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青;张学军
为调查医疗单位的卫生质量,作者于2000年9~11月,对蚌埠市11所省市级医院、24所厂矿医疗单位、26家个体诊所及社区医疗服务站共61家医疗卫生单位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青文;张益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为了向政府部门提供幼儿伤害预防的理论依据和基础资料,笔者对汕头市区的7 a以下幼儿进行了伤害发生的调查.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范围与对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汕头市金园区的6所幼儿园中1~7 a 1 435名幼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凡在1999年6月1日至2000年6月1日发生的幼儿伤害均进行分析.
作者:倪杨;杨汉华;李欣欣;李湘武;李一凡;李丽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随着流行病学研究领域逐渐由传染病流行病学向慢性病流行病学扩展,病因和流行因素的研究日趋复杂化,混杂(confounding)和效应测量修饰(effect-measure modification)等问题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日益普遍,因而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美国著名生物统计学家Mantel和Haenszel于1959年首次提出了著名的分层分析(stratified analysis)法,以解决肿瘤回顾性研究中的混杂问题.随后该方法不断发展和完善,并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将对分层分析方法近在病例队列资料、生存分析、归因分数分析及诱导期分析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介绍.
作者:谭红专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文就我院近十年收治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为北京地坛医院1991~1999年收住院的204例流脑患者.男160例,女44例;年龄大者58 a,小者4个月,平均28 a.
作者:赵红心;张福杰;曹淑芬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应用分子流行病学手段探索男性不育的病因,为开展无精少精不育患者单精子注射技术的种植前遗传学诊断与筛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质粒克隆技术对RBM 1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及PCR技术检测RBM 1基因的微小缺失.结果在75例男性不育患者中检测出5例患者存在RBM 1基因的微小缺失,缺失率为6.7%,其中10例无精症病例有1例缺失,65例少精症患者中有4例缺失.结论我国正常男子人群中存在RBM 1基因,无精少精不育患者中存在RBM1基因的微小缺失.
作者:段稳铭;张清媛;程凤锐;刘相冬;王滨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为证实湖南省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发现、报告和调查、随访所有的AFP病例,在麻痹14 d内采集双份合格的粪便标本作脊灰病毒分离培养,综合病历、流行病学、实验结果等对每例AFP病例给予分类诊断.结果 1991年湖南省开始建立AFP病例的监测系统,到2000年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1 752例,自1995年15 a以下儿童非脊灰AFP报告发病率达到1/10万的目标,1997年起双份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达到80%,1998年监测系统指标全部达到WHO和卫生部标准;对1 617例AFP病例及其接触者粪便标本进行了病毒分离定型,病毒分离阳性率为28.30%,到2000年已连续7年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结论湖南省通过多年的免疫活动和监测结果表明,已成功阻断了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的传播.
作者:李俊华;王世清;李树民;张红;李放军;陈长;黄端雯;唐蕊研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EHF)是肾综合征出血热中的一种(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HFRS由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 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HV)中的汉坦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病情重、病死率高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当前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一定的进展.
作者:罗兆庄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庚型肝炎病毒(HGV)的感染状况及感染后的临床经过及转归.方法用HGV重组蛋白为抗原建立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抗庚型肝炎病毒抗体.结果各型肝炎患者的抗-HGV阳性率分别为甲肝3.8%,乙肝16.7%,丙肝25.3%,丁肝26.7%,戊肝2.0%,甲、戊型肝炎患者中HGV的感染率小于乙、丙、丁型肝炎患者.结论 HGV可与HAV、HBV、HCV、HDV、HEV合并感染,病毒性肝炎患者应检测抗庚型肝炎病毒抗体.
作者:王红梅;胡兆平;廖艳秋;徐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军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其传染病的发生一方面受外部疫情形势的影响,同时自身还存在着较多的有利于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危险因素,是传染病流行风险较大的人群.认清当前军队传染病防治形势以及未来战争中的传染病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这对于切实保障官兵的身体健康和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我区部队1991~1999年传染病的流行现状与特点及影响因素作一分析,为部队常见传染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作者:周新荣;党荣理;刘向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铁路交通伤害是交通伤害的一大分支,本文描述了与铁路有关的各种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事故成因、伤情分析与相关的测量指标,并提出预防控制策略.
作者:马进;王声湧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笔者在上海望新镇开展了以高血压、脑卒中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的调查,以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完善以控制高血压为主要干预措施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
作者:卫国荣;刘静波;俞顺章;张健;卫家芬;朱培生;顾雪生;潘志坚;周黎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α2b干扰素对慢性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HCV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国产α 2b干扰素(300 MU/d) 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并设常规治疗组(VitC、门冬氨酸)为对照.于疗程结束后分别检测患者PBMC内HCV-RNA和血清内HCV-RNA、抗-HCV.结果α 2b干扰素治疗组2个疗程后慢性丙肝患者PBMC、血清内HCV-RNA和抗-HCV转阴率分别为42.31% (11/26)、57.69%(15/26)、65.38%(17/26),常规治疗组慢性丙肝患者PBMC、血清内HCV-RNA和抗-HCV转阴率分别为13.64%(3/22)、22.73%(5/22)、27.27%(6/22),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α 2b干扰素对PBMC内HCV-RNA具有肯定的治疗作用,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
作者:王健;项桂菊;刘炳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日本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主要的防治措施是以化疗为主.近年来,我国在日本血吸虫病化疗药物研究上取得较大进展,主要集中在吡喹酮、青蒿琥酯及蒿甲醚.
作者:周钧;吴光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安徽省大学生心理卫生和问题行为的现状.方法对部分在皖部属院校和省属高校学生进行焦虑、抑郁症状和问题行为的抽样调查.结果抑郁、焦虑症状在两类学校和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中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焦虑症状检出率随年级增高而上升,差别有显著性.自杀行为女生自杀意念高于男生;吸烟和饮酒行为部属院校学生高于省属院校,男生高于女生;有抑郁症状、焦虑症状的学生三种自杀行为报告率高于无抑郁、无焦虑症状者;有焦虑症状、自杀行为及饮酒行为者吸烟行为的检出率较高.结论关注不良行为大学生的情感需要,可能是改变不良行为的重要辅助手段.
作者:张蕊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调查武汉地区妊娠妇女和育龄妇女ToRCH-IgM抗体水平. 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检测867例妊娠妇女和295例育龄妇女血清中ToRcH-IgM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妊娠妇女ToX、RuV、CMV、HSVl和HSV2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0%、6.1%、3.8%、2.6%和1.2%,育龄妇女的分别为2.8%、1.0%、3.0%、0.68%和0.68%.妊娠妇女RuV-IgM阳性率显著高于育龄妇女RuV-IgM阳性率(P<0.01).有异常孕产史妇女ToX-IgM阳性率为11.4%,明显高于无异常孕产史妇女ToX-IgM阳性率2.3%(P<0.05).妊娠妇女中农民组RuV-IgM阳性率为1.2%,明显低于服务行业组(8.2%, P<0.05). 结论武汉地区妊娠妇女ToRCH-IgM抗体水平高于育龄妇女,应加强优生优育教育.
作者:严银芳;陈晓;杨小清;董长垣;夏辉璐;刘杨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死亡的家庭损失评价及其在流行病学上的应用.方法设计家庭损失年数(FYPLL)、家庭损失指数和家庭损失归因危险百分比指标.应用这些指标排列死因顺位,描述疾病家庭损失的时间、地点和人群分布,比较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索危险因素.结果 FYPLL可用于排列死因家庭损失顺位,描述其时间、地点和人群分布;家庭损失指数能比较家庭损失的地点差异;家庭损失归因危险百分比能用于分析危险因素.结论 FYPLL计算简单,具有可加性,而且考虑到死亡年龄,把超前死亡对家庭的危害程度加以量化,是一个较好的流行病学和社会学指标.
作者:林昆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主要病原体为小球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vum).隐孢子虫主要寄生于宿主胃肠道内,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经粪-口途径传播.近年来,国外有很多关于因饮水导致大规模腹泻病爆发流行的报道,以1993年美国密尔沃基市40万人因饮用被隐孢子虫卵囊污染的自来水而导致腹泻的事件著名[1],同时也引起了卫生学界对隐孢子虫病的高度重视.我国自1987年后也陆续有隐孢子虫病散发病例的报道[2~5].由于绝大多数医院缺乏诊断隐孢子虫病的方法和手段,很多病例被漏诊.本文对我国四城市夏秋季腹泻病人中隐孢子虫卵囊的感染率进行了调查,以便了解我国隐孢子虫病的发病情况,为防制该病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作者:战威;陈有贵;井良义;何世华;梁增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正常皮肤表皮HLA-DR+树突状细胞(HLA-DR+ dendritic cell,HLA-DR+ DC)的免疫表达特点.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2例正常人上肢皮肤HLA-DR+ DC进行定性研究,连续切片观察HLA-DR+ DC复合表达CD1a、S-100、FⅩⅢa、Somatostatin的情况.结果表皮中HLA-DR+ DC数量约为8个/mm2,这种细胞不表达FⅩⅢa和Somatostatin,部分表达CD1a和S-100.结论 HLA-DR可表达于多数活性细胞,但表皮中HLA-DR+ DC的免疫表达特点不同于LC和DDC,可能是表皮DC的亚型之一.
作者:夏青;张学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TORCH感染对小儿远期智力、视力及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观察组为15例脐血TORCH系列抗体IgM(+)的小儿(即先天性TORCH感染组),对照组为32例TORCH系列抗体IgG (+)的小儿(即未感染组),在3.5~4.7 a时进行随访,检测两组的智商(IQ)、立体视、体重、身高、头围.结果观察组中,一例在出生后40 d因患严重肺炎死亡,一例不明原因的脑瘫致智力低下和体格发育落后,对照组无一例死亡.两组幼儿语言智商差异有显著性(P<0.05),立体视的异常构成比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体格发育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先天性TORCH感染的患儿语言智商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必须长期进行随访,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作者:孙美果;刘德云;邱林霞;曹云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 SCL-90)自20世纪70年代应用于临床和科研,用它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能较好地反映受试者群体心理健康状况[1].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中,我们注意到学生有着较高的焦虑或抑郁评分.研究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将为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提供基础资料,具有实际意义.
作者:王安辉;孙长生;刘媛;窦哲敏;李良寿;黄久仪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