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产儿脑损伤头颅CT筛查与临床分析288例

王冬燕

关键词:早产儿, 脑损伤, 头颅CT
摘要:目的 了解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88例早产儿于生后3~7天内常规进行头颅CT检查.对不同胎龄、出生体重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严重程度及损伤程度与并发症的关系等进行分析.结果 180例早产儿存在脑损伤,总的脑损伤发生率62.5%(180/288).其中,颅内出血发生率49.3%(143/288),其他依次为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6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59例,脑实质出血(IPH)12例,小脑出血(ICEH)10例.脑室周围白质软化37例(12.8%).180例中有窒息史62例,其中,轻度52例,中重度10例.窒息程度与脑损伤程度密切相关.胎龄越小,体重越低,脑损伤发生率越高.并发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肺出血,呼衰,呼吸暂停,低血糖,重症感染与脑损伤程度有关.结论 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多因素有关,临床表现常不典型,脑损伤易漏诊,头颅CT筛查是必要的,并为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鲜黄花菜中毒18例临床分析

    黄花菜是一种较常食用的蔬菜,食用鲜黄花菜前,必须用开水焯后再用冷水浸泡(2~3)h,烹调后方可食用.未经过上述处理,进食后可致中毒.2006年8月26日,本部收治并抢救了18例鲜黄花菜中毒患者.

    作者:俸世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白介素-Ⅱ辅助治疗空洞型肺结核50例疗效观察

    目的 随着近年肺结核发病的病例增多,耐药情况的普遍出现,尤其空洞型肺结核,临床治疗较难,易迁延不愈.为提高疗效,寻找更好的防治对策.方法 采用IL-2联用SRHP方案1个月治疗空洞型肺结核25例,并以同期单用SRHP方案常规治疗作为参照(对照组).用药后每半个月检查1次血常规、肝功能、血肌酐、胸片及痰菌检查并记录.观察空洞病灶愈合的程度和痰菌阴转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空洞病灶各有不同程度的愈合,痰找抗酸杆菌呈阴性,而对照组则空洞病灶无明显改变,痰菌阴转率较低.结论 白细胞介素-2是一种效果显著的辅助性治疗空洞型肺结核的药物且安全可靠.

    作者:周志坚;岑丽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浅谈影响固体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提高方法

    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直接关系到药品质量与疗效,对制剂的质量要求,应首先是有效和安全,而安全有效又必须稳定,提高固体制剂稳定性尤为重要.现从药物结构、温度、水分、光、赋形剂、药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加入清除剂、改变生产工艺、制成微胶囊、制成包合物、改变剂型、制成稳定的衍生物、制成盐类、制成酰胺、制成高熔点衍生物、改善包装等方面分别论述影响和提高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得以借鉴.

    作者:倪丹蓉;吴宝祥;李晓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眼球穿透伤的急救与护理

    由各种外伤引起的眼球穿透伤,在眼科急诊病人中较为常见.病情急,眼部病变较重,所以对伤后病人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并进行精心的护理.半年内收治眼球穿透伤病人36例,现将急救处理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在阻塞性黄疸减黄术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在恶性阻塞性黄疸减黄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26例老年恶性阻塞性黄疸病人行PTCD术.结果 所有病人病情均好转.结论 PTCD是简单、微创、安全有效的减黄术,尤其适用于老年晚期恶性阻塞性黄疸病人.

    作者:叶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葛根素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 对66例患者应用葛根素针300 mg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250 ml静脉注射.结果 痊愈占46.97%,显效占34.85%,好转占15.15%,无效占3.03%.结论 葛根素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程短、效果好、无不良反应.

    作者:李锐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根管治疗276例临床分析

    根管治疗的疗效评价有利于口腔根管治疗技术的提高和完善.方法 随机选择2001年10月~2002年9月在中央财经大学校医院口腔科完成根管治疗的276例患者的367颗患牙为研究对象,分析根管治疗的质量和疗程.通过临床检查以及X线检查,两年回访根管治疗临床疗效.结果 367颗患牙根管的恰填率为80.47%;欠填率为14.03%;超填率为5.50%;磨牙根管全治率为88.71%;平均疗程为2.9周.患牙回访率为49.48%.根管治疗两年的临床成功率为94.36%.结论 两年根管治疗临床质量较好,磨牙根管治疗质量有待提高,根管治疗疗程需缩短.

    作者:吕有勤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因特网上的中文医学信息资源

    因特网(Internet)是当今世界上大的信息网络,按照国际公认的提法,因特网是一个没有警察、没有法律、没有国界、也没有总统的电脑空间(Cyberspace).它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管理局建立的ARPANET.

    作者:高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输尿管终端疾病的超声检查

    目的 讨论输尿管终端疾病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文对92例输尿管终端疾病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与CT、X线、手术病理等终诊断进行对比及长期随访.结果 输尿管终端疾病的声像图,各有其相应特征,可作为诊断标准.结论 基于输尿管终端的解剖特点,有多种疾病好发于此,其声像图特征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很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红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脑外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 随机分成A、B2组,分别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结果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早期肠内营养组肝功能等明显好于肠外营养组.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在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方面优于肠外营养,有利于脑损伤患者尽早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海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急性脑梗塞磁共振FLAIR序列与T2WI加权像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磁共振FLAIR序列和常规SE序列T2WI加权像在急性脑梗塞中的敏感性.方法 69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接受FLAIR序列和常规T2WI检查,评价病变的显示范围、边界及对比度.结果 在69例急性脑梗塞中FLAIR序列显示病灶87个,T2WI加权像显示病灶43个,有44个梗塞病灶仅在FLAIR序列中显示,27个病灶的信号强度、范围及边界在FLAIR序列较T2WI加权像显示清楚.结论 FLAIR序列显示病灶较T2WI加权像信号高,特别是临近脑室、脑沟及脑池的脑梗塞病灶,在诊断急性脑梗塞中较T2WI加权像敏感,可作为常规颅脑检查的补充序列.

    作者:陶志敏;阿不都加帕尔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宫颈癌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总结15例Ⅰb-Ⅱa早期宫颈癌实施宫颈癌根治术围术期护理.方法 术前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对病人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训练深呼吸及卧床排便,做好阴道及肠道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盆腔引流及尿管通畅,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做好出院指导.结果 15例行宫颈癌根治术的病人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做好宫颈癌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赵明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60例

    目的 探讨中西结合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及肝功能指标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永有较好疗效.

    作者:李建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DHS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DHS内固定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43例年龄59~89岁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DHS手术治疗,探讨手术适应证、手术操作特点、术后功能锻炼及其疗效.结果 43例病人,随访4~11 月,平均6个月DHS内固定牢固,功能恢复好.结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动力加压髋螺钉(DHS)对无手术禁忌证的患者,行积极的内固定治疗,结合术后功能锻炼,疗效良好.

    作者:唐凯;宁杰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对危重型哮喘的临床判断分析与治疗

    危重型哮喘病情危急,死亡率高,正确判断病情、及时足量使用激素、适时使用机械通气、根据病情恰当调整呼吸模式及参数,可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朴香顺;白雪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两种运行机制下的麻醉科管理初探

    目的 探讨在不同麻醉管理方法下麻醉工作的得失.方法 我们对2005年我市不同管理模式的A、B、C三家医院的麻醉科管理及相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数字化统计,着重对医院资源分配的合理性、麻醉人员的工作状态及其所处的软环境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A医院麻醉相关死亡率49.92/100,000.结论 A医院资源配置不合理,麻醉人员工作量过大和疲劳麻醉,管理上存在缺陷是导致麻醉相关死亡率增高的原因之一.

    作者:张艳茹;贾海全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改良双针穿刺灌洗引流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

    目的 总结67例经皮双针穿刺灌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方法.方法 67例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都行经皮双针穿刺改良生理盐水(N.S)持续灌洗引流术.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1~2 d复查CT,血肿腔缩小90%以上,除9例有颅内少量积气外,末见有脑损伤、脑梗塞、颅内血肿、颅内感染、肺部感染、静脉血检形成和其他并发症.术后1~4 d拔针,穿刺点一期愈合,痊愈出院,随防6~36 月末见复发.结论 经皮双针穿刺生理盐水持续灌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一种微创、简单、高效和并发症少的方法,但穿刺针需要作改进.

    作者:罗赛华;郭赛群;肖绍文;张超元;阮玉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儿愈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儿愈后的影响.方法 209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分妊娠高血压40例,轻度子痫前期75例,重度子痫前期86例,与正常分娩对照组200例对比分析.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时照组比较,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疾病及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死胎、围生儿疾病及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和妊娠高血压组(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母儿不良愈后的发生率明显增高,适时终止妊娠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重要措施,时降低母儿发病率及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霁;汤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高压氧成功治愈氟乙酰胺中毒脑损害1例

    目的 高压氧对中毒脑损害治疗的机制和确切疗效.方法 向高压舱内加压缩空气.治疗压力为2.5ATA、戴面罩吸纯氧60min(中间休息10min).结果 氟乙酰胺中毒脑损害经高压氧治疗而恢复.结论 肯定高压氧对脑神经损害的治疗价值.

    作者:赵春红;赵英华;王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220例分析

    目的 分析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及诊断方法.方法 对22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 良性疾病占47.8%,其中以炎症为主,非器质性疾病占33.6%,其中以增生性子宫内膜为主,恶性疾病占18.6%,其中以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为主.随着患者年龄增长、绝经年限延长及宫腔深度增大,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增高.结论 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诊断应注重常规的妇科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早期治疗可阻止肿瘤的发生.

    作者:张晶松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