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鼠吸入汽油和柴油挥发性气体对器官组织形态学影响的比较性研究

王萍;肖发民;李伟;李永年

关键词:汽油, 柴油, 器官损害, 组织形态学, 大鼠
摘要:目的 观察大鼠吸入93号无铅汽油和柴油对器官损害的组织形态学变化,为法医学鉴定和医学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健康成年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93号无铅汽油实验组、柴油实验组、死后对照组,每组5只.建模成功后,在光镜下观察大鼠主要器官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动物模型的制作均获得成功,光镜下观察心脏、肺脏、肝脏、肾脏、脑组织细胞形态均有明显的异常改变.结论 大鼠吸入93号无铅汽油和柴油对主要器官有明显的损害作用,为法医学鉴定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分析

    子宫内膜组织(腺体或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异位内膜常见的种植部位是盆腔脏器和腹膜,其中以侵犯卵巢常见,但随着近年来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腹壁切口瘢痕内异症的发病率也明显提高.我院自2001年6月~2005年6月收治10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内异症病例,现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晶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等效剂量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条件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目的 研究单次静注等效剂量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后喉镜置入和气管插管的插管条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40例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在静注异丙酚2mg/kg,维库溴胺0.12 mg/kg后,R组给予瑞芬太尼2μg/kg,F组给予芬太尼2 4μg/kg,3min后行气管内插管.观察气管插管期血流动力学变化与插管条件等情况.插管条件采用4分评分系统评价5个变量指标,即下颌松弛度、喉镜放置的难易、声带的位置、咳嗽反射、肢体运动情况.结果 两组插管成功率均为100%.插管条件满意率R组85%(17/20),F组80%(16/20);两组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础值比较,两组在插管前即刻及R组在插管后5min时MAP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F组比较,R组在插管后1min时MAP明显降低,在插管后3min时MAP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基础值比较,两组在插管前即刻及R组在插管后3min、插管后5min时HR明显均减慢(P<0.05);R组在插管后1min、3min、5min时HR明显低于F组(P<0.05或P<0.01).两组麻醉诱导后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等效剂量的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取得了一样良好的插管条件,在抑制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方面瑞芬太尼优于小剂量芬太尼.

    作者:邵兵;刘琴湘;李泉;邹冬玲;郭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保妇康栓联合宫颈激光治疗重度宫颈糜烂326例分析

    目的 研究激光联合保妇康栓对宫颈糜烂的治疗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宫颈糜烂患者326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与激光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及单纯激光治疗,将两组疗效、术后阴道流液量和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术后复发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且在术后阴道流液量和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术后复发及并发症等方面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激光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有较好疗效,安全、有效、易接受,而且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出血,降低复发率.

    作者:李忠祥;薛峰艳;贺丽;王兰玲;于恩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上尿路梗阻性急性肾衰的急诊处理(附64例报告)

    目的 提高上尿路梗阻所致的急性肾衰的疗效.方法 根据急性肾衰的程度,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救治率,恢复肾脏功能.结果 64例疗效满意,无一例死亡.术后24小时尿量2500~5000 ml,BuN,Scr明显下降,氮质血症逐渐缓解,术后2周肾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 为提高急性肾衰的救治率,解除梗阻,恢复肾功能是急诊处理急性肾衰的关键.

    作者:李宏彬;殷波;栗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04、9~2006、2的出院病历182例进行分析.结果 其中174例都应用抗菌药物,占抽查病历数的95.6%,无菌手术预防性用药的55例,不合理用药的40例,内科呼吸道感染56例,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23例,无菌手术34例,不合理用药12例,其它29例,不合理用药8例.结论 不合理用药主要在不合理联合应用抗菌药物以及在预防性应用方面的不合理.

    作者:陈子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中药+抗生素+理疗综合治疗;对照组41例;用抗生素+理疗治疗.两组均治疗10天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60.9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作者:陆颖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pCDNA3.1(+)-PENK真核载体的表达与肿瘤镇痛

    目的 构建人前脑腓肽原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入NIH3T3细胞中表达,为晚期癌症的镇痛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用pCR的方法获得人脑腓肽原基因,构建人前脑腓肽原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PENK,用脂质体2000包裹转染NIH3T3细胞,G418筛选稳定表达后检测培养液中脑啡肽的含量.结果 pCDNA3.1(+)-PENK真核表达质粒可以在NIH3T3细胞中高表达.结论 pCDNA3.1(+)-pENK可作为肿瘤镇痛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的有力工具.

    作者:马艳丽;曹靖;任秀花;赵青赞;臧卫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氨甲喋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30例

    目的 探讨用氨甲喋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 30例异位妊娠患者单次肌注氨甲喋呤的同时口服米非司酮,定期进行血β-hCG化验和B超检查,观察疗效.结果 30例异位妊娠的患者,治愈28例,失败2例,治愈率93 3%.结论 氨甲喋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见效快,治愈率高,特别是对那些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宋延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人工破膜时机对产程影响25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人工破膜时机对产程的影响.方法 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间我院住院经阴道分娩的258例初产妇,按活跃期人工破膜时机的不同分为三组,即加速,大加速,减速阶段各一组(A组136例,B组63例,C组59例),分析比较各组产程时间的差异.结果 三组活跃期分别为2.38±1.26h,2.67±1.56h,2.19±1 48h,总产程时间分别为9.38±2.68h、9.14±2.38h、7.29±2.46h.三组活跃期无显著性差异,越接近活跃期晚期行人工破膜,总产程越短.结论 活跃期常规破膜对产程影响不大,无指征时尽量不行破膜,等待自然破膜.

    作者:黄顺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抢救经验.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35例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35例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中,室性心律失常明显多于室上性心律失常,前者占78.38%,后者占21.62%.抢救成功34例(97.14%),死亡1例(2.86%).结论 抢救乌头碱中毒性心律失常不能仅依靠阿托品解除迷走神经的过度兴奋,提高窦性心律抑制低位起搏点的兴奋性而发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对室性心律失常应及时应用利多卡因,如不能很好控制应及时更用普罗帕酮或胺碘酮.对于发生室颤者,不能轻易放弃,积极处理可望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玉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试论医学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主动转化

    人才资源只是包含人才所具有的生产(工作)能力,人才资本才具有资本的属性.人才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本,是关系到医疗单位能否做到优质服务、提高竞争力以及发展经济的关键环节.医学人才本身应该自学习、自适应,注重创造性劳动,自觉主动地注入人才资本的增量.

    作者:王昌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大鼠吸入汽油和柴油挥发性气体对器官组织形态学影响的比较性研究

    目的 观察大鼠吸入93号无铅汽油和柴油对器官损害的组织形态学变化,为法医学鉴定和医学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健康成年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93号无铅汽油实验组、柴油实验组、死后对照组,每组5只.建模成功后,在光镜下观察大鼠主要器官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动物模型的制作均获得成功,光镜下观察心脏、肺脏、肝脏、肾脏、脑组织细胞形态均有明显的异常改变.结论 大鼠吸入93号无铅汽油和柴油对主要器官有明显的损害作用,为法医学鉴定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作者:王萍;肖发民;李伟;李永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甲氨蝶呤联合中药与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联合中药或单纯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治疗.方法 观察组:甲氨蝶呤单次肌内注射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单次MT×肌内注射.结果 治愈率观察组为93.3%,对照组为86.6%,观察组明显缩短血B-HCG降至正常范围的时间,减少住院日,提高治疗成功率(P<0.05).结论 甲氨蝶呤单放次注射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高,副作用小,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金玫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新辅助化疗后放射治疗≥N2期鼻咽癌的远期临床疗效

    目的 比较≥N2期鼻咽癌新辅助化疗后放疗与单纯放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188例≥N2期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患者被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组(A组)和单纯放疗组(B组),每组94例.A组于放疗前用DF方案(DDP、5-Fu)化疗2~3周期.两组放疗方法相同,全部病例用6MeV光子线常规分割放疗,鼻咽部剂量65~74Gu/6.5~8周,颈部剂量58-72 Gy/5.8~7.2周.结果 A组和B组鼻咽部肿瘤完全消退率分别是93.5%和87.2%,颈部转移淋巴结完全消退率分别为94.6%和90.3%,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70.8%和56.6%,A组高于B组(P<0.05).A、B两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0.8%和30.2%,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转移时间为19个月和9个月,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急性毒副反应较B组重,但未影响治疗进程.结论 对≥N2期颈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化疗(新辅助化疗)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减少远处转移,延长出现转移的时间.

    作者:蔡长青;廖万清;刘文哲;汤新跃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感染与急性脑梗死相互关系的临床分析(附临床病例430份)

    目的 探讨感染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及急性脑梗死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寻求控制预防急性脑梗死及降低脑梗死后感染率的方法.方法 分析2000~2006年我院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患者430例发病前后感染情况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起病前有近期感染者97人,感染率为22.56%.急性脑梗死后并发感染者93人,感染率为21.63%.结论 感染在脑梗死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积极控制感染能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梗死后的预后与康复.

    作者:胡龙姣;刘建中;姚成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药物终止12-16周妊娠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目的 通过加强对药物终止12~16周妊娠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方法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同时50ug碾成粉末放入阴道内,2~3 h一次共次.对象:63例,妊娠12~16周,健康孕妇要求终止妊娠者.结果 63例妊娠12~16周的健康孕妇,用药0.5~1小时后开始宫缩,1~5小时内分娩40例,6~10小时分娩17例,11~15小时分娩6例.结论 对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的孕妇加强临床观察和护理,可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爱萍;方惠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p53和MDM2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患者病理组织中p53和MDM2蛋白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NHL、15例良性增生性淋巴结炎中p53和MDM2蛋白的表达.结果 p53和MDM2蛋白在良性增生性淋巴结炎中未见阳性表达,在NHL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58.33%,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0.406,P=0.002);p53和MDM2蛋白的表达率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患者有无B症状及LDH水平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细胞源分类、结外位点、临床分期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p53和MDM2蛋白在NHL病理组织中均呈高表达,MDM2蛋白和/或p53基因突变使p53基因功能失活在NHL发生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巧英;潘洪琳;何平生;葛建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心房颤动的治疗进展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心律失常,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50~59岁人群中房颤的发生率为0.5%,60~69岁为1.8%,70~79岁为4.8%,80~89岁为8.8%,60岁以后发生率显著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1倍.目前我国的房颤病人在800万以上,且随着人口老龄化,房颤的发病和危害将继续增长,必将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作者:范天全;杨惠建;张运卫;王治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蛇药片外涂治疗隐翅虫皮炎126例体会

    我部于2001年8月~2006年9月,采用季得胜蛇药片外涂治疗隐翅虫皮炎126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全部患者均诊断明确,其中男性119例,女性7例,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5.6岁.病程短者1d,长者3d.

    作者:俸世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儿慢性咳嗽57例病因分析与诊断步骤

    目的 探讨小儿慢性咳嗽病因与诊断步骤.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4年2月~2006年11月收治的57例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资料.结果 复发性支气管炎、肺炎占小儿慢性咳嗽第1位,复发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占第2位;而在慢性孤立性咳嗽中咳嗽变异性哮喘占第1位,鼻窦炎占第2位,胃食管反流占第3位.结论 小儿慢性咳嗽病因很多很复杂,应根据其咳嗽特点与诊断步骤进行分析和检查,力争得到确切诊断.

    作者:田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