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粉格
1 病例摘要患者,女,23岁.于2006年8月6日因发热、咳嗽、咳痰一天,在社区卫生室输注头孢曲松钠(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3058)2g后热退,症状缓解.8月7日查血常规提示三系正常,未续治.8日行右乳腺纤维瘤切除术.
作者:黄骥;欧阳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当前,中医药正面临新的挑战机遇和发展空间.它源于疾病谱的变化、医疗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和对健康理念的转变.
作者:季秀丽;吕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使患者能够掌握本病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护能力,延缓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从病人入院时的护理评估、健康教育目标的确立,计划的实施到出院前的健康指导采用了语言、文字、实践、宣传栏、健康教育处方等相结合的方法,对病人进行连续的、动态的知识宣教.结果 健康教育有效率≥90%.结论 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能调动患者参与护理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自我保健和护理能力,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晋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是内科常见的代谢亢进的全身性疾病.典型甲亢,临床症状明显,不易被误诊和漏诊,但是不典型性甲亢,因许多症状以心血管疾病的征象为主,容易误诊为心血管疾病,延误了甲亢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宋光照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善,肝、肾的解毒和排泄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均不健全,对许多药物的代谢、排泄和耐受性差,使用不当轻则影响疗效,延误病情,重则引起药物中毒,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赵磊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非超声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在农村白内障复明的应用.方法 集中时间对经筛选农村白内障患者进行复明手术,采用角巩缘隧道切口,弦长6mm,利用带平针头5ml注射器进行水分离和水分层,用平针头尖端顶住晶体赤道部,利用水冲力及针头拔动力娩出晶体核,植入人工晶体.结果 矫正视力≥0.05 352眼(占97.75%);≥0.3 338眼(占93.88%);≥0.6 305眼(占84.72%);脱盲(视力≥0.05)率97.75%,脱残(视力≥0.3)率93.88%.结论 在农村白内障复明手术中应用非超声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无需特殊设备和器械,安全、简单、术后效果好.
作者:戴森;王齐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1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布地奈德混悬液0.5mg加特布他林雾化液2.5mg放入氧气驱动雾化装置,雾化吸入,每天2次,连用5~7 d.对照组: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每次5mg/kg,每天2次,连用5~7 d.观察两组喘息、咳嗽、哮鸣音好转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喘息消失、咳嗽消失、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增强疗效,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安全有效,简单易行.
作者:梁水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血清脂蛋白(a)对肾脏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56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41例肾病综合征患者、59例终末肾功能衰竭患者、79例健康体检人员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脂蛋白(a).结果 与正常健康体检人员相比较,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病综合征患者、终末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脂蛋白(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脂蛋白(a)测定对肾脏疾病有诊断价值.
作者:何雯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 对66例患者应用葛根素针300 mg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250 ml静脉注射.结果 痊愈占46.97%,显效占34.85%,好转占15.15%,无效占3.03%.结论 葛根素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程短、效果好、无不良反应.
作者:李锐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鼻咽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130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量.方法 提取35例鼻咽癌组织及20例鼻咽慢性炎症组织总RNA,采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p130基因mRNA含量.结果 表明鼻咽癌组p130基因mRNA的量显著地低于对照组鼻咽慢性炎症组(秩和检验z统计量=2.33,近似x2统计量=5.47,P值<0.05).结论 p130基因mRNA含量的减少与鼻咽癌有着密切的联系,p130基因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蔡俊宏;符生苗;邓立群;陈鑫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芬太尼和丁丙诺菲不同剂量配伍用于食管癌术后静脉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以探讨佳的镇痛剂量.方法 选择90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Ⅰ组术后镇痛配方:芬太尼24ug/ml+格拉斯琼3 mg;Ⅱ组术后镇痛配方:芬太尼12ug/ml+丁丙诺菲9ug/ml+格拉斯琼3mg;Ⅲ组术后镇痛配方:丁丙诺菲18ug/ml+格拉斯琼3mg.术后2小时首次观察,以后每12小时一次,至术后第三天观察患者的镇痛效果、满意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检测患者的镇痛镇静情况,连续监测患者的脉搏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结果 三组均达到满意效果,但综合镇痛质量Ⅱ、Ⅲ组高于Ⅰ组,Ramesay镇静评分Ⅱ组满意率高于Ⅰ、Ⅲ组.结论 丁丙诺菲与芬太尼合理配伍可优势互补,减少不良反应,增强镇痛满意度.是一个较好的术后镇痛方法.
作者:孟宏伟;张艳茹;韩庆录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支气管扩张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患者常常表现为咳痰、咯血,轻者痰中带血,重者大咯血,双肺固定湿性罗音,X光胸片;非纹理增强、变粗、扭曲、变形,呈囊状改变.
作者:刘会鑫;徐振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采用中医中药一贯煎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进行临床观察.方法 本文对我院1991~2006年住院的带状疱疹后遗症患者40例,用一贯煎加制乳香、没药,对不同的部位加味进行治疗:肋胸部神经痛加鳖甲;头面部神经痛加川芎;下肢神经痛加牛膝.结果 40例患者中,治愈有9例,占22.5%;显效15例,占37.5%;有效10例,占25%;无效6例,占15%.因此,总有效病例为34例,占85%,无效有6例,占15%.结论 采用一贯煎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是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常智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作为姑息疗法,减轻临床症状,延长生长期,保全肢完整.方法 骨动脉穿刺插管,腹主动脉.髂动脉造影,与肿瘤供血动脉内,经导管注入抗肿瘤药物及少量栓塞剂,后造影复查.结果 左髂内动脉造影风臀上肢为肿瘤供血动脉,肿瘤呈多血管形型,血供丰富,有少量小分支供应臀部软组织,经导管注入抗肿瘤药物及栓塞剂,肿瘤供血血管明显减少.结论 骨肉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且术前多辅以放疗化疗,要至少超过一个关节进行截断或离断,多数患者难以接受,骨肉瘤的治疗并不多见,也答不到彻底治疗的目的,就姑息治疗而言,它满足了患者的要求.
作者:高庆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对低蛋白饮食加α-酮酸(开同)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38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患者,肌酐200~700 μmol/L,用低蛋白饮食加α-酮酸治疗3个月,每天蛋白质摄入量0.6g/kg,开同4~8 片/d,观察生化指标:肌酐、尿素氮、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HCO-3等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治疗第1个月患者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血磷等有所下降,治疗3个月对下降更显著.结论 低蛋白饮食加α-酮酸能有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作者:徐玉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感染中毒症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病情复杂多变且进展迅速,致病菌不断变迁,耐药性也增多.为此,对我院2006年1月~2006年12月月经临床和血培养确诊的46例感染中毒症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孙光;石海燕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胆源性胰腺炎患者ERCP术及相关治疗的术前、术后护理与手术顺利完成和术后顺利恢复的关系.方法 总结分析2003年1月~2006年7月入住本院的2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患者术前术后护理经验,找出其护理特点.结果 26例患者均行ERCP,其中行鼻胆管引流(ENBD)11例,行乳头切开取石(EST)15例.未发生与操作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术前心理护理,可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术后护理是患者顺利恢复的保证.结论 胆源性胰腺炎患者ERCP术及相关治疗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顺利完成和术后顺利恢复的保证.
作者:付延玉;刘丽玉;涂陶利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质量.方法 对2006年1~6月4237份护理病历进行缺陷原因的分析,发现有315份病历的缺陷中存在着不利于举证的潜在因素.结果 探讨了护理病历书写应遵循的原则和规范.结论 加强质量控制,制定严格标准,可确保病历书写规范化,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秦新玲;王光尧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在恶性阻塞性黄疸减黄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26例老年恶性阻塞性黄疸病人行PTCD术.结果 所有病人病情均好转.结论 PTCD是简单、微创、安全有效的减黄术,尤其适用于老年晚期恶性阻塞性黄疸病人.
作者:叶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为了解邹城市城乡人群甲、乙、丙、戊和庚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及其流行特点;今对2006年度在邹城市防疫站门诊进行检测的城乡居民进行了调查,通过对比分析,进一步探讨甲、乙、丙、戊和庚型肝炎在该人群中的流行病学特点,以便为当地卫生部门制订病毒性肝炎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作者:闫业凤;盛振东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