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液管固定装置在小儿头面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

吴鲤霞;王秀珉;陈盈盈

关键词:输液管固定装置, 小儿头面部烧伤, 输液, 固定
摘要:目的 探讨输液管固定装置在小儿头面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2006年01月~2006年12月将160例头面部烧伤小儿随机分为实验组80例采用输液管固定装置固定输液针头和对照组80例采用胶布固定输液针头,观察两组固定成功的次数、输液针头移位或脱出和液体外渗情况.结果 2种固定方法在固定成功率和输液针头移位或脱出、液体外渗的发生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实验组固定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输液针头移位或脱出、液体外渗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固定效果好,有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大连市351例健康甲肝抗体的检测

    目的 监测大连市区0~35岁正常人群抗-HAV-IgG变化.方法 于2006年,采用ELISA方法对部分市区0~35岁正常人群抗-HAV-IgG进行监测.结果 甲肝抗体的高低与甲肝发生有明显关系,男女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低年龄抗体水平明显低于成人.结论 通过对各年龄组甲肝抗体普查,明确今后要加强低龄人群中甲肝疫苗注射,预防甲肝暴发.

    作者:乌丰莲;吕作芝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04例治疗情况.结果 骨牵引治疗:52中36例得到系统治疗并获得4~6个月的随访.平均住院时间42天.手术治疗:髋关节功能正常31例,轻度破行9例,活动差2例.结论 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允许早期负重,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列为首选.

    作者:崔化天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县级工作人员健康体检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本县健康人群的主要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异常率,为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7年至2008年在华客县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人员的资料10825例,按年龄分组对肝功能,血脂,血糖,乙型肝炎表面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EB病毒,血常规的实验室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血脂,血糖,血常规检测结果异常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不断升高,各年龄组之间检测结果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谷丙转氨酶,甘油三脂,胆固醇,血糖检测结果的异常率分别为11.0%,18.9%,9.2%,6.4%,乙肝病毒,甲胎蛋白,癌胚抗原,EB病毒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分别为9.71%,0.08%,0.02%,1.1%,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异常率分别为7.07%,7.26%,10.1%.结论 血脂,血糖检测结果的异常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阳性率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乙肝病毒,甲胎蛋白,癌胚抗原,EB病毒检测结果的阳性率还处于较低水平.

    作者:严美芝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宫腔镜诊治不孕症患者393例临床分析

    目的 宫腔镜诊治宫腔内疾患在不孕症中的价值.方法 对2003年8月至2007年8月因不孕症在我院行宫腔镜检查和治疗的39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3例患者中,子宫内膜息肉145例(36.9%),宫腔粘连131例(33.3%),输卵管近端阻塞65例(16.5%),子宫畸形18例(7%)和子宫肌瘤6例(1.5%),正常宫腔26例(6.6%).宫腔镜术后1年自然妊娠43例(11%),宫腔镜下通液术后自然妊娠18例,占通液术的27.69%.结论 宫腔镜诊治宫腔疾病准确、方便、费用低、效果佳,值得推广.

    作者:蔡春环;王若林;魏秀臻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酒依赖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目的 探讨酒依赖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对符合CCMD-3关于慢性酒精中毒诊断标准的119例初诊病人与118例正常者的心电图对照分析.结果 酒依赖患者的心电图异常改变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酒依赖引起心血管系统疾病致心电图异常改变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作者:赵玲;王磊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前列腺增生症合并尿道狭窄的微创治疗(附18例报告)

    我科自2006年7月至2008年8月采用经膀胱前列腺电汽化术+钬激光尿道疤痕切开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并尿道狭窄18例,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邹安荣;曾伟群;章其鑫;刘峰;肖维荃;林志铭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急性心梗病人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梗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护士掌握该病的护理措施,对病人施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对治疗疾病,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利霞;孙晓芙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重症肝炎血清胆碱酯酶水平与预后探讨

    目的 探讨重症肝炎血清胆碱酯酶水平与预后.方法 对我科近期住院的54例重肝患者入院后,应用日立7060自动化分析仪检测患者CHE水平,分析CHE水平与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随胆碱酯酶的活力降低,病死率呈增高的趋势.当CHE4000 U/L时,病死率为16.7%.而当CHE<1000时,病死率达71.4%.结论 CHE的变化与重肝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作为重肝评估病情及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值得在临床中加以应用.

    作者:易朝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气管切开术后的综合护理

    为加强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护理,提出应在呼吸道的护理、气管切口的护理、术后并发症观察等八个方面进行综合护理,以增进治疗效果,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作者:王风荣;程丽萍;由宏莉;王文华;李越胜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体重指数与2型糖尿病脂肪肝的关系探讨

    目的 高脂血症、探讨胰岛素抵抗、体重指数与2型糖尿病脂肪肝(DFL)的关系.方法 对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患者进行身高、体重、空腹血糖(FBG)、血脂(TG、TC、HDL、LDL)、血浆胰岛素(FINs)测定,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体重指数(BMI),同时检查是否合并其他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并与2型糖尿病非脂肪肝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组与未并发脂肪肝组相比TG、TC、LDL、FINs、FBG、BMI均升高,HDL、ISI降低(P<0.05或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存在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及超重,而且大血管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对2型糖尿病尽可能防止高胰岛素血症,控制血糖,维持正常血脂,减少胰岛素抵抗(IR),对预防和减少2型糖尿病脂肪肝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月丽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脏CD62P、ICAM-1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肾组织P-选择素(CD62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及辛伐他汀的影响.初步探讨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组(DM)和辛伐他汀治疗组(D),DM组和D组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模型.成模后8周、12周免疫组化法测定CD62P、ICAM-1水平;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大鼠24h尿白蛋白排泄率.结果 与NC组相比,DM及D组CD62P、ICAM-1表达增加(P<0.01);D组CD62P、ICAM-1表达低于DM组(P<0.01);并且CD62P、ICAM-1水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呈正相关.结论 辛伐他汀通过降低CD62P、ICAM-1的表达,减少血管内皮损伤,减轻肾脏炎症反应及微血栓形成,进而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薛丹;刘素筠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异位妊娠破裂术中自体输血

    目的 推广异位妊娠破裂术中自体输血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异位妊娠破裂术中自体输血47例与异体输血52例的临床资料,治疗效果及住院经费.结果 47例白体输血的住院经费明显低于52例异体输血的住院经费.而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结论 异住妊娠破裂术中自体输血经济、实用,特别适于经济落后地区.

    作者:陶屏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表阿霉素为主化疗38例瘤病人心电图分析

    目的 探讨常规心电图对表阿霉素为主化疗的肿瘤患者的心脏毒副作用的监控.方法 接受以表阿霉素为主化疗肿瘤患者38例,化疗前、后做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患者在表阿霉索化疗后,出现心电图改变.结论 常规心电图作为临床监控表阿霉素为主化疗所致的心脏毒副作用是简便、实用、经济的.参麦注射液对ADM相关心脏毒性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程关宇;吕巧妹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产后肺结核误诊原因探讨

    肺结核的发病率已显著减少,随着人们对肺结核认识的提高和X光的普及,误诊率也明显下降.我院确诊为肺结核患者都在村中误诊达10例.

    作者:王兆春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法莫替丁治疗小儿呕吐引起急性胃肠粘膜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小儿呕吐引起急性胃肠粘膜损伤是多种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甚至穿孔,目前国内外治疗急性胃粘摸损伤的治疗常用西米替丁,维生素B6、思密达及止吐药多番市酮等.

    作者:李东涛;刘睿骞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134例室间隔缺损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1995年9月至2008年5月134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手术治疗病例,探讨室间隔缺顿的诊断、手术适应症、围术期治疗.方法 采取中低温体外循环常规停跳修补室间陋缺损118例,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修补室间陋缺损16例.合并卵圆孔未闭18例;右室双腔心7例;右室流出道狭窄5例;房间隔缺损4例;动脉导管未闭3例;二尖瓣前叶裂,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窦瘤破裂,及主动动脉瓣下狭窄各1例,同期纠治.结果 手术治愈131例,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死亡3例,治愈率98%.结论 室间隔缺损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加强围术期治疗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文林;杨晋平;母存富;张熠;程涵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糖尿病并发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尿肌肝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inC)、转化生长因子和尿微量白蛋白、尿肌肝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对98例糖尿病患者(其中并发症59例,未并发39例)和正常对照50例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同时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用酶法测定尿肌肝,并计算尿微量白蛋白、尿肌肝的比值.结果 DN组血清胱抑素和尿微量白蛋白/尿肌肝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DN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尿肌肝随着DN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逐渐提高,可作为早期诊断DN较敏感的指标,对于监测早期DN的发生、病情发展程度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义征;佟凤芝;刘明开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Ⅰ期手术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采用Ⅰ期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5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采用Ⅰ期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44例痊愈出院,1例术后第10天死于脑出血,切口感染10例,肺部感染1例,无1例出现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掌握手术适应症,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术中合理使用结肠灌洗,对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行Ⅰ期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方振云;连加玉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先天性肌性斜颈16例临床分析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小儿常见的先天畸形疾病之一.本文详述了先天肌性斜颈手法矫正的时期选择、手术治疗的时机及术式选择.并附病例32例,其中手法矫正20例,手术治疗12例,经随访0.5~1年,全部治愈.我们的体会是: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至关重要,既能尽快恢复颈部的正常功能和形态,又能避免继发性头、而部及颈椎畸形的发生.

    作者:周明;关晓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谈谈生理学课程学习与考试

    一直以来,对许多医药院校的同学来说,生理学是比较难学难考的科目,本文通过对生理学课程学习与考试情况的分析,揭示了生理学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并就生理学课程学习与考试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法.

    作者:王建红;闵建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