与l临床研究的进展,脾是人体承要功能器官,虽非生命必要,但常常不可或缺[1].

    作者:尹继承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改良清洁导尿术用于降低卒中后尿失禁患者尿路感染的研究

    清洁导尿义称为间歇导尿,在发达国家已开展20余年,而我国仪有少数卫生工作者,在截瘫患者住院治疗期间作过与留置导尿的对比性报告.

    作者:张伟;王佩凤;孙琪妹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肝移植后的营养支持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患者早期的营养支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我中心168例次肝硬化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了患者的营养支持方法,并分别对患者术前1天,术后第1天,第3天,1周和2周后的白蛋白和转氨酶进行测定.结果 168例次患者给予肠外营养为主,早期并升阶梯应用肠内营养的方法进行营养支持.术后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术前,术后第3天蛋白水平基本恢复到30g/1以上.肝功能恢复不受脂肪乳剂应用的影响.结论 肝移植后早期以肠外营养为主,早期应用肠内营养.营养管理应根据病人肝功能恢复程度和有无并发症,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作者:王璐;刘晋宁;王鑫;卢实春 刊期: 2008年第23期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