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

周轶冰

关键词:胃癌, 早期肠内营养, 全肠外营养, 营养不良, 免疫屏障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行早期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在临床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在本院确诊且行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早期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全肠外营养支持,分析两组临床指标、术后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的ALB、TP、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IgA和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CRP水平明显低于TPN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TPN对照组,营养支持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7%(4/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7%(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20,P<0.001).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疗法能够快速有效地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临床资料均来自病案室病历资料及随访结果,随访期截至2017年11月,所有患者均获得2年以上随访.采用单因素与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结果:102例内固定术后患者共发生股骨头坏死16例,坏死率15.69%.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与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Garden分型、Garden指数、合并糖尿病、发生感染、体质指数(BMI)相关(P<0.05或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5 d、Garden分型、Garden指数、合并糖尿病、发生感染、BMI≥25 kg/m2是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患者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0.01).结论:目前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依然较高,需要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加以重视.

    作者:董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SMPP患儿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各42例.参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纤支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PCT、CRP与P物质水平,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62%,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6.1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PCT、CRP以及P物质水平均高于参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咳嗽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SMPP患儿采用纤支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常规抗生素,能够明显减轻炎性反应,提高临床疗效,快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作者:戴洪法;廖翠乐;米沛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细致化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认知度与依从性中的改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与分析细致化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认知度与依从性中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2月期间本院的7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则进行细致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教育前后的治疗认知度与依从性、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果:健康教育前两组治疗认知度与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的治疗认知度与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对健康教育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致化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认知度与依从性中的改善作用较好,更受患者认可.

    作者:钟元春;陈璇;黄玉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参麦注射液对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手术患者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的影响

    目的:评价参麦注射液对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手术患者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的影响,探讨其对该类患者术后肺功能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2月在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胸外科行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手术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测定比较两组术前(T0)、术后30 min(T1)、术后24 h(T2)、术后72 h(T3)NE、氧合指数等.结果:两组NE手术后逐渐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氧合指数均逐渐升高,但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通过降低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炎症反应(NE)起到一定的肺保护作用.

    作者:李潮杰;余瑜;陈杰;付志明;薛瑞;吴小勤;李志;张连军;霍雯雯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实脾益肝汤治疗脾虚肝郁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与分析运用实脾益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脾虚肝郁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方法:将本院2015年3月-2017年6月接收并确诊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症候属脾虚肝郁型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予实脾益肝汤进行口服治疗,治疗3个月后进行临床观察及统计学处理,比较与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实脾益肝汤治疗脾虚肝郁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练培森;周满霞;张功安;郭永坚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83例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检测及其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的检测结果,为其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83例为研究对象,均取呼吸道分泌物,行病原学鉴定、药敏试验,得出检测结果后进行系统分析.结果:3个月≤患儿年龄<5岁下呼吸道感染病原阳性率为72.58%,高于5岁以上患儿的23.8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79,P=0.000);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菌为常见的是肺炎克雷伯菌,其次为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常用治疗药物主要选择头孢类药物;病毒学检测结果发现,3岁以下的患儿常见感染病毒为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结论: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通过病毒学、细菌学及细菌药敏试验等方面的检测,为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从而促进患儿及早康复.

    作者:孙霆芳;赵环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不同胸腔闭式引流管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胸腔引流管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及适用人群.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细管组和粗管组,各56例.两组均行胸腔闭式引流,细管组采用一次性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舒贝康),粗管组采用22F硅胶胸腔引流管.观察两组复张拔管时间、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3 d肺复张率、管道堵塞率、皮下气肿发生率及需要干预的疼痛发生率;分析3 d肺复张率的影响因素;比较两组不同年龄及是否合并基础肺部疾病患者的拔管时间、3 d肺复张率、堵管率.结果:细管组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粗管组,皮下气肿及需要干预的疼痛发生率均低于粗管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张拔管时间、管道堵塞率、3 d肺复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合并基础肺部疾病的细管组拔管时间均长于粗管组,3 d肺复张率均低于粗管组,堵管率均高于粗管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引流管粗细、合并基础肺病是影响3 d肺复张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对于未合并基础肺病患者,采用一次性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是安全有效的,并发症低,可作为首选,但对于老年(>60岁)并且有合并基础肺病的患者,仍建议采用传统硅胶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

    作者:袁柏强;杨培文;黄爱仪;利桂河;李秋明;陈效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客家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究客家人群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CH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CHD患者96例为观察组,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观察组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和降Hcy治疗组(常规治疗+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6),各48例.另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74例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cy、TC、TG、VB12、FA、HDL-C、LDL-C水平,分析CHD患者的危险因素,统计CHD患者12个月内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年龄、Hcy、TC、T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VB12、FA、H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TG、Hcy、HDL-C、VB12、FA为CHD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降Hcy治疗组复发率为16.67%,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的35.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1,P=0.036).结论:Hcy可作为CHD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临床CHD的预防、治疗及监测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陈志龙;钟凯;何宇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联合耳穴压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耳穴压豆对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4月入院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1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10 d的血压情况和健康知识知晓率的差异.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血压较入院前均有显著下降,但干预组患者血压下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在高血压常见并发症、饮食管理、血压监测知识、运动知识、服药依从性、耳穴压豆知识等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耳穴压豆降低血压作用明显,深受患者和家属的欢迎,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李杰萍;李琴;姜翠红;丁晓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动态心电图结合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结合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使用动态心电图结合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组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的诊断情况.结果:观察组心肌缺血阳性率为90.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33,P=0.000);观察组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动态心电图结合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可提高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的准确性,值得推广.

    作者:高凌燕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高频震荡通气联合硫酸镁与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分析高频震荡通气联合硫酸镁与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中选取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两组患者均联合应用硫酸镁与西地那非治疗,并给予对照组患儿常频通气治疗,给予观察组患儿高频震荡通气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氧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BP、SPAP、SaO2、pH、OI、PaO2和PaCO2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频震荡通气、硫酸镁与西地那非联合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林宁;林玉婵;江月明;封稚;杨少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小剂量阿立哌唑对奥氮平致精神分裂症患者性激素异常的影响

    目的:探讨合并小剂量阿立哌唑与单用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门诊和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分为奥氮平+阿立哌唑组(研究组)和奥氮平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8、12周末测定血清性激素(雌二醇、催乳素和睾酮)水平,比较治疗前后各检测值变化.结果:两组治疗4、8、12周末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合并小剂量阿立哌唑与单用奥氮平疗效相当,但合并阿立哌唑之后能改善性激素的水平.

    作者:平军娇;邓顺顺;万静;薛坤喜;高永双;杜宝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手工作业包在病房延伸训练中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手工作业包在病房延伸训练中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本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手工作业包治疗.观察两组基线期及治疗后MB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3、5周,试验组M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工作业包在病房延伸训练中应用,能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在康复病房中推广应用.

    作者:邹贵娣;温冬艳;陈小凯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振动排痰机配合雾化吸入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效果

    目的:研究振动排痰机配合雾化吸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接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研究组同时加用雾化吸入疗法.综合分析两组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并对各组的肺功能指标做出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后FEV1水平(184.73±15.37)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5.46±19.8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aCO2和PaO2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3.19±0.46)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2±0.5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振动排痰机配合雾化吸入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施治,安全可靠,临床症状缓解明显,肺功能恢复迅速,值得推广.

    作者:李思灵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效果

    目的:分析对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行以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行常规治疗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联素(APN)、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浆Hcy低于对照组,APN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TC、TG、LDL-C、HDL-C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行以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仅效果良好,而且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作者:陈健健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与肋间神经阻滞用于胸腔镜手术的镇痛效果

    目的:研究胸腔镜手术围术期应用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与肋间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胸腔镜手术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于术毕连接镇痛泵行PCIA,观察组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多模式镇痛.研究术后静息VAS评分、咳嗽VAS评分、术后总有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和术后48 h舒芬太尼用量等.结果:观察组术后各时段的VAS-R、VAS-C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下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总有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术后48 h舒芬太尼用量等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较少(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与肋间神经阻滞可明显增强镇痛效果,降低舒芬太尼用量,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赖学文;莫惠飞;公维义;薛婷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Duckett术和Koyanagi术修复近端型尿道下裂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Duckett术和Koyanagi术在近端型尿道下裂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泌尿外科2012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71例近端型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行Duckett术记为Duckett术组,36例行Koyanagi术记为Koyanagi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治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Duckett术组手术时间为(135.2±8.6)min,Koyanagi术组手术时间为(129.5±11.3)min,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97,P>0.05);两组治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Koyanagi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明显低于Duckett术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61,P<0.05).结论:对于本院泌尿外科采用Koyanagi术修复近端型尿道下裂相比Duckett术,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宜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永斌;梁裕柱;王少梅;吴敏秋;梁萍宝;邱伟全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研究肺部超声监测B线数目评估重症患者血管外肺水的价值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监测B线数目评估重症住院患者血管外肺水的价值,并分析肺部超声B线数目与血管外肺水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62例重症住院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肺部超声采集治疗前后的B线数目,采用脉搏指数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血管外肺水指数.将治疗前后的肺部超声B线数目、血管外肺水指数以及氧合指数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评价肺部超声B线数目与血管外肺水的相关性.结果:经治疗后,所有患者的B线数目(9.18±3.23)、血管外肺水指数(7.96±2.24)mL/kg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合指数(316.65±65.33)mm Hg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双变量相关性分析,B线数目与血管外肺水呈正相关(r=-0.503,P=0.027),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r=0.807,P=0.001).结论:经肺部超声获得的B线数目与采用PICCO监测获得的血管外肺水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因此,肺部超声可以用于评价检测血管外肺水,以早期发现外肺水,同时肺部超声可以用于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作者:许呢妹;杜云波;马婕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左西孟旦联合多巴酚丁胺对脓毒血症患者心功能及脑钠肽、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联合多巴酚丁治疗脓毒血症的效果,观察其对患者心功能及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0月因脓毒血症并发心功能不全于本院就诊的80例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多巴酚丁胺治疗,观察组联合左西孟旦,治疗7 d后,比较两组hs-CRP、BNP等指标改善情况,比较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等心功能指标改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s-CRP、BNP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LVEF、SV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脓毒血症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炎症反应,促进疾病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徐爱平;贺贤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急性子宫大出血治疗中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护理观察

    目的:研究与观察急性子宫大出血治疗中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子宫大出血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均采取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精细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止血时间、并发症、各项心理康复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止血时间(3.6±1.4)d,少于对照组的(8.3±2.2)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72,P=0.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28%,低于对照组的41.86%(χ2=6.824,P=0.009);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2.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1,P=0.010);观察组各项心理康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子宫大出血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时实施精细化护理的效果非常显著,既能快速止血,减少各种并发症,且还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达到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张国华;周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