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时、持续无创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高明霞;黄国权;李仲展;任燕华;蔡英丽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无创颅内压, 脑灌注压, 监测
摘要:目的:探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对无创颅内压(noninvasive intracranial pressure,NICP)和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变化监测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14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于本院ICU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1:1对照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监测无创颅内压和脑灌注压情况下进行脑出血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颅内压均下降,脑灌注压均升高(P<0.05),试验组变化均较对照组更为明显(t=-3.652、6.349,P=0.001、0.001).试验组患者的甘露醇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21,P=0.001).试验组的治愈率为70.0%,高于对照组的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78,P=0.034).结论: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可以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实时、持续的无创监测,并指导临床用药,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胰岛素方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与分析不同胰岛素方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输注治疗,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分次皮下注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控制水平以及剖宫产率、母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bA1c、FBG、2 h P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8.0%(4/50),低于对照组的22.0%(1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0.0%(5/50),低于对照组的34.0%(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泵持续输注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效果显著,既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又能降低剖宫产率,并能减少各种母体并发症,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申英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多排螺旋计算机扫描技术小肠造影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计算机扫描技术小肠造影(MSCTE)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0例小肠病变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均对其实施多排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通过技术处理后对小肠周围病变情况予以观察,并同小肠镜手术结果展开对照.结果:黏膜与肠壁结构、肠管充盈、系膜血管等显示良好率分别为64.0%、74.0%、86.0%.MSCTE诊断结果:急性炎症诊断符合率为93.8%、淋巴瘤诊断符合率为100%、非特异性炎症诊断符合率为94.1%、粘连性梗阻诊断符合率为87.5%、间质瘤患者诊断符合率为100%、其他癌症诊断符合率为100%.患者中一致性极好者31例(62.0%)、一致性中度至高度者12例(24.0%)、一致性较差者7例(14.0%).结论:多排螺旋计算机扫描技术小肠造影对小肠疾病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小肠病变诊断符合率较高,因此值得在有条件的医院中应用实施.

    作者:刘付燕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七氟烷预处理对老年大鼠心肌线粒体敏感性钾通道的影响

    目的:研究七氟烷预处理对老年大鼠心脏功能和线粒体形态结构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首先建立稳定的离体心脏灌注模型,经KH平衡液平衡15 min后随机将其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组、七氟烷预处理Ⅰ(SevoⅠ)组(0.5 Mac七氟烷)、七氟烷预处理Ⅱ(SevoⅡ)组(1.0 Mac七氟烷)、SevoⅠ+5-HD组、SevoⅡ+5-HD组,每组10只.比较平衡后,缺血前,再灌注5、15、30 min时的冠脉血流量(coronary flow,CF)、心率(heart rate,HR)、左室发展压(left ventricular developed pressure,LVDP)和左室舒张末压(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pressure,LVEDP).观察灌注末胞浆膜下线粒体(subsarcolemmal mitochondria,SSM)、心肌纤维间线粒体(intermyocardial fiber mitochondria,IFM)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再灌注5、15、30 min,SevoⅠ组与SevoⅡ组CF、HR、LVDP均高于I/R组(P<0.01),LVEDP均低于I/R组(P<0.01);SevoⅠ+5-HD组CF、HR、LVDP均低于SevoⅠ组(P<0.01),LVEDP均高于SevoⅠ组(P<0.01);SevoⅡ+5-HD组CF、HR、LVDP均低于SevoⅡ组(P<0.01),LVEDP均高于SevoⅡ组(P<0.01).电镜结果显示,SevoⅠ组、SevoⅡ组心肌线粒体形态保存较好,但联合应用K通道抑制剂5-HD后(SevoⅠ+5-HD组、SevoⅡ+5-HD组),其保护效应消失.结论:七氟烷预处理可增加老年大鼠缺血心脏的CF,减轻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细胞线粒体的损伤,而K通道抑制剂5-HD可以取消七氟烷预处理对老年大鼠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斌;林宗航;何江;李恒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综合社会支持对宫颈癌化疗患者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社会支持对宫颈癌化疗患者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7月本院就诊的中晚期宫颈癌化疗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综合社会支持,两组均护理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但对照组SDS、S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对照组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65,P=0.023).结论:综合社会支持可有效改善宫颈癌化疗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柯秋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及其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开展围术期护理工作期间,观察应用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加以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73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通过数字奇偶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开展全膝关节置换术护理工作期间,应用基础护理模式;观察组36例,开展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工作期间,应用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疼痛控制指标、护理满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3、5、7 d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屈曲90°时间与首次下地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评分为(92.05±4.96)分,高于对照组的(72.39±5.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开展围术期护理工作期间,合理应用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展开,对于患者术后疼痛的缓解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的提高均可以做出保证,从而为患者关节功能恢复、预后能力的提高以及生活能力的优化做出充分保证.

    作者:傅幼琼;郑秋琴;黄孟凝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后机体炎症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后机体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以帮助临床选择更好的治疗直肠癌的手术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9月本院收诊的直肠癌患者50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腹腔镜手术)和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各25例.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7 d炎症因子TNF-α、IL-6、CRP、MCP-1水平及免疫细胞CD3+、CD4+、CD8+、NK细胞的活性.结果:术前,两组各炎症因子及免疫细胞活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 d,试验组TNF-α、IL-6、CRP、MCP-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D3+、CD4+、CD8+及NK细胞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直肠癌时采用腹腔镜手术比传统开腹手术能够减少机体的炎症反应、维持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洪福;邓云刚;张蕾;曾祥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系统化护理对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临床效果、心理状态及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系统化护理对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心理状态及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接收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5例.两组均以施行骨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护理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良率为96.92%,高于对照组的73.8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8691,P=0.000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5%,低于对照组的26.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981,P=0.0019).结论:系统化护理对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中长管状骨骨折的效果佳,能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及预后.

    作者:杨宇宁;杨小妃;江玉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对迟发性耳聋的预防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对迟发性耳聋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5547例,采集其足跟末梢静脉血,提取DNA,采用耳聋基因芯片技术检测4个耳聋基因(GJB2、GJB3、SLC26A4、12SrRNA)的9个突变位点,同时进行听力筛查.结果:5547例受检新生儿中耳聋基因异常者228例,其中GJB2基因杂合突变3.10%(172/5547);GJB3基因杂合突变0.13%(7/5547);SLC26A4基因杂合突变0.54%(30/5547);线粒体12SrRNA突变0.27%(15/5547);双杂合突变0.05%(3/5547),其中299 del AT和2168 A>G 1例,235 del C和538 C>T 2例;176 del 16纯合突变0.02%(1/5547).听力筛查检测通过的5363例新生儿中,耳聋基因检测异常0.88%(47/5363).结论: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有利于迟发性耳聋的及早发现及干预,弥补了单独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所存在的不足,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文强;熊怡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Proseal喉罩在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应用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分析

    目的:研究Proseal喉罩在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本院在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患儿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通气方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使用气管插管通气,观察组患儿使用Proseal喉罩通气.记录两组患儿第一次置入成功的比例,两组患儿的麻醉诱导前(T1)、置入喉罩或者气管导管即刻(T2)、置入后3 min(T3)、拔出喉罩或者气管导管即刻(T4)及拔出喉罩或者气管导管3 min(T5)时的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血压(MAP),并记录潮气量在10 mL/kg时置入后3 min、间歇正压通气10 min和气腹后10 min的气道平台压(Pplat)、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气道峰压(Ppeak).对比两组患儿在手术过程中及手术后出现误吸、反流、喉水肿、呛咳及声音嘶哑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第一次置入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5的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2、T3、T4的HR均快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的MA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T2、T4的MAP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各时间点的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气腹前比较,两组患儿气腹后10 min的Pplat、Ppeak及PETCO2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Pplat、Ppeak及PETC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手术过程中均未出现误吸及反流的现象,在手术后,观察组患儿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oseal喉罩在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危结扎术后使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且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方进龙;涂远艳;周晓琴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后应用口服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低钙血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甲状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口服钙剂及维生素D预防低钙血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30例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纳入对照组,术后行常规用药治疗;于2016年2月-2017年1月随机抽取30例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纳入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口服钙剂及维生素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低钙血症发生率与术前及术后1 d、7 d、出院3个月血清钙、甲状旁腺激素指标值.结果:观察组术后低钙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9.886,P=0.002).血清钙<2 mmol/L患者,观察组有3例(10.00%),对照组有11例(3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880,P=0.000).两组术前血清钙、甲状旁腺激素指标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 d以及出院3个月,观察组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t=4.676、4.402、4.899,P=0.000、0.000、0.000);术后7 d、出院3个月,观察组血清钙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甲状腺癌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可有效预防术后低钙血症发生.

    作者:黄飞;邱昌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实时、持续无创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对无创颅内压(noninvasive intracranial pressure,NICP)和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变化监测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14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于本院ICU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1:1对照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监测无创颅内压和脑灌注压情况下进行脑出血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颅内压均下降,脑灌注压均升高(P<0.05),试验组变化均较对照组更为明显(t=-3.652、6.349,P=0.001、0.001).试验组患者的甘露醇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21,P=0.001).试验组的治愈率为70.0%,高于对照组的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78,P=0.034).结论: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可以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实时、持续的无创监测,并指导临床用药,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高明霞;黄国权;李仲展;任燕华;蔡英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对近视患者调节滞后及视网膜形态影响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对近视患者调节滞后及视网膜形态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来本院选择验配角膜塑形镜,并经过12个月以上定期复查的少年儿童近视患者15例(30眼),将其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配戴普通近视框架眼镜的少年儿童近视患者15例(30眼)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配戴前及配戴6、10、12个月后的调节滞后量和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配戴前与配戴6个月后的调节滞后量和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配戴10个月后的调节滞后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配戴12个月后的调节滞后量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夜戴型角膜塑形镜能够有效提升青少年儿童的裸眼视力,改善调节滞后,并促进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趋向稳定.

    作者:霍敏灼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10月来院检查并治疗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直肠功能障碍患者71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n=36)和参照组(n=35).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肠道功能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0770、4.9215,P=0.0000、0.0000),且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518,P=0.0000).研究组的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便秘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644、33.0561,P=0.0000、0.0000).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7.22%,高于参照组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722,P=0.0012).结论:对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来说,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极大地改善了患者肠道功能和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作者:陈玲;詹秋庆;邓美定;冯银;张晓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冠脉CTA检查的心理护理方式及施行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冠脉CT血管造影术(CTA)检查期间的心理护理方式及其施行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待的冠脉CTA检查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0例.对照组检查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检查者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重点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检查者的造影剂一次灌注成功率、护理满意率进行记录,并评价两组检查者护理前后负面情绪(焦虑、抑郁、恐惧、悲伤)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造影剂一次灌注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911,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满意率为9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1711,P<0.05);护理后,两组检查者的负面情绪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检查者负面情绪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CTA检查中除了实施常规护理外,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造影剂一次灌注成功率与护理满意率,而且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悲伤等负面情绪,值得借鉴.

    作者:蒋小燕;梁桂秀;陈翠瑜;钟月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JLN综合征中国家系研究新发现的KCNE1基因错义突变

    目的:对伴发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的Jervell-Lange-Nielsen综合征(JLNS)(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伴先天性耳聋亚型)一家系进行基因突变检测,以期发现中国人特有的基因突变.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DNA直接测序法对JLNS一家系进行KCNE1检测.结果:先证者及7位家系成员的KCNE1基因的第112位外显子发现一错义突变:A→G,致丝氨酸密码子(AGT)变成甘氨酸密码子(GGT).结论:JLNS可由KCNE1基因的突变引起,KCNE1基因第112位A→G错义突变是首次发现的中国JLNS的突变基因及位点.

    作者:丁轩诣;丁旵东;杨二丽;成强胜;祝小霞;张建明;章雯;卫园园;张晶晶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艾迪联合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艾迪联合紫杉醇+顺铂(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TP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艾迪注射液.观察治疗4个周期后,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Karnofshy评分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临床总有效率为67.65%,虽高于对照组的52.9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近期临床收益率为88.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56,P=0.006).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提高率为64.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24%(X2=4.77,P<0.05).两组患者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5、4.87,P<0.05).结论:艾迪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有效提高临床收益率,比单独使用TP方案化疗毒副反应小,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林晓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甘露消毒丹及其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部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甘露消毒丹(Ganlu Xiaodu Mircropill,GXM)及其挥发油对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IV)感染小鼠肺组织病理炎症、血清IL-6、TNF-α含量及肺组织NS1、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IV感染的机制.方法:SPF级BALB/c小鼠10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GXM灌胃组(C组)、GXM滴鼻组(D组)、GXM合用组(E组)、奥司他韦组(F组),除A组外,其余5组以IV FM1-6-E2滴鼻造模.于造模后第3、7、10天进行取材,对小鼠肺组织病理炎症程度进行评分,并计算肺指数及干湿比,在电镜下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TNF-α的含量,采用q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NS1的基因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NF-κB的表达.结果:IV感染后,小鼠肺组织出现炎症改变,其肺组织病理评分、肺指数均升高,干湿比降低,第7天炎症为严重.电镜下可见肺泡上皮细胞肿胀,纤毛减少、脱落,细胞器减少.血清IL-6、TNF-α含量均升高,肺组织NF-κB表达升高,于第3天达峰值,而后降低;NS1表达亦升高,之后逐步下降.与B组比较,各治疗组均能够减轻肺部炎症,降低病理评分、肺指数,升高干湿比,降低TNF-α含量,下调NF-κB表达,其中尤以E、F组作用为明显(P<0.05).治疗第3天,与B组比较,D、E、F组均能下调NS1的表达(P<0.05),而C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F组均能够降低IL-6含量(P<0.05),而D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C组能够下调NS1表达,D组能够降低IL-6含量(P<0.05).结论:GXM可降低IV感染后肺部炎症,降低NS1蛋白的表达;减少促炎因子的释放,其滴鼻灌胃合用较单一给药有优势.

    作者:刘光华;贾晓儒;敏娜;李晓菲;韩冬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对慢性鼻-鼻窦炎术后黏膜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后临床症状、体征及鼻腔、窦腔黏膜上皮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在常规术后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对照组在常规术后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两组均根据术区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定期复查,随诊3个月.结果:试验组填塞物抽出后鼻腔出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85,P=0.005);试验组抽出填塞物后3 d黏膜水肿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鼻黏膜水肿平均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59,P=0.003);试验组无症状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91,P=0.018);试验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88,P=0.032),但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鼻-鼻窦炎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七叶皂苷钠,可减少鼻腔粘连、出血,减轻黏膜炎性反应和水肿,缩短水肿消退时间,促进术腔上皮化,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左红伟;周荣荣;赵立民;孙树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腹腔镜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18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单一腹腔镜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腹腔镜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身体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再次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可以有效治疗患者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在临床疗效中起显著作用.

    作者:王雅迅;钟凤娇;陆凤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右美托咪定在静吸复合麻醉下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对接受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确诊为食管癌并需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的麻醉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及气管拔除时间;比较两组麻醉前及术后1 d内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及完成连线试验(TMT)所用时间;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比较两组的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及气管拔除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NSE、NGF、BDNF、MMSE评分、完成TMT所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NGF、BDNF、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SE、完成TMT所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满意度为8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静吸复合麻醉的基础上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术前麻醉,能够优化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物对患者神经功以及认知功能的损伤程度,值得临床上广泛推荐使用.

    作者:关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